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の鸡飞狗跳闹重生 >

第20部分

穿越の鸡飞狗跳闹重生-第20部分

小说: 穿越の鸡飞狗跳闹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梦想奋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才是英雄的作为! 
  她的话和老师们讲的有点不一样。老师总说,只要努力了,不必在乎结果。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但她嗤之以鼻,说那都是屁话,是失败者用来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是懦夫的想法。如果费了一百分的努力没有达到结果,一定不是结果不可达到,而是你的努力不到家,你应该费二百分、三百分的努力!     
  他知道阿Q是谁,前几天刚刚学过。也很庆幸,幸亏自己有好好听讲,不然又该听不懂她说话了。 
  她说的很多话自己都听不懂。问她,她又不解释,只说自己在胡说,他其实是有点不高兴的,觉得她看不起自己,敷衍自己——但是谁叫他从前不学习呢? 
  小林子瞧不起他也就罢了,居然连殷夜遥这个屁孩子也敢瞧不起他,给他白眼看! 
  你能听懂吗?还不是半知半解,否则干嘛不敢解释!——他不清楚,殷夜遥不屑于跟一‘白痴’解释。 
  反正不管怎么说,和小林子说话很长知识,她教给自己现在开始就打探关系,不一定啥时候就用上。听了她的话,回去跟爸一说,果然爸就想起来叔叔以前当过兵,应该有认识的人。叔叔再一打听,果然就有个拐着弯的战友现在公安专科学校后勤工作,说等他考的时候能帮忙再找找关系,只要他的成绩足够,一定保证不被别人的关系挤下去。 
  他很高兴,叔叔很高兴,爸爸也很高兴。 
  老吕家多少年了,终于出一个有大志向的人了。爸说了,要他专心学习,和同学搞好关系,尤其是秋上林同学,一定要好好相处,不许欺负人家。 
  他们都以为秋上林是他的同学,嘻,他也不说破,等着以后给他们一个惊喜。     
  小林子是很聪明,比很多人都聪明。但是有时候他觉得她也挺笨的——比如说现在吧,天多冷啊,她家又不缺钱,干嘛非要出来卖这些没有用的破书……噢噢,不能侮辱书。 
  ‘可以侮辱我,但不能侮辱书。’ 
  谁说她的书是破烂货,她要张口咬人的。     
  “阿嚏……”随手拿起一本发黄的书乱翻,浓重的旧书气味冲入鼻中,冷不防的重重打了个喷嚏。 
  上林忙一把夺过书,爱惜的拍一拍,生怕他把口水沾到书上。 
  吕顺撇撇嘴,看不惯她这小心翼翼的样:“你不是开了家文具店,干嘛不把书摆到店里卖,天多冷啊。” 
  打个寒噤,胳膊抱的更紧一些。 
  翻个白眼,对他实在很无语。都说了是文具店,不是书店,要讲几次才能明白。再说自己卖的都是旧书,购买人群集中在学生间,虽然镇上的文具店也不远,终究不如学校门口方便。 
  总在家里呆着也闲的发慌,还不如出来转一转,指不定还能收到几本合心意的旧书。     
  “小林子,把你手边那本给我看看。” 
  “林老师,你怎么过来了?”上林很惊讶,一边殷勤的将书递到他手上,一边询问。 
  来人是小学的老师林同茂,也是上林果汁的第一位顾客,更为她的旧书事业提供许多支持与帮助。她对这位老师可谓是尊敬尊敬再尊敬。 
  林同茂笑笑:“有点事。” 
  翻看书中的内容,半晌抬头,讶道:“这是……李健吾先生的签名……” 
  她笑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想来应该没人做假。” 
  林同茂手上拿的是本《莫里哀戏剧集》,49年出版,只有薄薄的41页,扉页却有李健吾先生的毛笔签名。这是上林几天前陪殷夜遥去省城,在一个小书摊看到的。据书摊主人说,有个文化人租他家房子住过一段时间,后来急匆匆搬走了,留下很多书,都送给了房东,这本书是其中一本。 
  房东不识字,家里的孩子也不爱看这些,索性就拿出来卖一卖。 
  上林花了三毛钱买下,房东还觉得卖贵了,颇有些不好意思。却不知上林更不好意思,这要是放在后世,别说三毛,就是三百都买不到这种签名版的线装旧书。 
  这个年代对旧书的关注程度简直为零。有钱人宁可花钱去买新书,也不肯把注意力放在宝贵的古文典籍上。尤其在经济浪潮冲刷下,更多的人关注着金钱与权力,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肯认真读书。 
  在他们看来,别人读过的旧书简直就是垃圾,应该丢到垃圾堆里和它们一起被焚化。     
  上林对旧书其实也没多少研究,感念于后世有一朋友,专门倒卖旧书典籍,居然也给他发了财,实在让她惊奇。想到后世里一本书动辄卖到几千元,不由动了心思。 
  她看书速度快,总是买新书太浪费,不如一边收购旧书一边卖出,既有书看,又能造福这附近的学生,还顺便收集了有价值的书籍。 
  可惜毕竟是内陆城市,不是文化中心,又不是在城市,有收藏价值的实在少之又少,只能安慰自己权当打发时间,反正也不靠这个养家糊口。     
  说到养家糊口,不得不提到张红卫的冰棍厂和摩卡猫猫文具店。 
  现在已是1987年的冬天,离着春节还有两个月。兴隆冰棍厂的生意一如名字,生意兴隆。每天凌晨三四点,从外地专程赶来批发冰棍的人排起长龙,等到日上中天批发的人群逐渐退去,零售窗口又在忙碌。 
  兴隆冰棍厂出品的几款冰棍已经闻名远近,逐渐打入了省城的市场。张红卫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在卫生、用料上严格把关,把兴隆出品的冰棍做成了不大不小占据本地冰棍市场半壁江山的知名品牌。场地扩了一倍不止,四个生产车间日夜不休,厂里最近刚刚成立销售部门,四五个销售人员专门在外跑业务。 
  年前买了一台二手箱货车,每天天不亮就出门送货,直到下午才能回来。 
  殷夜遥的七千块自然早就还清了。现在秋家到底有多少存款,恐怕张红卫自己也迷糊。穷了半辈子,突然间富起来,倒叫她战战兢兢,捏着钱不敢乱花,除了扩大生产还是扩大生产,若不是上林和殷夜遥都拦着,她还想把钱全投进去,再建三个车间。     
  他们不同意的原因有二。 
  首先,目前看似供不应求,实际上是虚假繁荣。究其根源,在于兴隆冰棍厂的管理机制并不健全,批发专用的窗口和人员都不专业,常常是丢下这个去干那个,上林建议负责销售的只在窗口,收钱另一窗口,提货再有专人负责。张红卫照实行之后,果然改善了手忙脚乱的局面。 
  其二,树大招风。目前的局面已有很多人眼红,若再扩大生产未免太招人眼球,难保不会有人使坏,虽说张红卫在各个部门从不吝啬,却也保不住疏漏。 
  殷夜遥也建议他们暂且停一下扩张,把本地的地盘好好的稳定住,以后再求发展。     
  这一年多家里的环境由差到好,住的房子由紧邻茅厕到镇上最好的楼房,张红卫对女儿和殷夜遥的眼光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当然,最佩服的还是殷夜遥——在她眼中,女儿能有现在的见识,都是因为殷夜遥的存在。人家可是南方富商的子弟,家里做的生意大着呢,看看专程来教他的老师吧,哪个不是学富五车? 
  她觉得女儿简直就是走了天大的狗屎运,才能得到殷夜遥的青睐。     
  摩卡猫猫文具店,是小镇异军突起的一间针对学生的精品文具店。 
  千万不要以为秋上林转卖旧书就放弃了文具市场。她对这一块可看好的很,轻易不能松手。去年的沉寂是为了日后的腾飞做铺垫,有了殷夜遥的入股,两人商量着合开了这间以文具为主的店面。他托了关系,找了工厂为他们生产自己的品牌,名字就叫‘摩卡猫猫’。找人设计了商标,一只有些憨憨的卡通白色猫咪。上林很想把它做成全国皆知的品牌,以她为主角画个漫画或者出部电影,然而资金能力有限,殷夜遥劝她先凑合着玩,等以后再说。 
  她也只得惋惜的暂时放手,私下里在写摩卡猫猫的系列故事,一个从小被遗弃的憨憨的流浪猫在垃圾堆里生存、拼搏、最终成功的故事。 
  打算在合适的时机,找个出版社出版,或者找人做成漫画。 
  在她的计划中,摩卡猫猫不止做文具,将来的学生书包、衣服、鞋子等方面都要涉及,如果能做成类似迪士尼那样再好不过。 
  目前碍于条件有限,只在小镇和本市的某些地区搞了贩售,反响也不错,最少秋上林自己的吃喝不愁,还小有存款。 
  她年纪小不能去银行开户,又不想给父母知道自己的小金库,就把钱都藏在床底下,可恨秋下林这个皮猴子有一次翻了出来,玩火的时候一不小心烧掉了! 
  上林气得说不出话,他也自知闯祸,吓得脸都白了,一句话也说不出。好在他找到的是一小部分,但从此以后上林再也不敢把钱到处乱藏,托了华哥在银行开户,办了个存折。     
  以她目前的财产,完全不必风吹日晒的在外头摆摊。只是不耐烦每天闷在家里,好人都能闷出毛病——她又不像同龄的孩子每天只要吃喝玩乐完全不思考。 
  也因此,造福了附近的学生们,有便宜的书看。 
  秋上林这边的书不止出售,也出租。只要交上一定的租金,能用极便宜的价格租回去看,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 
  她这里书籍的流通速度快,隔几天就去省城卖出一部分再淘回一部分,就连林同茂都喜欢在她这儿买书。     
  依依不舍的将手中的书递回,叮咛:“可别卖,要好好保存。” 
  上林笑,并不接:“林老师您留着吧。我知道你喜欢李先生,这书本来就是为你买的。” 
  林同茂摇头:“这怎么行。” 
  她笑;“您要是觉得不合适,就照原价给我,三毛钱。”     
  林同茂也笑了,知道她不缺钱,不再坚持。 
  上林很欣赏他这一点。对知识痴迷但人不腐朽。不像某些自命清高的人,自以为比其他高人一等。 
  她在林同茂那里受过许多帮助,今后读书,恐怕要继续接受,当然要提前搞好关系,小小的贿赂下。     
  林同茂问:“夜遥呢?” 
  这一年多他也很熟悉殷夜遥。     
  “刚来了个新老师,教他武术,这会儿正受罪呢吧。”她眯起眼,幸灾乐祸。 
  林同茂失笑:“难怪没见到他。”     
  想了想,问:“你还是不想上学?” 
  “我不是没到年龄吗。”     
  林同茂不赞同的摇摇头:“别跟我打马虎眼。你懂得比初中生都要多,根本不应该按照一般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你。你应该早点上学,跳级去读,我知道有种专门培养你们这种神童的学校……” 
  上林打断:“您别说笑了。我哪是什么神童呀——顶到天算勤奋。你也知道,我除了语文,其他一无是处。” 
  林同茂怔了一下,也就随和的笑了,是呀是呀,你不算神童,如果你不是神童那么其他人就都是白痴,我女儿一定就是智障。     
  秋上林的想法很简单。她不聪明,最多是在语文方面比别人多点资本,论到理科,她就傻了眼。她也不想早早的上学,到七岁,或者八岁?跟其他人一样的轨迹,慢慢挣钱,慢慢读书,等大学毕业攒下一份家业,先把全国周游个遍,再去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