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世界1620 >

第152部分

新世界1620-第152部分

小说: 新世界162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王国的冲突,我国政府会通过正常外交途径和他们建立具备可操作性的对话模式。”

  苏子宁巧妙地定义了国家立场,更是回避了对方单方面刻意引导渲染的军事同盟。

  “中立?我不止一次听到苏部长阁下强调这一点。”迪亚兹男爵略有不悦,“我想,西班牙王国应该得到更明确的解释。那些该死的法国人、英格兰人,还有丹麦人,现在都在蠢蠢欲动!”

  “这个我来解释,男爵阁下。”史文博走到苏子宁身边坐下,一边的女秘书赶紧给他倒了杯果茶,“中华美利坚共和国重视同西班牙王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致力于促进两国在包括经贸在内的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为美西关系发展做出了积极不懈的努力。事实证明,在双方重要的关切事务能够得到彼此尊重的情况下,美西关系就能得到迅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反之就会出现一些重大问题,我们希望西班牙王国能够以大局为重,恪守承诺,尊重并妥善处理双方在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问题上的重大关切,为维护和促进大西洋两岸关系的发展创造条件。”

  担任西班牙语翻译的袁欣艺,用鄙视的目光看了眼厚脸皮的史文博,然后把这么一段晦涩不堪又官方辞令极重的话翻译了过去。和她想的一样,听完这些话后。西班牙官员们全傻逼了。

  “我不是很明白……”迪亚兹涨红着脸,对这份来自21世纪的经典外交套路无所适从,他能听懂每个单词,但这么一组合起来,他就完全没了方向。

  “意思是,我们无意于用军事手段解决争端,更无意于用军事手段去干涉他国。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与包括西班牙王国在内的欧洲朋友们建立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对于重大问题的分歧。我们希望在彼此尊重的前提前以更冷静地态度和方式去和平解决。在把西班牙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之上,我们也希望西班牙王国能尊重我国在北美的领土权益,以及在欧洲与其他国家的正常贸易往来。”

  “这种大西洋贸易和中立。会养肥那些龌龊的强盗!”迪亚兹总算听明白了对方意思,忍不住站了起来,“西班牙王国有能力大西洋贸易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西班牙王国的商人们。不也和英格兰、法国、丹麦、瑞典、甚至是尼德兰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吗?”史文博喝着凉爽的果茶,目不斜视,笑容不改。

  “可我们……如果贵国不开放军火出口禁令,西班牙王国也会考虑对大西洋贸易进行限制!”西班牙男爵此时语哽了,好半天才憋出一句威胁的话,然后悻悻然坐下。

  “那中华美利坚共和国的海军会坚决维护本国在大西洋和欧洲的商业利益!”史文博一口喝光果茶,针锋相对。

  “男爵阁下,不用急,我可以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苏子宁此时插了进来,从女秘书手里接过了一份装订地异常整齐的外交文件。“经过我国国会和商务部批准,我国与西班牙王国可以签订一份‘加勒比贸易合作协议’。”

  “这份贸易合作协议,让两国的加勒比地区贸易往来可以享受诸多的减税政策和区别对待。例如军火这样的特殊商品,国会只对欧洲大陆进行军火出口禁止,可没有对加勒比海地区禁止啊。这样的话……”

  苏子宁欲言又止,笑得颇有内涵。

  中华美利坚共和国的国际贸易税收体制可比欧洲强太多了,欧洲传统的船货税,单纯以船只吨位和货物重量计算,而在百慕大双湾市,仅船货税的细节就多了去了。更别提按商品分类定义的进出**易税,小的地方“减税”那么几样,几乎无关痛痒。

  迪亚兹男爵等西班牙官员微微一愣,又迅速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一个个终于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一场外交谈判终于在主客双方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了,双方就互相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签订了大量经贸互助协议,更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有前瞻性的意见……

  “上个季度,米谷通过‘走私’,向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出售了3000枝燧发步枪。下个季度开始,对西班牙的军火贸易将改在百慕大岛,通过西班牙人的中转,将间接再向神圣罗马帝国交付3000枝21B燧发步枪和16门12磅加农炮,以及大量冷兵器和皮甲。”

  “荷兰人那里,通过范力的皮包‘大西洋贸易公司’和葡萄牙商人,向丹麦、瑞典走私出口了2000枝燧发步枪和12门12磅加农炮。”

  小黑屋里,史文博翻着工作记录,把三个月来的军火贸易流向做了个总结。

  “嗯,按照历史进程,在法国、荷兰和英格兰的支持下,明年丹麦就会加入战争了!现在德意志地区的战局表面上尘埃落定,腓特烈五世已经被公开没收领地和选帝侯头衔,现在范力他们正在着手把绝望的腓特烈五世弄到英格兰去。”苏子宁看着地图,微微点头,“接下来,霍谦,你要借助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把军火慢慢输送到丹麦去,腓特烈五世能否重新站起来,全看丹麦人明年的表现,以及英格兰人是否配合!”

  “我已经从上个月开始,通过葡萄牙人的船只,给范力加大了军火运输量,随时能够从荷兰运往丹麦!估计到明年,可以给腓特烈五世和丹麦人提供上万枝火枪!”

  一直没有插嘴的国营进出口集团的霍谦,此时也得意地翘起了二郎腿,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掌握欧洲方向的舵手。

  “那就好,反正三十年战争的第二阶段,是法国人出大头,别给他们省钱。等到丹麦一参战,欧洲又会热闹好几年。”

  小黑屋里,顿时笑声一片。(未完待续)



………【第七章 银谷镇的路】………

    020世纪,一位英国生物化学专家兼汉学家李约瑟出版了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他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凌乱而无法自行整理出的若干东方文明的历史成就。

  于是我们知道了东方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让我们这个近代以来,遭受了各种外来欺凌与文化入侵的民族如蒙“昭雪”般欢欣鼓舞激动到现在。

  但不知道是李约瑟自己的观点不同,或者是根本不感兴趣,在整个近代数百年的东西方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让欧洲如痴如醉的,东方社会生活中更重要、使用更广泛的发明之一,实实在在从它诞生之初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瓷器,却没有被列入“发明”队列。

  有限的历史资料记载,仅仅在17世纪上半叶,就有大约300万件东方瓷器到达欧洲。而整个18世纪,一百年间通过风帆船跨越上万海里运输到欧洲的东方瓷器,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000万件!

  面对这种“可能是几种金属粉末融化而来”的瓷器,欧洲的商人工匠们颇感费解。一直到18世纪,欧洲人依然不会烧制瓷器,全球瓷器的生产可以说被东方完全垄断了近1700年。

  但欧洲的瓷器发展史,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从17世纪末开始,整整两百年,在荷兰、在德国、在英格兰,欧洲各国费劲心力竞相仿造被称为“白色黄金”的中国瓷器。结合欧洲的本地文化,创造了欧洲瓷器工业,从另一个角度推动着欧洲的近代工业革命。

  。

  孙弘毅站在银谷镇那小小的简易码头边,能一眼往见对岸南方约两公里远的西点镇。

  低沉的蒸汽机突突声从远方的河面传来,一艘内河运输船又在视线可及的地方进入了对面城镇的码头。和一年四季都繁忙热闹的西点镇相比,同样有着漂亮与光鲜外表的银谷镇,却从建立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依然是不温不火,甚至大部分时候都冷冷清清的。

  十几个莫希干印第安雇工推着几辆平板车,将几吨的铅锌或铜锡矿石运到码头边的仓储区堆放。此时停靠在银谷镇的一艘内河蒸汽货船,正在装载着大块的石料和原木,剩下的若干缝隙。则见缝插针地搬上了若干袋毛皮。

  码头不远,几个欧裔居民还在和来自西点镇的进货商争论着毛皮的价格,价格一直纠缠到了是否再多1美分的程度。

  从西点镇或曼城市购入日常生活用品,然后再和附近的莫希干等印第安部族交换毛皮、猎物和粮食类低级商品,最后再转售给西点镇的本地商人。长期以来,来自附近印第安部族的特产,成为了银谷镇居民的日常特色收入。

  身为银谷镇的镇长,孙弘毅就这样呆呆地站在码头边,看着眼前萧条的场景,心里越发的不甘心。从建镇之初的雄心勃勃。再到如今的心灰意冷,孙弘毅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经历了从高到低的一路滑翔。

  关于银谷镇的设立初衷,仅仅是提供一个可以面向宋河中游东岸的印第安贸易口岸,至于之后发现的石矿、铅锌矿和铜锡矿资源,受限于采矿人手和国内的矿石加工冶炼瓶颈。根本没有产生多大经济效应。

  孙弘毅在大灾难前,只是一名计算机小程序员,虽身为**丝却不甘心碌碌无为一辈子,于是在银谷镇建设方案出头后,孙弘毅自告奋勇地出任镇长,打算把银谷镇打造成宋河中游东岸的经济重镇。

  不过。现实是残酷的。论采矿业,虽然有着西点镇不具备的矿产资源,但除了石矿外,其他矿产的矿脉走势复杂,开采极为困难;论农业,银谷镇周边的沿岸地区虽然水网密布,土壤肥沃,但大多是难以填埋的沼泽和原始森林,北边的丘陵山脉更是限制了银谷镇的扩大,农业发展到现在也仅仅局限于少数几片沼泽填埋后的果园、菜园和牲畜饲养;论加工业,能够安排到银谷镇来的,大都是其他地方挑剩下的目不识丁的欧裔农夫,要么就是不断增加的印第安“偷渡客”,根本没有任何高等职业人才可以挖掘利用。

  如今最大的经济出口,就是零敲碎打的几种矿石,或者为北洋船舶公司和华美木业公司提供几种硬木,要么就是在附近的山林里挖掘种植蘑菇,以及北美黄连、北美西洋参在内的几种药材。至于那座年初才由孙弘毅自己出资创办的小水泥建材厂,其规模也提振不了多少当地经济,孙弘毅也如雷锋一样半卖半送将所有产出的水泥都奉献给了银谷镇的建设。

  整个银谷镇建立两年多以来,包括陆续安置过来的近200号“印第安偷渡客”在内,全镇居民人口才700多人,比起居民人口已经突破1500人的西点镇来说,简直就是龟速发展,甚至首都内部有传言,银谷镇像是个闲散人员流放地。

  这样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就每天守着北方的山地和周边的原始森林傻傻地存在着。可以说,银谷镇的人均生产值和收入是这个国家最低的,低到整个小镇的居民都一天到晚萎靡不振心不在焉。

  “孙镇长,时候不早了,我们开始吧。大家伙都等着您去主持开窑呢!”

  正在孙弘毅忆苦思甜心潮起伏之际,一个带着奇怪口音的华裔居民毕恭毕敬地在身后说了句。

  没有名,大家都叫老陈头的明朝华裔居民,是去年下半年才搬到银谷镇的上百名华裔移民之一。移民之前是宋代大儒朱熹的故里、福建省建宁府建阳县当地的一位烧炭匠。可到了银谷镇没多久,和一些同样安置在银谷镇的华裔居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