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图说北京三千年 >

第11部分

图说北京三千年-第11部分

小说: 图说北京三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熙的表妹,康熙帝对她百依百顺。对于自己的妻妾,康熙帝似乎都十分温存。
  虽然身边的女人日益增多,但康熙对少年时候就相识相知的结发妻子还是很有感情的。吴三桂谋反后,康熙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就在这时,赫舍里氏又一次临产。上午皇后生了一个儿子,下午便去世了,喜事转瞬之间变为丧事,康熙帝悲痛欲绝,不顾前方战事吃紧,辍朝五日为大行皇后举办隆重的丧事。在赫舍里氏的梓宫停灵的25天时间里,康熙皇帝竟然有20天亲自去举哀,足见感情之深。
  赫舍里氏以生命为代价生下来的皇子,不满两岁便被康熙皇帝册立为皇太子。后来,太子不成器,最终被康熙废掉。废太子时,康熙哭骂他“生而克母”,仍念念不忘发妻。
  皇帝的感情从来就不是给一个人的,康熙也不例外。康熙陆续迎娶的后妃中,年龄小者只十一二岁,最大者也不过十五六岁,有的在二十几岁就去世了。从康熙九年最早去世的赠慧妃博尔济吉特氏算起,到乾隆三十三年最后去世的醇怡皇贵妃止,康熙帝的后妃们历经了康雍乾三朝,前后延续了99年。在康熙帝的后妃中,还有四对亲姐妹。其中,孝懿仁皇后佟氏及其妹妹佟氏贵妃又是康熙帝的亲表妹,这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是很少见的。
  康熙帝共有多少后妃,史学家没有给出统一的说法。《康熙全传》记载,康熙帝后妃中贵人以上者有49人,册封在册的后妃有67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答应、常在等据说共有200余人。
  虽然滥情,但康熙帝对他的妃子们还是有真情的。康熙外出期间,经常写信或把土特产等派人送回宫中,甚至会写信给深居宫中的嫔妃们,讲一些途中趣事,解解她们的闷气。康熙帝为他的后妃们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晚年为自己身后嫔妃们的生活进行了安排。他下令,有儿子的嫔妃,年老后到儿子的府邸居住,这一安排打破了皇帝驾崩后后妃独居宫中到死的定例。
  康熙去世之前,他的两位皇后已经安葬在景陵地宫。康熙帝安葬之后,他的嫔妃们也就陆陆续续的安葬过来。于是,一座帝陵就安葬了如此众多的嫔妃。
  

乾隆皇帝的年夜饭(1)
每年的春节是汉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除夕夜的年夜饭代表着全家的团圆与幸福,汉族老百姓过年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身为少数民族的清朝皇帝是不是也过年?除夕晚上皇家的年夜饭究竟吃什么?有何特别的讲究吗?
  清朝的帝王们大都喜寒怕热,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畅春园”、“圆明园”等园林里度过的,只有到了每年的春节,才起驾回到宫中过年。皇帝一般在腊月二十六日就“封笔”、“封玺”,停止办公,在正月初一的大典上重新“开笔”、“开玺”。
  据《清史稿·礼志》记载,正月初一早晨天刚亮,百官要齐集太和殿广场给皇帝拜年。那天,广场上排列着銮驾仪仗,大殿屋檐下排列着皇家乐队和金钟、玉磬等乐器。到了辰时(7点),钦天监官员宣布时刻已到,午门上鸣钟击鼓,乐队奏响音乐,皇帝登上太和殿宝座,銮仪卫官员甩响静鞭,赞礼官高喊“排班”。百官依照广场上摆放的铜制“品级山”所标注的品级位置,列队下跪。这时由两名大学士跪捧贺表,由宣表官宣读。读毕;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皇帝赐座赐茶,百官又要叩头谢恩。茶毕,静鞭再鸣,乐队再奏,皇帝下殿,百官退朝,贺岁拜年的大典就算完成了。这时,皇帝便将早已备好的装有“如意”的荷包,赐给身边的八旗子弟、宫女、太监们。而荷包里的“如意”通常有金如意、银如意、玉如意和银钱几种。乾隆皇帝登上太和殿接受百官拜年之前,通常在他的寝宫养心殿里饮一杯屠苏酒。他专用的酒杯重达1斤,用黄金镶嵌珠宝特制,称为“金瓯永固杯”。金瓯寓意江山,“金瓯永固”意即“江山永固”。
  清代《国朝宫史续编》记载,乾隆皇帝每年正月初一上午都要去北海阐福寺,登上大佛楼进香敛福,然后回到他当皇帝之前住过的重华宫,用刻有“赐福苍生”、号称“万年青管”的黑漆杆毛笔,蘸着朱砂书写福字。他每年书写的头一张福字都要郑重封存,永不开启,以示留住福气。接下来书写的福字,则赏赐给王公大臣。儒家经典《尚书》阐释了“福”字的含义:一是长寿,二是富有,三是康宁,四是具有美德,五是老有善终。按此说法,享福的前提是要长寿。乾隆皇帝寿达89岁,儿孙五代同堂,居历代帝王之首,所以他晚年自认为五福俱全,自称是“五福五代古稀天子”。
  除此之外,在过年的时候,皇帝也会放鞭炮、贴对联,不过,皇家过年时用的对联采用挂的方式,而非民间人们常用的粘贴。这样不仅用起来干净,而且如果保存得法的话,可以多次使用。
  老百姓过年最讲究的是年夜饭,清朝皇帝也不例外。皇帝一家平日里是难得在一起用膳的。只有年节,才特许后妃们陪宴。除夕早上,皇帝与皇后、妃嫔们在重华宫共进早膳。早膳一般有拉拉(黄米饭)、饽饽、年糕等,花样多至十品到二十品,但这不是正式的除夕大宴。除夕团圆年饭要于申正(下午4时)举行。实际上,在中午12点就开始摆桌布置凉菜、点心了。晚宴摆在保和殿或乾清宫,皇帝一人一桌,桌子是“金龙大宴桌”,桌边围上黄金绣的桌围子。大宴桌与皇帝的“宝座”之间设一“长几”,菜点都摆在大宴桌上,皇帝吃时再由人取到长几上。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乾隆皇帝的年夜饭(2)
年夜饭备办的烹饪原料主要是满族传统食物。如在清宫的膳食档案中记有乾隆四十九年举办除夕筵宴中所用的物料的数额,其中乾隆皇帝御桌酒宴所用的物料数额为:猪肉65斤,肥鸭1只,菜鸭3只,肥鸡3只,菜鸡7只,猪肘子3个,猪肚2个,小肚子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关东鹅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鸡6只,鱼20斤,鹿尾4个,大小猪肠各3根。另外,制点心用白面5斤4两、白糖6两。这些物料大多是“关东”所产,反映出满族的固有食俗。
  大宴桌上的菜点由外到里分成八路,有各式荤素甜咸点心,有冷膳,有热膳,共六十三品,还有两副雕漆果盒,四座苏糕、鲍螺等果品、面食。各种膳点在餐桌上的位置,彼此间的距离也都有尺寸要求。所谓“鲍螺”并非今日宴席所吃的鲍鱼、海螺,清朝皇帝很少吃海鲜,偶尔吃鱼,也只吃松花江进贡来的银鱼、鲟鳇鱼。这里的鲍螺,是一种海产品晾干后磨成粉做成的点心。
  大菜之外有果钟八品,及奶子、小点心、炉食、敖尔布哈、鸭子馅包子、米面点心等小吃分东西排列,其中“敖尔布哈”系一种满族油炸的面食,还有四品南北小菜。皇宫中的规矩,各个嫔妃都有自己的饮食标准,平时单独开伙。但是年夜饭,妃嫔们也有幸来陪皇上吃饭。除了皇帝的家室之外,还有六桌陪客,每桌冷热菜点一共二十四品,比起皇上就少多了,而且盛菜的碗也降格为瓷碗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随着鼓乐声,皇帝和妃嫔入座。太监们先给乾隆进汤膳。汤膳用对盒盛装,“对盒”即两盒合一,取成双成对吉祥之意。皇上的对盒是两副,左一盒为燕窝红白鸭子腰烫膳一品,粳米乾膳一品。右一盒为燕窝鸭腰汤一品,鸭子豆腐汤一品。接着,太监们给嫔妃们送汤,虽然也用对盒,但数量减半,每人一副,内装粳米膳一品,羊肉卧蛋粉汤一品。而且也有规矩,按照等级送完一个,再送第二个。
  汤品用过后,奏乐停止,开始转宴。所谓转宴,就是将宴席上的各类膳品、陈设(花瓶、筷子、果盒除外),从皇帝桌前开始,在陪桌上转一遍,意为全家共同享用。转宴之后,摆酒宴。皇帝酒膳一桌分五路共四十品,后妃酒膳每桌十五品。皇帝在丹升大东乐声中进第一杯酒,后妃接次一一进酒。酒后进果茶,接着后妃起座,皇帝离宴,祝颂之乐奏起,家宴始告结束。
  年夜饭结束后,皇上下令把自己吃过的饭甚至连盘子、碗、碟子、勺子、筷子一块儿都赏给亲近的大臣和亲王、郡王们。大家一起观看“庆隆舞”,“庆隆舞”作为最具满族风味的节目,一直以来都是年宴上的保留节目。“庆隆舞”又称“马虎舞”,是满族早期的民族舞蹈。该舞蹈分两方阵营,一方舞者头戴兽面具,身披兽皮,扮作动物;另一方舞者身着满族服装,扮作狩猎者,后来狩猎者的服饰变成当时八旗的服装。舞蹈的结局,通常是狩猎者成功猎取动物。
  家宴环境虽然也表现出封建礼仪制度,但总体上表现得较为随便。康熙帝曾于乾清宫行宴作诗,描述了皇帝与后妃们一起,在佳节之时欢聚一堂、喜庆节日的情景,并写出宴饮时气氛和谐、情绪热烈的心情。诗中写道:“今夕丹帷宴,联翩集懿亲。传柑宜令节,行苇乐芳春。香泛红螺重,光摇绦蜡新。不须歌湛露,明月足留人。”百姓在过年的时候,讲究团圆和祝福,皇帝家过新年,也有一套礼数。皇家的礼数虽然排场,但是宗旨也和平民百姓一样,图的是喜庆和吉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乾隆的养生长寿之道
在我国古代皇帝里,长寿的前三名为: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活了86岁;女皇帝武则天,享年82岁;而乾隆则寿高89岁,位居中国封建皇帝中的长寿之首,被称为“古稀天子”。他在位60年,退位后依然身体健康、思维清晰,常以太上皇的身份过问朝政。这与乾隆注重养生密不可分。
  乾隆皇帝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这“十常四勿”非常符合中医保健养身的道理。乾隆尊为天子,富有天下,美酒盈仓,佳丽满宫。在此环境中,居然能做到不恋酒色,实属难能可贵。
  乾隆自幼习骑射,曾在避暑山庄几次皇家射箭比赛中大显身手。当上皇帝后,更以骑射为乐。直到他80岁高龄时还去行围狩猎,骑马射箭,这无疑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办法。乾隆还喜欢“旅游”。他六下江南,三上五台山,游览名川大山、古刹旧寺。如此涉足野外宽阔幽静之地,心旷神怡,悠然忘返,对身心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乾隆好读书,善诗文。据说他一生作文1300多篇,写诗4万余首(自然,其中许多是由他的臣下草拟的)。乾隆喜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其字圆润遒丽,很有功底。每到一处,必要御笔垂青,西湖十景就是由他亲手题的碑。这些爱好对乾隆健脑、强身、养性,是大有裨益的。
  乾隆帝的饮食也讲究养生之道,一年四季早膳前都要先吃一碗冰糖炖燕窝。在早晚两正膳中,也常有燕窝菜。乾隆喜欢吃新鲜的山珍,一次他到避暑山庄去,食用的药膳单都是以鹿肉为主,鹿筋拆肉、烘鹿肉、鹿肉丸子炖豆腐、鹿尾烧鹿肉等等。乾隆还喜欢吃各种药粥,这些粥对于老年的脾胃很有益处。八珍糕乾隆也非常爱吃,他还亲自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