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250部分

抗日之铁血河山-第250部分

小说: 抗日之铁血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重炮团的掩护下,11军轻松的就突破了日军苦心经营已久的南昌外围工事,迅速的突入了南昌市区。催不及防没有预料到仅仅一个中国集团军便拥有如此之多的重炮的日军在不到一天的时间之内就将南昌外围环城工事加上大部分防守兵力丢的一干二净。那些大小碉堡在平射的120毫米加农炮面前,不能说是纸糊的但是也没有好到那里去。几乎是一发炮弹便报销掉一个大型暗堡,当然手中重炮炮弹并不十分充足的刘家辉并没有实施火力覆盖,而是采取了精确打击的办法,这些重炮也只是针对那些小口径火炮无法摧毁的大型工事,至于那些小型工事还是交给了75毫米野炮和37战防炮以及缴获的日式速射炮去解决。数量有限自身又没有补充能力只能*缴获获得补充的那些重炮炮弹可不是这么浪费的。
    尽管这些重炮除了打击日军坚固的大型工事外,所提供的真正火力支援有限,充当火力支援主力的还是那些75、76毫米口径的野山炮,但是还是给了大贺茂中将当头一击。“八嘎,支那军队什么时候装备了这么多的大口径火炮了。”作为一个把守战略要地的师团长,他对与自己对峙的中国三九两个战区的装备还是比较清楚了。自身没有强大的军火生产能力,重装备只能单纯的依*进口的支那本身装备的大口径重炮装备的数量极为有限,再加上长时间被作为日军地空火力重点打击目标,现在中国军队拥有的重炮数量更是极为有限。在武汉会战结束后,虽然还是重点战区,但是实际上已经论为配角的三战区根本就没有装备大口径重炮。至于作为现在支那装备最精良的九战区,这种大口径重炮的数量也不多,也只有寥寥无几数量不多的几个连装备了德式150毫米重榴弹炮和苏制120毫米榴弹炮。怎么会一下子出现在南昌这么多,按照支那军的配置标准来看,这支重炮部队至少有一个团的数量。
    不过被火速从前沿送过来的几发炮弹残片上清晰的日文标记很快便让大贺茂中将的疑问得到了解释。看着这些炮弹残片上清晰的昭和年的字迹,这些重炮从什么地方来的,已经很容易解释了。只要一个稍微具备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中国军队装备的德式150毫米榴弹炮是不可能发射日军制式150毫米榴弹的。那个年代中在武器研制方面特别是重武器的研制上很少有口径一致的情况出现。即便是通用律较高的轻武器方面除了德国使用的被称为欧洲制式口径的7、92毫米子弹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生产79口径步枪上通用外,就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生产的弹药能够通用,同样是7、62毫米口径,美国的子弹要是拿到苏联武器上,根本就无法使用。同样日军38式步枪装备6、5毫米子弹,在同样采用6、5毫米的意大利步枪上也无法使用。当然除了这个国家本身使用就是仿制的别国口径武器,例如中国这样的没有多少武器生产能力的国家。
    轻武器都如此,重武器就更是不用说了。同样的75毫米炮弹,法国德国和日本美国生产的绝对不能相互通用。虽说日军的150毫米榴弹炮和中国军队使用的德式150毫米榴弹炮都是150毫米,但是两个150毫米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根本就不存在通用的可能性。而且中国军队也绝对不会装备日式150毫米榴弹的。
    这些重炮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在历次作战中被眼前这支该死一万遍的支那军队从日军手中夺取了。与这支支那军队交手这么多次,到现在无论是日军11军还是南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都还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日军本身装备就不是很多的大口径火炮被这支支那军缴获,当然大贺茂中将更不知道在历次作战中损失的重炮究竟有多少被自己人炸毁有多少落到了这支那军队的手中。他只知道的是现在正发起攻击南昌军事行动的这支支那军队除了少量的德式山炮和苏制野炮外绝大部分的支援火力都是由日式火炮提供的,而这些日式火炮基本上都是缴获自日军手中。还有由于损失过大和陆续的抽调回国的现在11军中的大口径火炮数量已经不及前年武汉会战结束时的一半了,当然被抽调回国的远没有战损的多。好在从这几天的战况来看这些支那军队手中虽有不少缴获的日式重炮,但是这种他们无法自行生产的炮弹的数量还是不多的,否则南昌那能到现在还在日军手中,恐怕早就易手了。
    一想到这些不知在什么地方还在瞄向南昌的这些连自己这个警备师团都没有装备的150毫米大口径榴弹炮和120毫米加农炮,大贺茂中将就一阵郁闷。他的34师团炮兵中的大口径火炮也不过只有一个大队,而且还是明治38年式120毫米榴弹炮那样的老古董。这种射程只有可怜的5000多米的榴弹炮从威力上讲也就比41式山炮强那么一点单从射程上来说还不如41式山炮来的远,当然动静是要大的多了不过可惜威力有限很。别说大射程的各种加农炮就是年纪稍微轻一点射程稍微远一点的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34师团一门也没有。日军现在的部队扩编速度很快,武器产量特别是重武器产量却始终有些跟不上,在刘家辉当初出击南浔线战役时候丢光了几乎所有炮兵的34师团在重新补充火炮的时候,由于大口径火炮数量不足,也只能将这种原本已经退役进入仓库只是作为储备武器使用的火炮拿出来列装充数。反正中国军队别说大口径火炮就连75毫米的野山炮都很少。这种已经相当过时的火炮在中国战场上还是有一定威力的。等以后新式的大口径火炮生产的数量足够了的时候在给他们换装就是了。
    不过当初那些拍板决定给34师团装备这种老古董的人现在谁也没有想到,日本会陷入这场战争这么久。日军师团现在是越扩编越多,不算关东军仅仅在关内战场上日军的师团数量就已经达到将近30个,比战前日本全部的师团数量还要多出一倍,这还不包括大量的独立混成旅团。这么多的新部队要装备,武器的生产能力特别是新式的大口径火炮生产能力又始终跟不上,有限的钢铁产量还要偏重于对日本至关重要的海军的日军。所以在对手火力极弱的情况下,像明治38式105毫米野炮和明治120毫米榴弹炮以及明治38式150毫米榴弹炮这样的老古董也被拿了出来装备到部队,这在日军高层眼中也算是物尽其用吧,反正对手加一起也没有多少火炮,大口径火炮的数量更是少的可怜。别说34师团这种后组建的三单位警备性质的师团,就连战前组建的那些常备师团的火炮数量都有下降。可以说现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除了关东军以外,已经没有一个师团的炮兵数量能与战前相提并论了。加之现在个子不大胃口不小的日军又开始筹划南下攻略东南亚,这34师团换装的计划就这么无限期的拖延了下来。34师团缺乏重炮的弱点早在11军发起南浔线会战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来,不过当时11军的炮兵远没有现在强大,所以这个弱点暂时也被掩盖住了。
    手中缺少能与对手想抗衡的炮兵的大贺茂中将只能隐气吞声的接受对手的欺负。不过倒霉的事情总是接二连三的一齐来。在两军进入巷战之后,空中支援的飞机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只能对着中国军队城外的后方阵地狂轰滥炸,至于两军相接的前沿,只能说一声抱歉他们没有那个好眼神,一枚炸弹下去弄不好会将两军不分敌我的一起送上西天的。这一点数量上占优势的中国军队也许不在乎,但是本身现在兵力就占绝对劣势的大贺茂中将可是绝对承受不起的。好在中国军队的工事并不猛烈,再加上南昌城内的工事也足够坚固,大贺茂中将才勉强坚持了下来。
    早在强渡赣江成功的时候,刘家辉就再三和几个师长交代,在进攻的时候要保持冷静,要做到打的进退的出。务必掌握好进攻的节奏,即不能打的太猛了,一下子突入过深,也不要将节奏放的太缓,无法给日军造成压力,起不到调动日军的作用。在突入城区后,刘家辉和许洪亮更是亲自上阵指挥,掌握攻击力度。
    刘家辉在攻击南昌的时候只投入了202师和暂10师两个师外加一个补充团的兵力由高海宽统一指挥。而将新77师、201师加上集总直属部队始终放在南昌外围的西山大城璜溪一线时刻做好围点打援的准备。而萧明的骑兵旅则被赋予了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民和一线向东北展开,监视赣东北的日军。防止赣东北日军从侧翼包抄28集团军右翼,在第一次南昌会战的时候,11军已经在这一方面吃了一次大亏,不仅部队损失惨重,还搭上了许洪亮的一条胳膊。这次刘家辉将萧明派到民权一线,就是为了监视赣东北和皖南的日军。毕竟上次让11军吃了大亏的116师团还驻扎在皖南的安庆地区。一旦这个现在没有什么战事的日军师团全力南下从鄱阳湖东岸迂回南昌突然出现在南昌战场上,28集团军很有可能会再吃一次大亏。
    这次刘家辉不仅将骑兵旅派往民权一线监视赣东北的日军,还将手枪团的两个营以连为单位分散开,秘密遣入赣东北皖南详细侦察日军的一举一动。一有异常立即上报。以便给集团军争取应对时间。谁也不敢保证在阿南惟几手头无兵可调的时候,其他日军会不会伸手,特别是这个116师团,在第一次南昌会战的时候曾经给配合19集团军反攻南昌的三战区部队带来重大损失,11军在他手中也吃过不小的亏。刘家辉就不信在赣西北主力被中国军队合围后,手中已经无兵可派的阿南惟几不会想他的顶头上司要求援军?而现在距离战场最近的就是驻扎在安庆的116师团。刘家辉有种感觉这个116师团恐怕迟早要搅和进来的。
    就在刘家辉不紧不慢的给大贺茂中将施加压力的时候,整个赣西北日军的形势突然急转直下。3月19日一直在上高一线养精蓄锐的王牌军74军突然展开大范围的穿插,于3月21日前在击溃奈良支队的一个中队抢占滩溪,切断了正在双溪龙津一线与58军激战的奈良支队的后路,与从南北两翼包抄的暂2军和99军将奈良支队合围在双溪与龙津之间。已经按照命令前出至云居寺一线的第10军在三个军完成对奈良支队的合围后,调头向北向正与第4军激战中的15师团侧翼发起猛攻。同时增援27集团军的92军在20军一部的配合下翻越九宫山突然出现泉口并向王家铺一线攻击前进,与第10军的攻势成南北对进的态势。
    被战区长官这一系列重拳出击打的晕头转向的阿南惟几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在制定救援南昌的计划时候,以一部分兵力救援南昌以主力西进顺手拿下赣西北的计划简直是一招臭棋,而且是臭到家的臭棋。现在不仅堤不夹贵的部队现在还在永修一线与支那军来回拉磨,伤亡不小进展却不大。这么多天过去了却连永修一线还没有突破。而西进的奈良支队现在被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国军队合围在双溪龙津之间。15师团要不在想办法弄不好也要步奈良支队的后尘。
    就在阿南中将被一系列败绩弄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南昌城中的大贺茂中将和在南浔线上苦战因为进展缓慢被阿南不止一次骂过的堤不夹贵少将也来添乱。在战区长官将奈良支队合围之后,战机已失基本上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刘家辉迅速依照战局发展调整部署。除了将201师调往民权一线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