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省长亲信 >

第11部分

省长亲信-第11部分

小说: 省长亲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你放心,请你放心。”李清泉连声保证。
  “以后怎么样,也只有听天由命了。”高个子护士说着,转身离开了。
  “放风”的时间到了,病人们从各自的房间走了出来,步子缓慢地来到院子中间的空地上。李清泉注意到,和他同车来的“上访骨干分子”都在,一个不少。只是,大家都垂头丧气,情绪十分低落。徐壮最后走出来,他好像受了伤,被胡大枫搀扶着,步履蹒跚。见到他,大家都围了过去,关切地低声议论着什么。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意外的意外(12)
李清泉沿着院墙边,随着人流迈着脚步。时不时仰望着蓝天白云,贪婪地呼吸着外面清新的空气。一群鸟儿恰好从空中飞过,自由地盘旋着,慢慢地消失从视线中消失。李清泉很羡慕。
  李清泉在想,是谁做出这样的决策,不惜动用警力,强行把这些上访群众送进精神病院?是张若愚吗?不,决不会是他。李清泉对张若愚是了解的,他绝对不会出此欲盖弥彰的下策。他相信,张若愚在公开场合对五龙金矿污染问题很可能根本不予置评表态,因为虽然五龙金矿是他引进的项目,可是,当年并没有发生污染问题,他主政翠湖时该企业形象很好。如今,他早已离开翠湖市,对后期发生的一切难以承担直接领导责任。以静制动,既可以达到对五龙金矿污染问题定调的目的,又可以使自己巧妙地从这起事件中脱身,实现完美切割,不给竞争对手以把柄和可乘之机。即使在不得不阐明自己的立场情况下,他也一定会很原则地讲些什么诸如“要把群众上访问题解决好,切实维护好老百姓的利益,通过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树立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形象,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把温暖送到老百姓的炕头心坎……”之类的原则,不可能这样很具体地派兵布阵,置身这样纠缠不清、遗患无穷的过程之中。久经沙场的张若愚,对船过水无痕的道理自然不会陌生。那么,到底谁是这一行动的决定者指挥者呢?是市委书记姜小鸾吗?昨天和姜小鸾匆匆分手时,她说过她为解决翠湖开发区群众上访问题,急着要去找滴水县县委书记古大存研究对策,商量解决办法措施。可是,以李清泉对姜小鸾的了解,她也不可能很盲目地不计个人安危破釜沉舟,不顾自己政治生命安危冲锋陷阵。李清泉了解,也是出于对复杂仕途环境的无奈,姜小鸾很注意保护自己。从表面上看,她心直口快,性格开朗。可是,曾经走进她内心世界的李清泉知道,风风火火的姜小鸾其实城府不浅。既深谋远虑,胸怀若谷,又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她对当前的局势,一定会有准确的判断。张若愚升任省长,是她梦寐以求的。出于私情,也是利益需求,她希望这一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因为,那样一来,她就可以顺势而上。但是,她也一定清楚,省委推荐、中央确立的省长考核人选并非张若愚一人。也就是说,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还存在若干的不确定因素。虽然张若愚的竞争优势突出,呼声最高,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官场上的“意外”太多了,多的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特别是,作为对张若愚潜在影响最大、最有可能被用来否定他政绩的五龙金矿污染案,在这非常时期演变为特大群体性事件,势必对他产生毁灭性打击,最终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她的最佳反应应该是,既让张若愚感受到她的忠贞不二、惟命是从,又留有余地,不在这一事件中陷的太深;既尽其所能完成稳定张若愚后方的目的,又避免使自己完全暴露。官场上因“从一而终”而导致的悲剧,同样数不胜数,不胜枚举,教训极为深刻。所以,李清泉认为,姜小鸾在处置翠湖开发区群众上访问题上,会选择对下级提出与张若愚类似的“原则”和“要求”,不至于冒触犯党纪国法的危险,赤膊上阵,孤注一掷……

第三章  意外的意外(13)
那么,到底是谁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竟敢把上访群众当成精神病人,关进地处偏远的精神病院?李清泉断定,一定是县乡领导所为。其实,事实已经印证了他的这一判断。昨天,在警察包围听泉饭店的现场,叶露已经向他指认了座镇指挥的是县委书记古大存。省市领导可以指点江山,隔靴搔痒,讲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示”,强调些官样“原则”,基层在贯彻落实时,不真刀真枪动真格的不行。想到这里,李清泉对县乡领导,对具体处置这些上访骨干群众的人员,倒不怎么怨恨了。他们不过是执行者而已,也是没有选择的无奈。可是,到底应该怨恨谁,把这笔帐记在谁的身上呢?聪明的李清泉一时有些糊涂了。
  当务之急是尽快离开精神病院!李清泉担心自己的失踪,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反应和效果。新上任的市委副书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履新伊始,却突然不见了踪影,这本身就够吸引人眼球的,如果得知被当成上访骨干分子送进精神病医院,官场和社会上一定会舆论大哗,波及八方,在北方省政界引发一场强烈地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给自己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引来“政治上不成熟”,“从政经验不足”之类的诋毁倒也没有什么,李清泉最担心的是,由此使五龙金矿污染案,和群众因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持续上访问题,就要变成众目睽睽的焦点,进而使问题复杂化,增加解决的困难。更为严重的是,张若愚为解决翠湖群众上访问题的周密设计,将因此变成废纸,一文不值,并且,他多年的仕途潜心运筹将倾刻化为泡影,为晋升省长而做出的努力同样付之东流,一败涂地……。李清泉苦思冥想,设计着脱身方案。既然以公开自己身份离开这里的办法百害而无一利,唯一的选择,就是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悄悄脱身而去……
  “泉哥,”叶露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凑了过来,“你怎么样,没遭罪吧?”
  李清泉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别来无恙。
  “我也挺好,平平安安,你看,浑身上下挺囫囵的。高个子护士姐姐真好,她没有给我打针吃药,送我进病房时,还告诉和我同屋的精神病人,说我是派来管她的大夫,结果,真是奇了怪了,那个狂燥的精神病人马上就老实了,看都不敢看我一眼。刚才我听说,他们其他人,这一晚上可吃苦受罪了,同屋的病人又咬又挠,又喊又叫,折磨的他们根本没合眼睡觉。”
  “应该向院方反应,提出交涉!”
  “别天真了,这是医院特意安排的,想挫我们的锐气,摧残我们这些人的意志。”
  “真是这样?”
  “那还有假?这是徐壮分析的,大家都说是这么回事儿,在理。”
  “那怎么办?”
  “怎么办?徐壮说了,狗急了还跳墙呢,我们这些大活人不能就这么等死,要发动武装暴动,冲出精神病院!”
  “武装暴动?”
  “对,是武装暴动,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狱中地下党砸开牢门,夺取看守的枪,‘冲啊’,高喊着和看守拼搏,冲出监狱……多刺激!”
  “什么时间?”
  “徐壮让我们分头准备。等待时机……”
  “叶露,请你转告徐壮,千万不可莽撞,不要做无谓的流血牺牲。以后的路还很长,问题也一定会得到解决,请他,也请你们相信我的话。有句话说的好,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既然满嘴是理,那还是要用嘴去说理讲理,暴动……怎么可能?这里戒备森严,三道大铁门啊!你们手无寸铁,寡不敌众,谈何容易?还是那句话,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很快……我相信很快就有人来救你们……救我们出去的,告诉徐壮,告诉其他人,大家都是好兄弟,要互相照顾点,要多多保重,为了家里的父亲母亲老婆孩子,再忍耐忍耐……告诉大家,就说……就说这话是我说的,一个外乡人说的……”
  李清泉说的很恳切,也很动情。叶露听着,不住地点头。李清泉的话说完了,叶露转身跑向徐壮。
  就在这时,楼顶的大喇叭吼了起来:“病人之间不许交谈,不许交头接耳,更不许串联闹事,否则,你们将受到严厉惩处……”
  乡亲们不堪折磨,忍无可忍准备发动“暴动”,要强行冲出精神病医院的消息,让李清泉感到十分震惊,也非常担心。一旦精神病院真的发生暴力冲突,混乱的局面难以想像,流血甚至牺牲都是无法避免的。除了设法安抚上访群众外,李清泉脱离这里的心情更加迫切。
  “放风”结束,回到病房后,高个子护士来查房。李清泉逐步深入,试探着请她帮忙逃出精神病院的可能。他知道了高个子护士的名字,她叫柳梅……
   。。

第四章  夜深人不静(1)
夜里十点,姜小鸾心神不宁地站在市委办公大楼七楼她的办公室的窗前。
  本来中午分手时约好,姜小鸾要尽“地主”之谊,为李清泉接风洗尘,谁曾想,这个“钦差大臣”,新上任的市委副书记却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手机关机,没有人知道去向,泥牛入海无讯息。
  十有*,李清泉是百里走单骑,独身一人回家“访民苦,察民情”去了。姜小鸾的判断,来自于她对李清泉的书生意气了解,也有市委办公厅主任于东海的密报。下午,她刚回到办公室,于东海便紧随其后,一五一十,把李清泉借车的经过原原本本做了汇报。
  真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么多年的仕途磨打熏陶,“近朱”历炼,看来,李清泉骨子里,那份执着和纯真还是涛声依旧。
  “纯真政治家”,是在大学读书时姜小鸾私下里给李清泉起的绰号。那时候,李清泉曾经反唇相讥,称她为“世俗政客”。从翠湖考入北京大学的姜小鸾和李清泉,一位是时任市长的千金,一位是背着咸菜上大学的农家子弟。就是在这样不同人生理念的争执中,他们开始了情感经历。
  可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故事并没有按照姜小鸾的设计发展。大学毕业后,李清泉坚持要继续读研究生,姜小鸾却思归心切。因为她父亲由于年龄的原因,即将退出政界,希望女儿回翠湖。父亲的意图很清楚,想利用自己影响,把爱女扶上马送一程。父亲为姜小鸾设计的路线图是,先到市委党校教一年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素养,然后,到团市委任职。由共青团进入政界,是一条捷径。姜小鸾很想和李清泉双双把家还,在这块父亲经营已久的土地上发芽成长。“纯情政治家”李清泉固执地坚持要姜小鸾先走一步,他要读完研究生的学业。人各有志,姜小鸾难以强求。
  时间改变一切,包括人的感情。渐渐地如鱼得水,姜小鸾在翠湖官场崭露头角,几个漂亮的腾跃,由团市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书记,升任为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李清泉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又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到北方省,进入团省委机关工作。两个人的关系,也渐渐由平淡到冷漠。特别是,当李清泉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了姜小鸾和张若愚的私情后,他觉得“世俗政客”变得更为陌生。心底残存的那一点点温暖荡然无存,两个人陌生起来,完完全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