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那些开在山野里的花 >

第23部分

那些开在山野里的花-第23部分

小说: 那些开在山野里的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说完后,推开门,率先走了进去,少年也因为饥肠辘辘而迫不及待的紧跟在后。

  但屋内的情景却令少年大吃一惊:

  因为刚才那位看似得道高僧的和尚此时正披着一件极为厚重的破棉袄坐在那里,左手拿着烤架上的烧肉大口吃着,右手还端着一个酒杯,不时还喝上那么几口润润喉,身旁还吹着电扇!

  “云大师,你这是…”

  少年太过惊讶,吞吞吐吐的说道。

  “不必拘礼,请随意。”

  和尚微笑道与少年打着招呼,随后从身旁搬来一张板凳放在自己的对面,示意少年过来坐。

  “谢云大师。”

  少年强压住内心的不可思议,先是朝和尚鞠了个躬,随后再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坐在了椅子上。

  “请。”

  和尚递给少年一串烤肉,轻声说道,然后又端上来一个杯子,随后再倒上了黑色的酒液。

  少年一拿到肉串就狼吞虎咽地吃着,仿若饿了三天。

  那名女子看见人已经带到,随后走出斋堂,关上了房门。

第六十六章
“烤肉要慢慢吃,不然你怎么能体会到滋味的醇厚呢?”

  和尚笑着说道,然后又抿了一口酒,似乎他显得很满足。

  “嗯…嗯嗯。。。”

  少年边吃烤肉边支支吾吾的应声道,他根本不听和尚的劝告,只是尽情的大快朵颐着美餐。

  “唔…唔唔…”

  突然少年脸色发青,痛苦的锤着胸口,他指了指了自己的嗓子:

  似乎是吃得太快,喉咙一下子被肉卡住了。

  和尚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将刚才替少年斟的酒递了过来。

  少年接过装满黑色酒液的杯子,迫不及待的往嘴里大口灌了进去,这才缓解了被肉卡住的痛苦,随后他欣慰的笑了,仿佛从堵塞的地狱一下子升入了顺滑的天堂。

  噗…

  但好景不长,似乎是突然感觉到了什么,很快他就将口中多余的酒喷了出来,随后不满地嚷道:

  “云大师,你这是什么酒啊,又苦又腥的,难喝死了。”

  “难喝?我看你刚才被肉卡住的时候喝下去,不正是一脸满足吗?”

  大师捉狭的反问道。

  少年听到这里感到很不好意思,觉得是被和尚戏弄了,他小声嘀咕道:

  “满足个屁!你有本事自己也喝一大杯试试?”

  他本以为这么说和尚就会收住话题,但随后,和尚就真的给自己倒上了一大杯,然后一饮而尽!

  但和尚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因为酒的难喝而皱起眉头,反而是一种十分享受的姿态,在他喝完后还不时用舌头舔了舔嘴角,似乎意犹未尽…

  此时少年很想不通,他以为和尚又耍诈,将刚才的酒趁自己不注意的时候掉包了,随后他试验般的拿过了和尚手中的酒杯抿了一口,发现这根本就是自己刚才喝的东西。

  少年不明所以,疑惑地问道:

  “云大师,你真不觉得这酒难喝?”

  和尚听后惊讶的瞪了瞪眼睛,随后不答反问:

  “莫非施主的意思,这酒是难喝了?”

  “废话!又腥又苦,能好喝吗?”

  少年不满的答道,他甚至对和尚那怪异的味觉感到不可思议,竟然喜欢喝如此难以下咽的东西!

  “苦吗?还有比这更苦的东西,与之比较,这又算什么呢,所以我喝着自然不苦。”

  和尚听到这里突然收起笑脸叹了口气,然后又颇有所指的说道,但少年却听不懂他的弦外之音,只得说道:

  “能具体谈谈吗?”

  和尚听到此处并没有回答少年的问题,只是问道:

  “看过《归去来兮辞》吗?这篇辞主要讲的就是陶渊明为了衣食而去做官,因为看不惯仕途里趋炎附势的那些做派,随后他抱憾而弃官回乡,再与自己的妻和孩子们住在茅草棚里,乐于田园清贫生活的故事,但他却是认为不苦,并快乐的享受着。”

  少年并不知道和尚兜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怎么这个问题扯这么远了,但他想了一会儿,还是答道:

  “看过,但对他这种做法是极为不屑的。”

  “怎么讲?”

  和尚问道。

  少年听到这里,先是理了理自己的思维,随后道来:

  “我认为这只是一名毫无理想与追求的文人在回到家乡后看见平凡而质朴的景象,然后对故乡的生活产生了依恋,而消磨到奋斗的激情。”

  “文里面提到,因为陶渊明家境贫穷,又拖儿带女的,所以为了衣食才决意去做官,但是在当官的途中又觉得与自己平生的理想不服。”

  “他在辞中说道‘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尽管他的意思表达得很隐晦,但看到这里我们不妨可以想到《三字经》里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

  “如果这么诠释的话,估计是他不愿与其他走仕途的人一起同流合污才愤然辞官归隐,因为搜刮他人财富来充实自己的腰包并不是善人所为。”

  “陶渊明认为有愧才没有继续走下去,并在文中强烈的提出自己过去,就是指在朝为官做错了,现在应该纠正过来,就是归隐田园。”

  “正文的中篇描述的是家乡的景象,温馨而又闲散,后篇则是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以及命运的看法。这就是我在读后的唯一感官。”

  “我不妨想到李白诗中所提到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尽管以前老师在讲课时所剖析到的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之时一再强调他们不想与世俗沾染,想一心避世求的心安,但我却并不能理解这样的心态。”

  “因为一个想在人生的旅途里有所发挥的人,在不能改造大环境的前提下,必须先去适应这个社会的趋势,但他们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世都做不到,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取得成就呢?”

  少年说完后,又拿起烤肉吃了起来,只是这次吃得很是小心,生怕被噎住了。

第六十七章
和尚听完后,略带赞意的盯着少年,似乎是为他小小年纪就有这种看问题的深度而感到欣慰,但和尚随后说道:

  “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很接近西方,所以一切都可以用数据化以及动机表面,这很让人安心,比如西方世界所形成的繁荣就是个证明,但若长久,不见得有多好。”

  “怎么讲?”

  少年放下烤肉,疑惑地问道。

  “你只需要告诉我,陶渊明是谁呢?”

  和尚不答反问。

  “我国学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是东晋的著名词人,也是田园派的代表。”

  少年想了一会儿,说道。

  “那好,我再问问你是谁。”

  和尚追问道。

  “我是忌,曾经是一名学生,但现在不是了。”

  少年听到此处,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一下就白了,但他依旧老实说道。

  “那就行了,既然如此,还有说的必要吗?”

  和尚简短的答了一句就再也不说了,只是低头喝着自己的酒。

  少年之觉得和尚的话里透着莫名其妙,他不禁追问道:

  “云大师,我不懂你话里的意思,怎么说到一半就不继续讲了?”

  和尚听后放下酒杯,抬起头凝望着少年,说道:

  “你虽然从刚才的话语中能证明出你的聪慧,但连事物都没能看透就妄加评论,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既然如此,那我请大师略谈一二。”

  少年听后很不甘,铁青着脸,倔强的说道,似乎被和尚奚落很让他没有面子。

  和尚看到少年此时的神情笑了笑,说道:

  “那好,我就来略谈一二吧。”

  此时少年也坐直了身体,以作聆听之态,和尚看到此处又笑了,随后娓娓道来:

  “你刚才会那样评论,只因缺乏一种对文化的敬畏,人生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其实谁都没有给出答案。”

  “把陶渊明作为一个文人来看,当我们翻阅着书本里的诗词歌赋,流传至今的东西又有哪一个是在朝为官的人能够写出的呢?”

  “顶多是个弃官归隐的穷酸学究在饱尝生活的辛酸后才写出的,并传扬于后世了。”

  “陶渊明最终选择退隐田园,并一直在清贫的生活中坚持下去,所以我们才有幸拜读他的作品。”

  “不然的话,我们今天认识的陶渊明就很可能出现在《史书》中的贪官名册里了。”

  “其实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本能。所以,我想他是得到了幸福,这便是安乐,只要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旁人又何来指三道四的必要呢?”

  “所以我刚才问你陶渊明是谁,再问你是谁,你也回答我了,陶渊明是东晋人,你是现代的一个学生。”

  “那说明你们本就不是一个人,那陶渊明的喜好你又怎么有资格去批评呢?”

  “读美文,沐美风,这是艺术的境界,但却不是能拿名利与追求去衡量的。”

  “如果仅用世俗的观点来衡量一个文学的好坏,那就显得太无知和太狭隘了,一种文化与一个心态我们并不能去单纯的利用它,只因在寂静之时,仔细倾听她来自远方的呼喊。”

  和尚说完后,又饮了一口酒,再次补充道:

  “清贫的生活苦吗?自然是苦的,常人无法忍受。”

  “陶渊明也觉得苦,所以他为了生活就去做官了,但在官场中她看到了比清贫生活更加困苦的场面。”

  “那就是结党营私,勾心斗角,栽赃嫁祸,贪赃枉法,阿谀奉承,中饱私囊!”

  “所以他弃官归隐了,回到家乡后,生活依旧那样清贫,但比起官场中的做派,他突然感到这样的生活要幸福得多。”

  “所以后来就有了这篇《归去来兮辞》。”

  “清贫的生活苦吗?从这里分析,自然不苦,因为至少透露着一分做人的欣慰。”

  “就跟我们喝的这杯酒一样,比起更苦的东西,它又算什么呢?酒苦吗?”

  “酒不苦。”

  “我刚才与你说,烤肉要慢慢吃,不然你怎么能体会到滋味的醇厚呢?”

  “这就好比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我现在也可以告诉你,酒药慢慢喝,不然你怎么能体会到那一丝庆幸呢?”

  “这也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心态。”

  “那我再问你,你说这酒苦吗?”

  和尚将话讲完后,这才微笑地望着少年。。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十八章
“……”

  少年听后一时感到语塞,只是愣在了那里。

  但他想了半天都悟不出其中的道道,只得疑惑地问道:

  “那个你所认为的东西有多苦?比人面对死亡都还要艰难吗?”

  和尚听到这里浑身一阵,然后惊讶的望向少年,疑惑地说道:

  “你这么小就已经能从人生死的角度来切入问题了?”

  少年听后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脸色变得苍白,他先是惨然一笑,但还是说道:

  “云大师既然如此喜欢讲缘,我就与你说一段事。”

  随后他抬了抬手指,示意和尚在自己话讲完前不要打断他,和尚点了点头,少年这才不紧不慢的说起来:

  “我就先来谈谈自己对‘缘’这个字如何理解吧。”

  “缘到底是什么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