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回到清朝当大官 >

第176部分

回到清朝当大官-第176部分

小说: 回到清朝当大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地方的牢里都快要关不下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还是要这么做,而且要做下去,做出个结果来。

    这时,他放下鱼竿,将刑部的尚书和两位侍郎传来,给他们秘密的安排了任务。

    李序然在做江都知府之前就在刑部。当时这些尚书还有侍郎和他的品阶差不多,有一定的私交,加上有原先的刑部尚书杨峰的这层关系,他们的交情就更深一步。多年来,他们一直都有书信往来,造化弄人,没想到现在李序然掌管了刑部,这些人也就成了他的重要力量。

    比起礼部,刑部的权力之大是很明显的,而这次变法开始后。一定会有不少官员受审,他们的作用将更加的明显,而李序然有了刑部尚书和侍郎这些可信之人后,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刑部,清楚来自刑部内部的抵触情绪,更主要的是可以以此来制衡其他官员。

    过了一段时间后,各地的禀报也陆陆续续的到了京城,不过,结果却不太好。大部分是表面上赞扬新政,但他们却委婉的找理由说新政虽好,但现在条件还没成熟,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再另行决定。

    不过,有几个省却有些不同的反应,这几个省却是表里如一的拥护和赞同,并表态坚决支持新政。甚至都有各级官员的联名签名。

    这几个省就是:北沙省、南江省、北江省,还有河南省、河北省。

    这个结果多少令李序然有些欣慰,毕竟这些地方中南江和北江是自己任职过的地方。北沙就更不用说了,既有武力的征讨,也有民心的归顺,而河南河北就是自己前段时间刚刚完成赈灾的任务,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己亲自治理过。

    不过,这种欣慰很快就转化为了担忧,甚至是害怕。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冒出了李序然的心头:要是他李序然在每个省都当过差,那岂不是意味着全国都是他李序然一个说了算了?那些官民都只拥护他一个人?那到底是谁当皇上呢?而谁又是皇上呢?

    想到这里,李序然不敢往下想了,上次,他在赈灾的时候,已经从两江和北沙调了不少粮食和牛马羊,他个人在这三个省的威望和影响力已经暴露的一览无余,但那毕竟是为了赈灾,加上后来他遇到了被刺的事情,所以,这件事就被压了下去。

    可这次呢?这次,该如何处理这些自己呆过和没呆过的省份呢?

    原先,他打算先在这几个省先推行新政,但现在看来不能这样做了。

    于是,他叫人把杜唐叫来,好好的和他商量商量。

    “大哥,要我就直说了,咱们现在也不要什么中堂大学士,不要什么一品大员,可是,北沙和两江可是我们辛辛苦苦的积攒下来的啊,那里不少官员都是和大哥你生死之交啊,所以,我们现在千万不能再暴露他们了,上次赈灾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合适,但那毕竟是为了救几百万百姓啊,可现在就不行了,这变法谁知道是个什么结果啊,大哥,你要三思啊”,杜唐说道。

    作为李序然最亲信的人之一,杜唐自然是不会有异心的,他从按察司就跟着李序然,在太仓县更是几乎寸步不离的跟着他,李序然当然没有怀疑他的忠心。

    但今天杜唐这话非但没有让李序然宽心,反而让他更加的担心起来。

    因为,杜唐的话可以总结出来两个重点:首先,就是,他早已已经把这几个地方视为李序然的权力范围了,所以,他绝不让李序然将这几个地方暴露出来。

    其次,杜唐自己也说了,变法不知会有什么结果,也就是说他并不看好这次变法,当然,作为李序然的亲信,他肯定会全力的去做,而且他实际已经做了很多帮助变法的事,但这和两江和北沙比起来,那就差远了。

    杜唐是这么想的,那安刚呢?十三骑就更不必说了,还有一驰和尘远呢?他们两个才是这些亲信中的亲信,可他们现在一个是巡抚一个是提督将军,还有南江的巡抚董连平、北江的按察使和布政使呢?还有他的成千上万的随时可以为他而死的那些无名的亲信呢?

    在这些人的眼里,李序然就是他们的天,就是他们的主子,这么多年来都是如此。而且这些亲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像是尘远、一驰还有杜唐他们是李序然的亲信,而这些亲信又有自己的亲信,层层下来,李序然就成了他们最高的主子。而这些人又经历了多年的生死考验,如此一来,这种亲信之间的紧密程度远超一般的组织。

    不知为什么,李序然的心里突然想起了一个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这么样在他的亲信的拥护下当上皇帝的。

    不敢再往下想了。

    想到这里后,李序然只好对杜唐说:“你说,我们现在都这么想了,那别人会怎么想呢?我现在也觉得不能先从两江和北沙开始,弄不好会害了他们的。这样吧,我们还是先从河南和河北两地入手,一方面,我们有一定的改革的基础,这两个地方已经见了效果,所以,推行起来,更容易些,他们接受起来也不至于感到陌生和突然。同时。这两个地方我们呆的时间短,没有什么问题的,你觉得呢?”。

    “这样最好不过了,大哥。有件事,我觉得还是告诉你比较好,这和这次变法有关”,杜唐说着。同时,从怀里掏出一张纸。

    李序然直接说道:“什么事,你说吧”。李序然依旧躺在椅子上。

    这时,杜唐站起来对他说道:“大哥,据可靠消息,现在好多地方已经发现了反朝廷的一些秘密组织,他们大都以香会或者教会的形式出现,另外,那些大一点的山寨里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大都有严密的纪律,明确的组织体系,你这次变法的内容中有其中的一项就是剿匪,那样的话势必会和这些势力结怨,那样的话,事情就复杂了”。

    听了杜唐的话,李序然一下子坐起来。这可不是个一般的问题,不过,在杜唐看来,这些人和匪混合在一起,一定会给自己的变法带来障碍,所以,才在特意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序然。

    但是,在李序然看来,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他的心里很清楚,这些所谓的什么教什么会的,弄不好就是推翻这个皇权的势力,这在历史已经发生过不少了。

    当初,元末的明教以及小明王,还有后来的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以及朱三太子的三郎香会做的就是这些事情,至于山寨之类的占山为王,那莫过于宋朝的水泊梁山了,他们所面对的就是如何和朝廷对抗,甚至改朝换代。

    至于在当下,李序然还没想到这一点,这也和自己多呆过的地方有关,南江和北江距离这北沙近,那个时候还叫小沙国,所以,这里本来就受到格外关注,这些组织不会选择这么敏感的地方来发展。而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两江是最为富裕的两个省,所以,老百姓来自最基本的动力还没有被激发起来。

    至于北沙就更不可能了,朝廷派了三十万大军,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种情况从萌芽状态的发展,怎么可能给他们机会呢?

    也正因为此,李序然才没有发现这一点,自然就无从想起,而他作为穿越过来的地方官,他知道以后的列强入侵、打开国门这些事情还没有到那个时间段。

    但是,今天杜唐的话确实令他着实一惊,看来,他确实忽略了这一点,因为这会打乱了他的终极计划,也就是他最后一个目标。

    于是,他对杜唐说:“这件事非同小可,你马上去组织三百名亲信,潜入到各地专门打听一下此事的来龙去脉,同时,也对各地的类似情况进行密探,一方面是为了此次的变法大计,另一方面,也要为我们以后的打算找到一些可靠的依据,这件事你亲自去安排,就打着为这次变法探路的幌子,一定要挑选可信之人”。

    杜唐立刻明白了:“大哥,你就放心吧,这些人都是跟着你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我这就去办”。

    杜唐走后,李序然拿起地图,看了好久,他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过了几天后,各地的回报都已经到齐了,他决定召集这些官员议事。

    来的人除了兵部外,其他五个部的尚书和其中的一个侍郎也来了,另外还有一些主要的官员。

    和上次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李序然认真的重申了一遍此次变法的框架和细节,同时,问问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而同样,这些官员自然是一番推辞和理由,当然其中也有支持的声音,像户部的刘侍郎以及礼部尚书图睿等,不过,刘士成只是个侍郎,而礼部也只是象征性的一个部,他们顶多就是宣传一下,然后紧接着就是发一些文字性的东西,号召读书人而已。

    而真正掌握重权的吏部、户部、工部,他们的尚书却似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

    这时,李序然走上前来,就像当初在赈灾的时候面对这些官员一样,他要开始说话了。
第二百零二章 漫漫变法路(中)
    ‘吏部侍郎大人,河北尹州知府你认识吧?‘李序然突然说到了这样一个话题。

    这个尹州知府大家都不陌生,就是上次在李序然赈灾的时候遇到的那个贪污赈灾银还有来京城后杀死一名女子的四品官。

    ‘回中堂大人,下官,下官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不过下官和他并不是很熟,不知中堂大人突然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下官……‘这位吏部侍郎说话的语气明显的软了很多,并且自我感觉浑身哆嗦起来。

    ‘是吗?看来,侍郎大人还是没想好好和本官谈谈了,不过,本官可有好多话对你说‘,看着大家都低头不语,李序然继续说道:

    ‘本来本官是希望能和侍郎大人好好的谈谈,看样子。今天只好当着诸位大人的面来办这件事了。刑部尚书大人,麻烦你给大家说说这件事‘。

    于是,刑部尚书立刻将准备好的东西展示给各位大人看。包括这个尹州知府通过他买官还有在绩效考核中的舞弊等证据。

    原来,李序然当初查这个尹州知府的时候,只是想扫清赈灾的障碍,也就拿他来震慑其他的官员。但没想到越往下查发现的问题就越多,以致到最后到了吏部侍郎这里。

    这位侍郎其实也是佟尔璞的心腹之一,这也是李序然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案子的原因之一。

    于是。李序然命令刑部对这个尹州知府严加审问,于是刑部这帮差官就日益不停的审讯,用尽了各种方法。绞尽脑汁,最后终于找到了他和这位吏部侍郎的罪证,包括他通过吏部来改履历,送贿银,以及舞弊吏部的考核等,刑部的人把这些个证据做实、做全,后来。李序然亲自看过之后才得以罢休。

    所以,当刑部尚书说完后。那位侍郎一下子就瘫坐在地上,也顾不了什么官体什么派别,一把抓住李序然的裤子,开始求饶起来。

    这时。李序然说到‘侍郎大人也不用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