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回到清朝当大官 >

第142部分

回到清朝当大官-第142部分

小说: 回到清朝当大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看的出来这些人还是对他很尊敬,虽然他已经不是两江总督了,但这些官员还一口一个属下的自称,李序然知道这是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对zi的认可。

    如果说官员的接待还可能有拍马之嫌的话,那一些自发的百姓则更能说明他们这样的反应完全是出于本能感情的流露。

    这些人中有不少曾在李序然的衙门里告过状,或者是李序然剿匪时受益的百姓,当然最主要的是切实受到了李序然改革大计益处的人。

    李序然这次是奉旨进京,没有必要惊扰沿途的官民,就此事李序然还qingjiao过传旨的公公,那知公公说:你现在是征北元帅,征战沙场,你又是正一品,所以那些地方官迎接一下并无不可。

    后来,李序然和梦盈探讨此事,梦盈点化他:这是朝廷故意向当地官民释放一种信号,那就是北征取的了胜利,朝廷大军杀敌无数,夺回了不少地盘,征北元帅进京述职,百姓们可以放心了。同时也要更加的支持朝廷的北征大计。

    这么一说,李序然就明白了,看来朝廷真是用心良苦啊,同时,这对他zi也是一个好消息:起码他做的事情有人知道了。

    这样一来,李序然在北江和南江省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文官总督、武官元帅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这正是他需要的。当然,这不是为了他个人的荣辱,而是这些基础更有力于他的下一个计划。一个终极的计划。

    就这样,李序然走走停停的,过了好长时间才到了京城,现在,他终于体会到了皇上为什么要在圣旨里没有顺具体的时间了。

    来到京城后,天已经黑了,朝廷已经派人接待了他,但显然没有那么多的官员跪迎,这也正是李序然所需要的。这个时间点也是他掐准的,还是低调点好。

    为官多年,李序然自然深谙之中的奥秘,他虽然是一品大员。而且还是有兵权的大员,但是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地方官的任上度过的,即使是这个征北元帅,也没有在京城呆过一天。所以,他在京城的官场中是没有什么基础的,没有了根基就得低调。不然的话随时都有可能死翘翘。

    不管是兵权对权贵的威胁,还是功劳和战绩召来他人的嫉妒,都会导致他从一品的高位随时掉下来,当年一下子从正三品的位置落到七品县令的经历,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窗外的月光似乎也随着京城的繁华和喧闹而变得娇贵起来,可李序然怎么看着都没有在北沙的月亮那么好看,那么的清楚,那么的宁静。躺在绸缎绫罗上,门外的丫鬟仆人,晚饭的山珍海味都似乎令李序然还不习惯,他的五千人马已经在城外安营扎寨,安刚和十三骑的人想进来保护李序然,但李序然似乎更担心他们的安全,为了不让他们露面,李序然让他们化作普通的士兵混在军营里,而zi则带了几个其他的侍卫,或许,十三骑在外边他更安全。

    看着眼前的景色,李序然胡思乱想着,突然,他想到了北征的三十万将士,想到了一驰还有尘远,想到了梦盈,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呢?

    北沙、大营,不知为什么这几天以来,大营里安静了许多,将士们似乎比以往更自觉了,但也似乎少了点什么,他们依旧按时的训练着,照常的巡逻着,但似乎都想kankan那个熟悉的身影……

    这个身影就是他们元帅,他们最大的官李序然。大阵训练,布兵操练,弓箭手都的齐射,这些都有李序然的巡查过的痕迹,帅营周围,元帅所在的府,甚至距离最远的南沙府,还有厨房以及后营,伤兵营、兵器库这些都有李序然的身影,但这几天似乎怎么也看不到了。

    这些将士几乎没人都或远或近的听过李序然的讲话,见过李序然的临阵指挥,回答过李序然的问题,那些伤兵的特殊照顾,阵亡将士的安抚,李序然都做的井井有条,原先爱民如子的总督,现在也做到了将士一心的境界,在他们看来,元帅已经不仅仅是他们的元帅了。

    身在京城却牵挂着将士们的安危,李序然辗转难眠,身在军营而牵挂着他们的元帅,将士们似乎没有了主心骨。

    而李序然现在还有考虑的就是明天怎么去应对朝廷这一关,这样的夜晚,怎么能令他安然入睡呢?

    第二天一大早李序然便起床收拾,因为昨天传旨的告诉他:明天要上早朝。

    这还是他第一次上早朝,以前只是在影视剧里看过这些场景,不过,他现在也没有刚穿越过来时的那种惊奇了,dagai是都习惯了吧。

    他换上了文官的衣服,很明显就是一品的服饰,他在想自已一定是站在前面的,因为,正一品的官员是很有限的,只是昨天那个传旨的人已经告诉他了,他站在文官的那边。

    对于朝中的人,李序然是并不熟悉的,除了皇上,还有六部尚书侍郎这些他都只是他们的名字,好多人他估计对不上号,当然,还有两个人他是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身处权力核心的军机大臣,其中,最有权势的当属进入军机处的亲王。以及相当于行使宰相之权的佟尔璞、富察鲁还有张再兴,除了张再兴,其他均为满族,只是被冠以汉姓,满族的名字被冠以汉姓多以完颜,佟、关、马、索、齐、富、那、郎,他们几位便是其中之一。

    恍惚间,李序然似乎终于到了传说中的金銮殿,门被闭上后,屋子里的光线暗了些。不过好在有阳光。李序然站在前面一排,他感觉有点挤,同时,他发现,好像也没有影视剧里刻画的那样金碧辉煌,也许是因为光线的缘故吧。

    行完礼后,大家各就各位,李序然暗暗的想,这后面的人可能听不到前面的说话声吧?当然大声说还是例外。这不,皇上开口了:

    诸位爱卿,今天呢,朕要告诉大家一个号消息。前几天,朝廷北征大军在大邺府打破敌军,歼敌十三万之多,而且我们攻下的府县已经占据了北沙的一大半。最值得庆贺的是。今天我们的北征大元帅也来到朝上,说着隆重的介绍了李序然。

    之后,便是当场封赏。无非是些顶戴花翎、头衔、金银绸缎之类,还有一些毫不吝啬的赞美之词,其他人也是阵阵的客套。

    封赏完后,皇上点出了重点:关于北沙的战局,大加一直都有看法,而且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今天李元帅也在这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了。

    皇上把皮球踢向了众臣,大臣自然门各抒己见,而结果还是无一例外的分为两派。

    其中以佟尔璞、富察鲁为首这一派认为:赫利和乌金已经丢了大半地盘,将士们也剩不了多少了,当地的百姓们也很支持朝廷,所以现在不需要再耗费朝廷的巨资来北征,而是直接劝降,如果劝降不成就派兵困死他们,显然他们认为,北征已经取得了胜利,无需再进行下去了。

    而以后张再兴一为首的另一派则相反,他们认为:现在没有攻下来的都州府和泉州府都是大府,要是换做以前的小府,那也有八个府,地盘也就不小。同时,敌军的赫利还有乌金现在都meishi,他们才是北沙的权力核心,所以,应该继续按照原先的策略攻打下去,因为,粮草也可以从当地解决了,朝廷的负担自然就小很多。

    李序然能听的出来,他们的争议焦点就是:还是否应该在北沙派这么多兵,而一旦要减兵,那是否还有留他这个元帅的位置?

    而皇上似乎也没有主意,李序然不知道他是真的没有主意还是故意在dengdai着什么,难道?是dengdai他说什么吗?

    李序然的心里很清楚,这件事情上他是最有发言权的,只有他亲自领教过赫利和乌金的招数,虽然他们还这次损兵折将很多,剩下七万多,但都城还有五万守军,摩萨国边界还有二十万驻军,加起来依旧超过了三十万,让他们来投降简直是痴人说梦。

    况且,现在北沙的百姓根基还不是很稳,要是再有什么大的变数,民心随时可能有浮动,甚至chuxian逆反的状态,这一点在当下,要比多攻几个城池,多杀几万敌军要重要的多了。

    想到这里,李序然准备站出去,他要把北沙的实际qingkuang向他们说清楚,免得酿成大错。

    可就在李序然要迈腿的时候,门外传来了急报。

    这在朝会中是很少见的,皇上觉得很意外,当下应该没什么大事吧?但他知道一定是事关重大,便叫人去kankan是怎么回事,便叫公公当朝把急报念出来。

    结果,他们得到了一个很意外的消息:

    北沙那边传来急报:赫利纠集六十万大军,由乌金作为元帅,向大邺府攻来,朝廷大军架起了火炮和敌军对峙,求朝廷明示,并急盼李序然尽快归营。

    六十万大军?赫利那来的这么多兵马?李序然感觉zi站都站不稳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五章 路遇故属
    六十万兵马?李序然很难正视这个消息,但他知道这是不会错的,谎报军情可是要杀头的,那个将领也不敢冒这个险,没有确切的把我是不会这样说的。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李序然刚才给朝廷报的是乌金这次在大邺之战中损失了十三万兵马,所以,现在包括在摩萨国边境的二十万大军,乌金实际上的兵力也就是二十万多,他不可能有六十万的兵马。

    那么,一个问题在李序然的心里闪出来:朝廷会认为他是在谎报军情吗?

    皇上见到这个样子也说不成什么了,便宣布退朝,只叫了军机大臣和他在尚书房议事。

    经过他们一说,李序然才松了口气:原来,是赫利指派乌金去邻国也就是摩萨国搬了救兵,结果,摩萨国的国王还同意了他的请求,给了他四十要兵马。

    这样一来,乌金的兵力立刻就多了起来:原先就有近三十万的兵马,现在有多了四十万的援兵,总共加起来已经有七十万大军了。他在都州府留了十万驻军,剩下的六十万将士全部到了战场上,大邺府边上的空地上黑压压的一片,六十万大军围的水泄不通。

    李序然的心里很清楚,现在自己在大邺府的兵力也就是二十万多,同时,他这个三军大元帅也不在军中,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打过这六十大军的。

    现在只有依靠火炮了,这种武器可以远距离的射击,乌金的兵力就是在多也不敢拿他们当炮灰吧?更何况这里面有一大半还是从邻国借来的兵力呢。

    李序然的心里特别着急但是,他还不能说出来,从刚才在朝堂上的情况来看,皇上似乎对这件事另有安排,只是,他不知道这个安排是什么。

    是的,皇上是有安排。但是,现在发生了这样,就是有安排也不敢安排了:从当下的战况来看,还有谁比李序然当这个元帅更合适呢?不说他的战绩和在军中的威信。就说对北沙的了解,对赫利和乌金的了解,单就这一点无人梦比。

    果然如此,皇上也没有说什么,军机大臣也没发表什么,大家很快就商量的有了结果,结果就是李序然便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