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回到清朝当大官 >

第106部分

回到清朝当大官-第106部分

小说: 回到清朝当大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对于王军师来说,这些很正常, ;杨峰和他商量不商量都无关紧要,因为,他有单独给皇上上折子的权力,而且分量一点都不比杨大将军的轻。

    李序然和王军师来到大将军的房间里,其他的人都退了下去,看来是有重要的事情。

    “我已经将给圣上的折子写好了,你们两个看看,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尽管可以提出来”,说着杨峰把奏折的底稿递给了王军师,毕竟人家是军师,而且年龄也比李序然大,自然是王军师在先了。

    这个时候,李序然才觉得自己其实还是可以进来的,毕竟这几天的征战中他出了不少力,从运送粮草到后边的山岭伏兵再到最后的调兵计划,说实话,朝廷大军能摆脱南沙城之危,同时将后方预图包抄朝廷大军的敌军击退,同时又保住了粮草,这一切,李序然是功不可没,相信自己的恩师一定会在折子里向皇上说明的。(。pnxs。 ;平南文学网)

    王军师很快就看了一遍折子,可是李序然看到他又开始重新看起来,同时眉头紧锁,这一点让李序然很是不解,不就是个折子吗?怎么看着这么痛苦。

    过了一会,王军师将折子给了李序然,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李序然接过折子的同时,看了看大将军,只见大将军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李序然只好打开看起来,结果他的脸色也慢慢的变化起来。

    抛开称呼之类的,折子的大体内容如下:

    臣杨峰自抵北江同州府后,迅速部署兵力,越过了边界的河流,并攻下了河流对面的山岭,同日,攻下了南沙府的一座县城,并于当日攻下了南江城。

    在攻打南沙城的同时,微臣采取分敌的策略,将后方欲包抄我军的敌军以及企图抢夺粮草的敌军一举消灭。拿下南沙城并将镇守这里的南沙将军赶出五十里。

    此次消灭敌军五万余人,我军亦有伤亡,但伤亡不大,目前大军正在休整中,不日即可继续攻打小沙国的府县。

    另,王军师协助指挥很得力、先锋将军齐英忠勇可嘉、两江总督李序然调度有方,微臣奏请皇上给予嘉奖。

    如何御敌?还请皇上圣裁。

    李序然没有像王军师一样反复的看,因为他已经看清楚,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说句实话,要是换做别人,李序然是绝对要问他几句的,这也多多少少有点谎报军情、冒功领赏、欺上瞒下。

    但现在他什么都不能说,因为这个人是自己的恩师,从一点上说,就是把所有的功劳都给了杨峰,也能说得过去。同时,这个人是朝廷二十万大军的大将军,从大局的角度考虑,也要团结和忍让,不能因为个人的私利而坏了大局。

    这个时候,李序然还是很同情杨峰的,因为,虽然他有错的,但他本质并不坏,几次攻打敌军,他身为大将军却丝毫没有退缩,都是带着大军前行的,尽管可能因为不熟悉战事以致指挥不当,但就冲着他身先士卒这一点,李序然也要力保自己这么多年的恩师,同时也要清醒他,以后的战局会更加的复杂,千万不能鲁莽行事了。

    但是,李序然知道,现在不是提醒他的时候,因为,他的身边还有王军师,同时,杨峰现在的心情是根本听不进去他说的话的,还是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提醒自己的恩师吧。

    就这样,三个人沉默了一会,其实,他们三个人的心里都是各怀心思的。

    这时,王军师开口了:“大将军的折子写的有理有据,言简意赅但又切中要害,属下觉得没有什么不妥,总督大人认为呢?”。

    看着把皮球踢到了自己这边,李序然也笑着说道:“我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不过,我觉得少说了一点”。

    “哦”,王军师立刻认真的看着李序然,杨峰也转过了脸。

    那知道,李序然不慌不忙的说道:“为了这次打仗我们两江,尤其是北江又是出人又是出力的,朝廷应该给我们两江补点银子,不然的话,时间长了,我这个两江总督就要哭穷啦”。

    看着李序然明显的开着玩笑,大将军和王军师都笑了,但是他们的心里却都不一样。

    杨峰知道,李序然是在维护着他这个恩师,而王军师心里在想的是:这大将军和总督大人真是师生关系不一般啊。

    折子的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最后把所有的功劳都给了大将军,不过,这也不为过,毕竟,人家是大将军嘛,其他人的出谋划策,那也是人家大将军最后调的兵才能最终胜利的结果啊。

    就这样,李序然走出了军营,他还要连夜赶到北江省,因为,自己的任务是在两江调度粮草,所以一刻也耽误不起。

    在路上的时候,李序然心里一直在想着刚才的一幕,这么多年了,自己恩师的变化是越来越大了,有些,是他根本就没有想到的,现在他越来越担心杨峰这样下去的话,迟早会出问题,考虑再三,李序然还是决定改天抽个时间找个机会,好好的和自己的恩师谈一谈。

    尽管王军师没有对李序然说自己监视大将军的事,但李序然猜也能猜的出来,这二十万大军中,一定会有皇上安排的执行特殊任务的人,而且还是官阶不低的,因为要靠近大将军的一般也不是等闲之辈,而王军师就是其中的一个。

    李序然担心一旦王军师将这个情况如实向皇上禀报后,皇上会怎么处理?朝廷百官会怎么说?皇上有可能相信了王军师而将杨大将军查办,也可能为了大局而将这个折子上的事情全部认定,然后对大将军大加赞赏。

    李序然心里想着这些,他感觉怎么这些事情比打仗还要累呢?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局
    大将军的信发出去后,朝廷没有立即回应,估计是也要斟酌一下,这在李序然看来是很正常的,每次朝廷但凡有重大举动都要经过深思熟虑,这次派兵太过突然,现在大将军将战况报上去后,朝廷自然要从长计议。

    朝廷的旨意不下来,杨大将军只好和军师商量这二十万大军下一步的计划,到底是以守为主还是继续攻打城池?部队很难再短期休整,因为伤亡的人数较多,同时,现在军心也不稳,不少将士们都认为是杨大将军不懂带兵打仗,只会简单的人群战术,攻山的时候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的攻,攻城的时候也是如此,不知多少无民小卒就这样被敌军的石块和木棍等给砸死了,就是再多的人也抵不住这样折腾啊。

    其实,朝廷的旨意迟迟的不下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以王军师为代表的这些人也给皇上上了折子,但内容却和杨大将军的不一样,所以,皇上现在除了要分析当前的战局外,还要考虑当下的人事。

    王军师给皇上的折子内容大体如下:

    自朝廷大军抵达我北江省同州府后,度过了界河,在界河对岸的山岭上开始了与敌军的第一次交锋,但敌军为了诱敌深入,故意放弃山岭,丢下一个县城,乃至在攻打南沙城时,敌军装作南沙将军生病而故意弃城而逃,最后朝廷的五万大军全部被困在南沙城里。

    这时,敌军派主力将南沙城围住,同时派出三万兵马从山岭一带包抄过来,意欲切断我方的后路,并有一万人马来骚扰守护粮草的大军。

    后经两江总督兼调度官李序然的建议,大将军将二十万大军分为四部分,五万在南沙城里,五万守着粮草,五万去后方支援李序然。剩下的五万到南沙城就被困的大军,最后才化解了此次危机。

    其中,两江总督兼调度官李序然颇有谋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是个难得的人才。他似乎看出了敌军的阴谋。便提前在界河山岭一带安排了伏兵。同时,李序然也似乎知道南沙城有诈,所以大将军才有机会调兵解围,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同时,微臣和李序然交谈中得知,他提出用政治的手段来化解小沙国的之患,至少是和军事一样的重要。但是,李序然这个人太重感情,可能是由于师生的情谊。李序然很听大将军的话,据微臣观察,只要大将军不是背叛朝廷,他的任何命令,李序然几乎都会去执行。

    下一步的战局。微臣很是担忧,现在军心已经不稳,大将军怕是很难担此大任,具体还请皇上圣裁。

    这两个奏折到了京城后,皇上一定会认真的甄别,同时,他还在等待着李序然的折子。

    而现在的李序然则在他的房间里喝着酒吃着肉。他要犒赏他的燕云十三骑,还有指挥有功的一驰和尘远,协调有功的杜唐和安刚等。

    “大哥,真神了啊,你是怎么知道敌军会抄后路的?说实话,要是没有提前埋伏的一万精兵。那我估计这朝廷的二十大军至少要损失一半,还有我们的十三骑兄弟,哦,对了,还有我二哥。硬是把一万多自护队的队员给扮成援军,我觉得啊,皇上应该给大哥记个头功,大家说呢”,尘远这嘴上没把门的毛病又犯了,说起话来不考虑后果,好在这里全是自己人,不然的话又要给李序然闯祸了。

    但是,这次其他人却很赞同尘远的话,因为,无论是提前的伏兵,还是后面的调兵建议,以及运送粮草,李序然都可以说的上是头功。

    可李序然却不这样认为,毕竟杨峰才是真正的主帅,而且他也为是自己的恩师,无论怎么说,他李序然都是要帮大将军这个忙的,并且绝对不能有贪功的想法。

    于是,李序然很快就能淡化并转移了这个话题,同时命令他们从此之后谁都不能再提起这件事,其他人知道李序然的脾气,他们都是跟随李序然多年的亲信,知道李序然之所以这样安排必定有他的道理。

    其实,李序然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十三骑的事情。

    当初的时候,李序然是想让十三骑办理秘密的差事,主要是侦查或者秘密的查找一些证据,但是经过多年严格的训练后,现在竟然变得如此厉害,今天在战场上的情景让自己都惊讶的不知如何是好。

    他现在在想着十三骑的未来,难道他们真的就这样一辈子不能浮出水面,永远藏在背后从事秘密的事务?

    那个时候,是因为李序然还没有想到过自己会亲自参与到一场战争中去,但是现在事实已是如此,国家正是用人之际,现在我军的力量亟待补充,如果十三骑能为朝廷建功立业,那该有多好。

    但是,这件事情还要从长计议,大将军下一步的部署现在还不得而知,所以,李序然还不敢贸然的举荐他人,十三骑是他的心头肉,容不得半点闪失,还是再看看吧,朝廷的旨意还没来呢。

    想到这里,李序然起身往屋里走去,他吩咐一驰看着弟兄们少喝点,他要去写奏折去了。

    坐在桌前,李序然几次举笔又放下,他虽然喝了点酒,但他心里很清楚,现在大将军和军师的奏折都已经上去了吧?而且,也不排除这二十大军里还有人有权利或者资格向皇上单独上折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