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

第20部分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第20部分

小说: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吧。 。 想看书来

给孩子“温室”,就是舍弃了孩子“优秀”(3)

  “潇洒走天下”真好
  看到一则故事说,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从学会骑自行车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利用假期在中小学期间就独自骑遍全国各地。她的父亲是一位教育意识非常好的家长,鼓励女儿独自远行。小女孩在一次次的远行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独立的能力,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孩子。
  这也就说明儿童其实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并不总是愣头愣脑,像父母想象的那样凡事不知深浅。如果家长能给孩子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丽文和先生的事业都很成功,女儿妞妞在各个方面也极为出色。妞妞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优异,与同学们的关系相处融洽,办事能力很强,一直担任班级团委书记职务。在高中繁忙的学习期间,妞妞在学习之外,除了班里的繁琐工作外,还主动帮助学校团委书记担任学生助理,周末组织各班班干部一起去商家、公司给学校拉赞助,和同学们创办的班刊在学校各班中相传展示。
  和丽文多年的好友之情,我可以体会到他们作为家长的智慧。如果要我概括他们的做法,最基本的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做”,他们在这个信念下,很多做法听起来都有些让人难以相信。
  妞妞上幼儿园时,从她家到幼儿园需要乘坐四站公交车。丽文送妞妞去幼儿园一年后,到妞妞上幼儿园中班时,丽文觉得妞妞已完全知道这段的路线了,而且从公交车上下来不用过马路,站点不远处就是幼儿园,路上的注意事项也讲过多次了,于是丽文就对妞妞提出:自己去幼儿园,爸爸妈妈不再接送她了。妞妞心里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害怕,第二天自己一个人去幼儿园。丽文和老公也不放心,悄悄跟在妞妞后面观察,等确认没什么问题以后,就真撒手不管了。后来,妞妞很安全地度过了整个幼儿园时期。而妞妞也比一般孩子要成熟得多。
  妞妞在家里并不是“小公主”,经常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凡妞妞自己可以做的,绝不帮忙。有时候他们二人工作忙时,妞妞自己在家也不会饿肚子,还帮妈妈把做饭用的材料准备好,如会择好菜、淘好米等。
  其实丽文和老公并非是那种因忙于个人事业而疏于照顾孩子的人。表面上看,他们在家里有些不作为,其实这正是他们的用心之处。他们不在简单的事情上乱插手,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让孩子安全、独立地做事上。
  我觉得,家长替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去替孩子做事。丽文对我说,自己让妞妞独自上幼儿园这件事,她和先生提前做了许多论证,把每一个细节反复斟酌和跟随了孩子一周,确信孩子掌握了安全常识,在对孩子的安全有把握的情况下,然后才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假期让孩子独自回老家或亲戚家及外出旅游也是这样的。而这个过程其实远比自己陪着孩子更难。
  丽文夫妻的这种“不作为”,只是父母表面上得到了解放,实际上他们所经受的心理考验更为强烈,他们###受的煎熬更多。相反,凡在孩子的事情上大包大揽,甚至在思想上也不让孩子独立的父母,他们表面上付出了很多辛苦,其实他们首先满足的是自己,并没有认真考虑孩子方方面面能力的成长,更没有真正地为孩子一生的发展而考虑。
  有个年轻女士听到我讲到妞妞一个人去幼儿园的事情后,也要模仿。我说,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里限制的因素很多,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的性格、社区的安全以及交通工具的便捷性等等,都是需要考虑清楚的。不论想让孩子做什么事,一定要综合权衡方方面面的情况,选择那些安全系数高的事情让孩子做。作为监护人,家长必须要首先对孩子的安全负责。
  妈妈们一定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形式上让孩子一个人出去旅游、一个人乘车等,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哪怕是和家长一起做家务、一起外出旅行、一起购物,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以便把种种体验的机会留给孩子。孩子的成长必须要独立,独立是一个人生活必备的能力。听妞妞说,大学开学报到的时候,就她没有让爸爸妈妈送,学校门口人山人海,家长比学生还要多。自己寝室的一个女孩,每天起来不会叠被子,衣服脏了堆上一周送到洗衣店。妈妈们,你们的孩子多大才能长大啊!
  哲学家弗洛姆有一个观点,他认为,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不是看母亲给孩子多少保护,而主要是看母亲是否把孩子从自己的保护下分离出去,是否更好地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爱孩子,就勇敢地放开手,让孩子做个“独行侠”去“潇洒走天下“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只学会抵抗(1)

  
  尊重孩子的“坏同学”,而不是去攻击他;爱孩子的话,就帮他创造一个和谐的局面,而不是给他制造更多的麻烦。
  麻烦的“差学生”
  妞妞上学后,每门功课成绩都很不错,丽文觉得妞妞掌握的知识超过了同班同学,就让妞妞跳级升入三年级,学习上没什么困难,很快就和新班级的同学们处熟了,也有了自己最要好的伙伴。不过,过来一个多月,有一件事让妞妞觉得很烦恼,就是时常受到班里一个小男孩的欺负。
  丽文打听到,这个男孩是老师和同学们眼里的“差学生”,叫吴郡。妞妞是跳级进入这个班的,座位在吴郡前面。听说以前这个吴郡也欺负班里别的女同学,自从妞妞来了后,主要精力就放在欺负新来的妞妞身上了。
  妞妞经常回家向丽文抱怨,每天上课的时候,这个吴郡要么是从后面揪妞妞的小辫,要么就是用直尺捅她的后背要借用小刀,还在妞妞的衣服上用笔乱画;下课后,妞妞和同学玩踢毽子,轮到她踢的时候,吴郡就过去抢毽子然后就跑了,妞妞就去追吴郡,可是等到妞妞追到吴郡时,他就故意把毽子扔到很远的地上。弄得妞妞干脆连毽子也不踢了,每天只能看着同学们玩。每次妞妞都气愤地给丽文讲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有时老师发现了,会惩罚吴郡站到教室外,可吴郡还是会找她的“麻烦”。
  丽文说,她并没有想到要去找到学校,让老师们惩罚那个男孩。她觉得一方面小男孩都难免淘气,不是多大的事,只是告诉妞妞别在意他。二是觉得自己要是找了老师,班主任无非把吴郡批评一顿也就没事了。丽文希望妞妞能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她认为,这个小男孩给妞妞带来的只是烦恼,妞妞回家说说也就没事了,构不成对她心理的伤害,所以家长也不着急出面。
  可是越到后来,小男孩的恶作剧更多了。轮到妞妞值日,吴郡就故意不回家,妞妞在打扫,他就围着妞妞转,等到妞妞和同学打扫完了,吴郡就故意在地上扔纸屑。吴郡还经常往妞妞家打电话,要是丽文和老公接,他就不说话,要是妞妞接电话,他就大喊“妞妞,我喜欢你”之类的话,妞妞每次气得把听筒扔了,说:“妈,赶紧换电话吧!”
  突然有一天,妞妞放学回来就说要转学。然后就急急忙忙要洗澡。丽文说吃完饭再洗。妞妞哼叽了半天,才有些不情愿地告诉妈妈,刚才放学时,她和同学走到校门口时,吴郡就从前面跑过来,一把拽过妞妞,塞给她一张纸条,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亲了她一下。这下全校的同学都知道了,妞妞有些委屈地想哭。妞妞一直在说,要转学。
  妞妞的爸爸听了很生气,说立刻去找那个男孩,告诉他的家长,让他的家长管教他一顿。可是丽文认为,这样的孩子,找他的家长也没用,家长骂他一顿或者打一顿,他以后不一定又搞什么恶作剧呢。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只学会抵抗(2)
丽文决定和这个小男孩谈谈。
  真麻烦的家长
  等到第二天下午放学的时候,丽文到学校门口等妞妞出来,两个人一起在等吴郡。没过一会儿,一个个子高高的,穿得有些松松侉侉,显得很邋遢的男孩走过来,妞妞说他就是吴郡,妞妞不情愿地把他喊过来。吴郡听到妞妞叫他,以为是妞妞找他,很高兴地跑过来。
  等吴郡过来后,丽文就说,吴郡同学吧,你好。我是妞妞的妈妈,我想找你聊一聊,可以吗?
  小男孩可能以为丽文是来找他算账的,眼睛里流露出害怕,还转过去看妞妞,可妞妞根本不看他,吴郡的眼里又流露出无所谓的神情,瞟了一眼丽文,就准备要走。
  “吴郡,你不要害怕,阿姨只是来和你随便聊聊,咱俩说说话好吗?”丽文弯下腰和吴郡说。
  小男孩愣了一下,有些诧异,但情绪有所缓和。这时旁边有几个同学围过来,丽文觉得不想让孩子们围在旁边,就拉起吴郡和妞妞走到对面的一棵树下,但还是有几个小男孩跟过来了。
  丽文和气地问:“吴郡,你坐在妞妞的后面对吧。你觉得妞妞是你的好同学吗?”吴郡有些羞涩回答:“是。”丽文接着问:“那你说说妞妞哪些方面好呢。”吴郡脱口而出:“学习好。”想了一下又说:“唱歌好,还有画画也好。”就沉默了。
  丽文接着问:“哦,那还有吗?”小男孩又想想说:“妞妞没有骂过我,也不欺负其他同学,还借过我好多东西。”丽文接着再问:“那你觉得妞妞有没有不好的地方呢?”
  小男孩略有不好意思,低低地说:“没。”
  丽文笑了笑说:“吴郡,妞妞是你的好同学,可是要是有人欺负她,那你说他们这样做好不好?”小男孩摇摇头。“那你呢?”小男孩迟疑一下,摇摇头。
  丽文这时觉得吴郡自己以后不会再对妞妞做恶作剧了,微笑着摸摸他的头,转过去对妞妞说:“妞妞,吴郡也是你的好同学,对吧。”
  妞妞看了看吴郡,这时旁边几个小男孩不满了,纷纷说,阿姨你别相信他,他经常欺负妞妞,他都给我们班主任保证过好多次了,保证完了就又犯错误。这些同学的话让吴郡顿时一脸的不满和微微的羞愧,低着头转过去瞪着那几个同学。这时丽文转身对那几个同学说:“吴郡保证以后不了,他也是你们的好同学。”然后充满信任地问吴郡:“是不是啊,吴郡?”吴郡眼睛里一下充满光泽,他点点头。
  丽文说,在那一瞬间她看到了这个孩子的善良,隐约地觉得孩子这样,肯定和他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就想找他父母谈谈,希望能彻底解决一下这个孩子的问题。于是随口就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阿姨想和你妈妈聊会儿。你放心,阿姨保证不是告状。”吴郡一下子显得非常为难,情绪一落千丈。 txt小说上传分享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只学会抵抗(3)
这时围观的一个孩子在旁边小声对说,阿姨你别问了。这时丽文猜想,吴郡家里肯定有事情让他很难过。丽文赶忙打住,向吴郡表示道歉,“噢,阿姨给你带来一本很好看的书,你肯定喜欢。”她拿出童话书《虎皮猫,你在哪里》说:“这本书很好看,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