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哈佛商魂-12位精英传奇和69条商规评点 >

第6部分

哈佛商魂-12位精英传奇和69条商规评点-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性格特征是应视经营行业的性质、经营环境条件的异同、社会身分和管理

地位而选择适应的在某个人身上可以扬长避短,也可以修短补长,发扬其自

有的特点为好。善于经营管理的企业家,应要求他的性格刚强而不可摧折,

坚韧而不可屈服。所以,在强好于弱,刚决于柔的情况下,也常能以柔制刚、以弱制强。如果企业家只有柔韧而无刚强,其经营能力也会丧失弱化。只有既刚强而又柔韧,刚济相柔,文武结合,才能胜任经营业务的要求。企业家对宏观事物和经营实业的兴趣是推动企业家认识活动的动力。兴趣必须是高尚的,其结构必须是合理的,不能偏颇。优秀企业家应该有广泛性与中心性相统一的兴趣结构。视野、涉猎、爱好是广泛的,促使自己去接触和注意各方面的事物,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但决不能朝秦暮楚,狗头上抓抓,猫头上摸摸。这样才能使经营某行业的中心兴趣持久而稳定,“逐鹿者不顾兔”,用心专一,使自己获得某行业领域中深邃的知识,发展某行业方面的特殊才能,使自己的经营活动富有创造性,做到尽善尽美。对中心兴趣专注,才能推动经营事业不断深化,产生深刻效果。哈佛商规5爱人敌友,两种知己。与知己分担一个痛苦,一个人只有半个痛苦;与知己共享一个欢乐,就成了两个欢乐。爱情可以使一个人在颓唐失意中振作起来,抚平那受挫的心灵。相爱的人可以相扶相携着在闯荡人生的河流中同舟共济、破浪而行。正像人们所说,世上只有两种人最难忘记,一个是爱人,一个是敌人。如果化敌为友,那么敌友的力量与爱情的力量均可以使一个人脱胎换骨地战胜困境。美国钢铁大王安祖·卡内基,这个奠定美国钢铁业基石的商场巨人,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正在于他善于审时度势,化敌为友,采取进退自如的攻守之道,从而在巨大的市场竞争中如履平地。他非常善于将矛盾化解,从而把看似滔天巨浪的风险化为乌有。有一次,美国议会通过了建设横贯美国大陆铁路的法案。闻知这一消息的卡内基立即动手,争取获得铁路卧车的制造权。但是,芝加哥的布鲁曼公司同时发现了这一良机。它不仅比卡内基的公司规模更为宏大,发展更早,而且在卡内基着手推销卧车订购工作时,布鲁曼的经销网便已遍布全国各地。与这样的竞争对手打硬仗,即使能赢,也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审时度势的卡内基觉得不能硬拼,必须另辟门道。卡内基巧妙安排,于是有了某旅馆中的“邂逅”。手足无措的布鲁曼碰到了老对头,惊讶万分,而卡内基主动言和。卡纳基诚恳的合作态度和毫不计较的真挚完全融化了布鲁曼的敌对态度,布鲁曼紧紧握住卡内基的手。化敌为友,布鲁曼豪华客车公司成立以后,两人合作非常顺利,签订了大笔订货合同,为各自都赢得了巨额的利润。站在更高更远的立场上看问题,放弃狭隘的利益之争,主动与对手携手,共同开发财富之源,这不仅是高瞻远瞩的大将风度,同时也是避免无谓牺牲的行之有效的风险驾驭的方法。

“没有爱人是寂寞的,没有仇人也是寂寞的。”培根这句话对里甘非常

适用。

没有爱人而寂寞是一般常人的感觉,没有仇人而寂寞是稀有的非常之

士。里甘既是常人也是非常之士,爱人、仇人虽是两种相反的人物,其实二者都属于广义的“知己”。英雄好汉,或不打不相识,或不相识不打。一世瑜亮,对立到底,但惺惺相惜,余子不在眼内。在背后支持里甘的两股力量,其中之一是“女人”,另一种就是“仇人”。里甘所爱的人安·里甘是一个美国上流社会女人,她金发碧眼,极具交际之能事;她舌绽莲花,能言善道,为丈夫事业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爱情能够驱使一个人获得重大的成就,爱情的作用就像一个安全阀,它能使人获得心情的宁静、平衡、以及获得创造性的努力。这种情感可以将一个人提升到天才的地位。当两个人把他们结合在“一种完全和谐的精神中,为了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努力‘时,这个目标的本身或是目标背后的“愿望”,可以比喻为是苹果种子,而这两个人情感意志力的结合,则可以比喻为是空气与泥土,从这两者之中可以获得构成那项“愿望”物质目标的元素。吸引及组成这些意识力量的幕后力量,相当于组合各种元素,使苹果树得以“成长“的那股力量。但最重要的是,从一粒正确种植的种子里,可以长成一棵苹果树。因此,只要有系统地把两个意志情感结合起来,以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他们努力的目的,那么,伟大的成就自然就会出现。里甘与其妻安·里甘便做到了。他们犹如一棵结满果实的苹果树,在金灿阳光的照射下,折射着迷人的光芒!

“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这句话早已成为经典。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初稿写出后,重病缠身,非常着急。他的妻子爱玛便劝他说:“亲爱的,你好好休养吧,《物种起源》这部手稿,我替你整理。”后来,《物种起源》发表了,达尔文捧着新书,凑在鼻子下嗅嗅,深情地对妻子说:“这里面有你汗水的香味哩!”而里甘背后的女人便是他忠爱的妻子安·里甘,她为她的丈夫在迈向成功的阶梯上效尽犬马,扫除障碍,使得里甘无论在财界还是在政界都数尽风流。爱人带给人期望,仇人带给人威胁,但他们都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仇人所施加的压力,使得自己明白如何化敌为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感同身受的里甘懂得,如果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比自己占有优势的强大对手,或者自己需要付出昂贵代价才能战胜对手的时候,你强攻不下,便可考虑以退为进的策略,与敌人携手,化风险为平地,化干戈为玉帛。共同获取利益。里甘在白宫时与斯托克曼的风波便最终淹没在“化敌为友”的气氛中,致使里根总统不无骄傲地称他们为白宫事务中的 “左膀右臂”。对一个企业家来说,爱人敌友可以出忠告,能够使人走出烦恼的经营世界,步入和煦风光的企业春天;爱人敌友可以出智慧,能够使人摆脱焦思苦虑的决策世界,步入逻辑的思考境地;爱人敌友可以出谋略,能够使人跳离深锁狭窄的市场世界,步入广阔的销售覆盖面的世界。

第二章大卫—大通银行的掌门人
大卫·洛克菲勒,老洛克菲勒的孙子,华尔街大通银行的掌门人。他师承祖训,勤奋、勇敢,工于算计,富有商人的冒险精神。41岁即任大通银行董事会的副董事长。在他的努力下,大通银行和曼哈顿银行合并,构建了全美最大的银行。老洛克菲勒及其家庭背景对于大卫来说只不过是发给他的一手好牌而已,为了打好这副牌,大卫付出了很大代价。个人档案大卫·洛克菲勒,1915年生,老洛克菲勒的小孙儿,193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以后的时间里,他读完了经济学博士课程。他参加过二次大战,担任过战地情报官。由政府小公务员到银行小职员,由部门业务主管到全美最大银行的首脑,大卫在华尔街创造了并不亚于老洛克菲勒的商业奇迹。通过控制自己的时间和思想,你将懂得如何控制生活,控制世界。

——大卫·洛克菲勒

1。从家族里成长起来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恐怕没有不晓得洛克菲勒的。洛克菲勒是财富的代名词,洛克菲勒家族是财富的储藏库,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运用它的金钱为它赚回更多的金钱。上帝若把谁投生到洛克菲勒家族,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也就同时注定了—守一辈子财,赚一辈子钱。对于这个家族的人来说,金钱就和空气、水和食物一样,不可或缺但又极其平常。用中国的古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洛克菲勒家族却将财富和赚钱的技巧传了一又一代。全美国及至全世界的人都渴望了解这个家族,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个家族的明星。大卫·洛克菲勒就是这个家族的一颗耀眼巨星。大卫生于1915年,在兄弟中排行最小,他的父亲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家族财富的第二代传人,他生于1874年,卒于1960年。大卫的祖父 ——洛克菲勒家族事业的第一代创始人,名叫约翰·D ·洛克菲勒。他完全属于上个世纪的人,比大卫早76年来到人世,他生于1839年,卒于1937年。洛克菲勒的神话最早起源于他。约翰·D ·洛克菲勒从石油上发家,最后成为世界商业巨子。1870年,在三十而立之年,创办了“标准石油公司”。小约翰,即大卫的父亲,承接老约翰的衣钵,青出于蓝胜于蓝,27岁时已成为美国17家最大的金融和工业企业的董事。洛克菲勒家族有着优秀的家规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从这个家族中出来的人都彬彬有礼,成府在胸。更重要的是,都具有作商人的良好教养。从下面的故事可看出洛克菲勒家族的人是如何教化的。大卫兄弟中除约翰三世外,都曾在林肯学校就读。然而,当大家说起“令人讨厌的洛克菲勒“时,一般指的都是大卫·洛克菲勒。在年少时,小约翰要求孩子们要谦虚谨慎的戒条显然没有在小儿子大卫身上起充分的作用。他以自己的姓氏为荣,“我们洛克菲勒家。。”已成了他的口头禅。大卫注定要为此吃点儿苦头。在林肯学校的一次晚会上,当大卫又向一个女生夸耀,说“我们洛克菲勒家。。”时,那女生非常不耐烦地对他说:

“你只不过碰巧生在这个家里罢了,除了你爷爷赚来的钱,你还有什么?”大卫无言以对,讪讪作罢。小大卫虽然在为人上有点不太招人喜欢,但是对于他的聪明和用功大家都是一致肯定的。他有较高的分析能力,思考问题有条有理。性格也很好:

沉着稳重,果断干脆。他的昆虫学老师对他的评价尤其好:“大卫很聪明,

而且难得的是他能够静下心来做事。他为了一个小昆虫标本可以花上一下午

的时间,对他那个年纪的人来说,这实在不容易。“

大卫还有一种韧劲,他希望自己成为最坚强的人,能承受旁人无法承受

的考验,做别人做不好的事。在潜意识里,他仍同几个哥哥没什么区别。所

有的洛氏兄弟者试图证明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能力。他们想让世人知道,

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依靠的是他们的才能和勤奋,而非洛氏的财

富和权势。

选择哈佛大学可能就是这种追求“最优”的结果。林肯学校中种种不愉

快的经历促使他反思自己的毛病。他开始弄明白,向不如自己的人吹嘘自己

的长处并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他的三个哥哥—纳尔逊、劳伦斯和温斯普之所以很得人缘,就在于他们不把自己打入洛氏家庭这个名人册。“我该向他们学学呢,“大卫这样想。他的这种检讨真的起了作用。不管心里怎么想,他不再在嘴边挂着“我们洛克菲勒家。。“。在林肯学校,他的成绩也不错,但是,拿“全优”的只有昆虫学这一门,其余的课程则大都是“良”。 1936年毕业时,大卫已经成了一个成熟英俊的小伙子。棕色的眼睛,沉着、镇定,又不失风趣。从他的身上,人们可以感到一种不可动摇的自信,这不能不说是他改造“洛克菲勒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