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 >

第6部分

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第6部分

小说: 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怎样的失子之痛而继续为国操劳啊!

    第四次战役期间,彭德怀回国。

    见到毛泽东,专门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情况。

    毛泽东眼圈发红,一口接一口地吸着香烟,久久地沉默着。

    时值最冷季节,他抬头凝望着窗外已经萧条的柳枝,轻轻地念叨起南北朝时一个叫庾信的大词人写的一首《枯树赋》: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什么意思呢?是说早年种下的柳树啊,在汉江南岸繁茂地生长着,留下依依的倩影;时至今日见它已经枯萎,树叶也随风零落,在江面上的形象是多么地凄怆啊!树都是这样的,何况是人,哪里能够承受得了啊!

    毛泽东特别欣赏这首凄美的《枯树赋》。

    有资料介绍,毛泽东逝世之前,念叨的最后的话就是《枯树赋》。

    想必,在吟这首赋的时候,毛泽东想到岸英和岸青从小吃了很多苦,受尽磨难,但为了革命,他这个父亲没能对他们有多少照顾,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想必,在吟这首赋的时候,毛泽东联想起了岸英的母亲、自己的爱妻杨开慧,为了革命早早地牺牲了。

    想必,在吟这首赋的时候,毛泽东联想起了弟弟泽民、泽覃等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他们在革命还没有成功的时候,一个个离开了他。

    想必,他还由此联想到了自己,此时此刻老人家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孤独和痛楚,一种老年失子的孤独和痛楚!

    但毛泽东就是毛泽东,那是坚强的毛泽东,那是豪迈的毛泽东,那是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毛泽东!他将这深深的悲伤埋到心底,又继续领导这个民族的战斗了。

    有一幅照片留下了感人的一幕:当毛泽东的大手握住舍身堵枪眼的英雄黄继光的母亲的手时,在这位看似柔弱的母亲的脸上,看不到悲伤,看不到凄凉,只有微笑、坚强和力量。

    因为,她知道,在千千万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中,有自己的儿子,也有共和国领袖毛泽东的儿子!慰问她这个烈属的,同样也是一个烈属。

    她同样知道,她的儿子,还有毛泽东的儿子,都是为这个国家牺牲的,都是为这个民族牺牲的,都是为这个虽然历经百年屈辱、虽然贫穷,但要有尊严地活下去的国家而牺牲的!

    在这个小脚老太太身上,显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气神呢?

    这,是一种不甘受辱、不畏强敌的民族精神;

    这,是一种深明大义、舍身为国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主义精神;

    这,正是毛泽东的精神!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巨星的成星之路

    出身(中国人最讲出身):

    麦克阿瑟:全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身于军人世家,名门望族。父亲,曾任美国驻菲律宾军事总督,中将军衔,至少相当于中国的大军区司令员。

    彭德怀:出身既不高,也不贵,典型的赤贫出身,穷人一个。父亲,最高职务是中国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小村子里的贫雇农,一辈子连村干部也没当过。莫说总督,就是总督的面也没有见过。

    学历:

    麦克阿瑟:西点军校毕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后任西点军校校长。

    彭德怀:幼时读过两年书,后到湖南陆军讲武堂进修,中专学历。

    长相:

    麦克阿瑟:大帅哥一个。身躯高大伟岸,仪表堂堂,爱穿卡其布军装,大眼睛,长方脸,经常衔玉米芯烟斗,很美国,很有军人之气质,是个超级明星,人气极旺,迷倒追星女孩一大片。__

    彭德怀:大老土一个。一脸沧桑,一脸严肃,一脸“农民”,中等个子,一身土气,一身倔气,一身憨厚。不符合现代女孩的审美标准。大凡这样长相的人,现代女孩一般不崇拜。

    麦克阿瑟的名气,可不是一般的名气,那是世界级的,是世界知名的大军事家。

    这个世界知名大明星,不同于我们现在超级女声等的成星之路。

    现在很多“星”的成星模式是:扭屁股蛋+脸蛋=“星”,即“两蛋一星”。

    并且,“两蛋”还要靠包装,才能成一星。

    麦克阿瑟靠的是优异的成绩、非凡的经历、卓著的战功。西点军校,可是不得了,是公认的世界军校的。它被称为“美国将军的摇篮”,培养了大批世界名将,如南北战争期间的北方将军格兰特、南方将军罗伯特?李,以及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等。

    “责任、荣誉、国家”,是这个学校的校训。

    在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学校中,麦克阿瑟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人。他才华出众、胸有大志,立志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将才。

    在西点军校学习期间,他成绩极为优异。四年里,除了一次考了个第四名,其余均是全班第一。不要说这样的成绩,就是反过来,除了一次考第一,其余都是第四,那也不是随便玩的。

    到毕业时,他四年的平均成绩高达98。14分,创下了西点军校纪录。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麦克阿瑟的母亲对他非常严厉,四年学习时光,母亲一直陪读。

    他母亲的陪读不同于现在我们许多家长的陪读。人家是管孩子,要求麦克阿瑟成为一个彪炳青史的伟大人物。而我们现在许多家长是惯孩子,总怕孩子让风吹着、让太阳晒着、吃饭噎着、吃食堂饿着、出门磕着、背书包累着,所以就陪着。

    当时在西点军校,没有不知道这个麦帅哥的,他是西点军校的“超级明星”,喜欢他的女孩子,海了去了。

    麦克阿瑟将军的“五颗星”

    第一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战绩突出,晋升为著名的彩虹师师长、少将,成为当时美国最年轻的少将。

    第二颗:麦克阿瑟不但是西点军校考第一的学生,而且还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当这所享誉全世界的军校校长时,仅39岁(1919年),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

    第三颗:当校长期间,他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行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带领西点军校进入现代军事时代。1930年,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参谋长,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第四颗:他还是五星上将。1944年,美国国会褒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的将领,设立一种新的特级军衔——五星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欧洲盟军统帅的五星上将、后来当过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当过麦克阿瑟的副官和参谋长。

    第五颗:他是美军五星上将中,唯一一位参加了三次世界性战争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都参加了。

    仁川登陆被一个人预见到了

    很多人,官当大了,自然有名气,名气靠官气。

    麦克阿瑟虽然也有官气,官当得很大,但却不靠官气,他靠的是在战场上制造的一个个神话。

    巴顿将军,一个白人中的黑脸大汉,性格像彭德怀,曾因脚踢窝囊废下属而被免职。这个能征惯战的二战名将,一开始说什么也瞧不起麦克阿瑟,认为他只是个牛哄哄的小白脸儿,曾私下骂他是个戏子。

    几次刺刀见红后,巴顿将军发现麦克阿瑟既不是戏子,也不是骗子,而是堂堂正正的大男子,也就服了他。第二次世界大战,麦克阿瑟作为远东美军司令,靠高明的越岛战术(又名蛙跳战术),对着日本人的后脑壳一个劲地狠揍。

    与彭德怀一样,他也是个枪一响就上一线,司令部前移的人。他作战勇敢,在战争中从不考虑个人安危。曾经数十次冲入日军火力封锁区,和第一波攻击部队一起登陆。下属经常劝他注意安全,他诙谐地说:“能打死我的日本子弹还没造好!”

    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五星上将称号。当时全美国得到这一荣誉称号的,只有七个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迅速将韩国军队打到了朝鲜半岛最南端,马上就要把韩国军队赶下海了。

    这时,天才的麦克阿瑟一边在釜山一带组织积极防御,一边组织了著名的仁川登陆作战。

    仁川,位于朝鲜半岛中部,汉城(今首尔)以西28公里,濒临黄海,是朝鲜第二大港。这个港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海边有大片烂泥滩。这样的港口,只能在每天仅仅半小时的涨潮时间借助登陆艇才能冲上海滩,否则,就会陷进烂泥滩中。因此,这个港口也是公认的朝鲜港口中最不适宜两栖登陆的港口。

    战争从来是给天才准备的。

    天才的麦克阿瑟司令官,有一个天才的构想。

    他认识到,在前线与势头正盛的金日成勇猛的苏式装备部队纠缠,即使能够打赢,也得付出上万人的生命。

    要使战局反转,就必须另辟蹊径。

    他想到了一个打北朝鲜人的好办法,那就是将他们软弱的后腹部一刀斩断,断了北朝鲜前线部队的供给。

    没有后方与吃喝,你北朝鲜部队捂着肚子还怎么打仗!

    选择在最不适合登陆的仁川登陆,遭到了下属的激烈反对。即使不反对的人,也感到这事有点悬乎。

    但麦克阿瑟看准了,这是百年一赌,必须豪赌一把。

    他是司令官,他说了算。

    看准了就坚持,绝不让步。

    偏执,天才都是偏执狂。

    1950年9月15日凌晨,由7万人和261艘舰船组成的联合国军登陆部队,浩浩荡荡,排成长队,向仅有2000多人驻守的没有任何防备的仁川,发起了出其不意的大规模突然攻击。

    具有英雄主义情结的联合国军司令官麦克阿瑟,亲自带领着众将官,带着能让他美名传播的新闻记者,蹚着及膝的海水,在仁川潇洒登陆了。

    仁川登陆的照片,通过西方各大媒体,迅速传遍世界。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的天才决策,一下将朝鲜人民军斩为两半,切断了人民军的后勤供应,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不仅挽救了濒临失败的韩军,而且使美军与韩军长驱直入鸭绿江畔。

    这也迫使新中国不得不出兵,进行这场抗美援朝战争。

    这么大规模的一场扭转战局的战役,联合国军竟然没有一个士兵死亡,仅有几个士兵受伤。

    绝了!

    麦克阿瑟,在崇拜英雄的美国成了家喻户晓的制造神话的人。

    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听到登陆胜利的消息,杜鲁门总统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他满脸堆笑,对麦克阿瑟的赞美更是不吝笔墨。他发来贺电称:“军事史上没有任何军事行动能同你的以空间换时间的迟滞战相比拟,也无法同你的最终解放汉城的功绩卓著的机动战相比拟。”▲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