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金融业反思与复兴 >

第4部分

金融业反思与复兴-第4部分

小说: 金融业反思与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即便同是欧洲大国,法、英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案上也不尽相同。法国提出的国际金融改革路径是建立适应21世纪的国际金融框架,具体主张包括:(1)打击国际金融避税港;(2)严格监管金融机构;(3)加强监管对冲基金,与主权财富基金一视同仁;(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职能应从发放援助贷款向金融监管回归;(5)严格管理信用评级机构;(6)限制金融机构高管薪酬;(7)讨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比而言,英国态度相对温和,主要针对国际金融监管,呼吁建立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英国首相布朗提出的改革方案意在建立全球统一规范的金融监管体系,其具体主张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改革金融监管。要求在年底前各方承诺调整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银行报表中增加风险披露、实施巴塞尔新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南、对全球最大的30家金融企业实行跨国监管等等。
  二是改革全球治理。包括建立全球金融与经济预警系统;制定统一的全球监管标准,解决金融全球化与监管国别化的矛盾;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密切合作,实现对跨国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建立应对金融危机的全球合作和协同行动机制。

二十国集团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2)
美国处境相对被动,但因其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地位无人替代,美国还是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召集二十国金融峰会,以调动全球力量应对金融危机,转嫁危机所带来的调整成本。美国虽对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系表示同意,但强调任何改革都应该是改善而并非阻碍自由市场和贸易投资自由流动。鉴于此,美国倾向于在首次峰会上讨论国别金融监管的“原则”,而非其他具体问题。
  日本虽然作为2008年七国集团(八国集团)轮值主席国,但未能跟上美欧节拍提出金融峰会的倡议,作为美国的同盟,日本必然会尾随美国,共同维护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
  新兴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第一次被推向前台,与主宰世界经济格局的发达国家领袖共同商议全球金融危机救助。对于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而言,他们显然并没有准备好对国际经济事务“参政议政”,他们的与会,更多是一些象征意义,重在参与,为市场提振信心。
  正因为参与金融峰会的各方在初衷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注定首次二十国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难以达成建设性成果。
  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实录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在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召开。峰会分为两个阶段,主要议题包括: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举措,探讨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参加峰会的各国领袖先后发言表述各自立场,会后以宣言形式表达共识和成果,承诺加强合作,对国际金融体系实施改革。
  正如前文分析,参会各方初衷不一致,峰会成为各方立场的大比拼。尽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但美国不可能拱手相让其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地位;欧盟不甘美国长期独占霸权,希望分一杯羹;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则表示,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地位的不断上升,国际政治经济政策的制定不能单凭七国集团。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在一次峰会上解决。
  金融峰会就如何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和经济面临的问题达成《行动计划》,涉及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完善问责制、加强监管、促进金融市场完整性、强化国际合作以及改革国际金融机构5个领域。《行动计划》分别为上述5个领域的改革设定了短期和中期目标。
  在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问责制方面,二十国集团的短期目标包括强化全球主要会计机构对有价证券的估价,增加监管机构和会计机构对复杂金融产品信息的披露,强化对国际会计标准的管理,确保会计机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强化政府对监管机构的问责等。中期行动计划目标包括强化全球主要会计机构的合作,建立高标准的全球会计准则,确保金融机构对风险披露的全面、准确和及时。
  在加强监管方面,峰会确定的短期目标是强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稳定论坛和其他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运行的审查建议功能;确保信用评级机构均符合国际证券监管机构的标准,避免利益冲突;加强对银行的信贷产品以及证券化产品的监管,减少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场外交易和复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确保监管机构能够对市场风险迅速作出反应。其中期目标是确保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制度符合全球化的现代金融体系,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登记制,强化对流动资金的监管,制定风险监管的国际标准,确保监管机构对金融产品和国际金融系统的掌控能力。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十国集团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3)
在促进金融市场的完整性方面,《行动计划》要求各国、各地区在近期内强化地区以及国际层面的合作,促进信息共享,确保应对威胁的能力,打击市场操纵和欺诈行为,强化跨边界合作。其中期行动目标是加强合作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促进信息交流,协力维护国际金融系统的稳定。
  在国际合作方面,《行动计划》的近期目标是加强对跨境企业的监控;定期举行全球主要银行会议,评估其面临的风险;采取一切必要步骤,加强跨边界危机管理。中期目标是强化各国政府在收集信息、监管、采取应急措施方面有序协调地合作。
  在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方面,《行动计划》的近期目标是吸收新兴经济体加入金融稳定论坛,强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检验整合国际金融管理和监督机制,增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获得信贷的机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私人企业的投资等。其中期目标是全面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之能够更充分地反映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格局,适应未来的挑战。二十国集团峰会达成金融和经济改革行动计划新华网2008年11月16日
  中国国家主席*参加了峰会,并作了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演讲,呼吁国际社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尤其要关注和尽量减少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造成的损害。中国政府此前出台的旨在通过促进民生工程建设,刺激国内需求,维持经济增长的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在峰会上受到一致好评。
  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的意义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不断提高,从过去的被动应对到积极应对直至现如今的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而美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特别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的份额达到17%以上,任何一项议案若没有美国同意就不可能获得85%以上的支持,因此美国实际上拥有一票否决权。对于国际贸易组织(WTO);美国无法拥有足够多投票权,因此所有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都被要求是基于所有成员国的共识,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不同意某一议案,就能以一票否决。美欧一直以来掌控着国际金融机构的高层领导职位,这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高度不满。2007年印度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积极参与角逐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主席一职,尽管以失败告终,但也表明发展中国家正以实际行动来挑战美欧对国际金融机构领导权的垄断。
  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使得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首次聚集一堂,共同协商世界经济未来格局。二十国集团GDP占全球GDP的85%,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八成以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虽有评论认为,这次峰会没有提出拯救全球经济的实质措施,只具有一些象征意义,但从七国/八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从只有发达国家主宰世界金融和经济规则的制定,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协商完善甚至改革国际金融和经济规则,这本身就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与会各方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如何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等虽有不同看法,但各方一致认为,应加强合作,实现国际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尽管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正如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高柏所强调,历史正在被塑造,一个国际金融秩序被重新设计和构架的进程已经启动。
  金融峰会最终敦促各国自行推出拯救经济的措施,采取措施遏制金融危机往深层发展。本次峰会拉开了全球合作的序幕,人们有理由期待,今后的峰会将会取得建设性成果。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为期5天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于2009年2月1日悄然谢幕,这是继2008年11月15日举行的首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后又一次世界级首脑聚会,也是国际商界巨头在金融海啸后的首次聚会。本届论坛以“重塑危机后的世界”为主题,旨在把脉当前金融危机,为尽快恢复金融体系正常运转并引领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提供建议。世界经济年会上,与会代表强烈反对保护主义,呼吁金融监管要落到实处,并呼吁全球合作势在必行。
  保护主义成为众矢之的
  每次经济危机发生后,都会促使保护主义抬头。保护主义是以邻为壑的政策,扰乱国际资源流动秩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表面上看似乎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各国经济紧密相连,对他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最终都会反映到本国经济上。然而,出于短期利益,以及为了缓和国内矛盾,一些国家选择保护主义来保护本国经济和就业,但都反对其他国家采取保护主义的措施。
  在达沃斯年会开幕当天,美国国会众议院在通过的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计划中写入:“在建造公共基础设施时有义务使用美国生产的钢铁。”在全球经济因遭受金融危机而陷入困境时,金融危机发源地——美国首当其冲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此,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强烈反对保护主义。
  英国首相布朗明确表示,现在不是撤离全球化转向保护主义的时候,采取保护主义手段并不能解决目前的金融危机,各国应团结一致、加强合作。布朗呼吁应重建国际金融机构,并表示“如果我们不行动,保护主义倾向就会变得极其严重”。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Kamal Nath警告说,如果其他国家采取保护主义做法,那么印度将被迫对这些国家采取对等措施,这对谁都没有好处。巴西外长Celso Amorim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陷入经济民族主义价值观的不仅仅是几个孤立的案例,而是遍布全球的现象。美国在财政刺激计划中加入的“买美国货”条款,违背世界贸易组织章程。欧盟贸易专员Catherine Ashton和瑞士贸易部长Doris Leuthard也认为,美国国会加入上述条款严重不妥。
  在危机之际,保护主义外延进一步拓展,金融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布朗指出,在全球经济遭遇危机的时候,金融保护主义产生的危害性将远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