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沙滩上的鱼 >

第7部分

沙滩上的鱼-第7部分

小说: 沙滩上的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清脆悦耳的电铃声,整个校园顿时热闹起来。

  钟远黎捧着教科书从楼上走下来,来到宽敞的办公室,看到坐在前面的“大厨师”又在与其他几个教师吹牛皮了,他是一个长得精壮,约摸三十多岁的男子。

  钟远黎皱了一下眉头,她并不讨厌他,只因他就是前年进修校抢占了她们名额而被分配过来的,心中多少有些不爽。

  “大厨师”姓陈,叫陈攻,那肥头壮耳的样子一看便知曾经是在饭店里做了很多年的厨师。

  有较多学校对分配过来的进修校人员不太满意,甚至直言不愿接受,但上面硬性分配下来也没有办法,大家都说他们这些人走了狗屎运,所以大家一直喊他为“大厨师”,不知用意何在。

  “哎,我说大厨师,现在你可不需要再为局长媳妇拍马屁代拿工资了,人家可是彻底地走了,你这马屁算是白忙活了。不过你可还得抓住这根绳线,好好联络联络感情,也不枉你一翻辛劳,为日后调回T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啊!”一位近四十岁的张老师语带双关。

  “彻底走了?她根本就不算来过,你以为人家是什么省油的灯,俗话说,人走茶凉,都是如此,去年要我做事还能念及我这个老同学,屁股一转就不认人了。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钱好使。”“大厨师”并未理会张老师的讽刺意味,他觉得自己好歹在江湖上混过,什么人没见识过,这种文人滥事无用,尽是穷酸气,不值得去应对。

  钟远黎知道他们所议论的那个人就是大家以前一直有些痛恨的、很多人搭了她顺便车的劳动局局长媳妇,叫杨华,和多数人一样,花了很多钱进入进修校,又花了很多钱买了T市户口,与“大厨师”是同班同学。当时进修校作为地方联办的新学校,根本无法与其它资深师范学校抗衡,大家一度有些后悔自己的选择了,枉费了那么多钱。杨华在无意中结识了劳动局局长的公子,他因小儿麻痹后遗症留下残疾,所以门当户对的人家看不上他,局长一家也只得降低娶媳妇的门槛。而杨华,想到对方家庭背景是那么的诱人,她就如爬山虎的脚牢牢趴住墙壁一样抓住他,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豪门”,正值毕业之际,在公老头的努力争取和行动之下,进修校的毕业前景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其他人搭乘了她的顺便车,对她是感激涕零。可当时参事的领导们都怕进修校毕业生分配影响太大,若直接分在市区会有人闹,在一番精心策划之下要求全部人员必须到周边农村或郊区进行过渡,而局长一家怕跌了“豪门”的身份,便将媳妇的名额空挂在这所学校,定心等着第二年将她直接调到市区小学。

  杨华虽一天班都未曾上过,但学校不敢怠慢她,因为她是劳动局局长的媳妇,工资照拿,福利照发。

  每个月底,大家就会看到一个喜欢穿着颜色非常刺目的衣裙、戴着极其夸张的大耳环的女子准时来校领工资,有时也会到大办公室和“大厨师”聊聊,一来显示自己是悠闲地拿着工资,二来借机炫耀一下自己局长媳妇的地位。后来她连这两点也省了,懒得到这个郊区来,索性让“大厨师”代劳,直接代领了送到她家。

  学校很多人不悦,有那么多老教师带病坚持上班,实在不行就搞个内退,而杨华年纪轻轻,不残不废,无病无痛的,只在医院打了个长期病假就白拿工资和福利,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去年暑假一过,那个劳动局局长真的把他儿媳妇给调到市重点小学去了,以此才配得上他在T市的权力与地位。

第四章 停薪留职(3)
“大厨师”陈攻虽然表面文章做得好,背后似乎并不看得起杨华那种攀附方式,又告诉大家一个很意外的消息:“知道吗?杨华调到城里后和那个残疾老公离婚了!”

  “啊,也太闪电了吧!”大家显得比较吃惊,怎么前后两、三年时间,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

  “真的,就今年开春后离的,前些时日,我在街上遇见了她,聊了会儿戏谑她是感情事业双丰收,她不小心说漏了嘴只得吐出真情。要知道他们两人的家境毕竟悬殊太大,局长一门从心里是看不起她那个农村父母,自然而然地连带有些看不起她,只是碍于自己的儿子是残疾,再不高兴也只能表现在脸上。杨华精得很啊,虽然天天看着这一家人的脸色有些窝火,但也不敢半途而废,便忍辱负重捱了很久,现在总算熬出头了。去年她那个局长老爹将她安在市区一所小学后没多久便退居二线,在最后关头又努了一把劲。现在,可谓能行使的权力和曾经的霸气也已灯枯油尽了。又等了半年,杨华自己的翅膀硬了,没费多少吹灰之力就离了婚!”

  这女人可真是善变的动物!钟远黎听在耳里想,只可怜她曾经的公老爹白忙活了一场,背后还挨这么多人的唾骂。

  另一位王老师说:“你们这一批人应该不只是一个劳动局和教育局就说了算吧!”

  “那当然!”“大厨师”无不骄傲的样子,“我们这一批的皇亲国戚多着呢,都是沾着什么官的子女呀、老婆呀、七大姑八大姨的,正因此,那个过气的老局长才能一呼百应,和他们一拍即合啊,我们呢也才得已优先照顾。听说钟远黎学校也有两个这种人物,只是力量太薄弱,一个教育局副局长的儿子怎顶得了那么多有背景的人物,所以啊,识时务者为俊杰。”

  钟远黎马上想到了那个贾鸿飞,难怪他这么急急地上什么三、二分段,镀两年大专的金就成了与大家不一样的人才。

  “而我们这种家族里没有带长字的,只是多出了点钱赶上了顺便车罢了!”“大厨师”为自己这趟人生之车赶得好赶得巧而暗暗庆幸。

  “没权,钱也好啊!你倒是用到了刀口上!”王老师有些感叹。

  “是这样,我在酒店时就充分感受到在这世界上若没钱还真不行,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政府和教育局拿了我们这么多钱,又是学费又是买户口,能不为我们出力吗?要是不安排我们工作,这么多人去要钱,嘿,狗嘴里还能吐得出肉包子来?”“大厨师”笑着。

  王老师瞧见角落边一直默不做声的钟远黎,继续道:“你们进修校的这一批人可都是吃了仙人屁,混个师范文凭,也当上了正式教师,看看人家钟远黎,可是品牌学校毕业,还在这儿代课。”

  因为这所学校独特的地理位置,人员流动较大,很多人看到和听到的事太多了,往往会大发感慨。看到钟远黎快两年了还未转正,作为旁观者常会为她说几句公道话。

  钟远黎此时正备课,她不太参与评论,这儿的代课教师少,又不在同一办公室,平日里也不喜欢家长里短。她曾经心高气傲惯了,可一下成为农村代课教师,将她打击不少,直到现在还一直得不得转正,这让她那颗自傲的心渐渐坠落,只以静默继续维护着不易洞察的脆弱。办公室里大家闲聊时,偶尔有几句听在耳中,钟远黎也只是一笑了之。

  现在听到有人为她讲话了,钟远黎不得不进行一个友好的回应。她抬起头微微笑了笑,其实她笑起来真的很好看,只是有时笑不起来,在她的心里,拿不到优秀,达不到目标是不配笑的。

  “你们可别把我和陈老师对立开来,否则陈老师会生气的,上次为大家带来的凤爪可真好吃,我可还是很想吃他那道拿手菜啊!再说论资历与能力,我们年轻人确实还需要好好锻炼一翻,没转正就说明我们修炼的程度还不够。”她觉得分配的名额是被“大厨师”、杨华他们挤掉了,但不能把怨恨转嫁到个人身上,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拼搏努力,只是他们奋斗的途径和方式不同。

第四章 停薪留职(4)
“小钟到底是个不同凡响的女孩子,说话讨人喜欢。”坐在钟远黎旁边的一位中年女子说。

  她叫曹杏云,去年除杨华外还有两位教师调到市区里,所以学校教师偏少了,这当口,在T市几个有些威望的人物好好洞察一番形式,便动了番脑子让自己的家属来代代课,也许会碰到一个转正的机会。

  在后面办公室的那个女人叫刘璐,她老公因土地工性质被分配到了教育局工作,因为水平有限,也只能在那儿进行资料分发,但这却是一个很不错的差事,无需什么技术水平,工作轻松,没有压力,更重要的一点是有了经常性地接触权力的机会,所以日子久了,他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器重与照顾。

  曹杏云的老公则是个实打实的人才,在市区一所中学任教导主任,教学水平听说很有点造诣,还发表过很多文章,堪称学校的“一支笔”,在T市教坛中可谓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平日里接触的也都是些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当然,曹杏云是个样子很慈祥,待人很得体的妇女,绝不会拂了她老公的面子,除了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外,自己也很尽职尽责地体验着教书育人的滋味。

  她原来在纺织厂工作,是个三班倒的工人,了解劳动者的辛苦,所以工作比较认真,在不断努力中,倒逐渐陶冶出一名教师的气质来了。

  曹杏云对谁都不得罪,也很喜欢钟远黎,认为她不说话时让人感觉遥远清冷,说话时让人感觉睿智而机敏,是个不可多得的女孩。

  学校年轻教师相对比较多,而代课人员又少,因此这儿对于代课教师可不像陈丝瑜那个贫穷的地方能够如此关心照顾甚至重用,钟远黎也一直隐忍而低调地工作着,只要不挨到自己的事也不随便多言,但是她就有这样的个人魅力,让大家喜欢她。 

  “大厨师”到底是过来人,也不与一个才毕业的黄毛丫头争高低,自然无所谓别人怎么说,继续侃侃而谈:“你们以为我喜欢做老师?还不是图它有个好名声,现在教师地位不断攀升,又是个吃皇粮的稳定活。过两年,我也要像吴大为那样来个停薪留职,多赚点钱,等哪天做不动了,回来养养老。”

  他的话让钟远黎感觉特刺耳,这个行业难道是来养老的吗?为什么很多人拥有却不去珍惜,那个杨华曾有这么良好的环境却一天班都未来上过,现在“大厨师”还要向什么吴大卫学习。

  吴大卫?这个人钟远黎是没看到过,学校的老师倒时常提起,说他在任教期间就心神不定,总溜出去做生意,又是BP机又是手机,整天“嘀嘀嘀”地叫个不停,他成天忙得没有踪影,经常忘了上课,学校领导也与他进行了多次谈话,仍未痛改前非,前年索性搞了个“停薪留职”,专职做他的生意了。

  听说这个吴大卫下海后还真发了一笔,令很多教师心里痒痒的,也想尝试一翻,只是他们苦于自己安分守己惯了,丧失了闯劲与野性,在这个遮风挡雨、吃不饱又饿不死的稳定工作前,人类根深蒂固的惰性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只能羡慕生妒忌,提到他也只有咽着一口酸水。

  可“大厨师”不同,他在社会上闯荡过很多年,受过没有羁绊的逍遥日子,江湖习气尚未泯灭,自然身在曹营心在汉。

  办公室里的人话题又转到了那个吴大卫的身上,都说他停薪留职这条路走对了,金钱、岗位两不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