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细节决定成败2 >

第24部分

细节决定成败2-第24部分

小说: 细节决定成败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亿元:中央财政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30亿元,在全国范围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将扩大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比去年增加58亿元。这么大的财政投入,这么多的惠民政策,我想最主要的是让这些钱花到最需要的农民身上。干部要深入实际、了解民意、知晓民情。这就需要健全民主决策工作机制、削减村干部的权力、建立有效的监察制度、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在基层不变味。最实质的还是那句话:落实要到位,关键看结果。
  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责任制延伸到村级党组织,真正做到责任到位,任务到人,使县(市)、乡(镇)、村层层有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真正抓落实、抓到位的良好局面。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1)
问题1:您觉得该如何将细节管理引入政府管理中去?
  答:我给一些地方政府讲课时,我建议他们把企业管理的理念引入政府管理中去。市长是一座城市的CEO,他需要把城市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优化、提升,这和企业管理有很多相通之处。我还建议政府实行报表制度,用数据来考核。公务员也要进行职业化训练。同时,政府管理要有时间成本概念,领导讲话不要讲“正确的废话和空话”,这只是在浪费政府体系的时间。###讲:开短会,讲短话,开解决问题的会,讲有实际内容的话。求真务实,落在实处,把细节处理好,办人民群众的“小”事。
  (根据《深圳晶报》采访整理)问题2:我们国家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国际社会对此有赞誉有批评,您是怎么看的呢?
  答:这事实上是个经济学的问题,或者是个政治性的问题,我一般都回避政治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学的问题,我想围绕你说的问题谈几个我所知道的状况。
  第一,中国现在经济高速增长,不是所有的人都欢迎的。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这种高速增长抱着深刻的担忧,西方现在有一个理论,叫做黄祸,就是黄种人的灾祸。认为中国高速增长之后,一旦达到了日本那样的经济实力,中国人一定会称霸的。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抱着一种偏见,用我的话来讲就是妒忌。
  第二,中国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和浪费,第一个是对环境的破坏,第二个是对能源的浪费,第三个是对人性的破坏。
  2006年重庆的干旱,很多科学家分析,是跟水利建设不恰当有关系。当然这个我不懂。但是我们可以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然界有些东西总是相连的,我们在高速增长、快速建设的同时,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反过来自然界也会给以无情的回击,各种自然灾害多数都是环境破坏引起的。2005年,中国消耗了全球12%的能源,却只创造了全球42%的GDP,说明极大浪费了能源,能源使用不平衡。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仅次于美国,2004年中国消耗了全球新增长的石油的1/3。现在中国一美元的产值所使用的能源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4倍。所以很多国家对我们经济发展带来的破坏持反对和批评态度。
  这种批评不全是错的,也不全是出于政治的目的,确实有很多是全球共同的呼声。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检讨自己,虚心接受。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我最近准备写一篇文章,就是关于到底有几个地球的问题。我相信这最终是人类一个比管理学、比政治、比国家要重要的问题。
  我甚至个人大胆地预测,到了2009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一定会下降到五个百分点左右,绝对不会保持九个点的增长。因为如果再以破坏环境、高耗能为代价来换取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对我们后代极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将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我们知道,中国现在很多的基础能源是非常缺乏的,比如石油只占全球人均水平的1/2,淡水只占全球人均水平的1/6,煤炭占全球人均水平的1/4,中国资源的匮乏是非常明显的。所以2006年中央经济政策已经有所调整,从过去的“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相信我们不久就会走出“三高一低”的樊篱,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根据天水兰天集团讨论会上的提问整理)问题3:现在社会经济规则还不完善,我们如果老老实实遵守规则是不是反而会被驱逐出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来思考,第一,我认为国家和企业,以及企业的员工,未来必然全面走向规范化的管理。这个趋势不会变。到底多长时间能形成不好说,但是我可以这么说,绝对不会超过十年。因为现在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速度绝对不是过去那种加法的概念,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新的技术的革命,带来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经济成几何数增长,这种快速的增长只有靠规则来管理才能持续前进。所以我相信不出十年,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一定是以遵守规则为前提条件的,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生存发展。
  

问答录:对话汪中求(2)
第二,现在对于大的环境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但是在我们的小环境下,尽可能地按规则去做事情,这是我们能做到的。就像我们现在,酒店外面的温度我们控制不了,但是酒店里面的温度我们可以保证在22℃,或者23℃。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小环境,把内部的规则意识迅速建立起来,以适应随之而来的外部规则的变化。
  (根据沈阳讲座问答整理)问题4:我想请教一下关于怎样才能留住人才的问题,您能给点意见吗?
  答:这个题目特别大,总体来讲,现在留住人才的难度比以前大了,因为社会的交换更广泛,而且社会的信息更开放,人们的心态更加浮躁。那么我们如何留住人才呢?
  第一,分析员工为什么来打工。
  我认为所有的打工者无非是要获得三个东西,第一要获得一部分金钱,因为他要生活;第二他要获得能力,这是他未来竞争的资本;第三,他还要获得平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为职业发展打好基础。比如说我在###做营销总监,后来南下我就可以当别的公司的总经理,如果我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当了一个营销总监,跑到广东去最多当一个部门经理或区域经理。
  我们知道了人家为什么打工,那么当然就可以分析出你如何去满足他这三方面的需要。可以给他有足够吸引力的薪水,即保持同行业相对较高的薪资水平;如果你给不了更高的薪水,你就必须提供更多的培训,以提高他的能力;并提供一个好的平台,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施展拳脚。所以我说保持同行中相对比较高的工资水平,给他更多的培训机会,不断地创造企业新的平台,给一些有才华的人以施展的机会,这样相对来说留住人才的希望更大。
  第二,公司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现在企业中的员工,特别是知识型的员工,越来越觉得受尊重和快乐的工作环境是决定他为企业服务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要留住人才,就要给他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让员工能快乐地工作。
  (根据沈阳讲座问答整理)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国务院总理###
  

一、“战略决定成败”
在有关《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争论中,焦点之一就是细节与战略的关系问题。其实,在该书中我已经明确提出:“战略: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而让有些人不能释怀的是: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把战略放到什么位置?
  《竞争论》的作者迈克尔·波特就明确提出,战略就是选择,而选择的难点在于放弃什么。企业战略的制订实际上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结合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厘清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的一系列判断和选择的过程。而战略的制订,无论是市场的调研、分析、研究,还是企业已有资源的分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深入细致的功夫。资源之“己”与市场之“彼”不能透彻地了解,战略就一定是一份“糊辣汤”。
  一位做企业的朋友曾对我说,他参加了惠普商学院开设的“战略规划十步法”的三天培训,原本是想通过了解和熟悉这个过程,尝试着去制订自己公司的战略规划,可是当他学完了课程以后,却发现根本没法按照这一课程的要求去做战略规划。原因很简单:自己的公司缺乏应有的管理数据。所以,制定战略规划,必须要有一定量的管理数据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战略规划的准确。否则,就只能是“大概”、“差不多”式的规划,不但难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起阻碍作用。
  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战略。不过,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无法按照严格的程序来制订战略,他们的战略大多还只是存在于老板的脑袋里,难以对经营起到指导并鼓舞士气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他们不想制订战略,而是他们制订战略的条件还不成熟。没有战略,或者战略不成熟的结果就只能是:采取机会主义的打法。我们这几年服务的企业中,有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叫玛雅房屋。它的战略就很清晰,并且很细化。作为业内毫无品牌的台资企业,进入大陆,他们首先选择在西部登陆,西部又首选了兰州。大陆的房产中介大多只收一个点的中介费,强势一点的也只能上下游合收两个点,而玛雅收到三个点,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服务能力有足够的信心。经过四年的努力,玛雅不仅完全控制了兰州(市场份额超过60%),而且在西北、西南已经处于强势。2007年他们再指向东北和华北,不仅顺理成章,而且经营手段、运作模式、服务标准、干部储备都有底了,故而几乎每城必得。当然,玛雅并没有只停留在高谈战略上,而是认认真真做细节,仅各连锁店的手册就有31种,且操作性很强。这样的大气且务实的企业,没有不成功的道理。我国企业因战略而失败的实在太多了,但这么多的战略失败又大多表现为现金流断链,深究下去则大多数是因为战略规划不合本企业的实际。我说“死掉的企业往往是钱多烧死的”,看到形势很好,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盲目扩张、盲目做大,甚至盲目到自己不熟悉的区域和行业,凭过去的所谓“成功经验”和一时的冲动掩杀过去,最终成骑虎之势,而此时稍有闪失就全线崩溃。仅就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而言,完全败阵的爱多是如此,声音渐弱的南方高科是如此,就连一度彷徨的TCL也是如此。
  然而,到底该怎么去做战略,我的研究不够,也自有战略研究专家去谈。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大丈夫不拘小节”(1)
很多想要干大事,或者感觉自己能干大事的人,都用“大丈夫不拘小节”这句话来为自己作标签。其实,这是对这句话的误读。这句话是用来对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