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书剑长歌江湖行 >

第8部分

书剑长歌江湖行-第8部分

小说: 书剑长歌江湖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年过去了,“枫叶飘”步法虽然深奥难练,但他天资聪颖,也总算练成了;内功心法,练到三个月后,便觉体内有一股气流在流动,半年后可必使之随意念流转,精神健旺,步履更加轻健。他不知自己内力进镜如此神速,实得力于那两枚“玉实”及长期服用空青。刘基遗书,天文地理、奇门遁甲、行兵布阵、阴阳五行、琴棋书画,包罗万象……只可惜有少数几册,由于年深日久,已然霉坏,手触碎成粉,使柳如烟无法研习,实为憾事。

  他早晚晨昏,必到刘基遗体前请安跪拜,从不稍怠。

  “阿金”还成了他练习“枫叶飘”的“陪练”,开始他怎么也抓不到“阿金”,而“阿金”却总能逮得住他。一年后,有一天,他终于逮住了“阿金”,“阿金”却逮不住他了。“阿金”乐的在地上打滚翻跟头,“玉儿”也“啾啾”欢叫,似在庆祝他成功了。

  按照刘基先生遗书,他可以打开那两只小铁箱了。那里面又装着什么秘密?有什么新奇的玩意呢?

  柳如烟领看“阿金”、“玉儿”,取出两只小铁箱放在石桌上,恭恭敬敬地拜了一拜。他打开了第一口箱子,那里面装了一箱七七八八,奇形异状的小物件,有的像笔,像儿童玩的小风车、小刀、小剑、小枪……还有不少小盒子和一些形状怪异叫不出名字的玩意几,大者如拳,小者只有指头大小,尽像儿童玩具。箱底还有几套薄如蝉翼、似丝非丝,,不知什么原料织成的衣裤,呈肉色,颇具弹性,穿在身上,肉眼看去,分辨不出衣与皮肤的颜色。

  箱子最上面,放了一本手写册子,厚厚的,封面写有《奇珍秘录》。柳如烟略翻阅一下,上面是刘基手写的这箱中每情器物的名称、功能、威力、用途及练习使用方法。原来这些看似儿童玩具模样的器物,件件都是具有奇异功能、威力巨大、旷绝古今的利器。这是刘伯温隐居这洞府之中所研制出來的。

  在那书册之上,还放看一封书柬。他没有先去看那书柬,却打开了另一只铁箱。

  这只铁箱一打开,只觉满室生光,耀得人几乎睁不开眼来。这箱里却是满满一箱珍宝。

  …22…

  如龙眼、如核桃、如鸡卵大小的明珠有数十颗,迎有一袋宝石,有祖母绿、猫儿眼、翡翠等等,都是世所罕见之物,可以说件件价值连城,还有厚厚的一叠金叶子,不下四五百张。除了其价值珍贵,这一小箱的东西富可敌国外,别无可异之处。

  柳如烟这才来看刘伯温那封书柬。

  “虽然我不一定知道你时什么名字,但我知道你是我的学生,仅此便足够矣。当你看到为师这封留柬时,那必然是你已经把我留藏在我居石室中的‘枫叶飘’身法、内功心法熟练

  有成之后了。这两箱之物,一为我经过数年辛苦之后,终于获得先贤诸葛孔明先生的秘录,再加上为师平生所学,在此谷中,穷毕生精力所研制而成。它们各具妙用,极具威力。尔虽不会武功,凭此亦可纵横武林而无敌矣。

  既为吾之学生,在精习这些奇技后,必须保国保民,行侠尚义,匡复正义,扫除邪恶为己任。此《奇珍秘录》,即为为师穷毕生之力,合诸葛先生秘录所成之奇器之使用方法。汝必精心钻研学习,待精通后方可出谷行道。

  另一箱珍宝,是为师在寻找诸葛先生秘录时无意中所得,据各方面情况综合推断,当为唐代安史之乱,明皇避祸入蜀中时某一大臣所藏。后安史之乱平定,此箱珍宝,不知何故竟然未能取走,致凐没数百年。留汝今后行道江湖,吸作救世济贫,赈济灾民等济世活人之用。汝必善用,勿以些济恶。谨记勿忘,切切些嘱。刘基遗嘱。”

  柳如烟读罢刘伯温遗书,对着两个小铁箱再次下拜,口中祷告道:“伯温先师在上,弟子柳如烟谨盟誓于师尊遗嘱之前,弟子终其一传,必严遵师命,行道江湖,以俠义为先,以天下黎民、苍生为重。若有违背,死无葬身之地。请天地神明、先师阴灵监此誓盟。谨誓。”

  柳如烟起身以后,将那只珠宝小箱锁好,仍然放入所藏穴中。他现在还用不着,要等他学成出谷,才能派上用途。

  现在他必须专心致志地研习《奇珍秘录》,精研老师的“发明”。他把全身心投入这些奇技研习之中。这些融诸葛孔明、刘伯温两个旷绝古今奇人的生平智慧的每一宗奇技,都十分神奇,威力无穷。柳如烟沉缅其中,已忘却岁月之流逝,今夕何夕。

  时光匆匆,一晃又两年有余,《奇珍秘录》所载,他已全部熟练。他决定该当出谷了。

  这一天早晨,他如往常一样,未到刘基遗体前,跪下祷告道:“弟子柳如烟,特衷诚向恩师禀告,弟子在此谷中,略计时日,约已四年有余。自问对先师遗学已基本研习纯熟,拟暂别师尊出谷历练,并遵师训为苍生作一些有益之事。尚乞师尊俯允。并保佑弟子诸事顺遂平安。”

  祷告已毕,他仍如往常一样,练习了一些“功夫”以后,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阿金”、“玉儿”和他吃过午饭,他对它们说道:“我今晨已何先师禀告了,我决定明天出谷去历练一番,准备节‘玉儿’一道。按理‘阿金’也该随我出谷。这几年承你们陪伴照顾我,是我的救命恩人,也是我的亲人,我的弟兄,但‘阿金’随我出谷,可能会骇世惊俗,殊多不便。况谷中先师遗体、洞府也需护卫,所以只好委屈、拜托‘阿金’留谷照应了。我此次出谷,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二年,我和‘玉儿’必定返回,世俗事了,我必回谷,和‘阿金’你、‘玉儿’相伴,共度余生。”

  “阿金”听了他的话语,低声吼了一声,便跳了起来,冲出石室去了。

  柳如烟呆了一呆,因为他没有料到“阿金”对他决定出谷反应会是这样。

  “玉儿”对他“啾啾”地叫了几声,从他肩上一翅飞起,也向外飞去。

  几年相处,他不仅看得懂“阿金”的语言,而且也听得懂“玉儿”的“语言”了。

  “玉儿”刚才的叫声告知他,“阿金”听说他要出谷(它们已认他为主人),心中难过。

  “玉儿”飞了出去,柳如烟怔怔地站事一会儿。老实说他也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他也不捨和“阿金”分别,但如带“阿金”出谷,一个比人还高的金毛“怪物”跟着他在人群中

  …23…

  行走,不吓允许多胆小的?!惹出许多麻烦!

  他站了一会儿,也向洞外走去。

  刚刚走出洞口,就听见“阿金”那厉啸,震得山鸣谷应,吓得那谷中的虎豹豺狼等走兽,四下乱窜。而在那谷中,只见一个黄影,满谷如飞,上下乱窜,犹如金蛇狂舞。

  柳如烟默默地站在洞口。

  “阿金”在谷中足足狂奔厉啸了约半个时辰,方始停了下来,蹲在那里,呜呜地低吼着。

  “玉儿”从空中飞了下来,站在它的对面,“啾啾”地对“阿金”叫着。

  柳如烟太息一声,缓步走了过去,伸手轻柔地抚着“阿金”那多毛的脑袋。“阿金”忽地转过身来,“卟”地跪在柳如烟的面前,一双多毛的长臂,抱住柳如烟双腿,眼里簌簌地流下泪来,裂开大嘴,低低地号着。

  柳如烟抚着“阿金”的头顶,柔声地道:“‘阿金’,你不同意我出谷吗?”

  “阿金”松开抱住他的双腿,站了起来,裂开嘴,头摇了摇,一双爪子摆事又摆,嘴里低低吼着,一双爪子又是一阵比划。

  “啊!你是捨不得和我分别?”

  “阿金”点点头,裂开大嘴,扮出一个滑稽的笑容,可那眼角上还挂着泪珠,真像一个大孩子。

  柳如烟口中说着,手也比划着对“阿金”道:“其实我也捨不得离开你,可是先师的遗嘱我也不能不听啦。不过,我也不是出谷后不再回来。我会回来,这谷中已是我的家,你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要和你们长期相伴和陪伴恩师。”

  “阿金”哇哇叫着,金毛脑袋连连点着。

  柳如烟见“阿金”情绪平静了,便准备出谷的事。他把珠宝、金叶带了一些,那些奇技利器选了十来样带上,那四套等离丝织的衣衫,贴身穿了一套,其余的带在身边,结束了一个小小的行囊。

  离别在即,柳如烟和“阿金”心情都比较沉重,气氛也显得沉郁。默默地吃过晚饭,柳如烟带着“阿金”和“玉儿”,在谷中“散步”走遍了谷中每个角落。“阿金”跟在身边,没有往日“活泼”,神情郁郁。柳如烟拿话安慰它,它只是黙黙地点着头。

  一宿无话,次日一旱,柳如烟收拾行囊,来到刘基遗体的石室,向恩师磕了三个头拜别,然后走出石室,带着“玉儿”,向洞外走去。“阿金”随在身后相送。

  来到洞外,柳如烟对“阿金”道:“我和‘玉儿’走了,你要好好看守洞府,保护好老师的遗体。”

  “阿金”连连点头,向他跪了下去,学着人的模样,双手合十。

  柳如烟心中也感怆然,忙把“阿金”扶了起来,拥抱了它一下,然后从怀中取出一个如儿童玩的风车模样的东西,对“玉儿”道:“我们走吧。”

  “玉儿”飞起,也用小嘴在“阿金”那多毛的脸上蹭了蹭,“啾啾”叫了兩声,就一翅飞到了柳如烟肩上站住。

  柳如烟右手高擎着那风车,那风车突然地飞速转动起来,带着柳如烟的身体,倏然升空,向谷顶升去。

  他向“阿金”挥着左手:“再见了!‘阿金’!”

  “阿金”抬头望着那越升越高的柳如烟,双爪金十,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长啸,震的那山鸣谷应,雀鸟惊飞。

  柳如烟越飞越高,脚下的云雾,已掩没了谷底,看不见谷底的景物了。但“阿金”的悽厉啸声,仍在耳底迴荡着。

  一种怆然惜别的心情,在柳如烟心中油然升起。在这谷里四年多了,这里的一草一木,

  …24…

  他都熟悉了,有恩重如山的先师,在这谷底的洞府中长眠;有情同兄弟的“阿金”。就连谷中的鸟兽,都和他产生了感情。他又一次觉得两眼湿漉漉的。

  在怔神中,他已到达谷顶,落在山道上。脚踏实地,他才回过神来。

  他收了那神奇的小风车。

  谷中生活四年多,远绝尘寰。现在出谷了,又回到了“人间”,真有点恍如隔世之慨。他要决定的第一件事,他将往哪儿去呢?

第五回   物是人非事事休
柳如烟出得谷来,站在山道上思忖了一阵,跌落谷中已四年多,和父母音信断绝。为人子者应讲孝道。幸而不死,首应回家探视父母,再作下一步打算。他时“玉儿”道:“我们先去成都,回家看看,再北上中原。”

  “玉儿”在肩上“啾啾”作答。

  柳如烟便向南而去。

  进了剑门关,一路行来,景物依旧,到了江油关,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然后上街,他取出几片金叶子,到银号换了些银钞,又到一家成衣店,定制了几套上等衣料乱衣服换上。常言说的好,人靠衣装,他本来长得俊秀,风度翩翩,这一换上新衣,恰如玉树临风,粉妆玉裹,俨然一个贵公子模样。

  他又机缘凑巧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