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书剑长歌江湖行 >

第50部分

书剑长歌江湖行-第50部分

小说: 书剑长歌江湖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习阳山摇摇头:“那可未必。我们的胜算毕竟不大。听说那山子的功力高得很。天师你的法力未必能以胜他。”

  张道玄不服道:“总有一天我要和他斗斗。我不信他胜得了我龙虎山的法力。”

  靳天南叹了一口气:“唉!看来我这俠义庄这一来也算名声扫地了。我也回不去了。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魏人久:“为今之计,只有先行回京,何总管禀报以后再行定宁了。百空大师、幻公师太和明远大师,你们还是先回金以奇、南少林和紫竹庵吧。靳天南可以同我们一道回京城。天帅是回龙虎山晚还是别有打算?”

  张道玄:“我也同你们一道进京,见了王公公再说吧。”

  习阳山道:“对,我们得赶回京城向总管禀报,早作准备,说不定柳如烟进京对王总管有所不利。”

  这一伙人商议已定,当下百空等各自回自己寺院、镖局。而魏人久、习阳山刘率领着黄沙白、厉飞熊、靳天南吳留意等,还有龙虎山天师张道玄同他们一道,星夜赶回北京,去向总管太监王振禀陈一切去了。

第二十一回  燕赵齐吳千万里
这大明自朱元璋开国以来,为了巩固朱明王朝的统治,要监视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乃至后宫妃嫔、大下百姓的言行,以防有人暗中结党,阴蓄力量,伺机造反以夺天下,便建立起两大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

  东厂设总管,大多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或掌印太监等职务的总管太监充化;而锦衣卫则设锦衣卫都指挥使,始由外臣充任。

  燕买朱棣,从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皇帝宝座,国号永乐,当时因其被相当多的大臣认为是篡夺,反对的舆论很多,为了镇压这些反对他的人,更加强了东厂、锦衣卫这两大特务机构。纪纲信是明成祖时最为有各的锦衣卫都指挥使。

  到了后来,这锦衣卫都指挥使也有由太监兼领者。

  …149…

  大明第六代皇帝名叫来祁镇,即位以后,国号正统,太监王振擅权。这王振,山西蔚州人,本来开始时,由儒士充任教官,当了九年,却无一点工作成绩。按规定,考核没有政绩的应该流放充军。当时皇帝下诏,说有儿子的可以阉割后入宫充任太监。王振便自己阉割了入宫,开始虎宫人读书,宫人喊他王先生。

  宣德(明宣宗)时朱祁镇冊立为太事,就让他侍奉太子讲读。太子对他很是敬畏,担任了东宫局郎。

  当时太监刘宁得到恩宠,掌管司礼监。但刘宁不会写字,皇帝便让王振给他代笔。不久,刘宁奉诏外出办事,把司礼监交给王振管理。到宁回来,王振不肯把司礼监的掌管权交出来。最后,皇帝把刘宁调任南京守各太监。王振就名正言顺地当了司礼监掌印太监。

  宣宗驾崩,朱祁镇即位,国号正统(即英宗),但年纪尚小,因王振作过东宫局郎、太子侍读,朱祁镇喊他先生河石叶他的名字。这个时候王振的权力已不小,但他还不敢张狂,一是因为太后很英明;按照明太祖朱元璋些诏示,严谋中官干预政事;当时朝中内阁由杨士奇、楊荣、杨溥“三杨”主持,这三楊大学士又得到太后重用。王振只能韬光养晦,小心翼翼。太后驾崩,王振使用手段,拿住楊荣的把柄,又从中排拨三楊的关系。三楊后来年纪大,先后死去,新入阁的马愉、曹鼐德轻望线。王振便渐渐地把内阁大权抓在手中,又逐渐把东厂、锦衣卫这两大特务机构也掌握在手中,从此权倾朝野,不可一世起来。

  他在皇城东为自己盖了很大很豪华的府第,卖官鬻爵,收受贿赂,专横跋扈,不可制止。

  正统年间,发生了雷震奉天殿的事件,侍讲刘球上书陈述时政得夫,涉及王振,便令锦衣卫把刘球抓进天牢。并让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把刘球在天牢中肢解杀害。

  大理寺卿薛暄、祭酒李时勉一向不巴结王振,王振今锦衣卫把李时勉抓来戴上重枷,在国子监门前示众。又用其他事诬陷薛暄,几乎把他害死。

  御史李铎忤犯了王振,也被流放铁岭充军,后来只好辞官还乡。

  连驸马石琤,都被他投进监狱。

  太监张环、顾忠、锦衣卫王永以匿名书揭发王振的罪状。被王振查出,便命东厂、锦衣卫把三人抓了起来,在闹市分尸处死。

  朝中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对他无不侧目。公侯勋出国戚,都尊称他为“翁父”。

  总之,朝中一切大权,尽皆掌握在王振一人手中,顺之者生,逆之者死。

  朝中也有忠直之士,如副都御史陈镒、兵部尚书于谦高,由于这正统皇帝宠信王振,根本听不进臣下的铮谏,所以一时拿他也没有办法,沙好暂时隐忍,等待时机了。

  * * *

  在东皇城根下,有一座极其豪华、壮丽的府第。这所府第比起京城里几乎所有王公府第、驸马府第,都要气派得多。门前一座巨大的汉白玉牌坊,牌坊上雕龙镌凤,牌坊前还有下马石,文武百官从这儿经过,都得下马下轿步行而过。府宅大门不是三开,而是五开,金碧辉煌,中门上悬有匾额,全灿灿的三个大字“总管府”。这便是大内司礼监秉笔、掌印太监、东厂总管兼锦衣卫都指挥使王振的私宅。因他是皇上“先生”,文武百官畏之如虎。

  这时一个极其秘密的会正在运总管府的秘室中进行。

  这密当是一间地下室,四壁都是尺许的花岗石砌成,宅内的陈设与其他房间比较,那足简单得多,正中摆了一案,案后一榻,那榻、案都是描金画凤,气派不逊于皇上的龙榻,所差异者没有刻绘五爪云龙而已。两边摆了许多把椅子,灯火荧然,照得室内通明,纤党可见。这间密室,主要就是王振用来和他的心腹爪牙们商议机密大事的地方。

  这时王振正坐在案后的榻上。他看上去约五十来岁,白面团团无须,由于胖,那本来就细的一双眼被挤成了一条缝,蒜头鼻子,鼻樑有点塌,有几粒大大的黑麻子像耗子屎般撒在鼻樑的四周,上嘴唇显得有点短,人中也变得短,上嘴唇给人以向上掀的感觉。身体由于胖

  …150…

  也显得臃肿,头上戴了一项无翅九粱冠,身上穿了一件明黄袍,上面还绣了龙,只不过不是五爪,步有四爪罢了。

  按照大明律例,只有皇帝才能用明黄,而王振只不过是一个太监,那敢用明黄,也根本没资格绣龙,但他自从太后驾崩,“三楊”已死,皇上都得尊他列先生,百官称他为翁父,所以他敢街身穿明黄龙袍,所差者,仅龙少一爪而已。这种擅权、僭越,谁敢说个不字呢。

  他半躺在榻上,有两个年轻、美丽的女子,一个在给他搥背,一个在给他轻轻打扇。

  在两旁椅上,坐了两排官员。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有他的姪化锦衣卫同知王山、锦衣卫佥事王林、东厂副总管曹吉祥、锦衣卫指挥马顺、郭敬、陈官、唐童、东厂大档头王长随、毛贵、工都侍郎王佑,还有东厂、锦衣卫的魏人久、习阳山、黄沙白、厉飞熊等人。

  这时就听王振说道:“你们都把情况谈谈吧。难来老说?”

  众人互相望了望,没有人说话。

  王振道:“说呀,难道还要我一个个点到才说吗?好消息、坏消息都得说吗。吳诚,你先说麓川的情况。”

  太监吳诚,是东厂的大档头,麓川夷人叛乱,王振让皇帝下旨发兵镇压。并派曹吉祥、吳诚担任监军。曹吉祥作为东厂副总管,根本没有到军中,吳诚去了军中,但是也大多数时候呆在京城。

  吳诚被点了名,只好说:“那边的战况不太妙。”

  王振:“怎么个不太妙,把它说具体点。”

  吳诚道:“由于夷人所居地大多都是穷山恶水,地形复杂,他们对地形道路等也熟悉。朝廷军队地形不熟,那里疫瘴也重,将士水土不服,病倒不少。叛民不同我们正面作战,只和我军迂回捉迷藏,我们抓不着他的主力,都不断受到他们偷袭,伤亡不小,损失了不少物资。故没什么进展。”

  王振道:“小小一个麓川,打了这么久,都无进展,反吃败仗,岂不笑话。曹副总管。”

  曹吉祥忙站起躬身道:“翁父。”

  王振道:“你也是监军,应和吳诚去一趟麓川,督促化们把这事办好。我们派了十五万大军,一定要把任思发抓住。”

  曹吉祥、吳诚:“是。”

  王振对魏人久、习阳山道:“你们说说,李铎和南边招募武林人的事怎么样了?”

  魏人久望了一眼习阳山,习阳山示意让他说。魏人久道:“李铎辞官南归,我们派了人在半道上解决他,本来已可得手,维知半路杀出个‘程咬佥’,把我们派去的人都杀了,救了李铎,以致功欣垂成。后来我们又几次组织行动,结果都被这人所破坏。这人救下李铎后还和他的问伙,把李铎护送回南京。我们利用苏州俠义庄靳天南散死英雄帖,以收罗江南武林人,又遭这人及共同伙捣乱,闹得无结果而散。把靳天南闹得在江南无法立足,只好随我们来京。”

  王振道:“此人是谁?”

  习阳山道:“柳如烟。”

  王振道:“柳如烟是什么人?”

  习阳山:“根据种种迹象,这柳如烟极有可能是御史柳华之子。”

  王振:“柳华?你们不是说事情办得十分利索吗,怎么会?!”

  习阳山:“当时细是那样。我们也不知柳如烟从何钻出来的。这人武功高绝,名动武林……”当下把江湖有关柳如烟传闻择要说了。

  王振听了后道:“根据你们所说的情况,这柳如烟不除,将来必成大患。必须尽快将他及共同党除掉,魏人久、习阳山、厉飞熊、黄沙白,你们四人负责此事。要把柳如烟在来京

  …151…

  城前除掉。人手不够可从东厂、锦衣卫选派。”

  四人应道:“是。”

  东厂副总管、现为大同镇守监军的郭敬道:“也先来信说将派三千人远来贡马。”

  王振道:“皮他们把马送来后再说。如果无误,可按以往价,照惯例处置便了。”

  郭敬应声:“是。”

  王振道:“如果没有其他的事,你们都退下了吧。”

  众一齐起身,向王振拜辞而去。

  * * *

  柳如烟、顾燕然、冷红叶、花可可、凌霜雪等五人一批;天目酒似、南海龙王、金算子带领他们的从人为另一批,分批进京。

  柳如烟等五人一道北上。这一路,到也平静无事。但在从淮安到宿迁的途中,这北上的第一桩麻烦事便找上他们了。

  他们走到南兴集,这是一个小集镇,正在洪泽湖畔。五人进得镇时,天已近午,便决定在这镇上打尖,吃过饭再行赶路。

  他们走进一家名叫滨湖酒楼列酒家,店小二把他们五人领上楼座,点了一些酒菜,正吃之间,忽听得楼梯一阵响,上来三条汉子,迳直向他们这一桌走来,走到桌前,双手一抱拳:“请问几位中可有白马公子柳大侠么?”

  柳如烟塞一欠身:“在下柳如烟。可与诸位素不相识,不知你们打听在下为了何事?”

  三人闻听,对柳如烟深深一揖,那为首的汉子道:“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