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天下江山 >

第1部分

天下江山-第1部分

小说: 天下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江山

  文:慕容无言

  清咸丰二年夏初的江南,依旧是富庶而又贫瘠。老人们说湖广熟天下足,每到秋收的时候,金晃晃的稻穗一眼望去不着边际,条条沟埂将稻田分成方正的田块,说不出的秀美与壮观。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是快乐的,为秋收而快乐。农户们日以继夜地抢在雨季来临前收割,农妇们将最扛饿的饭食送到田头上,孩子们撵赶着鸭、鹅在地里摸泥鳅、看稻谷。这短暂的欢乐几天后就会消失干净,因为晒场、收仓之后马上就是结算、交皇粮的日子。富户、地主们拨着算盘在清脆的响声中憧憬着中秋和除夕,贫苦的雇农、佃户们在交粮交租之后,依旧为过年和春耕发愁,开始准备在农闲时外出打短工或做些小生意。而这一年据说两广闹起了长毛匪,号称太平军,朝廷更加派了剿饷,逢十五抽一。

  县衙中西侧的签押房高挑门帘,刘得功猫着腰,将侧帮上补了一块的靴子又擦了擦,从墙上摘下腰刀挂好,与捕头李鹤年去找街面上的商户收剿饷。李鹤年看着他擦鞋、挂刀、整衣,笑而不言,自己却依旧是长衫便鞋的随意打扮,只在腰带上挂了一块标明捕头身份的腰牌。两人跨出县衙大门时,李鹤年终于忍不住冲刘得功笑道:“收拾得这么干净利索,要不要拐个弯特地从娟妹子门前过一趟呢?”娟妹子是后街郑家老铺的姑娘,刘得功与她两相中意,却在未来的老丈人那里稍稍受阻。李鹤年知道这段时间刘得功在穿衣打扮上十分在意,用意就在那坐店姑娘的身上。刘得功面上一红,却哈哈大笑道:“要的,要的。让那势利的老家伙看看!”

  二人来到街面上分头而行,李鹤年向东,刘得功向西,各带手下差役挨着铺子登记收银子。

  李鹤年本是当地的大户,但却不是顶门长子,是李家小妾庶出的儿子,在家中排行第四,前面还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所以也就没多少家产分到手里。他考了两次进士,却又因文章做得不够八股而不中,只好通过父亲的情面在县衙里谋了一个差事。县衙的差事千头万绪,勾连八方,上头千条令下面万户民,都要从县衙这一根针眼里穿过去。但是李鹤年读书多,人也通晓世情,待人有礼,处事通达,与同僚之间的关系处得极好,协助县太爷梳理公务,颇得器重。而刘得功本是小村里的猎户,家传的武功,为人重情好义,办事爽快利索,几年前由李鹤年举荐给县里,没过两年就升了副捕头,成了李鹤年的左右手。

  李鹤年这边剿饷收得快,他负着手在街面上缓步而行,不时与两侧商户打着招呼,后面差役便按着商户名册收钱,偶尔有商户语出埋怨的,李鹤年便停下来走过去解释几句,不一会儿,差役推着的小车上的竹筐里就装满了碎银、铜钱与各色财物。李鹤年回到县衙门口,等了半晌,还不见刘得功回来,便让跟随的差役先去师爷那里交割,自己信步向西来找刘得功。

  转过街口,只见路南赵家布店门口围着一大堆的人,人群里刘得功的大嗓门远远传出来:“哎,老掌柜,我这也是上面派下来的差事,收来的钱一分一毫也落不进我老刘的荷包……这不成,你这样拖着我要是应了,那整条街上都这样我怎么交差啊……你这么大的铺子还凑不出这么点钱?平时你可没少求我办事,这不是存心不给我面子么?……”

  李鹤年远远听到这里,知道遇上了事,忙走过去分开人群,只见布店赵老板雪白胡子乱成一团,坐在地上两手伸开挡住刘得功,大有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架势。而刘得功也是吹胡子瞪眼睛,将锁链套在了赵掌柜的脖子上,看样子要拉走法办。赵掌柜的老伴儿则两手抓住铁链子,死活不撒手,十几步见方的店面里闹成了一团。

  李鹤年忙过去将众人拉开,喝令赵老板站起来:“快快起来,你这样作死作活的给谁看呢!”

  那赵老板见李鹤年走进来,好似见到了救星,跺脚道:“李爷啊,您和刘爷平时没少关照街面上我们这些个商户,老朽哪儿能——也不敢不给几位面子啊,只是昨天刚刚上货,今天上午又买了不少白米、油盐,手里一时不宽裕啊,求两位官爷宽限两天!”

  李鹤年板脸道:“这收剿饷的文告是三天前就贴出来的,你手边却不留钱,就怨不得刘爷跟你发脾气,满街商户若都像你这般,我们兄弟的差事也就别干了。”那赵掌柜闻言作势要哭,李鹤年又道,“这样,你手里还有多少现银,都拿出来,然后从你店里拿些压手的货物抵数,凑齐数额就好了。”那赵掌柜闻听有转机,还能拿些压仓的货抵数,忙不迭地给李、刘二人鞠躬,连声称谢。

  刘得功愣了愣道:“大哥,用货物抵数能行么?这些可都是要押送到绿营驻军那边的。”

  李鹤年叹口气,拉过刘得功小声道:“你以为那帮军爷急着收剿饷做什么?不过是要趁长毛来攻之前跑路罢了。兵部规定绿营兵每旬要九操九练,你见过这帮大爷们统共练几天?不过是用来吃空饷的一个空营罢了,你还能指望他们阻挡长毛么?如今世道不太平,给街坊乡邻们留些余地吧。”

  刘得功叹口气,想了想,只好点头。

  夜晚李鹤年当值,刘得功孤家寡人,便留下来陪他,顺便看看几日来李鹤年习武的进度。吃罢晚饭,又饮了一碗浓茶,两人提起两把练功用的木刀来到当院。李鹤年活动了一下腰背四肢,伸手挽了一个刀花,左掌在前,木刀斜背身后,摆了个“夜战八方藏刀式”,凝神屏气盯住刘得功。刘得功则左手叉腰,右手却将木刀扛在肩膀上,只管冲着李鹤年微笑。

  李鹤年深吸一口气,右腿垫步上前,木刀从背后旋出,一招“缠头裹脑”护住自己上半身,顺势变步朝刘得功逼过去。这一招将上半身护得极严,又有数种进招抢攻的方式。刘得功赞了声好,竖木刀架住来式,后退半步,闪过李鹤年的锋芒;李鹤年沉腰旋身变“懒龙扫尾”,刀削刘得功两腿,刘得功一个空翻跃后一步,刀搭左臂摆了个铁门闩的守势。李鹤年刀招不停,脚下连进,十几招使得大开大阖。十五招一过,李鹤年气力不济,两腿上的跟劲传不到手上,步法也有些飘浮。刘得功笑着探出木刀,压住李鹤年的刀背一转一引,就破了他的刀式,平过刀身“啪”的一声拍在李鹤年的小臂上。李鹤年知道自己又输了,这要是钢刀,自己眼下就已经四体不全了,当下抛刀在地哈哈大笑。

  刘得功笑道:“嘿嘿,这笨法子果然行,俗话说千招会不如一招熟,我把削、砍、刺、剁、拦、挡、格、架八式中,挑了最简单有效的十几招教给你,只练这十几招,果然管用。这十几招练熟了,你自保是绰绰有余。不过就是你常年读书,体质太差,腰腿上没劲,再好的招式,发挥不出威力来,也只能吓人了。”

  李鹤年笑笑道:“圣人云劳心者不必劳力,这世上很多问题动动脑子就可以解决,用不着动刀动枪的。”

  刘得功哼一声道;“成,你就这样说,等遇到那些个杀人越货的主儿们,您也一口一个子曰,一口一个圣人云,看他们是抱头鼠窜,还是径直走过来砍你。”说着刘得功搬来一把高背的竹凳放在院中,拍拍凳背接着道,“老规矩,左右腿各跨二百下,功夫这东西没有取巧的法子,你若练功时糊弄它,生死攸关的时候它就糊弄你。”

  李鹤年倒抽了一口冷气,摇摇头无奈地走到竹凳前沉腰曲腿,两手叉腰将两腿轮番抬起从椅背上跨过,刘得功拎起粗瓷茶壶,给李鹤年晾凉下一大碗茶水,坐在凳子上挥动蒲扇笑盈盈地看他练功。

  刘得功打心眼里敬重李鹤年,不单单因为是李鹤年帮他谋得的差事,也为李鹤年办事为人让他佩服。刘得功是个粗人,直来直去的性子,踹门而入、捕盗拿贼他做起来最带劲,因为这不用费脑子,径直打过去就是了。而维护街面、安抚百姓这些费心劳神的事,还要靠李鹤年来办。靖安县里不论多复杂的纠纷、多难缠的人物,没有他李鹤年趟不平、摆不定的事。而且不单事趟平了,人家李鹤年嘴里说出来的话,不论让谁听起来,还都那么有道理。刘得功心里常感叹,这李鹤年是做大事的人,他这样的人就是《水浒》里的宋江、《杨家将》里的寇准,将来那肯定是要治国平天下的。自己跟着他,总会有沾光的时候。

  几天后,南面来了太平天国的一支偏师来攻县城,本地驻防的绿营兵们装模作样地抱着兵刃上了城头,放了几铳后就争先恐后地从北门溃逃出城去。李鹤年与刘得功事先派人通知了街面上的众商铺,让大家多备下木头、沙袋封堵门户,又多备水缸存水,预防劫掠的兵祸。清军逃走后两个时辰,太平军开始进城,先是先锋队冲进来封了府库,在粮仓、水井等处设了岗哨,然后拎着许多灌了石灰水的木桶,拣平整的墙上刷安民告示。接着是大队的太平军整齐列队穿城而过,到城北的九岭山上驻扎,城里只留下了数百人的小队驻守安民。

  靖安县令早已随着溃兵逃走,城中许多大户也收拾细软逃往省城,李家老爷昨夜就安排了六七辆大车,带着老婆儿子直奔九江,偌大一个家只留下李鹤年看守家业。刘得功无处可去,便取了长枪腰刀住到李家,与李鹤年作伴。

  太平军进城后没有像官府传述的那般抢掠商家,也没有屠城、杀人,只将县城的粮库、银库打开,雇人向九岭山运送,工钱十分优厚;有时去商户砸门买货也是按价付钱,决不强买,还派出人维持街面秩序,拿住了不少妄图浑水摸鱼的地痞,还真揪出其中一个斩首示众。一时间县城里的人心开始安定下来,街面上也有了些小心翼翼的行人,众人都觉得,这“长毛乱党”并非传闻中那么可怕,不是红头发绿眼睛的恶鬼,不过是将发辫散开的普通人而已,但这些人似乎军纪很严,颇有些仁义之师的作派。

  李鹤年与刘得功不敢出门,只站在自家房顶上向外张望,见到街面上平静如常,颇有些惊讶。刘得功问道:“大哥,都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这长毛乱匪要是所到之处都如这般,倒还真是个打天下的样子。”

  李鹤年摇摇头道:“大清国从入关至今二百年,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如今沉疴难返,但我看改朝换代未必就这么简单。”

  刘得功摇摇头道:“难道你还看不出,那群熊包绿营跟这些个太平军比,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唉,咸丰咸丰,税加两成。现如今真要是有个不用交税的世道,该有多好。”

  两人日夜不敢合眼松懈,困得极了也就和衣抱刀打个盹儿,只怕有人来抢劫财物。谁知第二天一早,却发现街头一个太平军都不见,原来昨夜里,守城的这一队人马就已经悄无声息地撤到城外,同大部队一起开拔了,只插了数十个草人穿上战袍插在城头,作为疑兵之计,草人身上还用毛笔写着“清妖免送”的字样。天色大亮后,满城的居民纷纷走出门外,才发现太平军真的撤走了,城里的商户、人家,秋毫无犯,若不是满墙的“诛清妖,免赋税、求太平”之类的大字,真不像有支大队人马驻扎过一般。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