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春秋战国史之男人的鸡汤 >

第6部分

春秋战国史之男人的鸡汤-第6部分

小说: 春秋战国史之男人的鸡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立他为国君。是为桓公。

  当时桓公被射中带钩,装死迷惑管仲。躲在帐篷车里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又有齐国贵族国、高两氏支持,成为国君。桓公发兵迎击鲁国,在干时(今桓台)大战,鲁军败走。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鲁国。”鲁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并尊其为“仲父”

  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在政事,军事,经济方面都有了系统的管理,一时间齐国大治,国力蒸蒸日上。齐桓公开始走上称霸的道路。

  首先与邻国修好,归还给鲁国以前侵占的棠、潜两邑,让鲁国作为南边的屏障;归还卫国以前侵占的台、原、姑、漆里四邑,让卫国成为西边的屏障;归还燕国以前侵占的柴夫、吠狗两邑,让燕国成为北部的屏障。桓公五年春(前681年),在甄召集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另外,齐桓公还灭了郯、遂等小国。桓公十四年(前672年),陈历公子完,即田完,逃到齐国,桓公想任命他为卿,他不接受,桓公就任命他为工正。埋下“田氏代齐”的祸根,不过这是后话。 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救燕,攻打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停。燕庄公送齐桓公到齐境。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向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齐桓公帮助燕国打败山戎以后,邢国也遭到另一个部落狄人的侵犯。齐桓公又带着人马去赶跑了狄人,帮助邢国重筑了城墙。接着,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帮助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就因为这几件事,齐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桓公二十九年(前657年),桓公和蔡姬在水中游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蔡姬不听,晃个不停。齐桓公出船,大发雷霆,把蔡姬送了回去。蔡国也不高兴,把蔡姬又嫁给别人。桓公发怒,兴兵###。桓公三十年春(前656年),齐桓公带领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诸侯伐蔡,蔡国臣民反叛。又###楚国,楚成王起兵迎战,问:“为什么来到我国?”。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对我国先君太公说:‘你要###诸侯,辅助周室。’给我们先君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的土地。楚国没有进贡包茅,使周王祭祀时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周昭王南征没有回来。是因为这些来责问。”楚王说:“没有进贡,实有此事,这是寡人的过错。昭王南征没有回来,你问汉水去吧。”齐军打到陉。夏,楚王派屈完带兵抵御,齐军退回召陵。屈完对桓公说:“你讲道理就算了。如果不,那么楚用方城山作为城墙,长江汉水作为护城河,和你决战。你还能打赢吗?”于是和屈完讲和退兵。后来,周王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又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后,就是周襄王。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庙的祭肉送给齐桓公,算是一份厚礼。齐桓公趁此机会,又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兰考东)会合诸侯,招待天子使者。并且订立了一个盟约,主要内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准把邻国作为水坑;邻国有灾荒来买粮食,不应该禁止;凡是同盟的诸侯,在订立盟约以后,都要友好相待。这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合诸侯。像这样大的会合,一共有许多次,历史上称做“九合诸侯”。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说:“易牙(在中国一些地方封之为厨神)如何?”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 桓公说:“开方如何?”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 桓公说:“竖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管仲死后,桓公驱逐了三人,可是一段时间后,桓公就觉得苦闷乏味,就把管仲的话抛之脑后,召回了三人并使之重任,他们三人自此飞扬跋扈,把持朝政。

  桓公四十三年 (前643 年) ,桓公病重,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易牙、竖刁、开方和雍巫四人也帮助几个公子争位.易牙、竖刁趁桓公病重得昏迷不醒的时候; 带领徒众包围了齐桓公的宫室,寝宫里的人都跑光了; 只剩下不省人事的齐桓公睡在病床上.宫中没有吃食; 连水也没有了.有个妇人从洞里爬进宫来,桓公向她要吃食; 她说没有东西给桓公吃;桓公又向她要饮水; 她连水也找不着,桓公问她: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连饮食都没有了? ”妇人说:“ 易牙、竖刁作乱; 堵塞了宫门; 筑起了高墙; 封锁了消息, 人都进不来; 那里有饮食啊! ”几日后,桓公在疾病饥饿和悔恨中死去。这时候, 宫外的诸公子争位正打得激烈.无人过问他的事情,也没人知道桓公已经死了,后来宫内传出了桓公去世的消息; 但当时齐国无人主事;只有让这个死去的齐桓公静静地躺了六十七天.最后公子无亏取胜; 立为齐君。在这场宫廷政变中,几个公子先后殒命。继位后,这才想起收殓自己的老父亲,这时尸身已布满蛆虫。一代霸主下场如此凄惨,真是可悲!

  笔者有诗赋曰:

  一代雄主姜小白

  九合诸侯传威名

  怨得管仲身先死 

  只得死后无人问

宋襄公兹甫传记
宋桓公次子,本名兹甫,(?—前637年),宋国第二十任君主。

  齐桓公四十三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死,易牙、开方、竖刁废掉齐桓公立的太子公子昭,而让听他们话的公子无亏当了国君。六十四天后,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敛。公子昭一看不但君位被夺去,而且被杀头的危险时刻存在,就跑到宋国去,请宋襄公为他做主。

  宋襄公是个视仁义超过自己生命的人,宋国的实力也不强大,可是成为霸主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早些年前,其父宋桓公临终前立他为新君,因为他上面还有庶兄目夷为长,所以推辞不受,后因目夷礼让贤明兹甫顺利登上君位,以其兄为相。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公子昭来投奔他,他认为是个可利用的机会,就收留了公子昭。

  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各国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要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去当国君,让诸侯派兵相助,以壮声势。大部分诸侯一见是宋襄公出面号召,没几个人理会,只有卫、曹、邾几个比宋国还小的国家派了一些人马来了。宋襄公统领四国联军杀向齐国,齐国的贵族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军实力,就把无亏和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在国都临淄迎接公子昭回国。公子昭回国后当了国君,就是齐孝公。 

  宋襄公为大国齐国齐孝公复位起到大作用,自认为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足够树立威信称霸诸侯的时候了,便想会盟诸侯,把自己的盟主地位确定。于是,宋襄公派使者去楚国和齐国,想把会盟诸侯的事先和他们商量一下,取得楚国、齐国的支持。开始时,楚成王接信后轻蔑地直想笑,讥笑世上竟有宋襄公这等不自量力的人。大夫成得臣说:“ 宋君好名无实,轻信篡谋,我们正可利用这一时机进军中原,一争盟主之位。”楚成王觉得甚是,便将计就计,答应与会。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霸位也比楚、齐国君高,盟主非已莫属。他事先未征求齐国、楚国的意见,自作主张拟了一份秋季在宋国会合诸侯,共扶周天子王室的通告,并把时间定在当年秋季。楚成王和齐孝公两人对宋襄公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心里却不痛快。但碍于情面,还是签了字。到了秋天约定开会的日子,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没到。在开会时,宋襄公首先说:“诸侯都来了,我们会合于此,是仿效齐桓公的做法,订立盟约,共同协助王室,停止相互间的战争,以定天下太平,各位认为如何?”楚成王说:“您说得很好,但不知这盟主是谁来担任?”宋襄公说:“这事好办,有功的论功,无功的论爵,这里谁爵位高就让谁当盟主吧。”话音刚落,楚成王便说: “楚国早就称王,宋国虽说是公爵,但比王还低一等,所以盟主的这把交椅自然该我来坐。”说罢并不谦让,一下子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盘落空,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不承认?可你那个王是自己叫的,是自封的,有什么资格做盟主?”楚成王说:“你说我这个是假的,你把我请来干什么?”宋襄公说:“楚国本是子爵,假王压真公。”只见楚国大臣成得臣脱去长袍,露出里面的铠甲,手举一面小红旗,只一挥动,那些随楚成王而来打扮的成家家仆和侍者的人纷纷脱去外衣,原来个个都是内穿铠甲手持刺刃的兵士。他们往台上冲来,吓得诸侯四散而逃, 楚城王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来,乘势攻打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幸亏太宰子鱼率领宋国的军民进行顽强的抵抗,才抑制了楚军的攻势,使其围攻宋都数月而未能得逞。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之下,楚成王才将宋襄公释放回国。

  宋襄公遭此奇耻大辱,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既痛恨楚成王的不守信义,更愤慨其他诸侯国见风使舵,背宋亲楚。但是由于楚国兵强马壮,也没什么办法出气。宋襄公听说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就想###力薄国小的郑国,出出胸中恶气。过了不久,郑文公去楚国拜会楚成王,宋襄公认为是个机会。公元前638年夏,怒气未消的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出兵伐郑,郑文公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接报后,没直接去救郑国,却统领大队人马直接杀向宋国。宋襄公这下慌了手脚,顾不上攻打郑国,披星戴月的往回赶。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十月底,宋军返抵宋境。这时楚军犹在陈国境内向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