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清悠路 >

第431部分

清悠路-第431部分

小说: 清悠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位极人臣,爵又是一等公,妻子贤惠精干,儿女孝顺。。。他正美着,隆科多就这么撞上来,志远是耿直,但在官场上打滚二十多年,他能走到如今的官位绝不是耿直就能做到的,隆科多心里定然是恨他,夫人也提过隆科多的事儿,志远一琢磨,正好有个好机会,非打掉隆科多的气焰不可。

九门提督怎么了?掌管着九门就是被诸位阿哥拉拢?他忘记了九门提督是谁封的?

康熙皇帝扬声道:“鄂伦岱,你给朕滚出来。”

康熙皇帝气势很足,但半晌没人应话,德嫔轻声提醒,“万岁爷,鄂伦岱在京城,没随着您来避暑。”

“往常他不是都会跟朕过来,今日。。。今日朕用到他了,他在京城?“

康熙别提多我窝火了,用不到他的时候,鄂伦岱总是在他面前气人,”回京,朕今夜便回京,隆科多。。。舒穆禄志远,来人将他们两个都给朕关押起来,回京后,朕问明白再说。”

“遵旨。”

康熙如今谁都不会相信,佟家怎么会出现隆科多这样的人?但说志远诬告隆科多,他也是不相信的,虽然在场的人都能给康熙提供实情,但他不信,他要亲自回京看到究竟。

雅尔江阿眯着眼睛看志愿被压下去,小声吩咐:”知会一声,他是爷的师傅,好吃好喝供着,亏待了师傅,爷要了他们的皮。”

随从领命下去打点,胤祯玩味的低笑:“好大的气势。”

简亲王府在宗室很有地位,简亲王雅尔江阿这辈子就是铁帽子亲王,他很少有顾忌的时候,不像皇子阿哥们顾虑重重,考虑着名声,他行事要张扬许多。

“爷不单单是孝敬师傅,还得讨好诸位皇子,师傅身边可是站着雍亲王,看着吧,关照师傅的人绝不只有爷一个,八爷欠着四爷的人情,此时不还的话,回京如何敢登门?不是说四福晋新添了个同四爷一模一样的儿子?不去看看,八爷如何甘心?”

胤禩虽然被康熙皇帝压得不行,但多年经营起来的人脉远非常人所想,胤禩有打算收手,但吩咐照顾志远这点小事还是很轻松的,胤禩身边人悄无声息的少了一个。

胤祯笑道:“也是,想要登门看望小侄子,怎么也得有点见面礼,要不然哪敢见四哥?”

“十四爷。”雅尔江阿抬眼看了胤祯,“京城。。。”

胤祯眉宇间含着一抹厉色,“放心,京城乱不了,准保给皇阿玛看一场最为真实的好戏。”

两人对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总不能让隆科多的人先将有些人的嘴封上,或者来个辣手摧花,先结果了四儿姨娘的性命,没有她,隆科多好脱身。

康熙皇帝一肚子气,草草的离去,阿扎滚黛福晋出行宫前,被李德全叫住,“万岁爷宣召您。”

滚黛接旨去见康熙皇帝,行礼之后,对康熙皇帝说:“我什么都不会做,该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儿,我亦不会求万岁爷,您对他很好,臣感激涕零。”

“滚黛姑姑。”

康熙搀扶起滚黛,他是大清帝王,一般不会同谁解释,旁人只需要听命就是了,但对于滚黛,康熙真正的把她当成亲人,当成姑姑看待。

“朕知晓只要开口询问,他们都会告诉朕实情,但朕。。。很难相信,隆科多毕竟是佟家人,如果他因为一个女子就控制不住自己,色欲熏心之徒承担不起朕的重托。”

滚黛点头,其实康熙皇帝是不见棺材落泪,旁人说得他不信,非要亲眼看看,滚黛说道:“您的心得放开一些,即便隆科多是佟家人,但良莠不齐的,他不是整个佟家。”

“如果真是如此,朕心寒,为何除了志远之外没有一个人同朕说起?隆科多宠妾灭妻不是一日二日,志远总是对朕说隆科多德行不好,不是今日隆科多逼急了,他许是也不会说。朕成了瞎子,聋子,他们是做什么?把朕蒙在鼓里?看朕的热闹?”

康熙皇帝心里信了志远的话,但如果事实是真的,他会更加的气恼,隆科多一直是康熙着力培养的人,佟家想要保持住荣耀,唯有在重臣之列中有佟家的人,鄂伦岱实在不是做大事的材料,佟家指望得就是隆科多,康熙对母族的宽厚不怕任何知晓,官场早就有传言隆科多必将会受到康熙的重要,会掌控京城兵权。

他的儿子们一个个都不说,私下下一定加紧收买隆科多,他们是要做什么?逼宫弑父吗?康熙五十多了,做了五十年皇帝,多疑已经渐渐的产生。

滚黛福晋轻声劝道:“许是他们没想过事情的严重,会让您如此生气,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妾侍还能翻起风浪?”

“难怪汉人总是说咱们没规矩,京城的人不见得如何嘲笑朕。。。”

“您说这话就重了,隆科多一个奴才,还能代替万岁爷?”滚黛皱了皱眉头,“我记得瑶丫头曾经同我说起过,盛唐强汉。。。这些我是不懂的,也不明白,但我看是不是被嘲笑不在这上头,汉唐。。。也是乱得,不见得干净多少,但提起这两个朝代,汉人底气很足,会忽略了那些污秽,为何?还不是诸部臣服?还不是帮万邦来朝?只要大清足够强盛,少许的瑕疵没人会在意。”

康熙哑然失笑,“老四福晋还懂得史书?”

更奇怪的得是还同滚黛说起,她不是一向以不学无术自居?滚黛唇边多了几分宠你的笑意,“瑶丫头说,史书是她唯一能看进去的书本,以前志远逼她看书的时候,她会挑选两本不算太难懂得史书看,还曾经感叹,世上的书都写成。。。史记那该多省事,皇上,史记很好懂?”

面对一辈子很少涉及汉学的滚黛,康熙深深的无语了,是写的相对比较好懂。(未完待续。派派【错过繁星】。)


第五百六十四章 定策

收费章节(12点)

第五百六十四章 定策

“万岁爷想开些好,您额娘虽然想保住佟家显贵,但最重要得是您,谁也亲不过儿子去。”

“姑姑那般的人,最后宁可对不住蒙古,宁可对不住娘家,也帮着先帝压下了废后的事儿,对先帝宠着董鄂妃再多的不满,也没说怎么样的,如果不是姑姑默许,先帝能兴汉学?能彻底弹压住蒙古?您的元后也不见得就是赫舍里家的女儿,您看看如今后宫里还有蒙妃?您亲政后姑姑是犯过糊涂,也想过指手画脚,旁得她做不了,给您纳几名蒙古旗的妃子还做不得?”

康熙皇帝闷闷的说:“滚黛姑姑此话错了,即便太皇太后给朕纳妃,朕不会宠着,如同住在冷宫。。。“

滚黛笑着说:“会不会宠是您的事儿,纳于不纳姑姑是能做主的吧,姑姑从没在提过,一是顾忌万岁爷的感受,二是她是明白万岁爷的心思的,我曾对姑姑说过,蒙古诸部在向太宗皇帝臣服时,就失去了逐鹿中原的机会,依靠女人求得富贵,始终非上上之策,再要强的女人,终究敌不过儿子,嫁出去人泼出去的水,这话倒是一点没错。”

滚黛见康熙抿了抿嘴唇,轻笑道:“您见过哪个出嫁的女子总是惦记着娘家?好东西都是留给亲生儿女的,娘家再亲厚在儿女面前也得靠后,我。。。我最好的东西却无法留给志远,万岁爷,我不瞒你,我这心里满是愧疚。”

康熙皇帝也有几分蓦然,转而安慰滚黛:“姑姑已经把最好的给了志远,朕如果不是看在姑姑的面子,看在他忠心可用的份上,朕如果不是把他当成表弟一样信任着护着,他那性子早被人折腾死了不知多少遍。”

这一点滚黛福晋是赞同的,对康熙皇帝也是感激的,康熙无奈的摇头,”朕将最好最出色的儿子送了他做女婿,朕身上的担子才轻了一些,有老四看着,志远总不会在朕没注意时,就被什么人害了,朕是大清天子,不能一直看管着他,老四。。。好在有老四,朕同姑姑交个实底,当年志远成亲前,朕实在是想不出怎么将公主和硕格格指婚给志远,好不容易想到了理由,结果。。。结果,被吉哈抢了先,先给他定了下了媳妇,朕看瓜尔佳氏不错,如此才没多说话。”

“舒穆禄一族是八旗贵姓,是正统的八旗子弟,蒙古诸王的爵位不适合落在他身上。”

虽然有以上的重重因果,康熙一直将志远当成了亲近八旗子弟,滚黛苦笑着说:“我也是晚了一步,原本想给他配个蒙古媳妇。”

在行宫外等候滚黛的马夫练练的打喷嚏,抬头看了看夜色,璀璨的星辰预示着明天有是一个大晴天,他抱着鞭子,依靠着马车打起盹来,滚黛什么都没为志远做,康熙皇帝怎么都不会怪罪到她身上。

儿子志远人缘不错,他打听了里里外外的好几拨的人都去关照他,最可乐的看守志远的侍卫们家里的儿子经常陪着弘耀在京城四处打群架,小一辈是打出来的感情,为了回去不被儿子抱怨,即便没人关照志远,他的那位耿直的好儿子自然也会得到优待。

马夫喃喃自语,“养个好儿女真是不错,志远这辈子,有福气有滚黛看着,有万岁爷护着,还有个好媳妇,啧啧,我眼光怎么就这么好这么多人选单单是挑中了瓜尔佳氏,有不服气的人吗?站出来”

“万岁爷是误会我了,那个王爵是我丈夫的,我总不会留给志远,还是他家里面的人继承的好。”

滚黛不是不分是非的人,原本丈夫的爵位从未想过给志远,“我最宝贵的不是爵位,是对草原割舍不下的。。。罢了,志远不知也好,他的性子看不上蒙古诸部,总是想着怎么让蒙古改土归流。”

康熙罕见的有些对不住滚黛,“志远这方面是个木讷的,跟个木头差不多,他一直以为生母是。。。朕实在是没法同他说,滚黛姑姑,他提起的改土归流你意下如何?”

哪个皇帝都想着疆域万里,康熙既然是最为求名的帝王,他自然会想着压倒一切的帝王,在皇帝中唯有独尊,统治江山已经满足不了康熙了,如果在历朝历代的贤君中他独占鳌头的话,那才是威风。

志远以前就同康熙皇帝提过改土归流,将蒙古彻底的并入大清的版图,蒙古最近一直在向西征战也打下了不少的土地,如果改土归流成功,这些土地都是康熙皇帝的了,如此也可以彻底解决联姻的后患,让蒙古王爷们都来京城住着,公主郡主也不用远嫁了,皆大欢喜。

滚黛想了一会,为了她的儿子,滚黛叹息:“很难,万岁爷,虽然很难,但未尝做不得。”

康熙皇帝多了几分不忍心,“朕知晓为难滚黛姑姑了,朕虽然有私心,但也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个铁桶江山。”

滚黛眼里闪烁着一抹嗜血,“想要改土归流,您最需要的不是借助我对蒙古草原的影响力,关键还是看您,看大清有没有气吞山河的气势,将来的那场战争,大清必须赢,而且必须赢得漂亮,如此我才好说话,蒙古骑兵还是以强者为尊,他们只会臣服于强者。“

康熙神色凝重了几分,对比隆科多的那点小事来说,眼下的战争才是头等大事,各种准备不能耽搁了,康熙本来挺激动的心情想到了战争准备的关键——户部,想到了惯会偷懒的胤禛,康熙心中真是无奈啊,气势泄了几分,“志远夫妇也没像老四福晋一样愁人,她把朕最看重的老四教坏了,滚黛姑姑,朕的老四曾经是多勤勉的皇子?现在呢?一旦有事。。。”

“说到这话我可得同您说上两句,我没看出瑶丫头怎么愁人的,她在草原上很是有名头,引得旁人都猜测四爷是高人,很高很高的高人,您如果借用蒙古实力的话,不妨让四爷去,他比旁的皇子适合,还有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