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则天 >

第34部分

武则天-第34部分

小说: 武则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回去吧,最要紧把上苑收拾干净,别让人看出来,还有,你关照三思,明早到上苑,切勿显露痕迹!”
  于是,一个奇异的早晨降临于洛阳城——满朝文武到上苑候驾,发觉上苑的花在一夜之间开了,太后的圣旨,居然能夺天地造化之功,令百花开放,这是不可思议的呀。群臣在兴奋与悚惶之中,当太后銮驾抵达时,他们战栗着,但却自然地俯伏下去,高呼万岁。
  武太后神色恬和,偕同皇帝李旦,缓步巡行花间,随兴和臣下谈论文学上的问题,忽然,她带惋惜说:
  “可惜,像骆宾王这样的人不在,否则,今天会有不朽的作品留传。”说着,她微喟了一声,“人们以为我量窄,不能容人,我却思念着骆宾王哩!”
  “太后——”皇帝还不知道母后的心事,听了这话,接口说,“骆宾王虽然有文才,终究是反叛呀!”
  “反叛,他只是反我哩,徐敬业和他,都是自称忠于大唐皇室的——”她说着,稍稍一顿,又喟叹道,“这些人反我,我可不知道我倒了,对大唐宗室有什么好处!”
  皇帝感到寒颤,他以为母后是针对自己而说,因为在正月间太后归政予他之后,这位可怜的皇帝就担心会有不测之祸降临,这时,他更加担心了——不仅他如此,在他身后的裴居道、韦待价、魏玄同那一班大臣也是胆战心惊。
  武太后太神奇了,在上苑,人们都在莫名其妙的恐惧与不安之中,连丰富的赐宴,也无人能痛快地吃下去。
  饭后,武太后在花萼亭内休息,亭外,值班的是武承嗣和狄仁杰两人,她把狄仁杰宣进来。
  狄仁杰虽然未参与上苑密谋,但他是知道这一阴谋的,当进入花萼亭朝拜之后,武太后指指旁边的锦墩要他坐了。狄仁杰不安地叫了一声太后。
  “我记得你说过的话——”她悠悠地说,“天下获致安宁不易,我是竭尽全力往安宁的路上走的。仁杰,对于我现在的做法,你有什么意见吗?”
  “太后,”狄仁杰艰难的说,“天下事刚猛与仁慈相济,照今天的趋势——”
  “照今天的趋势——”武太后截住他的话,意味深长地接下去说道,“人们对我能够谅解吗?”
  “太后圣明——”狄仁杰几乎喘气了,在这样一个睿智的统治者面前,他是不能说谎的,但如源源本本说了出来,那么,势成出卖同僚,要为万人唾骂了,他思考着,隔了一歇,才徐徐地奏道,“人们不能忘情传统——”
  太后终于微笑了,她欣赏狄仁杰兜圈子所说的那一句话:传统,没有一个女人曾做皇帝呀!这一念,使她原谅了人们对她所施的阴谋。
  “仁杰,你知道上苑一夜开花的奇迹吗?”太后的怒气与紧张的心情都消失了,这时,她萌生了一些自我炫耀的心情,一夜开花,在传统上也是没有的事呀!
  “太后——”狄仁杰惶惑地看着皇太后答道,“臣愚不知——”
  “你相信皇帝——嗯,皇太后的旨意能够不凛遵吗?”
  狄仁杰不敢回答。人是不能夺天地造化之功的,但是,事实又如此,他怎样回答?事实上能否定,常识也不可违反,于是,他怔住了。太后得意地一笑,徐徐转身,走到栏杆前指着花说:
  “这是奇迹,人定胜天——”
  狄仁杰跟在她后面,走到栏杆,前望着上苑中那绚烂的鲜花,又迷惘地叫了一声:“太后!”
  “人力,有时是不能忽视的,”她平静地说,“花是依靠暖和的天气开出,现在天气仍寒,自然不能开花,我被邀赏花,怕到时无花可赏,大家扫兴,所以,我要人昨夜到上苑来,用人工制造暖流,果然开花了!”
  “太后的智能——”狄仁杰失声说出。
  她指着亭前的一丛花,再向狄仁杰说道:
  “这和自然开出的花并没有不同。”
  “是的,太后——”
  “在我们历史上,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我想把这种用人工栽培出来的花取一个名字,以志今日的事,并志永久——仁杰,你想想,应该替它们取个怎样的名字!”
  “这是——”狄仁杰沉思着,缓缓说,“这是大唐历史上的盛事——”他有意加重大唐两个字的声调,以微妙的暗示来试探人们传说中武太后要篡唐的心机。
  

《武则天》第十一卷(4)
“大唐盛事——”她漫不经心地点头,隔了一歇又说,“仁杰,我想到了,就把这种花取名唐花吧!”
  “唐花?”狄仁杰欣然接口,“好极了,太后的赐名。”
  “你去宣布吧!”她缓步回来,喝了口淡茶漱口,然后微笑着说:“把唐花的名称,以及烘焙唐花的方法都告诉大家!”
  “武太后并未想篡夺大唐。”狄仁杰心想。
  上苑之行,却在极轻松中结束,武太后明知人们的阴谋而不予计较,这使得朝中与谋的大臣们愧疚不安,他们在一天之中变更了全部观念,不敢再图谋太后了。同时,太后对“唐花”的定名,也使他们满意——武太后并未有转移唐祚的企图呀!如果武太后真的属意武三思继承皇位,那么,她尽可以名为“武花”……
  狄仁杰在那次之后得到晋级,成为冬官侍郎——这是武太后新更的官名,职位就是前代的工部尚书。
  无形的叛乱在无形之中消泯,当春天来临时,太后忽然思念起旧都,她进宫之后,大部分时间是在东都洛阳度过的,现在,她忽然觉得在长安城圈内,比洛阳舒适。
  武媚娘的个性是想到就做的,一旦想着了长安,立刻下制回长安去度过夏天。
  这回,白马寺的僧人薛怀义没有到西都去,太平公主也留在洛阳。朝中的大臣大多跟了去,但新晋冬官侍郎的狄仁杰却被遣往河南做巡抚大使了。
  长安行的旅途,那个以干特务为武太后所信任的来俊臣,特别受到眷顾,狄仁杰所建议宽和的治道被他破坏,他建议以特务来控制天下。
  于是,武太后又有新政,她下旨在朝廷四面设置铜匦。
  铜匦分四方面,东曰延恩,南曰招谏,西曰伸冤,北曰通玄。延恩匦是供有才学的人表现自己的学问,其他的,便与告密有关,而来俊臣便利用铜匦来控制朝臣——武太后把铜匦的钥匙交托给这位特务。她严厉地下令,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拆阅铜匦中的章奏。钥匙虽然交给来俊臣和侯思止轮流掌管,但是,她又派了内侍守在铜匦的旁边监视,不让发生弊端。
  她有着雄图大略,她私心期誓:“在自己当政的年代中,必要迈越自己第一任丈夫的成绩!”
  长安、洛阳,大唐皇朝的两个都城,在近年,重心似乎落在洛阳了。武皇太后自洛阳去长安时,计划在长安住几年的,但到了长安之后,她又想念了洛阳,勉强挨过了半年,就再回东都。
  这半年,她觉得长安非常平静,但是,在洛阳,朝臣们却感到呼吸也很艰难了。来俊臣这一群人擅作威福,使得每一个人都有朝不保夕的危惧。
  从长安回来之后,武太后收敛了不久的私生活又放纵起来。她觉得有来俊臣的特务组织,便可以高枕无忧,于是,被疏隔在白马寺做和尚的薛怀义,几乎半公开地出入宫禁了。她不再需要讳忌什么人,和怀义就像夫妇一样地生活着。
  “太后,”有一次,怀义伴着武太后在御苑漫步时轻轻地说,“也让我做一点事呀,终不成让我做一世和尚的!”
  “噢——”武太后笑了出来,“我一直忘了——给你做什么呢?你自己想想——我总是答允你的。”
  “我不知道能做些什么——”薛怀义深知武太后是极重视帝权而不愿别人借箸代谋的,虽然武太后要他自己选择一个职位,他还是推诿着。
  “你从前说过会带兵——现在又没地方要用兵。”她托腮沉思,隔了一歇忽然想了起来,笑道:“有一件大事可以分配给你做,我已计划了十年的——”她指着乾元殿,“我要拆了它,改建一所大殿,明堂,我以前还和你说过的,怀义,我相信你一定能胜任的。”
  这是最优的差事,薛怀义自是求之不得,于是,白马寺的和尚转为典管皇室工程的大臣了。
  为了取悦于武媚娘,薛怀义另有一套建设计划——皇室是富足的,他又可以随意开支,于是,他大大地扩充了明堂建筑计划。
  自从隋炀帝以建筑亡国之后,唐高祖与太宗皇帝,就力戒从事兴建宫室;高宗皇帝在世的时候,明堂所以造不成,原因即在此。这回,武太后以为没有人再会反对她的了,但是,事实却又出于她的意料,当任命薛怀义不久,来俊臣就把一些密件从铜匦取出来,呈送到太后面前。
  武太后漫不经心地看着那些密件,随看随丢,但有一封密信却使她的面色变了——那是指责她派情夫为营建大臣的。
  同时,还列举薛怀义在宫中的事情,她觉得这不可能是由外面来的,于是,把密件挪给来俊臣道:
  “这一件你去查查,这不可能是外面的人,我要知道是谁!”
  这许多密奏,有一部分是来俊臣唆使朝中爪牙制造的——由于薛怀义得了一个肥缺,不曾贿赂他,他就萌生了妒恨之心,要从中破坏,把薛怀义挤倒。而薛怀义,在获知有许多密奏之后,也立刻想到掌握铜匦的来俊臣,当天深夜,他便到来俊臣府。
  薛怀义是机警的,他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来意,同时坦率地允承分给来俊臣若干好处。
  来俊臣听了这些话,明白薛怀义的意思,会心地笑了起来。
  “御史大人,一切还请包涵。”薛怀义带着轻微的讥刺说,“我们也有来有往的,是吗?你也会用得着我呀!”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武则天》第十一卷(5)
“哈哈,大和尚!”来俊臣在他肩上一拍,“铜匦的玩意瞒不得你,不过,我不能不拿几件给太后看看,否则,太后会不相信我管铜匦,你想,铜匦中怎能没有骂自己的东西呢?”
  “任你安排吧!”薛怀义也豪放地笑起来,“我的几处开支你是知道的——”他暗指太平公主,然后又说道:“除此之外,咱们是自己人,有什么不能商量,钱,横竖出自朝廷。”
  这两个人商量定了,另外一个人却因此而倒霉了——那是当丞相还不到半年的刘袆之。他为了要表示自己的忠心,以洗刷参与上苑密谋的前衍,上了一本,劝请武太后疏远薛怀义和中止兴建明堂。
  凡是阻碍明堂计划的人,太后对之都有恨意,她看着刘袆之的表文,随手批了“荒唐”两个字,就搁在案上。这份奏章,却在无意中给薛怀义看了去。他灵机一动,用借刀杀人之计,把奏章的内容告知了来俊臣,于是,来俊臣顺理成章地着人以此内容写了匿名密奏,置入铜匦,随后调查起来,又轻巧地将密奏的事推在丞相身上。
  “这太不像话!”武太后怒了,她立铜匦,是为着给外吏与百姓上言的,丞相掌国家之柄,居然玩弄小巧,她无法忍耐人们对她的轻视与玩忽。第二天,她在紫宸殿上发出第一道旨意,是赐刘袆之死。
  这一突如其来的行动,震动了满朝文武,几位大臣上来保奏,她带怒站起来,右手一挥,立刻宣布退朝。可是,同平章事张光辅,太子舍人郝象贤,同三品魏玄同,迅速地上前拦住,请太后收回成命。他们请求不可擅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