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喋血中原 >

第14部分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喋血中原-第14部分

小说: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喋血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凭空得徐州,憋屈的并不仅是曹操一个人,更难受的是已经缓过劲了的袁术,曹操经荀彧规劝暂时放过了刘备,袁术就没那么好相与了。

  袁术被曹操赶到了九江以后憋了一肚子委屈,转头把气撒在了自己以前任命的扬州刺史陈温身上,杀人夺地一气呵成,自领了扬州刺史,又宣布兼任徐州伯,趁曹操无暇南顾,倒也又折腾出了一番气候,看来山中无老虎,猴子确能称大王。

  电视连续剧《绝对权利》中有这么个插曲:一个打着中央首长少爷招牌的江湖混混轻松地从一个市骗走了一千万,并且市长从来到走地殷勤陪同,吃喝玩乐全买单。

  有时候招牌是很唬人的。这种现象也有着悠久的传统,连东汉时期的西凉武人也不例外,对袁术的四世三公的牌子也是迷信的。

  李催、郭汜杀入长安,看中了袁术那块四世三公的招牌,欲结袁术为外援,便授袁术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并派了当朝太傅马日磾去举行授予仪式。持节就可以代表皇帝,被袁术相中了,对太傅说借过来看看,马日磾是个老实人,就把节仗递给袁术看了一眼,没想到袁术是个标准的无赖,接过节仗拔腿就跑,抢走再也不给了。

  马日磾一看没办法,只得欲归长安,袁术索性把马日磾给关了起来,官职接受了,把来封官的人给扣起来了。尤其那失节可是大事,想当年那苏武牧羊塞北,几十年都没丢那根秃节。马日磾给连气加辱,一命呜呼。

  就这么个无赖,怎容得刘备占这么大的便宜?论资格也排不到你这个织席小儿呀?点起十万大军,替老天去打这个抱不平,咱也见利勇为一次。

  袁术大军直捣徐州南部边境盱眙、淮阴,刘备留张飞守下邳,带领全部主力上了前线,谁知道袁术还有暗的一手,背地里早就跟吕布通好了信息:说吕将军威名震天下,怎么能委屈在刘备肩下?那刘备是干吗的?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人啊?将军连年攻战,军粮苦少,今送米二十万斛,这还不算什么,只要将军占了徐州,兵器战具,要多少我给多少,无不从命。

  那吕布本来就是个见利忘义的大师,哪能见得袁术下这么大的本钱?当即便趁刘备大军在外、留守下邳的张飞又正好与下邳国相曹豹发生了矛盾,提兵偷袭了下邳,掳走了刘备的妻儿。

  刘备正在前方大仗,听到后方老窝给人掏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也被吕布给抢走了,赶紧从前方回军。与吕布较量了一下,别看吕布被曹操打得那么狼狈不堪,但欺负刘备还是甚是轻松的,一仗把刘备赶到了广陵郡(广陵郡的郡治广陵县,是今日的江都),谁知袁术的大军正以逸待劳在那里等着呢,兵力差距太大,又吃了一次亏,只得撤军到海西县(东海县南)。

  在海西县也活不下去了,粮食没有,军心已慌乱。思来想去,只有向吕布求和一条路,其实等于倒过来向吕布投降。吕布占了上风,大概是良心略有发现,也可能是想体验一下让刘备当看门狗的感觉,便慷慨地派车马迎刘备回到下邳,把小沛指定给刘备与他的部队驻扎,当然,刘备的妻小也完璧归刘了。

  追求仁义PK不讲信义,追求仁义的刘备理所当然地屈居了下风,刘备的“徐州牧”现在成了吕布的,吕布礼尚往来,也请刘备担任所谓“豫州刺史”。两个人从官衔到辖地,正好相互交换了一下,刘备找到了那个把冻僵的蛇救活了的农夫的感觉。

  这时候,竟然是曹操给了刘备一个最大的精神上的支持,吕布请求朝廷承认他徐州牧的身份,没有人理睬,反而是刘备被曹操推荐为镇东将军,并封宜城亭侯,看来是不打不成相识,估计是刘备在郯城保卫战中的表现给了曹操深刻的印象。

  应该承认的是,曹操更显示了腹内能撑船的宰相肚量,不只是显示宰相肚量,就实际权力来说,马上就会比宰相还要宰相了。

二十六 圣旨是曹操的核武器
任何事情出现以后都有它的两面性,曹操“奉天子”方略的实施也带来了两面性的后果。

  一方面的确能以皇帝的名义向全国发号施令了,先把全国的大官们重新封一遍,你要是接受了,那就是说服从分配了,下一步自然也要服从管理了;如不接受,那你以后的官就当的不合法了,我打你时自然也就是名正言顺的“剿匪”了,这一手还真让各地豪强一下陷入了两难。

  另一方面却带来了直接的军事威胁,嫉妒的、不服气的大有人在,先别说超级军阀袁绍,就连“招安”将军杨奉、韩暹之流也公开组成“救驾”联军,公开声明要###许都的曹操,那可是强悍的并州军,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尤其是杨奉、韩暹二人,当时被封的官比曹操还要大得多,杨奉是车骑将军,韩暹是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皆假节钺,在洛阳时曹操就明向献帝参奏过,指责二人持兵扰民、干预朝政,那皇帝念着二人的护驾东归之功,下诏一切勿问,可现在皇帝说了已经不算了。

  杨奉是有点窝火,在眼皮子底下被曹操把皇帝给偷走了,这口气换谁也难以下咽;而韩暹好不容易趁皇帝东归,随意封官之时混到了大将军的武将最高位,可这曹操一来反而被赶得无家可归了,两人决心与曹操势不两立,见个高低上下。

  等着二人打上门来?新搬家的朝廷中真心实意向着曹操的没有几个人,若等到兵临城下之时,内部说不定还会出多少个“张邈、陈宫”,曹操决定主动出击,###逆臣。

  大军并没有直逼杨、韩二人盘踞的梁县,杨奉、韩暹二人有些不明白曹军的意图:为什么曹操的部队放着近路不走,反而要南绕呢?两人都是战场上的悍将,但对战前驱兵取势这种高深学问却不甚明了。

  不管你从哪边来,仗总得打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提军出城,迎头痛击便是。只要战场上赢了你,还怕你玩什么花活?遂留副将骑都尉、都亭侯徐晃守梁县,二人率手下精锐并州铁骑南出迎敌。

  及出城南十里,杨奉突然醒悟:“韩将军,我已明曹操意也!”

  韩暹驻马听杨奉继续说下去,杨奉确凿地说:“曹操定是已知我等与袁术合纵之事,欲先切断吾与扬州联系,此乃其一;我军粮草皆由荆州鲁阳而得,断我粮道,我等则无力守梁县,此其二也;向闻曹军不善攻城,实欲不战迫退我军。”

  二人一商量,既然知道了曹操的意图就好办了,那我们出击迎敌就是决策对了,击垮你的断道部队,不就一切主动了么?于是二人急催兵马,直扑估计不远的曹军。

  越走越远,只是不见曹操部队的踪影,二人有点沉不住气了,莫非曹军行动迟缓,还没有来到?如此正好休息马力,以逸待劳,等曹军远来疲惫之时,正好给予痛击!

  部队扎营举炊,杨奉、韩暹向东、南两方向均派出了探骑,此处地势平坦,正适应骑兵作战,二人不想再动地方了,这里就是全歼曹军的好战场。

  消息来了,是梁县老家络绎不绝的败兵到了,那曹操竟然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袭破了梁县!骑都尉、都亭侯徐晃已降曹操。那梁县怎么会这么容易就破?从梁县突围的士兵解开了谜团:原来曹军一到便向城内喊话,说杨奉、韩暹已率部逃往扬州,找袁术去了,你们被丢弃在这里,想抗拒天子之命么?

  是啊,曹操确实是带着朝廷的诏命来的,那诏书绝不是假的,徐晃又偷派飞骑追赶杨奉、韩暹大军,谁知竟然回报:追不上了,杨、韩二位将军已经走远了。那还指望什么?谁不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与政府对抗是没有出路的。

  军无战心,城破当在情理之中,徐晃带大部士兵主动归降了曹操的中央军。杨奉、韩暹目瞪口呆,面面相觑,怎么办?打回去?谁也没那个胆量了,现在已经彻底明白了:曹操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只好将错就错了,去扬州投奔袁术去吧,曹操看来在梁县城下没骗守军,杨、韩二位将军真的去投降袁术了。

  几乎兵不血刃,曹操驱走了杨奉、韩暹,拿下了梁县,又收了一名勇将徐晃,可谓得志。但大军回到许都,一个更大的麻烦来了:那实力、兵力均远超曹操的袁绍开始闹事了,原因就一条:嫌朝廷新封的官小。

  在这次普遍封官运动中封了袁绍什么官呢?其实是军职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太尉!那袁绍为什么还嫌小呢?就因为上边还有一个曹操,曹操封了自己一个名誉职务:大将军。

  这下袁绍烦了:那大将军是比太尉还要荣耀的称呼,你曹操算什么东西?要不是我多次出兵救你,哪来得你今天?不行就战场上分个高下吧!—其实他仅是在曹操以压倒性优势兵力首伐徐州时,派一个叫朱灵的部将带了三营士兵象征性地为曹操壮过势,从来也没有出兵救过曹操,曹操与袁术作战的时候出兵声援了一下的事是有的,曹操兵败濮阳于吕布之手时想趁火打劫也是有的。

  不过不管黑道白道,历来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现在的曹操还惹不起袁绍,那时的中国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巨无霸”就是冀州的袁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十七 袁绍的简明发家史
补续一段袁绍的发家史就不能不先说说公孙瓒,说公孙瓒又不能不先说说幽州牧刘虞,当时的人们都知道,刘虞是个好同志。首先是作风过得硬:

  1。坚定的政治素质。极为忠于东汉皇朝,不谋私利,几次被人劝进当皇帝都不干;

  2。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身为一州之长,却整天穿得像个要饭的,破衣烂衫,连鞋都得用麻绳绑在脚上才不至于掉下来,并且是粗茶淡饭,不过节连肉星都见不到,所以史载:敝衣绳履,食无兼肉。

  3。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守边数年,邻近的几个小国没有敢犯境的,天下都闹黄巾,唯独他那个幽州闹不起来,光接受邻州的难民就达百万余口。倒不是说他打仗多厉害,主要是善于利用他人灵活多样的战术。

  公孙瓒就是他在朝廷派兵征乌桓时发现的一个将才,被他留在了幽州任骑都尉,率领幽州的部队,对外族作战打出了威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使外敌闻风丧胆,支援内地的平黄巾战争又是所向披靡,破敌三十万,俘虏七万余,公孙瓒因此被官拜奋武将军,封蓟侯。

  董卓之乱后期,公孙瓒受袁术明请,袁绍暗邀,攻入韩馥的冀州,一路凯歌,逼得韩馥让位于袁绍,从此刘虞便渐感公孙瓒不服节制了,挑着个幽州刺史的衔,竟然委任了冀、兖、青三大州的刺史,那他这个幽州牧还算个干啥的?

  公孙瓒的兵一贯喜欢抢老百姓,对此刘虞大为不满,可公孙瓒照样我行我素,刘虞也毫无办法。终于有一件事成了二人火并的导火索:

  刘虞的儿子刘和在皇帝那里为侍中,皇帝东归前暗派他回幽州带兵接驾,谁知走到南阳被袁术给扣住了,写了封信,让刘虞派几千部队来同刘和一起西去迎驾,公孙瓒了解袁术的为人,劝刘虞别上袁术的当:那家伙从来就说话不算数的!

  但刘虞救子心切,没听公孙瓒的,还从公孙瓒部下硬调了几千骑兵去接刘和,公孙瓒大为不满,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