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第60部分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60部分

小说: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志高严肃的点点头,心里却乐开了花,每次他来上课,最喜欢玩这套对答,每次都能找到一种独特的快感。

    其实,这些口号都是李志高规定的硬性对答口号,只要按照规矩对,比如同学们说“老师好”,老师一般就会说“同学们好”,之后同学们对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师再问“为什么来读书”,他们就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原本这些对答口号是李志高的恶搞,但没想到学生,特别是那些华人学生以及华人老师却都当真了,以至于每次自己来讲课,学生必然要喊这么几句口号不可,甚至这几句口号也成了这所学校的校训口号,除了不喜欢按这个规矩来的洋人老师,所有的华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要跟学生来这么几句互动。

    别说,自从有了这些口号互动,学生的自律性的确提高了不少,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刻苦程度也成倍提高,跟后世那些整天想办法偷懒的学生压根就不是一国的,以至于每次看到这些学生这么刻苦求学,李志高心里都有些汗颜,因为他当年跟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可是典型的不求上进的坏孩子。

    对完了口号,李志高双手压了压,紧接着学生中间的班长又喊了一声:“坐下!”

    立刻,学生都同时坐下,同时坐直了身体,目光炯炯的看着讲台上的李志高。

    暗自感叹了一下这些学生的自制力,李志高点点头,放下小锤子,继续笑眯眯的道:“好了,现在正式上课。”

    紧接着,李志高打开讲桌上一本奇怪的十六开带彩页的厚书,然后道:“嗯,今天天气有点热,所以,今天我们不按照原先的计划来讲课,而是先跳一下课,讲一下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人容易得哪些疾病,对这些疾病我们又如何去发现,以及如何去诊治。比如说,我们常见的中暑,以及腹泻。好了,大家先打开课本的第三十二页,我们先讲一下中暑。”

    接下来,李志高就开始滔滔不觉得讲了起来,有的时候会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有的时候会拿出一些人体器官的模型给大家比划,甚至还走下讲台跟同学们互动,总之有说有笑,一点也没有个严肃的样子,反倒是经常讲一些小笑话,惹的同学哈哈大笑,看样子像朋友多过像老师。

    不过,虽然尹锐志不太明白李志高这一套嘻哈风,但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反正学生挺喜欢。

    尹锐志虽然不是学医的,但因为李志高讲的深入浅出,还经常有模型跟案例做示范,甚至还用一种奇怪的投影仪,在墙上的幕布上播放一种叫幻灯片的东西,那种东西图文并茂,生动直接,所以哪怕尹锐志这个不懂医的,这么一番下来后,也能大概的听明白李志高在讲什么。

    比如说,听了这么一节课,至少她就知道中暑是怎么回事,知道怎么预防中暑,中暑的各种症状以及怎么治疗中暑,此外腹泻也是一样,如何诊断不同的腹泻,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腹泻,包括一些不用药物的小窍门,李志高也都讲的很清楚,让尹锐志大叹不虚此行。

    其实,李志高在这里讲的,都是现代医学的知识,有现代西医的,也有现代中医的,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却是后世医学的经验总结,别说尹锐志,就算换一个此时的医学专家过来,也一样会被李志高的讲课内容所倾倒。

    没办法,知识代差在那摆着,李志高哪怕只是照本宣科,也可以完爆这个世界的所有医生。

    当然,李志高之所以肆无忌惮的在这里讲后世的医学知识,并且还用上了现代教学仪器,除了这里都是他的学生,轻易不会外传外,其实也跟李志高的计划有关,而这个计划,李志高就定做中医借壳复兴计划。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说起来,李志高当初跟圣爱堂合作搞了个什么合作医疗计划,本意是为了给自己的抗生素类药材弄点本地的专业临床验证,搞的正式一点,顺便打下广告,好推广他的抗生素药物,以便早点捞钱。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李志高弄的这些药物,都是经过一番比如磨成粉掺红糖等方面的伪装,进而打着中药旗号去卖的。

    比如复方新诺明,名字就叫“黄安”,阿莫西林,则叫“青梅方”,这些药物虽然疗效立竿见影,但就因为有中药的外衣,中国人可能还容易认可,但外国人要认可就比较难了,这从李志高先前卖货物的销售份额就看出来了。

    不管是之前精品百货刚开张的时候,还是后来让刘润生带着货去南洋劝业会参展期间,李志高带去的那批现代产品,最受欢迎的,排第一名的依然是那些洗化用品,比如香皂、香水、沐浴露、润肤膏之类,其次就是各种不锈钢制品以及新式钢笔,第三位就是各种低中高档的怀表以及腕表,最后才是那些打着中药旗号的抗生素药物。

    前面三类销售火爆在意料之中,至于那些抗生素,虽然疗效很好,还有圣爱堂的临床报告,但目前购买的主力军依然都是华人,能接受并且购买使用这些药物的西方人也有,但很少很少,哪怕是马文这个洋人弄了一批药去卖,也是销售不佳,能接受这些药物的洋人并不多,逼的马文后来不再做药物,而是改做转卖李志高的日化用品了。

    也就是说,李志高当初选的药品,走到了今天,虽然已经开始发力,逐渐发挥了自己的吸金能力,但目前吸金的主力却是本国的华人,李志高最希望的外国人,却依然没什么大动静。

    这让李志高挺不爽,但仔细一想,觉得也在意料之中,毕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推广,虽然磺胺类药物治愈的病人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治疗效果也越来越让人信服,但毕竟出现的时间还短,治愈的也多是华人,治愈的洋人少之又少,因此华人已经相信了这类药物,但肯相信并用这些药的洋人却并不多。

    尽管跟圣爱堂有了合作,圣爱堂十分信服自己,也给出了不少临床验证报告,可圣爱堂本来就是个基督教的小分支,在洋人中没什么大名气,所以他们的报告在洋人看来可信度也不高,洋人中除非迫不得已,比如当初李丽那种走投无路的情况,否则轻易是不会去圣爱堂看病的。

    到目前为止,接触过这些药物的华人,很多已经把这些抗生素类药物奉为神药,不仅仅是太平府本地已经全部沦陷,就连芜湖跟南京,凡是有资格有条件接触过或者听说过这类药的华人,都把李志高的药物当作万能特效药,只要遇到有钱人家有人生病,有事儿没事儿先开个高价“黄安”,不行再开个更高价的“青梅方”,要是肚子疼,就直接开个“腹痛宁”(实质是ppa吡哌酸),一般而言,病人基本就能治疗的差不多。

    虽然一瓶最便宜的“黄安”药就要一两黄金,其他药物更贵,让普通人根本用不起,但怎么说呢,对有钱人来说,越贵才越是好东西,或者说对国人来说,越贵他们就越相信有用,何况还是真的有效,没看见么,这还有洋人的临床验证报告呢。

    至于西方人,他们总体上对这些药还是按照秘药来看的,除了极个别得了重病,死马当活马医的底层洋人,基本上正常的,自觉有点身份地位的洋人都是不相信那些药物的,甚至那些曾经在圣爱堂被这些药物治愈过的洋人,因为多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少有危及生命的病,因此病愈后也多是半信半疑,居然不相信是这些药物治好了他们。

    也就是说,哪怕是有那么多成功治愈的案例在,但除非真正被这些药物治好过,并且还得是那种绝症,否则没亲自尝试过的洋人,普遍是不相信这些药物的。比如说李丽,如果不是他父亲确实是绝症,确实被李志高的药物治好,并且还要继续依靠李志高的药物,她以及她父亲也不会相信什么圣爱堂以及那些药物的。

    总之,在华的洋人由于卫生条件等比较好,得病率并不高,有病后他们也是去洋人自己开的医院,所以普遍认为圣爱堂那些免费提供的药物疗效都是中国人在吹嘘作假,他们不相信那许多华人的治愈案例,就算相信了,也觉得西方人跟中国人有差别,中国人能用,西方人未必能用。

    这情况要放在现代社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放在这个时代却又很正常,原因很简单,不是药效不明显,而是因为这些药物是出现在中国,落后的,愚昧的,被白人瞧不起的中国!

    就是这个原因,这让高傲的白人无法接受,本能的开始拒绝跟排斥,而这时期的白人,还不是后来的实用主义为主,还是有一种种族优越性思想的,这才导致李志高的那些药物无法在洋人之中迅速打开市场。

    如果这些药物是出现在西方,发明者是白种人的著名科学家或者著名医生,恐怕早就全世界闻名并全力推广了,而不会像李志高那些药物这样,推广慢不说,还得找洋人搞什么医疗合作,弄一堆大范围的临床试验报告给人看。

    要知道,西方人此时研制新药,可也没李志高这么多临床验证的,通常是觉得有点作用,立刻就推广,根本不管是否有其他副作用,什么双盲实验之类的,那都是后来才有的。

    这不是乱说,比如云南白药,这种药物的疗效是经过大范围的持久验证的,而就因为发明人曲焕章是华人,所以这么有效的云南白药一直只是在华人中流传,但却很难打开西方市场,哪怕到了后世,西方医学界更加的务实,可对中国那些有用的中药也一直是百般刁难。

    因此,李志高这些药物既然打着中药的旗号,想在洋人中推广也就十分的困难。

    李志高琢磨,除非爆发一场大的战争,或者大的流行病,比如大瘟疫什么的,让李志高的抗生素药物的疗效得到迅速而又大规模的验证,把血淋淋的事实摆在洋人的面前,否则要这些趾高气扬的洋人接受李志高的那些打着中药旗号的药物,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

    由此也看出,这些药物之所以在洋人之中推广慢,根本原因不是疗效的问题,而是因为李志高弄了个什么现代中药的噱头,如果他不把这些药包装成中药,而是说成西药,或许洋人接受的就快一点。

    当然了,李志高之所以把这些药包装成中药,也是有原因的,一开始是混淆视听,但后来么,就没那么简单了,按照后世的话说,他这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一个复兴中医中药的大棋局!

    原本呢,李志高刚带着这批药物穿越过来的时候,也想过跟其他穿越小说的主角干的那样,急急忙忙去注册专利,然后满世界去卖,不过后来一些事儿一耽误,这个想法就淡了,因为他后来就在想,干嘛那么着急注册专利啊?

    注册专利是为了防止别人仿制,进而影响发明人的利益,不过注册专利虽然受到一定时期的保护,但却要开放很多技术指标,或者说明药物的基本原料来源,最差也得说明药物的作用机理。

    也就是说,你必须公开部分技术,或者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