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第42部分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42部分

小说: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那些革命党先前跟巡防营经过一番大战,正是疲弱之时,所以挡不住生力军的团练武装,最终败退而去,而团练督办大臣李志高李大人英明决断,在审问过俘虏后,得知城内留守的巡防营官兵都是革命党的奸细,于是立刻回城,及时镇压了留守在太平府的革命党奸细。

    经此一役,鉴于本地巡防营已经全军覆没,短时间内本地再也没有合适的武装力量自保,为了防止贼党再来作乱以及弹压地方,特让李志高的团练部队代为防守城池,以及防备贼党卷土重来,不过这不是长久之计,还请巡抚大人速速派兵过来。

    不用说,这个电报一发出去之后,立刻让安徽巡抚朱家宝大吃一惊,核实了真伪后,立刻就想要派出一支新军过去,不过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信不过这些新军,其他巡防营的兵就更信不过。新军在这边,自己还能看住他们,一旦派去太平府,万一这些新军中有乱党趁机煽动部队叛变夺城,配合太平府本地的乱党拿下太平府,那可就真出大事儿了。

    这顾虑不是没来由的,最近各地新军的起义不断,不说前不久的广州新军起义,就说自己这边,前年朱家宝自己就刚刚镇压了马炮营起义,那次能顺利镇压,朱家宝也是抹了一把冷汗,连叹侥幸。

    总之,自从镇压了那次起义之后,朱家宝就开始对新军不再信任,可巡防营也一样不可靠,于是他就开始把新军以及巡防营分散开来严防死守,让他们互相牵制,同时,还提高饷银加倍笼络,这才维持住了如今的局面,可如果要是把新军派出去,平衡一打破,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应该说,朱家宝作为地方督抚中有点见识的人,他的顾虑是很有道理的,后来的武昌起义为啥出来了?除了各种深层次的原因外,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调湖北新军去四川,结果才人心思动。不过当时也是没办法了,因为不派兵过去,四川就保不住了,早晚还是反,不过不掉兵过去,徐徐图之还有办法,可惜,清廷中枢的昏庸,让这一切早早发生了。

    话说回来,虽然调新军过去是不现实的,但太平府巡防营被全灭的事儿也不是小事儿,于是他就听从了手下人的建议,准了王永霓的奏,干脆把李志高的那支团练改为太平府的巡防营,给了李志高一个巡防营代统领的职务,让李志高的部队暂时维持太平府的治安跟城防。

    毕竟在朱家宝看来,那团练既然跟乱党打过一场,坏了乱党的好事儿,那就是跟乱党成了死仇,有这个事情在,绝对不可能成为乱党,肯定只能靠着朝廷,某种程度比新军跟巡防营要可靠的多,另外,他们能打退乱党,不管是不是捡了便宜,但战斗力估计是还成的,这是最好的笼络对象啊。

    虽然这种任命虽然有些草率,但执行起来却不难,因为巡防营本身就是地方部队,是可以由地方督抚来任命招募的,只要事后给朝廷打个招呼就行了,朝廷一般没有不准的,或者说朝廷准不准根本没区别,督抚准了就行,毕竟饷银实际上是当地督抚出的,不是朝廷。

    就这样,李志高摇身一变,名正言顺的成了太平府的新巡防营代统领,成为当地的最高武装部队首领,再加上知府知县以及长江水师提督都跟他有切身的利益纽带,从此以后,太平府就真的是他李志高的天下了。

    按照李志高的话说,障碍已经扫清,局面已经打开,剩下的就是放开手脚,小步快跑求发展了!

    ——————

    ps:应读者要求,开了个读者群:308052827,有兴趣的可以过来讨论一下。还有,今晚要冲榜了,希望大家有推荐票的,给推荐一下,成绩越好,才越有动力不是。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老刘,这么还这么闷闷不乐。”李志高笑眯眯的对刘润生道,“事情都过去了,我都不在意,你还在意什么?别苦着个脸了。”

    “哎,先生,我……总之是我对不起你啊。”刘润生摇摇头,“真没想到,家里竟然出了那么个混账东西!要不是他,我们也不会遭受那种损失!”

    “呵呵,财帛动人心,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你一样的。”李志高轻轻摇了摇头。

    刘润生说的混账东西,就是他的妻弟张德平,是他老婆的亲弟弟。这人以前在巡防营当警察,李志高早先招聘家丁,也多亏了他帮忙。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巡防营才那么快就有了抢劫精品百货的那一幕。

    原来,张德平因为仗着姐夫是刘润生,经常能出入精品百货的一些重地,因此对于精品百货的收入状况比外人都清楚。他表面好像没什么,但其实是看在眼里,馋在心里,不说别的,光那一堆堆的黄金,就能让他突破一切道德约束了。

    此后,他主动回去汇报,跟之前的巡防营统领商量了打劫精品百货的计划,而为了摆脱干系,他还故意过来通风报信,说有本地黑帮分子盯上了精品百货。

    但实际上那些黑帮分子哪儿有那么快就能召集在一起啊,就算是黑帮分子召集在一起,也不是一天两天,更不敢随意动有警察站岗,并且有知府大人做靠山的洋行,所以张德平那番话,纯粹是用来扰乱视听的。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抢劫发生之后,张德平就再也没露面过,原本李志高刘润生等人还没往这边想,毕竟那时候事儿太多,但后来歼灭了巡防营,审问俘虏的时候,才从那些知情的俘虏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连为什么此后一直没见张德平露面的事情也知道了。

    说起来,这跟李志高还有关系,原因就是在抢劫发生之后,李志高那条毒计发生了作用。

    精品百货被抢了后,李志高放出了一个损失惨重的消息,还说损失了三百多万的财货,巡防营内部官兵在听说这条消息后,立刻就闹起了内讧。那些在外演戏的人都开始怀疑起那批实际打劫的人,说他们肯定是私下吞了大量财货,要不然三百万的财富,怎么只变成不到三万的现大洋以及一些货物?说好的黄金呢?说好的珠宝呢?怎么都没了?

    一开始,那些直接参与抢劫的人还不断争辩,但还是被愤怒的同僚看押起来严刑拷打,只有张德平,虽然也直接参与了抢劫,但因为跟刘润生有关系,为了不惹人怀疑,才免于一难。再之后,听到李志高关门结业并且带兵出城,他们就放了张德平出去,让他去李志高在外驻扎的军营打探一下消息。

    然而张德平也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再去李志高那边的话,肯定会惹对方怀疑,那边可是军营,有人有枪,自己去了十有**没好下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当晚就收拾了部分细软财货,然后第二天趁着出城的功夫,突然枪杀了同行的监视人,一个人偷偷开溜了。

    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除非张德平自己出现,否则再也没有人知道他在哪儿。

    李志高知道这件事后,那是真的生了会儿气,不过生气过后也知道没用,因此就开始不断的反思。

    李志高想到,之所以能有这种事儿,应该是他之前做事太大大咧咧了,没有严肃对待,导致行为处事的时候有太多生涩的地方,同时,他过去对自己的财富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总按照现代社会的价值去看,这才导致财富露白,惹起他人的贪欲,以后可得注意这方面的事儿了。

    应该说,李志高是幸运的,幸运的第一时间遇到了刘润生这种老实人,要是他一开始遇到的就是张德平这种人,那就凭这他一开始那种漫不经心的心态,还不知道会是什么下场。

    所以这件事再次给他提了个醒,这是1910年,不是二十一世纪,做人做事再也不能跟以前那样大大咧咧了,总要严肃一点,小心一点才是。

    有了这个心思,李志高就对身边的人都多了个心眼跟小心,马文之类就不提了,一直都在防备着,就算他目前最信任的刘润生,李志高也是多了个心眼。

    因为李志高觉得,刘润生现在虽然因为自己治好了他老娘的顽病,目前表现一直很忠心,但难保以后会不会起二心,毕竟他沾手的东西都是利润巨大,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就没个信任的人了?难道以后干什么都得亲力亲为?

    想到这里,李志高看了看对面一脸懊恼之色的刘润生,心中暗自点点头:也不能都把人想太坏,人跟人毕竟是不同的。嗯,正好,这次的参会就是一个机会,看看他能不能独当一面,能不能手握那么多钱都不动心,如果这个测试他通过了,那么以后就真的可以让刘润生担负更大的责任了。

    没错,刘润生这是即将远行,李志高就是来给他送行的,而刘润生远行的目标就是南京,他的目的么,就是带着一船昂贵的百货,代表李志高去参加正在南京举行的南洋劝业会。

    南洋劝业会是曾任两江总督的清廷大臣端方最早倡办的,是一场中国本地最早的商品博览会,筹办方认真汲取欧美等国先进的运作经验,宗旨正是端方提出的“宜纯”(专业化)、范围“宜小”(集约化)、体制“宜崇”(有档次)、褒奖“宜优”(推动品牌发展)、筹备“宜速”(高效服务)等等,总之是一场清末闻名的盛事。

    这场商品展览会其实早在宣统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也就是1910年6月5日开幕了,可那个时候,李志高还没有消灭太平府的巡防营,满脑门心思都是怎么灭掉这股不友好的势力,等他真的灭了巡防营,自己当了巡防营统领,掌控了太平府武装力量之后,这才有空管其他的事儿,也才知道临近的南京城正在举办这样的一场盛会。

    也就是说,在李志高开始注意到南洋劝业会的时候,这场盛会已经开办了半个多月,虽然已经开幕,但根据后世的资料显示,这场盛会可是举办了六个多月,所以此时去参展,也还来得及。

    李志高本来很想去参会的,一来见识见识这场清末最大的商业盛会,二来为自己的众多产品打开一个更广大的市场,三来也是想借这个机会吸纳更多人才过来,毕竟据说很多知名人物都曾经参加过这场盛会。

    可是,这边他刚刚拿下太平府,又刚成了巡防营统领,太平府的精品百货重新开张,另有建新营,纳新兵,抓训练,其他还有开建新学校,开办新工厂,修建新公路……总之李志高手头有太多的事情要忙,太多的计划等着他去落实,可以说千头万绪百废待兴,很多事情都不能离开他,因此他近期内是无法亲自带货去参加那场盛会了。

    当然那些理由其实都是借口,真要去也是可以的,归根结底,还是李志高的宅男小资心态作怪,太注重个人的安全,他害怕轻易离开太平府自己这个辛苦经营的老巢,万一自己在路上发生点意外就不好了,这可是1910年的中国,意外因素太多了。就算自己不发生意外,老巢发生意外,也会让他心疼,他费这么多功夫才经营下如今的事业,容易么,可不能轻易给毁了。

    之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