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第124部分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124部分

小说: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村改造计划,在全占领区内,以广大农民为基础。争取把所有农民都重新登记造册,逐步完善原先的动员兵机制,以备能在关键时刻动员起一只庞大的军事力量。

    对于动员兵,还是原来那种制度,平时务农。农闲时候则统一练兵,不过不同的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所以二三级动员兵基本不需要训练,参加军事训练的只需要一级动员兵,也就是那些青壮参加就行,在参加军事训练的时候也会给一定的经济补偿,也就是薪水。而那些二三级动员兵成员,可以去参加农村改造计划。

    也就是说,农闲时候,让青壮去参加军事训练,让中年男子以及壮年妇女去兴修水利,由于兴修水利会加派建筑队,重活、技术活都由建筑队负责,所以就算兴修水利的不是青壮,也可以做的比较好。

    初步估计,如果动员兵全部发动起来,只是李志高的辖地,就算只招收十八岁到二十五岁的一级动员兵,也可以招到超过一百万人,这一百万人要在农闲时候给他们提供吃喝薪水外加服装跟武器弹药,每年下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当然,动员兵只是为防意外,主要还是靠雇佣兵,也就是志愿兵。根据新计划,将会在一年内,再陆续组建三个甲种野战师,十个乙种守备师。其中甲种师以后将会变更为1。2万人一个师,乙种师为1。5万人一个师,再加上其他辅助人员,这样算来,就要再招收二十万人,加上目前现有的部队,到时候将会建立一支总人数达三十万人的近现代化正规军职业部队。

    有了三十万全副武装的正规军,外加百万动员兵,到时候吓也吓死那帮军阀了,要想统一全国的话,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哪怕袁世凯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对付的了这么庞大的一股力量。

    毫无疑问,赵嘉怡的这四个计划一旦实行,那消耗的资金将会是海量的,别的不说,光一个大修路计划,赵嘉怡计划在一到两年之内,在江南地区修筑三千公里铁路,就这个计划要是说出去就会让人吃惊不已。要知道,此时的美国太平洋铁路,也是三千公里,一共用了七年,自己要用一年修完,虽然不是不可能,但肯定要增加人手跟机械设备了,至于其他几个计划,也是耗费巨大。

    很显然,这些计划的核心就是一个,那就是使劲儿花钱,用花钱的方法把辖区内各阶层人士的生产积极性都给调动起来,让他们都在资金的刺激下活动起来。

    可以想见,一旦当资金陆续到位,当这些计划开始实行,那么李志高的占领区将会变成一个大工地,城里还好说,但是在城外,肯定到处都会是一片热火朝天热热闹闹的景象,加大对生产环节以及流通环节的刺激。

    一旦这种情况形成,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增加整体的财富创造力,而在短期内投入这么高,还会造成一种群体效应。给人造成一种不亚于大**跃*进时期的癫狂。

    对于李志高的担心,赵嘉怡也说了,这就是变种的大*跃*进计划,不过,跟另外一个时空的大*跃*进不同,这是在一个可控的。小范围内的,并且有技术支持的大*跃*进,因此叫做可控式大*跃*进。

    这个新的大*跃*进不会让你去搞大炼钢铁那种需要高技术含量的强人所难的事儿,而是让你大修道路大修水利,也就是大规模修建基础设施,做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严格的说,这更像罗斯福新政,充分发挥低素质劳动力的的力量,让资金在劳动中流动起来。创造更高的价值。只不过,罗斯福新政是政府掏钱,而这个新政是李志高自己掏腰包,当然,最后的结果也是李志高个人享有。比如说修建的铁路,公路,还有那些水利设施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所有权,最后都会归李志高个人所有。因此,如果嫌弃大*跃*进不好听。也可以叫做李氏新政。

    反正李志高有大量赚钱的办法,比如那个用现代白银去套购这时期黄金的计划就正在展开,再加上自己增发银币跟纸币的低通货膨胀政策,都会让这些计划运行的更顺畅。

    按照赵嘉怡说的,既然民国还是银本位,而白银在现代社会便宜的快成大白菜了。你有大量白银做后盾,银元卷那种纸币也逐渐建立起信用了,什么时候缺钱了,自己开动机器铸造银元跟印钞票就是。以目前江南地区这种农业社会的态势,稍微增加一点通货膨胀。反而能够刺激经济的运行,可以更快的建立起必要的工业基础。

    当然了,虽然这些计划都很美好,也很庞大,但具体实施起来,肯定不可能一下子全铺开,得一点一点来,而首先要做的,毫无疑问就是开源,也就是交好大资本家,把李志高手上的一些民用技术跟自己能制造的机械设备放出去,用技术、设备以及政策,去跟这些资本家搞合作。

    这次举行军事演习为什么要请这些商人过来?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跟他们谈合作的事情,之所以先让他们看军事演习,就是先敲打他们一下,顺便给他们吃个定心丸,让他们知道跟政府,或者说跟李志高合作保证没问题。看,有强大的军队做后盾,你还怕什么?

    果然,接下来,李志高不再理会黄兴,而是按照既定的流程,招呼那群大小商人下了观测楼,到了另外一个早就预备好的大型板房车间内。

    板房内部,正摆放着一架架或大或小的机器,机器旁边有铭牌说明,此外这里还有不少穿着蓝色工人装的年轻人,这些人就是解说员,负责等下给这些特意招来的企业家解说不同机器的功用。

    “张先生。”李志高指着一台纺纱机对张謇道,“这台东西,你看看不会陌生吧?”

    “这是……纺纱机?”张謇迟疑的道。

    “没错,正是纺纱机。”李志高笑眯眯的点头。

    “纺纱机?可怎么没看到锭子?”张謇问。

    “因为这是最新式的气流纺纱机。”李志高道,“这台机器是利用气流纺纱,结构简单,速度更快,效率也更高,唯一的不好处就是纺出的纱比较粗,不如环锭纺出来的细,不过在这个时代,这种所谓的比较粗,也比你们的机器纺出的纱要好太多了,更何况,面料粗一点才更耐穿不是?当然,你们如果想要更细一点的环锭纺的细纱机,我们这里也有,看,那边就是。”

    “哦。”张謇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放心。”李志高笑着道,“等下你们可以尽情的问这里的技术解说员,他们会给你们解说,并现场示范,总之,这些机器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哪里哪里,对于李都督的承诺,我们都是深信不疑的。”张謇笑着道,“不过,您之前说,除了新式的纺纱机、织布机外,还有联合收割机、轧棉机、榨油机、面粉机等一批先进工业器械,是不是这样?这些机器也都在这么?”

    “这是当然。”李志高点点头,“你说的那些机器这里大部分都有,还有一部分这里放不开,在另外一个房间展示,时间有很多,你到时候大可以慢慢看,慢慢选,不用着急。”

    “哦。”张謇点点头,“那您说的会提供全套技术资料,并派技术人员过来指导的事儿,也是真的?”

    “那是当然。”李志高道,“像精炼白糖、水泥砖材、玻璃制造、小五金配件制造,还有火柴、肥皂等项目,我都会提供全套的技术资料,并且也提供设备跟技术人员,保证包教包会。此外,我们还会提供很多政策扶持,比如税收上会减免一些,保证不会重复收税。呵呵,当然了,我提供这些是跟你们合作,我既然有股份,我总不能太亏待自己不是?”

    “那是那是。”张謇赔笑道,“您这些东西,那肯定是好的,就不知道具体合作方面,我是说股份方面,您打算怎么个算法?”

    “就如我之前说的,我提供设备、技术还有政策,并且以设备跟技术入股,你们出资金、地皮、厂房还有人工。至于如何分股么,我们会对不同设备以及技术制定一个价格评估,评估出价格后,会给你们看。到时候,我的这些设备跟技术,就按照那些价格来算股份,你们呢,如果想跟我合作,则最少要按照同等价格的资金入股,多投入当然更好,那样你们占的股份也更多,也就是说新公司你们最少要占一半的股份,并投入相应的资金。

    等新公司建立以后,我保证不会随便干涉公司运作,当然我也没那工夫,因此公司的具体管理,实际是你们自己说了算。当然了,因为我也入了股,而我还是本地的最高领袖,所以我入股的公司,我的身份都要匿名,并且工人还要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不能说我入股的公司对工人太苛刻不是?”

    “那是那是。”张謇道,“李主席宅心仁厚,我们都是佩服的。”

    “那倒不是宅心仁厚。”李志高笑了笑,“实在是我的这些设备跟技术都是最先进的,到时候新工厂必然会利润很高,也就没必要压榨那些可怜的工人了。工人只有收入高了,能养家糊口了,才能不给我惹事儿不是?要是你们太过克扣工人工资,那早晚会出事儿的。总之呢,要跟我合作,就必须遵守我的规矩,我保证让你们都赚钱,但你们也得支持我,听我的话,不能跟我唱反调,明白么?”

    “明白明白。”张謇连忙点头,“主席放心,我代表江南商会,保证一切以李主席马首是瞻,保证拥戴李主席,保证不跟您唱反调,您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绝对不会有一点含糊。”(未完待续。。)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这个时期的中国商人,是最识时务的,因为不识时务的商人,早就被清末官僚吞掉了,因此剩下的能生存下来,并且越活越好的,都是那种能紧跟时代潮流,能见风使舵的好手。

    也就是说,能李志高这次商业展销会的人,原本就是存着讨好李志高的心思,就算没有之前的军演示威,没有那些高档设备跟新技术,这些商人也不会拒绝,甚至一开始他们都商量好要捐多少款,挨多少宰了,如今李志高没有强行摊派,还给了他们那么多好东西,要是再不识抬举说什么不想合作,那纯粹是找抽。

    所以说,因为双方都很有诚意,所以李志高的这次示威兼新技术展销会举办的相当成功,就在李志高说出他的合作计划之后,现场的一百二十三名商人没有一个表示有异议的,并且都表示出一副很有兴趣的表情,就在还没搞清楚那些设备的好坏跟作用的时候,就拍胸脯表示赞成合作。

    对于这些商人的“热心”,李志高也很满意,不过他知道,目前这些商人之所以这么上道,是怕他,因此为了让这些人真正了解这些新设备跟新技术的好处,因此特意要求他们都留在这里,在那些解说员的带领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目前所经营的行业,去选择那些相关的机械设备以及合作项目。

    还别说,经过七天的参观学习后,在场的商人都大呼一口气,并且充分兴奋起来,因为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中,没有人比他们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