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二战风云 >

第87部分

新二战风云-第87部分

小说: 新二战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些事情上,楚思南可以感受到一点,那就是在苏联高层内,似乎对什么男女关系并不怎么看重,在这一点上,是和国内以及西方国家并不相同地。只不过这样好吗?楚思南无法作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不过他能肯定一点。那就是不片面的以男女关系为出发点,评判一名官员的称职与否,可以避免很多冤假错案的发生。而如果对这种事情丝毫不重视,却又容易滋生腐败。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走哪条路都不是那么地尽善尽美。
    楚思不是喜欢在一个问题上纠缠不休的人,他和科涅夫、安东宁娜寒暄了几句,便将注意力转到坐到他身后的巴季茨基身上。这是自从上回在卡累利阿前线分手之后,楚思南第一次和这位老相识见面,在他看来,巴季茨基明显比上次见面地时候精神了许多。
    在之前,楚思南听说自己为第二十七师申报近卫师的要求,已经在最高统帅部方面获得了批准,而巴季茨基也因为在那场战役中的卓越表现,而受到了奖励。有小道消息称,在这次的授勋仪式上,巴季茨基将会被晋升为少将,只是到目前为止,这个消息是否可靠还无从得知。
    原本楚思南是不打算在这种场合下同巴季茨基有过多交谈的,毕竟目前人家正受图哈切夫斯基的看重,而自己作为另一个阵营中的主要人物,如果同他在这种场合下接触过多,极有可能会影响到人家的前程。
    不过他这么想,并不表明巴季茨基也会这么考虑。自从上一次在布拉耶夫斯基的经历之后,巴季茨基就实心实意地把自己当成了楚思南的追随者,他觉得在目前的苏联军界,只有楚思南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正因为如此,他在这一段时间里,虽然也了解到统帅部内的一些派系斗争,但是却从未把自己放到同楚思南对立的一个层面中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巴季茨基才是真正的军人,他根本没有什么政治头脑,而且也懒得去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他不管什么图哈切夫斯基,什么布柳赫尔,他也不管追随谁才会得到更多的好处,在他看来,自己是个军人嘛,上阵杀敌、夺取战功才是获得荣誉的唯一途径。在这一点上,巴季茨基似乎和波波夫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由于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巴季茨基在一进入会场之后,就迫切的想要同楚思南交谈几句,只不过对方一直在同科涅夫寒暄,所以他也没有好意思插嘴,一直静静的最在后排等待机会。当楚思南回头看他的时候,他便立刻往前凑了凑身子,喜气盎然的说道:“楚委员,我听说今天早上统帅部已经做好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安排,怎么样,给你的安排是什么?”
    “楚委员?”楚思南愣了愣,旋即醒悟过来,敢情这位马上要升任少将的年轻人。到这个时候还对自己保持着当初的称呼呢。
    “给我地安排可是不太好,”楚思南笑了笑说道,“今天上午的决定一下来,我恐怕就要有一段时间不能上战场了。”
    “为什么?!”巴季茨基吃了一惊,他往前挪了挪身子,小声问道,“是不是,是不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那倒没有,”楚思南心中有些感动,从巴季茨基的表情上看。这位年轻人是真的很关心自己。“布柳赫尔提议,让我负责抓一段时间的军事工业工作。这项提议已经在统帅部里通过了,所以在短期内。我恐怕是无法指挥作战了。”
    “噢,这样啊。”巴季茨基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的表情,沉默片刻才说道,“这太可惜了,我还想着能够在下一阶段的作战中,继续听从你的指挥呢。”
    “怎么,你地部队休整完毕了?”楚思南不答反问。
    “当然。”巴季茨基兴奋得说道,“自从近卫步兵师的称号批复下来之后,补充部队损失所急需地兵员、武器装备就都不是什么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休整的速度自然要加快很多。现在我唯一缺少地,就是作战的机会了。”
    “那你也不一定就有立刻开赴前线的希望啊。”楚思南笑了笑说道,“你现在恐怕还不知道吧,最高统帅部方面。哦,准确地说是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有意要在你所指挥的二十七师的基础上,组建一支全新的集团军。今天早上,这一项提议已经在最高统帅部会议上获得了通过。通过这项决议,你的二十七师将会得到扩编,并最终成为一支精锐地摩托化集团军,你,仍旧会是这支近卫集团军的指挥官。”
    楚思南抬起一支胳膊,扭转着身子,在巴季茨基的肩膀上拍了拍,然后眨眨眼睛笑道:“因此,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你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恐怕没有机会去到前线了。不过与此同时,我也必须要祝贺你,你要荣升了。”
    巴季茨基愣愣的看着楚思南,好半晌之后才回过神来,似乎兀自对这个消息不敢相信,筹措了半天,才犹犹豫豫地问道:“楚委员,你,你没骗我吧?”
    难怪巴季茨基会不敢相信,因为这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个绝绝对对的惊喜,而到目前为止,除了楚思南向他说起过这件事之外,他没有得到任何相关消息。不过,巴季茨基是绝对相信楚思南的,这不仅因为楚思南有权利参加统帅部最高层地会议,还因为曾经的那段经历。
    “你看我像是在和你开玩笑吗?”楚思南失声笑道。“我不妨再告诉你一句,那就是我今后这一段时间的工作,都是和你的部队息息相关的。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已经给了我命令,那就是要把你的集团军作为一个试点型的单位。今后一段时间里,机械制造部各个下属的武器研发单位,都必须优先考虑把新式的武器装备补给给你们。所以说呢,从今以后,咱们的命运可是息息相关的了,我是你的后勤保障官,而你呢,则是我的试验品,哈哈哈……”
    “哦,那……”巴季茨基似乎还想再问些什么,不过这时候楚思南已经朝他做出了一个收声的手势,同时,还指了指前面主席台的方向。
    巴季茨基愕然朝台上看去,只见此时会议已经即将召开了,包括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等人在内的苏联最高主席团的代表们,已经按照既定的座位次序入席了。
    随着一阵儿扩音器发出的嗡嗡声,一场直接影响到苏联此后数十年高层权力结构的军方战绩总结会议召开了。
    这次会议虽然不是苏维埃全体会议,也不是政治局会议,但是其对苏联二战后期,乃至战后的权力结构,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正是在这次会议之后,包括楚思南在内的众多苏军新一代高层将领、军事委员,在很多的时间内,就纷纷脱颖而出,成为了苏联政坛上新一波势力。像巴季茨基、索科洛夫、苏斯洛夫、巴格拉米扬等等,都是在这一次会议之后,才真正走上苏联高层权力之路的。
    就是这次会议上,处于图哈切夫斯基与布柳赫尔权力争夺中的苏军最高统帅部,破格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军事将领、军事政工干部。例如:楚思南因出色的指挥了别洛耶胡区战役,而被授予中将军衔;巴季茨基因在布拉耶夫斯基正面突击战中优异表现,而被授予少将军衔;苏斯洛夫被提升为2级集团军军事委员;索科洛夫被提升为装甲兵兵种少将;巴格拉米扬被任命为列宁格勒苏维埃第一书记等等等等。
    苏联最高统帅部的这一系列任命,原本是出自图哈切夫斯基与布柳赫尔之间权力争夺的需要,这两方都极力想要借这一次机会,通过提拔新人,来倾轧对方的外围权力构成。可他们想不到的是,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看来,确确实实的增加了他们的力量,但是却在客观上,促成了一个新生派系的形成。
    这支新兴的政权派系,完全在苏德战争中出现,并迅速的成长起来,而后,又在很短的时间内紧抱成团,令任何人都不敢小觑。
    这一股新兴的权力派系,后来被美英等西方国家的苏联史研究者暧昧的称为“列宁格勒派”或者是“北方派”,其政权派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派系成员全部出自苏联原北方防线的两大方面军。而对这种政权派系的形成现象,学术界也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那就是“国家政权地方化现象”,或者是“国家政权的区域性结盟”。
    这样一种脱胎于战争的国家政权派系,可以说是政治界中的怪胎,由于其产生条件方面的时代性,这种政权派系虽然牢固,但是却注定不能维系多长时间。毕竟一个政权派系的存在,需要接连不断的有新生力量注入,而战争只是某一个时代的现象,它不可能长期的维系下去。一旦战争结束,那种在同一个战壕里培养出来的牢固感情,将无法继续维系,到那时,也就是这个政权派系出现分裂的时候了。
    最令人感到诧异,或者说是感兴趣的一点是,在这种组织结构紧密地政权派系中,真正起到灵魂作用的,竟然是一个不属于斯拉夫民族的外人。而这个人自然就是此时才刚刚在苏联国内以及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中初露锋芒的楚思南。
   
第八章 将军的出巡


    修建自一九三五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历来都是共同莫斯科与西伯利亚方向的主要交通大动脉,其主要干线有三条:一条从莫斯科出发,经由费拉吉米尔到高尔基,然后横渡伏尔加河,一直向东抵达基洛夫;一条从莫斯科出发,经由雅罗斯拉夫尔到沃洛戈达,一直向东北抵达阿尔汉格尔斯克;最后一条,则是从莫斯科出发,经由梁赞、萨兰斯克直到伏尔加河上的古比雪夫,并一直向东,通往中国蒙古方向。
    西伯利亚大铁路动脉的修建,其出发点是为了能够加强苏维埃中央对苏联西伯利亚腹地以及远东地区的实际控制,但是自从苏德战争爆发以来,尤其是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等主要原有工业区遭受德军威胁之后,这条铁路大动脉的存在,就成为了维系整个苏联卫国战争的最强生命线。
    四一年末的几个月里,无数的大工业企业被迫从苏联欧洲地区撤退,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这三条铁路动脉分枝,足足承担了数百万吨设备、物资、人员的运输任务。同时,也正是这三条铁路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苏联战事后方工业的布局,雅罗斯拉夫尔、喀山、古比雪夫、高尔基、伊万诺沃,继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以及高加索工业区之后,成为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主要工业基地。
    而继此之后,这三条铁路动脉的分支,又承担起了向西部前线输送武器装备、弹药、各式消耗品以及兵员的主要任务。目前,在这三条铁路干线上,夜以继日奔行着地,无一例外的都是输送物资的铁皮列车。当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运人的,只不过这些都是刚刚募集起来,准备输往前线的新兵,至于说普通百姓,那是不允许乘坐列车的。最高统帅部早在年前就已经下达了命令,对各地的铁路运输实施军事管制。其所有运输任务,都以保障前线作战为根本。
    在以往。楚思南对这些事情是丝毫不会去关心的,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刚刚接管机械制造部的他,不得不立刻着手安排这方面的一些事务。而因受铁路运输影响,而形成地后方工业布局,自然也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不可否认,在某些时候,处理政务要比处理军务劳累地多,事关方方面面的零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