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二战风云 >

第174部分

新二战风云-第174部分

小说: 新二战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地图上看。东宁、虎头两处日军要塞,就如同是一个不规则的“秃宝盖”。它们横亘在中俄东段边境上,牢牢的卡住了这一线苏军向满洲挺进的道路。纵身达十五公里的地堡防御工事,对于苏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很难啃下地骨头,现实的情况表明,尽管克雷洛夫与罗米佐夫指挥地军队已经在这一线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战果,但是这份战果也无非是在这到铜墙铁壁上凿出了一个未穿地孔洞而已。
    历经四天的战斗,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之后。却仅仅得到这么可怜的一点成绩,这样的作战效率,自然不能让楚思南感到满意,仅仅在地图上查看了一会,他的脸色已经变的铁青。
    楚思南那表情地变化,自然落在了克雷洛夫两人的眼里。他们知道,接下来这位将军肯定又要有一番训斥了,当然。现在仅仅是一番训斥对于克雷洛夫两人来说还是好的,他们现在担心的是,楚思南一个不爽之下,真的解除了他们的职务 ̄ ̄他有那样地权力。
    “克雷洛夫同志,罗米佐夫同志,”缓缓的从地上站起来,楚思南重新戴上他的军帽,同时语气平淡地说道,“在占据着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你们用了四天时间,在这个该死的要塞上,向内推进了不到三公里。今天,就在这里,你们难道不想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吗?”
    克雷洛夫与罗米佐夫两人面面相觑,他们早就想到楚思南会在这个问题上发难,只是没想到他会如此的开门见山,。
    “将军,”沉默了半晌,克雷洛夫才小心翼翼地说道,“你有所不知,眼前这东宁、虎头的要塞,日本人已经经营了长达数年之久。其地垒深、防御火力密集、弹药储备丰富,而且在其构建上,也非常的到位,根本不存在防御死角。因此,我们的炮兵无法从根本上对他们的地堡实现摧毁性打击,同时,部队的冲锋又找不到进攻的依托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进攻自然十分困难。不过现在好了,我们在这一线上已经实现了点的突破,如果能够给我们足够的时间,那我相信……”
    “你的意思是说,我给你们的时间不够充分喽?!”不等克雷洛夫将话说完,楚思南便毫不客气的质问道,“那你说吧,你们需要多长时间?一个月还是两个月,抑或是一年、两年?!”
    克雷洛夫无语,作为一名将军,他自然知道在作战方面,时间是最为紧迫的。
    “将军……”罗米佐夫欲言又止,在他的心里,此时有一些话感觉不吐不快,但是那对楚思南的畏惧,又让他忐忑的不敢多说。
    “怎么,罗米佐夫同志,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楚思南扭过头来,看着罗米佐夫说道。
    “将军,我只是对这次的战役有一点个人的看法,不知道该不该说出来,”罗米佐夫咬咬牙,下狠心说道。
    “如果不是推卸责任的话,你可以说出来。”楚思南面色严肃的说道,这一次他是真的下决心了,要把四线方面军的这两个指挥员撤换掉。虽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是楚思南却不认为自己的下属中有如此的无能之辈。
    “将军,我认为强攻东宁、虎头两处要塞,在本身上来说,就是一种错误的战役安排。”罗米佐夫犹豫了一下之后,才毅然说道。
    “哦,你这么说,是对我的战役安排有看法喽?”一股子怒气从楚思南的心底升起,来到苏联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大小战役无数次。却从未尝试过失败,当然,也更没有人对他地战役安排提出过异议。如今,一个作战失利的下属,却在他的面前提出了这个问题,这难免会激起他的恼怒。
    “是的,将军。”硬着头皮,罗米佐夫点头说道。
    “那我倒是想听听,罗米佐夫同志又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强压下心中怒气,楚思南漫不经心的说道。
    “将军。”罗米佐夫摘下自己的军帽,走到楚思南的身边说道。“尽管我知道这可能会冒犯到你,但是有些话。我还是不得不说。你在西线对德国人的战斗中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你地作战思想,你所指挥的那一场场战斗,都可被奉为经典,我想作为苏维埃地一名军人,没有人会怀疑你在西线战局扭转方面所处的重要地位。不过将军可曾想过,当你从西线转调到东线地时候。你所面对的敌人已经发生了变化,你所身处的战场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这里,你所面对是日本人而不再是德国人,你所身处的战场,也不再是国内那一望无际的平原。必须要承认。同德国军队相比,日本军队的素质要差很多,他们装备落后。机动性差,指挥官的战术运用不灵活,同我们英勇地红军相比,他们是一支绝对的弱旅。但是,满洲地形地势复杂,山岭纵横、林深水阔,再加上日本人在这里近十年的经营,很多地方都有类似于东宁、虎头这样的战略要点,或者说是要塞。而在类似于这样的地方,我们占有优势的装甲部队、航空部队、炮兵部队,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优点,相反,却需要依靠纯粹的步兵去发起肉搏式地冲锋。这样的战斗,在我看来,无异于以我之短搏敌之长,是得不偿失的……”
    “你等等!”楚思南听到这里,忽然挥手打断了罗米佐夫的话,他皱着眉头,细细思量自己这位下属所说的一番话。
    老实说,楚思南并不是那种听不进建议的人,他之所以在东线战役初期,制定出这样的兵分四路、大兵团集群化扫荡式进攻的策略,一方面是由于私心内对日军的仇恨,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在西线对德作战中的影响。在西线对德的战争中,苏德双方展开的无疑都是大兵团硬碰硬的较量,基于这种作战方式,双方往往针对某一地区集结重兵,你来我往,进如潮水一般一哄而至,退亦如潮水一般轰然而溃。优势兵力条件下的迂回、钳形合围、突击反突击,这些就是大兵团平原作战条件下常常运用的作战方式。
    在西线指挥作战近两年,楚思南在不经意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作战的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定式同样被他带到了远东、太平洋战场。以大规模的空军突袭首先打掉日军的防空能力,利用海军的潜艇部队实施大范围的海域封锁,从而打掉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这两步作战安排,无一不体现出那种大规模兵团作战的思维。而对这一作战思维体现最明显的,还是四个线上进攻的安排 ̄ ̄楚思南之所以这样安排,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压缩日军在满洲的防线,与此同时,由一线、四线方面军实施战略迂回,并最终对满洲日军实现大范围的合围。
    真是由于这种既定战式的影响,楚思南才由不得任何一个方向上出现问题,各个方面军的同步压进,才能发挥出这种战术的最佳效果。
    但是,现在问题出现了,由于日军长期经营的要塞易守难攻,四线方面军按照原定计划向前推进的步伐,在很大程度上被迟滞下来,说实话,在罗米佐夫说出这番话之前,楚思南并没有去考虑自己的既定战术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而今,他心动了,他开始考虑自己预先定下来的作战方针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而倘若真有问题的话,那又该如何去修改呢?
    就在楚思南皱眉沉思的时候,克雷洛夫和罗米佐夫两人感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力,尤其是罗米佐夫,他很清楚这个时候自己最为需要的是什么。事实已经很明显,如果楚思南不是那种能够听进建议的人,那么接下来,他罗米佐夫就肯定要遭殃了。
    三人在不同的心情中沉默了四五分钟的时间,楚思南忽然在地图面前蹲下了身子,他先是仔细查看了一番地图,然后才摆摆手示意身边的两人蹲下,同时说道:“罗米佐夫同志,你继续,说说看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克雷洛夫与罗米佐夫对视一眼,他们在这一刻,都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那种如释重负的欢欣,同样的,也直到这一刻,两人才发觉,就是那么一会的功夫,他们彼此内里贴身的衣服,已经完全被冷汗打湿了。
    “将军,”拉着克雷洛夫在楚思南的身边蹲下,罗米佐夫稍微考虑一下之后说道,“鉴于满洲地形的复杂情况,以及敌我双方在武器装备、投入兵力上所存在的差距,我认为我们大没必要同他们在某一个特定的防御据点上过分纠缠,更没有必要一再压缩他们的防线,以求最终用一场决战来决定胜负。”
    “你的意思是说……”楚思南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的眼前一亮,然后盯着罗米佐夫说道。
    “变一场大的合围战为数场较小规模的围歼战,”罗米佐夫说道,“充分利用我们装甲部队突击能力强、行进速度快的优势,对围聚在哈尔滨、沈阳、长春、吉林几大区域实施突击,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整体战场实现分割,从而也切断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我制空权的绝对优势,随时对装甲部队的行进实行空降掩护。对日军重兵防御的地区,实行迂回与合围并用的策略,我们……”
    “好!”听罗米佐夫说到这里,楚思南已经明白了自己这位属下的具体意思,他摆摆手说道,“罗米佐夫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毫无疑问,你所提出的这一问题很重要。恩,这样吧,你马上起草一份详细的方案交给我,我会按照你的提议做出新的战区安排的。”
   
第十五章 黑太阳的末日(1)


    玉隍里,黑龙江省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由此出发向西南,仅仅不到三十五公里的路程,就是牡丹江 ̄ ̄这里不仅是日本关东军第一方面军指挥部驻地,同时也是关东军一个主要的战略物资囤积地,还是所谓的开拓团主要聚集地,大批从本土前来满洲的日本侨民,主要聚集在这里。
    自从苏军发动对满洲的全面进攻以来,日本关东军总部就对其下辖的各个部队做出了重新的调整,鉴于第一方面军主要防御的东线地区有着坚固的东宁、虎头两处要塞,因此,关东军总部便从第一方面军抽调了整个第五军前往纳河、齐齐哈尔一线驻防,而在牡丹江一线,则仅留下第三军的三个师团作为防守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军的三个师团就将担负起同时守卫林口、掖河、汪清、延吉一线的繁重任务。
    为了能够更好的指挥随时可能到来的战斗,第一方面军指挥松村知胜少将,便将自己的指挥部迁移到了玉隍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里,在他看来,这里实际上比牡丹江要安全的多,毕竟苏联的空军不会将他们轰炸的目标,放到这个小村子的头上。
    不过事实如何呢?
    十月二十七日,苏军四线方面军一部,两个摩托化师、一个装甲师,突然绕过东宁、虎头一线的日军边境壁垒地带,出现在北满以东的松嫩平原上,进攻目标直指日军防御松懈的穆棱地区。而在此之前,也就是二十七日地凌晨时分。苏军已经开始在穆棱及其周边地区实施空降,两个伞兵旅被空投到了穆棱周边地区,他们的作战目的,就是在大部队赶到之前,阻击企图在这一带地区构筑防线的日军。
    由于苏军的这一步进攻发起的非常突然,同时,在空降兵与摩托化部队配合作战的情况下,战场推进的速度也非常快,所以,日本关东军方面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必要的反应。及至二十七日下午五点,苏军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