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解放战争(下) >

第56部分

解放战争(下)-第56部分

小说: 解放战争(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建树,但在国民党军一线作战部队内部,一名资深的共产党员能够隐藏如此之久,并被逐步提升至师长的位置,其大胆、耐心和智慧令人惊叹。
  黄埔毕业的廖运周自一九二八年起,就接受党组织的委托秘密从事地下兵运工作。一九三七年,廖运周所在的部队开赴河南焦作,与豫北管区合并成师,当时的豫北管区的司令官张轸,北伐时曾是以程潜为军长、林伯渠为党代表的第六军的一名师长,因此政治立场是反蒋的。廖运周迅速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是:“在这个部队隐蔽精干,发展势力,掌握兵权。”自那时起,廖运周一直隐蔽在一一0师,历任团长、旅长、副师长和师长等职。这一漫长的潜伏过程是艰辛和危险的。内战爆发后,晋冀鲁豫中央局国民党军工作部的秘密联络员进入河南新乡一一0师驻地,见到廖运周。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一一0师的行动计划是:“在有解放军接应的前提下举行起义,起义前的任务是收集军事情报。”一九四六年九月,第八十五军奉命出动,掩护第五军向徐州移动。一一0师在河南民权县刚下火车,官兵们就听见了剧烈的枪声——刘伯承、*率领的部队正在攻击位于郑庄寨的第八十五军军部。军长吴绍周在电话里呼叫一一0师火速增援,廖运周很想利用这一机会与刘邓的司令部取得联系,但是情况不明,缺乏渠道,只能向吴绍周报告说自己也受到了包围,正在激战之中,以拖延增援军部的行动。天亮之后,刘邓部因攻击效果不佳,战斗伤亡严重,被迫撤离战场。廖运周立即向军长报告了这一情况,以致吴绍周以为是一一0师经过“英勇作战”把围困军部的*打跑了。后来,*托人告诉廖运周:“郑庄寨战斗是有意不打一一0师,而专打第八十五军军部,目的是为了牵制第五军,使他不能开往徐州,打了第八十五军起了牵制作用,这就是胜利。至于我军有损失,那与你们无关,你们是无能为力的。”
  一九四七年,一一0师开赴山东战场,*随即指示,将一一0师地下党的关系转到*华东局。同时,陈毅也再次强调:“当前搞情报比起义贡献大。”这一年的夏天,一一师地下党委正式成立,廖运周任书记,副官处副官的刘浩任副书记。他们开始整顿队伍,凝聚进步力量,把顽固派分子排挤出去,将一大批年轻军官团结在身边。这期间,国民党军豫北战场作战计划和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作战计划及电报密码,都是由他们搞出来然后送至距一一0师驻地最近的解放军部队的。秋天,一一0师地下党组织关系转入中原军区,*的指示是:“积极准备,耐心等待,在最有利的时机起最大的作用。”

第十三章 淮海战役:惊人的态势(14)
让一一0师的秘密党员和准备与蒋介石分道扬镳的进步军官继续隐蔽下去是困难的——“有的同志逐渐流露出一些急躁情绪,对长期隐蔽在敌人内部缺乏耐心”。而随着国共两军决战态势的日益明显,开赴一线战场作战似乎不可避免,于是隐蔽下去的危险性越来越大,特别他们搞不清楚什么时候才是“最有利的时机”。*说:“组织上没有忘记你们,只是目前还没到时机,起义要在军事上、政治上起最大的作用。不是万把人、几千支枪的问题,你们要考虑到全局,不应计较局部得失。”——第八十五军一一0师,是一颗埋藏在国民党军作战部队中的定时炸弹,引爆必须等待能够带来最烈破坏效果的时机。
  一九四八年九月,第八十五军划归第十二兵团,奉命进入徐蚌战场。一一0师地下党委再次开会,认为起义的有利时机可能到了。但是,全师官兵不愿出动的情绪也让廖运周有些着急,因为部队拉不出去,战场起义的计划就会落空。他破例发给所有官兵每人三个月的薪金和大米,并允许官兵到汉口、广水等地探一次亲,之后部队才勉强出发。第八十五军突破浍河后,黄维意识到兵团已陷入包围圈,军长吴绍周去南坪集开会回来,连夜向师长们布置转移行动:“*有纵深配备,正在向我军两侧迂回,我军将被包围,现在黄司令官已下决心转移。第八十五军主力放在南坪集附近,占领阵地,向西北警戒,掩护第十八军和第十军转移。待两军通过后,第八十五军经罗集向固镇以西地区集结。兵团司令部在第十八军后跟进。”吴绍周告诉廖运周,一一0师暂归黄维直接指挥,向湖沟集方向武力搜索。
  廖运周很着急,因为黄维已经察觉危险正准备逃脱,可当下没有把情报送出去的条件。他对吴绍周军长说:“为什么把我师划归黄维直接指挥?这样分割使用有诸多不便。为什么要第八十五军掩护第十八、第十军转移?他们各自掩护直接转移不是更好吗?第八十五军由赵集直接开往固镇西北地区不是更好吗?”这种挑拨的话让吴绍周沉默了好一会儿,吴军长最后说:“武力搜索的兵力可大可小,把你的三二八团给我留下当预备队吧!”——吴绍周的这一决定让廖运周很满意,因为一一0师目前只有三二八团不好掌握,廖运周一直担心这个团会是起义时的一个麻烦。
  二十五日拂晓,廖运周集合部队准备出发,吴绍周派人来通报说,军作战处长郑家兴乘吉普车给一一0师送命令时,在师部附近被*连人带车捉走了,一一0师原地待命。晚上,一一0师奉命赶到双堆集。廖运周见到了黄维,主动要求承担突围前锋的任务——廖运周的想法是,只有担任前锋,才能与第十二兵团的其他部队脱离开,而一一0师如能在突围时举行战场起义,很可能致使黄维的整个突围计划瓦解。从黄维那里回来后,廖运周让师侦察连副连长、秘密党员杨振海立即出发。杨振海要直接找到解放军前沿部队接上头,请他们在一一师突围处的左翼“闪开一个口子”,等一一0师过去后再将口子重新封上。
  二十六日晚上,黄维异常紧张,明天的突围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兵团的生死。此刻,他与李延年、刘汝明之间的距离不算远,他很怀疑*能将他的十二万人马合围起来,而四个师的强大兵力并排突击,遭到阻挡是肯定的,但还没有突不出去的道理。黄维唯一的担心来自他所熟知的国民党军无法克服的弊端:在危急时刻,谁也不愿意损失自己的部队去配合或援救友邻。一旦明天突围受阻,兵团将被围在双堆集地区,即使*吃掉自己不那么容易,但友邻部队增援不力,官兵作战意志消沉,重蹈黄百韬兵团的覆辙也不是没有可能。在这个夜晚,黄维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如此积极地进攻作战,是不是犯了个鲁莽的错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三章 淮海战役:惊人的态势(15)
廖运周派出去的侦察连副连长杨振海,很快就被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十二旅的前哨捉住了。六纵当天与黄维兵团打了整整一天,特别是十二、十六和十七旅的杨庄、李庄、葛家庄前沿阵地,终日都处在激战之中,虽然阵地没有被突破,但是官兵伤亡很大。入夜,黄维兵团退缩双堆集后,前沿的硝烟还未散尽,一个国民党军军官就闯了进来,要不是这个军官不断地强调有紧急机密情报要送给前线首长,弄不好就被打红了眼的十二旅官兵当场打死了。纵队司令员王近山得知消息后,命令把“俘虏”送到纵队指挥所审问。杨振海一进指挥所,作战参谋武英立刻喊道:“老伙计!你还没死呀!”不明内情的王近山司令员听说这是刘邓首长派到一一0师做地下工作的同志,觉得在前沿发生这样的事真是出人意料。
  杨振海拿出一份黄维兵团突围计划图。这份作战图让王近山感到明天将有大战,因为黄维准备用四个师强行夺路,且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所有的火炮和从南京派来的飞机将全力助战。当听说一一0师准备起义,要求为其让开通道的时候,王近山和六纵政治委员杜义德一时不知该如何答复。首先,他们对廖运周不甚了解,不知道一一0师的起义是否有诚意。其次,即使起义是真心实意的,但敌人四个师向纵队前沿发起进攻,如果给一一0师让开一个口子,万一其他敌人趁机冲出,将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另外,谁能保证一一0师没有顽固军官,万一廖运周控制不住部队,把他们也放了过来,他们一旦调转枪口从我军的背后进攻,只有四个旅的六纵如何对付得了强大兵力的前后夹击?如果让黄维兵团从六纵的阵地上跑了,这就出大事了。
  王近山、杜义德立即请示野战军首长,刘伯承、*当即指示:“要不惜任何代价,坚决粉碎黄维的突围,同时要严密组织,保证一一0师起义成功。”*还特别提到:“廖师长在汉口的家属,我们安排转移,请他放心。”六纵指挥员立即部署迎接一一0师起义的具体事项:为了以防万一,不能让起义部队进入村庄,须在阵地纵深地域划出一条通道让其通过。而十六、十七旅将位于起义通道两侧占领阵地,如果起义部队中途哗变,两侧同时开火;如没有发生哗变,就集中火力消灭跟在一一0师后面的敌人。王近山对杨振海交代:一、一一0师的行动必须提前一至两个小时,争取在敌人全线突围之前把队伍拉出来;二、起义部队必须沿划定的通道出来,如果越界就会遭到火力打击;三、起义部队出来之后,须到指定地点集合。杨振海提出,在起义部队通过的通道边沿须标上路标,同时,派人进入一一0师帮助把部队带出来。
  六纵派出的人是作战参谋武英。武英化装成农民,与杨振海一起在前沿部队专门为他们制造假象的枪炮声中,接近了第八十五军的阵地,武英当即被哨兵扣押送往一一0师师部。
  此时,已是二十七日凌晨。
  获悉情况后,廖运周再次到了黄维那里,他有一个难题需要化解,即黄维布置四个师齐头并进突围,如果一一师被安排在中间,将很难单独地脱离战场。廖运周对黄维说:“四个师齐头并进不如用三个师好,把第十八军的主力师留在兵团作预备队,可随时策应第一线的作战。我师先行动,如果进展得手,预备队主力师可以迅速跟进,扩大战果。”黄维再一次受到感动,眼前的这位师长不但勇挑重担,而且还能为兵团整体考虑,于是,他拍着廖运周的肩膀说:“还是运周兄,好同学(黄埔同学)!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坦克、榴弹炮随你挑!第十八军的一一八师在后面跟进,掩护你们!”廖运周见黄维没有丝毫怀疑,进一步说:“我已经派便衣深入敌后,如果发现空隙,我们准备利用夜色提前行动。”黄维的嘱咐是:“有机会你就前进,要当机立断!”

第十三章 淮海战役:惊人的态势(16)
在武英的建议下,一一0师分为四路纵队,按正常速度前进。最前面的三二九团,由武英、杨振海和团长刘协候率领;三三团为后卫;后卫的后面再放一个可靠的连队负责收容;中间,是由师部、直属队的炮兵营、运输营、特务连、化学炮连、通讯连、工兵连组成的队伍。
  廖运周必须向军官们宣布起义的决定了。
  在双堆集附近黑暗的旷野中,一一0师营以上军官聚在一起。
  我开门见山地说:“现在,我们已被解放军全部包围了,黄百韬被消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