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解放战争(下) >

第32部分

解放战争(下)-第32部分

小说: 解放战争(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一章 辽沈战役:死亡的开端(40)
廖耀湘决定往南走。几个人刚走不远,发现随从副官没影了。
  再次徒涉白天往返的那道水渠时,身边的周璞突然大叫起来,他掉进一个没顶的深坑里了。他的叫声引来解放军的巡逻队,四周响起搜索的脚步声。这时候,新六军军长李涛也不见了。
  把周璞拽出来后,剩下的三个人继续向南。走了一夜,天快亮时,他们绕过一片小树林,发现旁边的村庄里战斗还在进行,廖耀湘估计那是新编二十二师六十四团的残部。三个人小心地绕过村庄往前走,走着走着,那位高参不知不觉走进一个看似平静的小村庄。突然,高参的身后有人叫了一声,接着高参被抓了。远远地落在后面的廖耀湘和周璞立即钻进田野中的高粱秸垛里。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八日,是廖耀湘一生中最漫长的一个白天。他蜷缩在高粱秸垛里,忍受着饥渴和寒冷,远处传来的零星枪炮声不断提醒着他此时的处境——廖耀湘,湖南邵阳人,农家子弟,一九二六年考入黄埔军校,因成绩特优,由蒋介石亲自批准赴法国军事学校、法国陆军大学留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校第一。一九三八年,三十二岁的廖耀湘升任国民党军新六军新编二十二师副师长,随部赴广西参加昆仑关大战,先以残酷的拉锯战阻敌增援部队,后以代理师长之职指挥新编二十二师与第六十军协同作战,全歼守关日军,攻占广西南部要地昆仑关。一九四二年春,廖耀湘率部参加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成功地解围陷于日军四面攻击的二师,新编二十二师因此被盟军誉为“世界上最精锐之部队”。第二年,新编二十二师进入印度,为打通中印公路,廖耀湘率部与孙立人的新编三十八师共同发动反攻缅北作战,战役期间擢升新六军军长。一九四六年一月,新六军奉命从驻地湖南进入东北战场,廖耀湘在平生第一次领略东北寒风之凛冽的时候,绝不会想到仅仅两年后他竟然落得无处藏身。
  夜晚终于来了,两个人继续逃亡。在一条田间小路上,他们遇到一个当地的百姓,用重金购买了些食物和两套衣服,吃了东西换了衣服之后,他们终于走到辽河边。要想逃出战场就必须过河,但是河边到处都是解放军官兵,他们藏在草丛里,等了很久也等不到机会。路边不断地有人来往说话,他们突然听见有人说沈阳已被东北野战军占领。
  绝望的廖耀湘决定往回走,朝着葫芦岛的方向走。
  几天之后,他们到达靠近锦州的一个名叫中安堡的地方。
  中安堡当地有句俗话:“一过山海关,吃饭到中安。”意思是凡在锦州一带赶大车跑运输的把式们,都要在这里歇脚,这里的饭馆、旅店一家挨一家,价钱便宜饭菜丰富。
  其中的一家小客栈名叫谢家饭店。
  这个不起眼的小客栈注定将留名中国当代战争史。
  小客栈的掌柜叫谢连方,他总觉得住进来的那个胖子很不顺眼,因为他不但神情紧张,穿的衣服与身材也不协调。当时,中安堡的民兵都被组织起来盘查过往行人,于是当民兵队长赵成瑞来巡查的时候,谢掌柜把这个情况汇报了。赵队长马上对胖子进行盘查。胖子自称叫李德胜,原籍江苏,现住黑山县北姜屯,昨天跑买卖被乱军抢去了财物。胖子保证自己说的是实话,还说家里有妻儿老小,恳求赵队长放了他。赵队长将信将疑,把胖子带回农会继续盘问。中途,胖子掏出个蓝色小布袋,拿出一个金镏子和金元宝,悄悄地往赵队长手里塞。赵队长一下子觉得这个胖子肯定有问题。三纵后勤部的李股长特意赶到农会,胖子又对李股长说自己叫胡庆祥,湖南东安人,被乱军抢了财物之后,向朋友借了这身衣服跑出来的。李股长越看这个胖子越像通缉中的廖耀湘,但又一时拿不准,决定将他带到警卫连继续审查。到了警卫连,连部卫生员恰恰是个“解放”战士,他一见胖子就说:“你不是廖耀湘吗?”胖子说:“我不是。我见过廖耀湘,他是秃脑门,没胡子,大肚子。我是胡庆祥。”警卫连里还有个炊事员,廖耀湘在新编二十二师当师长的时候,他是师里的炊事员,这个解放战士一见廖耀湘就说:“我给你做过饭。”可廖耀湘还是不承认。接下来的盘问没完没了,每一句询问都折磨着廖耀湘的神经。但是,新编二十二师副师长周璞因为被断定是普通勤务兵被释放了,于是廖耀湘决心等待可能出现的一线生机。

第十一章 辽沈战役:死亡的开端(41)
廖耀湘被三纵带走了,官兵们撤离战场时,只好带着他一起行军。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东北日报》:
  一天夜里,他想翻墙逃走,押送他的战士一梭子子弹打出去,大喝一声,吓得他搭到墙上的腿又缩了回来。林指导员告诉他:“你最好自己承认,不然新解放的战士也能把你认出来。”他还是否认,并乞求给他开通行证,放了他,达不到要求就装病不肯走路。后勤部让他坐卡车,司机是新解放的战士,一看就说:“没错,他就是廖耀湘!”十一月十一日后勤部段政委亲自审问,在无法抵赖的情况下,廖耀湘终于低头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三纵司令员韩先楚命令七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负责把廖耀湘押到沈阳去:“林总要见他,林总和廖耀湘是黄埔的同学。”临走,韩先楚把他披着的那件军大衣给了廖耀湘。在去沈阳的路途中,神经松弛下来的廖耀湘与身边的解放军干部们聊起天,当他听见解放军官兵唱起“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就打新六军”这首歌的时候,甚至还笑了。
  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与新六军誓不两立。一九四六年的四平之战中,廖耀湘从本溪以猛烈的火力北上增援,令在宽大防御线上阻击的三纵伤亡严重。几天以前,三纵官兵终于冲进了廖耀湘位于胡家窝棚的兵团司令部,现在官兵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当着廖耀湘的面。
  廖耀湘兵团,一个兵力庞大、火力强劲的战略机动兵团,长时间徘徊于无用武之地的境地,不断地失去战场突破的战机,不断地延误突围生还的时间,最终在两个昼夜内招致全军覆灭的结局——对于国民党军来讲,损失之惨重,前所未有;而对于人民解放军来讲,战果之巨大,史无前例。
  十月二十九日,*、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中央军委和东北局,他们已经梳理出了这场曾令他们眼花缭乱的大规模围歼战的基本脉络:
  从敌高级军官口供与缴获敌人作战命令及敌人行动位置等材料研究,敌廖耀湘兵团此次被歼经过如下:
  当我军包围锦州尚未攻击时,廖耀湘奉命向彰武前进,切断我军联络线,策应辽西作战。当锦州战斗业已基本结束时,蒋介石十五号下午到沈阳,立即决定廖兵团与锦西之敌立即向锦州前进,十八日敌占新立屯,十九、二十日两日继续向黑山前进,二十三、二十四日敌以新六军与二七师一个旅猛攻黑山未奏效,新一军企图向北镇包围,二十四日夜敌发现我五、六纵队赶到新立屯以东,二十五日十二时发现我三纵赶到打虎山以西时,敌遂改变攻锦计划,转向台安、盘山、营口方向前进,但二十五日敌四十九军与新六军之骑兵到达台安、盘山受我独立二师之迎击,敌误以为台安方向有我主力,于是又改变计划,各军皆从打虎山以东地区向新民、沈阳转进,但不意遭我五、六、七、八纵共四个纵队的顽强堵击,又受到我一、二、三、十纵队的猛烈攻击,遂全部被歼。 毛泽东发来电报,虽只有寥寥一语,但欣喜之情充溢字间:“庆祝你们歼敌十二个师的伟大胜利。”
  紧接着,*中央致电*、罗荣桓、高岗、陈云诸同志及东北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
  庆祝你们此次在辽西地区歼灭东北敌军主力五个军十二个师的伟大胜利。东北我军在两星期内连获锦州、长春、辽西三次大捷,使敌人损失二十六个整师共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对于全国战局贡献极大。尚望激励全军,再接再厉,为全歼东北匪军,解放沈阳而战!

第十一章 辽沈战役:死亡的开端(42)
沈阳,国民党军在整个东北的军事指挥中心,已在*的刀锋之下。
  死亡的开端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七日,深夜二十三时三十分,毛泽东起草了致*、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
  (一)围歼五个军,俘敌数万,极为欣慰。
  (二)当面敌人解决后,望以有力兵团[不少于三个纵队]星夜兼程东进渡辽河,歼灭营口、牛庄、海城一带之敌,堵塞敌人向海上的逃路。
  (三)廖兵团被歼后,蒋介石将从葫芦岛运一部兵力加强营口,并令沈阳一带敌军向营口迅速退却,此点你们必须充分的估计到。
  (四)如果在目前的数日内,沈阳一带敌军已经或正向营口逃跑,则你们全军须迅速向营口、海城方向进击。
  一个小时之后,毛泽东再次为中央军委起草了致*、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
  刚发二十七日二十三时半电给你们,接到你们二十七日十八时电及十一时半电,你们业已部署迅速向鞍山、海城前进,歼灭沈阳南下之敌,甚好甚慰。希望你们立即抽出几个纵队于明(今,原电文中笔误)[二十八]日兼程东进,如能于二十九日渡过辽河,则沈阳逃敌跑不掉,否则,沈阳之敌有于三十日退到营口的可能。
  廖耀湘兵团覆灭后,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剩下散布在沈阳及其周围的辽中、新民、铁岭、抚顺、本溪、鞍山、营口等几个据点内的十几万人了。
  沈阳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北宁线、中长线、沈吉线、沈丹线贯穿市区。流经沈阳城南的浑河,在三岔河附近与太子河交汇后注入辽东湾,河水注入大海的地方就是营口。
  营口是东北残存的国民党军唯一可能出逃的“水门”。
  自东北野战军攻占锦州后,毛泽东不断地给*打电报,反复强调东北之敌可能从营口逃跑,并催促*派部队前往营口构筑阻击线。但是,*一直判断廖耀湘已经没有从营口撤退的可能,于是一个重大的疏漏出现了:驻守辽阳的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军军长刘玉章,自告奋勇地提出由他率领部队袭占营口——“以营口为后方,必要时可保辽南。”杜聿明同意了。第五十二军动作神速,十月二十三日拂晓“从辽阳、鞍山出动”,二十四日黄昏便占领了营口——这种一反常态的果决不免令人疑窦丛生,这个军长似乎已有借机脱离东北战场的小算盘。
  *得知这一消息后,由于黑山战场正在激战状态,没有部队可用于机动,只好电令远在长春以南公主岭地区的第十二纵队火速奔赴营口。从长春南下的铁路已被破坏,十二纵官兵在司令员钟伟的率领下,徒步沿中长铁路昼夜兼程,走到铁岭时已是三十日,这里距离营口还有数天的路程。
  营口的“水门”,对于东北国民党军来讲,至少目前是敞开的。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三十一日,东北野战军作出“同时歼灭营口与沈阳之敌”的决定:第一、第二、第十二纵队及辽北独立一、三、四、十二、十三师奉命攻打沈阳,第七、第八、第九纵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