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

第5部分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第5部分

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三朝要典,孔子是圣贤,所以魏公公也应该是圣贤。
  无耻的人读过书后,往往会变得更加无耻。
  由于这个人的恶心程度超越了人类的极限,搞得跟魏忠贤关系不错的一位国子监司业(副校长)也受不了了,表示无法忍受,辞职走人。
  面对如此光辉的荣誉,魏忠贤的内心没有一丝不安,他很高兴,也希望大家都高兴。
  但这实在有点难,因为他并不是圣贤,而是死太监,是无恶不作、无耻至极的死太监。要想普天同庆,万民敬仰,只能到梦里忽悠自己了。
  捧他的人越多,骂他的人也就越多,朝廷不给骂,就在民间骂,传到魏公公耳朵里,魏公公很不高兴。
  可是国家这么大,人这么多,背后骂你两句,你能如何?
  魏公公说,我能。
  他自信的来源,就是特务。
  作为东厂提督太监,魏忠贤对阴人一向很有心得,在他的领导下,东厂特务遍布全国,四下刺探。
  比如在江西,有一个人到书店买书,看到《三朝要典》,就拿起来看,觉得不爽,就说了两句。
  结果旁边一人突然爆起,跑过来揪住他,说自己是特务,要把他抓走,好在那人地头熟,找朋友说了几句话,又送了点钱,总算没出事。
  这个故事虽然悲剧开头,好歹喜剧结尾,下一个故事既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恐怖电影。
  这个故事是我十多年前读古书时看到的,一直到今天,都没能忘记。
  故事发生在一个深夜,四周无人,四个人在密室(或是地下室)交谈,大家兴致很高,边喝边谈,慢慢地,有一个人喝多了。
  酒壮胆,这位胆大的仁兄就开始骂魏忠贤,越骂越起劲,然而奇怪的是,旁边的三个人竟然沉默了,一言不发,在密室里,静静地听着他开骂。
  突然,门被人踢破了,几个人在夜色中冲了进来,把那位骂人的兄弟抓走,却没有为难那三个旁听者(请注意这句话)。
  这意味着,在那天夜里,这几人的门外,有人在耐心地倾听着里面的声音。
  他们不但听清了屋内的谈话,还分清了每个发言的人,以及他说话的内容。
  这倒没什么,当年朱重八也干过这种事。
  但最为可怕的是,这几个人,只是小人物,不是大臣,不是权贵,只是小人物。
  深夜里,趴在不知名的小人物家门口,认真仔细地听着每一句话,随时准备破门而入。
  周厉王的时候,但凡说他坏话的,都要被干掉,所以人们在路上遇到,只能使个眼色,不敢说话,时人称为*。
  然而魏公公说,在家说我坏话,就以为我不知道吗,幼稚。
  周厉王实行政策后没几年,百姓渐渐不满,没过几年,他就被赶到山里去了。
  魏公公搞了几年,什么事都没有。
  严嵩在的时候,严党不可一世,也拿徐阶没办法,张居正在的时候,内有冯保,外有爪牙,依然有言官跟他捣乱,魏公公当政时期,这个世界很清净。
  因为他搞定了所有人,包括皇帝在内。
  除了皇帝,他可以干掉任何人。
  包括皇帝的儿子和老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宁远,决战(8)
事实上,他也搞到了皇帝的头上。
  对于天启皇帝,魏忠贤是很有好感的,这人文化比他还低,干活比他还懒,业务比他还差,如此难得的废柴,哪里去找?
  所以魏忠贤认定,在自己的这块自留地上,只能有这根废柴,任何敢于长出来的野草,都必须被连根铲除。
  所谓野草,就是皇帝的儿子。
  天启皇帝虽然素质差点,但生儿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到天启六年,他已经先后生了三个儿子。
  一个都没有活下来。
  天启三年十月,皇后生下一子,早产,夭折。
  十余天后,慧妃生下第二子,母子平安,皇帝大喜,大赦天下,九个月后,夭折。
  天启五年十月,容妃生子,八个月后,夭折
  我相信,明代坐月子的水平就算比不上今天,也差不到哪去,搞出这么个百分百死亡率,要归功于魏忠贤同志的艰苦努力。
  比如第一个皇子,由于是皇后生的,大肚子时直接下手似乎有点麻烦,但要等她生下来,估计更麻烦,经过反复思考后,魏忠贤使用了一个独特的方法,除掉这个孩子。
  我确信,该方法的专利不属于魏忠贤(多半是客氏),因为只有女人,才能想出如此专业,如此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
  按某些史料的说法,事情是这样的,皇后腰痛,要找人治,魏公公随即体贴地推荐了一个人帮她按摩,这个人在按摩时使用了一种奇特的手法,伤了胎儿,并直接导致皇后早产,是名副其实的无痛“人”流。
  如此杀人不见血之神功,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这一招数流传下来,无数药厂、医院估计就要关门大吉了。
  这件事情虽然流得相当利索,但传得相当快,没过多久,宫廷内外都知道了,以至于杨涟在写那封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时,把这条也列进去。
  但皇帝不知道,估计就算知道,也不信。
  此后,皇帝大人的两个儿子,虽然平安出生,但几个月后就都去见列祖列宗了。
  可惜,关于这两起死亡事件,没有证据显示跟魏公公有关,充其量只是嫌疑犯,问题在于,他是唯一的嫌疑犯,所以只能委屈他,反正他身上的烂帐多了去了,也不在乎这一件。
  除了皇帝的儿子外,皇帝的老婆也没能保住。
  比如裕妃,原本很受皇帝宠信,但由于怀了孕,魏忠贤决定整整她,联合客氏,把她发配到冷宫。
  更恶劣的是,他还调走了裕妃身边的宫女,让她单独在宫里进行生存训练,连水都没给,最后终于饥渴而死。
  此外,慧妃、容妃、甚至皇后,只要是皇帝宠信的,能生儿子的,全部都挨过整。
  魏忠贤的努力,最终换来了胜利的成果:登基六年的天启皇帝,虽然竭尽全力,身心健康,依然毫无收获。
  魏忠贤的动机很简单,他并不想当皇帝,只是害怕生出了太子,长大后比他爹聪明,不受自己控制,就不好混了。
  这个算盘没有打错,毕竟皇帝大人才二十二岁,还有很多时间,再享个十几年的福,让他生儿子也不迟。
  更何况从大臣到太监,一切都在控制之中,即使新皇帝即位,也是自己说了算,世间已没有敌人了。
  天启六年(1626),情况大抵如此。
  但事实上,这两个假设都是错误的,首先,皇帝大人今年确实只有二十二岁,不过历史记载,他临终时,也只有二十三岁。
  其次,魏公公是有敌人的,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敌人虽不起眼,却将置他于死地。
  我知道,所有的场景,荒唐的,奇异的,不可理解的,都在上天的眼里,六年前,他送来了一个女人,把魏忠贤送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创造了传奇。

第二章  宁远,决战(9)
现在,他决定终结这个传奇,把那个当年的无赖打回原形,而承担这个任务的,也是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叫做张嫣。
  就在六年前,当客氏和魏忠贤打得火热,太监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十五岁的张嫣进入了皇宫。
  作为河南选送的后妃人选,她受到了皇帝的召见。
  面试结果十分之好,张嫣年级很小,却很漂亮,皇帝很喜欢,并记下了她的名字。
  而当客氏见到她时,却感受到了一种极致的惊恐,她的直觉告诉她,她所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将毁在这个女孩的手上。
  于是她去向皇帝哭诉,执意反对,要把这个小女孩送回去。
  一贯对他言听计从的皇帝,第一次违背了奶妈的意愿,无论客氏哭天抢地,置若罔闻。
  非但如此,十几天后,他竟然把这个女孩封了皇后,史称懿安皇后。
  客氏是个相当精明的人,她认为,这个女孩太过漂亮,会影响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但是她错了。
  这个女孩不但漂亮,而且精明,她不但抢走了皇帝的宠信,还将夺走她所有的一切。
  虽然张皇后才十五,但她的心智年龄应该是五十多,自打入宫起,就开始跟客氏干仗,且丝毫无惧,时常还把魏公公拉进宫来骂几句,完全不把魏大人当外人,九千岁恨得咬牙切齿,也没办法。
  到天启三年(1623),张皇后怀孕了,客氏无计可施,让人按摩时做了人工流产。
  这件事情让客氏高兴了很久,然而她想不到的是,短暂的得意换来的,将是永远的毁灭。
  在失去孩子的那一天,张皇后发誓,客氏和魏忠贤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双方矛盾开始激化,由一本书开始。
  此后不久的一天,皇帝来到了张皇后的寝宫,发现他正在看书,于是发问:
  “你在看什么书?”
  “赵高传。”
  皇后这样回答。
  皇帝没有说话,他虽然不知道托塔天王,却知道赵高。
  很快,魏忠贤就知道了这件事,他十分愤怒,决定反击。
  第二天,皇帝在宫里闲逛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几个素未谋面的生人,大惊失色,立刻召集侍卫,经过搜查,这些人的身上都带有武器。
  此事非同小可,相关嫌疑人立即被送往东厂,进行严密审查。
  这是魏忠贤的诡计,他在宫中埋伏士兵,伪装成刺客,故意被皇帝发现,而这些刺客必定会被送到东厂审问,在东厂里,刺客们一定会坦白从宽,说出指使人,想坑谁,就坑谁。
  魏忠贤想坑的人,叫做张国纪——张皇后的父亲。
  这是一条相当毒辣的计策,泰山也好,岳父也罢,扯上这个罪名,上火星也跑不掉。
  然而就在他准备实施这个计划时,一个人出面阻止了他。
  这个人表示,即使死,他也绝不同意这种诬陷行为。
  不过这位仁兄并不是什么善人,他就是魏忠贤的忠实走狗,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
  他只用一句话,就说服了魏忠贤:
  “皇上凡事都不怎么管,但对兄弟老婆是很好的,你要是告状,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就没命了!”
  魏忠贤到底是老江湖,立刻打消主意,为了信息安全,他干掉了那几个被他安排扮演刺客的兄弟。
  皇后是干不倒了,那就一心一意跟着皇帝混吧。
  可是皇帝已经混不下去了。
  天启七年(1627)八月,天启皇帝病危。
  病危,自然不是勤于政务,估计是做木匠太过操劳,也算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魏忠贤很伤心,真的很伤心,他很明白,如果皇帝大人就此挂掉,以后就难办了。

第二章  宁远,决战(10)
拜自己所赐,皇帝的几个儿子都被干掉了,所以垂帘听政、欺负小孩之类的把戏没法玩了,而唯一的皇位继承者,将是天启皇帝的弟弟。
  明光宗虽然只当了一个月皇帝,但生儿子的能力却相当了得,足足有七个。
  不过很可惜,七个儿子活到现在的,只剩两个,一个是天启皇帝朱由校。
  而另一个,是信王朱由检,当时十七岁,他后来的称呼,叫做崇祯。
  对于朱由检,魏忠贤并不了解,但他明白,十七岁的人,如果不是天启这样的*,要想控制,难度是很大的。
  废柴难得,所以当务之急,必须保住皇帝的命。
  他随即公告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