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硝烟散尽 >

第68部分

硝烟散尽-第68部分

小说: 硝烟散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五一
  “怎么啦老陈?”
  “这个张宝库,没想到他还挺露脸的。这战术用得……不错!不错!迷惑鬼子,大量消耗鬼子的弹药,又逼迫小鬼子压缩兵力来跟咱们拼刺刀……呵呵!看不出他还真是个人才,怎么以前我就没发现呢?”
  “你也是个人才,”郭仲良发自内心地说道,“你看人的眼光很有一套,和你比起来,我们都得甘拜下风。”
  两个人谦虚来谦虚去,战场上最后两名鬼子号叫着跪倒在地,几把刺刀在他们体内剧烈地搅动……这些战士觉得一刀捅死不解恨,故意像拔钉子似的,一边扭动枪身一边向外抽拔。大多数人的刺刀之所以会弯掉,这就是主要原因。
  “这帮家伙可够狠的……”张宝库心中暗道,“杀人都能杀出个花样来。”
  “张宝库!”陈卅在沟渠喊道。
  “到!”
  “赶紧打扫战场,能弄走的都弄走,带不走的就毁掉!”
  “是!”
  吩咐完毕,陈卅站起身深有感慨地说道,“看来以后,我上战场抡大刀片子的机会不多了……”
  拂晓时分,关东军的增援部队终于赶到。迎着朝阳,望着遍地的尸体,吉野联队长面沉似水,一言不发。攥着望远镜的手,不停地颤抖……
  “阁下,这些帝国勇士全部战死了,”青木嘶哑着声音痛苦地说道,“他们是为了帝国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是谁干的?是不是那个陈大胆?”吉野双眼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很有可能……这一带除了他应该不会再有其他军队。从战场的激烈程度来看,很像是陈卅的手笔。”
  “很像?你指什么?”
  “据我们的情报显示,陈卅的部队擅长肉搏战。这些帝国勇士基本上都是在肉搏中阵亡的……”
  “说下去。”
  “哈依!另外,我们的士兵从山沟里找到一只鞋,很像是陈卅部队所穿的棉鞋。中国人管它叫做‘欤B’鞋。”
  “你能够肯定这一切都是陈卅干的吗?”
  “对不起阁下,根据现有的情况,我只能回答这些。请恕我冒昧,不知您为什么会对这个支那土匪这么感兴趣呢?”
  “你来看,”吉野一指地上的尸体,“如果真是陈卅,那我们以后就要小心了。据我所知,陈卅的部队没有多少士兵,可他们却能消灭了我的先头部队。如果有一天,他一旦羽翼丰满,那必定会是我们前进的障碍。”
  “是的阁下,我们一定会密切注意此人。”
  “但愿如此吧!”吉野手抚着被战火熏得焦黑的太阳旗,脸色变得很难看。
  吉野联队在白石村驻扎下来,绥中等地的日军经过频繁调动后,也悄然无声安静了下来。一触即发的战火慢慢平息了,像熟睡的婴儿,像冬日里柔和的火苗。
  “小鬼子又想干什么?”宋玉昆盯着地图苦苦思索,越想越没有头绪。
  “老宋,我看你还是歇歇吧!咱们有陈大胆在,想了也是白想。”韩柏一面奋笔疾书一面不咸不淡地说道。
  陈卅免去宋玉昆等人的“无妄之灾”,可是他并没有免去韩柏的“工作总结汇报”。这还不算,一些不会写字的战士,也在陈卅的授意下找到了韩柏。现如今,摆在韩柏面前的“总结报告书”已达上百份之多。
  “老韩,我觉得你话里有话,你到底想要说什么?”宋玉昆抬头问道。
  “说什么?”韩柏苦笑了一声,放下手中的笔,伸着懒腰说道,“还用我说什么,这不都明摆着吗?如今的救国军已经成了他的私人武装。我看不用多久,他就会成为热河地面上最大的军阀。”
  
  “老韩,你说这话要有根据,影响团结的话可不能乱说。”
  “乱说?”韩柏摇摇头,“你是太实在了,怎么就不想一想在救国军里,那些干部战士都听谁的?是听你老宋还是听老郭?咱们想提高战士的文化素质,可是你瞧瞧这才几天?他陈大胆就公然下套使绊子。为什么呢?说白了不就是不允许别人挑战他的权威吗?咱们的本意倒不错,原本以为这支部队能够走上革命的康庄大道。可是都过去几个月了,您看有什么进展吗?照此发展下去,咱们这些党员都会成了他的附庸。”
  “老韩哪!我看你是过于心急了。不错,陈大胆的确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军阀。相反,我对他还是比较乐观的,至少他表示过对组织的好感。大敌当前,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团结,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才有可能…….”
  “才有可能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对不对?”韩柏笑着问道,“可是27年的汪精卫,在他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前,好像也表示过对我党的好感吧?”
一五二
  “你呀!”宋玉昆无奈地摇着头,“陈大胆和汪精卫能是一类人吗?”
  韩柏没有回答,他捻着笔杆想着心事。没过多久,他突然低声问道:“对了老宋,齐书记的信你看过了吗?”他似乎有意无意在暗示着什么,“别的苏区已经开展了……”
  “老韩!”宋玉昆果断制止了他的话题,“齐书记的意见我会考虑的,只要是为了党的利益,牺牲我个人也在所不惜。不过……”他面色有些为难。沉思了片刻,他突然转过身来认真地问道,“老韩,部队内党员的发展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还算可以,”韩柏揉着太阳穴说道,“已经发展了二十多个党外积极分子,不过这些人里,能影响大局的并不多。”
  “有就总比没有强,看来我们还要抓紧一些。陈卅的工作就由我去做,郑东贵那里的……”
  “你就交给老郭,我认为他比我更合适……”杨雨突然插嘴说道。她的神色有些忸怩,至少在韩柏和宋玉昆看来就是如此。
  “怎么啦小杨?郑东贵又和你说啥疯话啦?”宋玉昆笑着问道。
  “他很……怎么说呢?”杨雨低头想了想,“反正我不喜欢和他在一起。”
  “那可不行,这是组织上交给你的任务。”
  “你们不知道……他……他很色……”杨雨说着说着,脸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
  “老宋啊!咱们的工作不能这么做。小杨毕竟是一个未出嫁的姑娘,成天让她和一个男人接触,传出去对她对党的名声都不太好吧?”韩柏说了句公道话,换来了杨雨一片感激之情。
  “是啊……可是杨雨不去,换谁更合适呢?救国军里除了陈大胆能镇住他,还有谁能行呢?”
  “我看就叫老郭试一试,没准他就能行。”
  “这……好吧……”
  几个人正在屋里说着话,门外突然响起了尖锐的哨音。
  “是紧急集合?快点!快点!”宋玉昆丢下手中地图,顾不得戴上帽子便冲出房门。
  “老宋!等一等!等一等!哎呀!我的鞋呢?鞋呢?”韩柏盘坐在椅子上,左一眼右一眼瞧向书桌下面……
  陈卅背着手在校场上来回踱步。宋玉昆给他设计的派头令他心醉不已,只要一有空儿,他就“拿”出来细细品酌。时间一长,他在不知不觉中居然习惯了这种派头。
  两分钟内,所有的战士都在校场上排好了队形,一个个神情坚定鸦雀无声。陈卅向人群扫视一番便嘴角狭笑,似乎想冒什么坏水。
  又过了几分钟,韩柏喘着粗重的呼吸吐着白气跑过来。他偷眼瞧了瞧陈卅,正想悄悄从后排溜进队列,不料此时陈卅却发话了:“韩柏!你给老子立正!”
  韩柏迫不得已,只好尴尬地停下脚步,身体笔直站立在空旷的雪地上。
  “你行啊你!我问你,咱们部队规定从吹哨到入列,最多用几分钟?”陈卅冷冷问道。
  “两分钟……”
  “你用了几分钟?”
  
  “五分钟……”
  “你不觉得自己速度要比乌龟爬得快吗?”陈卅说起了风凉话。
  “报告军长!我……我没找到鞋……”
  “没找到鞋?噢!原来你是没找到鞋……”陈卅点着头,随后阴阳怪气地反问,“如果小鬼子来了,你是不是也要找到鞋才能迎敌啊?小鬼子会不会给你找鞋的时间呢?”
  “这……”
  “回答我!”
  “报告军长!绝对不会!”
  “既然你明白,那么你该怎么做?”
  “我下次注意……”
  “下次注意?那么这次呢?”
  “我……”
  “明天的这个时候,我希望能看到你韩大才子的检讨书。”
  “啊?还写呀?”
  “你不愿意吗?”
一五三
  “不,不…….我坚决服从命令!”虽然韩柏在心里把陈卅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但是表面上他还得装出愉快接受的样子。
  “那好,你归队吧!”
  “是!”
  陈卅宣布紧急集合并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想带队转移而已。打人就要想着被人打,刚从小鬼子身上占到了便宜,不闪不行。“见好就收,咱可没工夫跟他们纠缠。”陈卅从早晨起来就盘算着该怎么应对,“我再后撤四十里,看看小鬼子有啥反应。奇怪呀!小鬼子到底是不是想偷袭喜峰口呢?挨打不还口那可不是小鬼子的个性啊!他们到底想唱哪出戏呢?”
  别说是他,就是热河的国民党守军,也正在为小鬼子的意图头痛不已。一个鬼子联队深入热河境内三十余公里,既不打也不走,换谁都不能不想想他要干什么。
  事实上并不是日军不想动手,而是在日本国内,军方和内阁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即将召开的国际联盟大会,在日本国内产生了不小的震动。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次大会要讨论满洲国的问题。日本内阁认为根据现有的形势,帝国应以确保在满洲利益为首要任务,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扩大事态雪上加霜;而军部则认为此时正是一举平定东北四省的好机会,只有将塞外的中国军队彻底消灭,才能更好地保障满洲国的安全。
  都是为了满洲国,可是采取的手段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两方势力在天皇面前争论不休,由于事先都做好了充分准备,所以辩论起来唇枪舌剑“义正词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年轻的昭和天皇听来听去,觉得双方说得都有道理。最后,实在没主意的他不得不采用折中的办法,欠欠屁股说了句:“朕有些累了……”就把这堆烂摊子完全推卸给手下大臣。于是,是战是和的问题就持续争论了下去,闹到最后,关东军虽然已经做好了战前准备,可是没有大本营的命令,他们只能原地驻防按兵不动。其间有些少壮派军官想起了“满洲事变”(中国称之为九一八事变),在那场决定日本帝国命运的冒险行动中,主要策划和实施者坂垣征四郎,由一名大佐一举步入将星的事迹,鼓舞了千千万万个日本少壮军官。因此,在关东军内部的一些军人,非常希望借助热河之战再来一次决定个人前途的冒险。比如说吉野之流,渴望这次冒险能够使自己的戎马生涯锦上添花,为此,他甚至不顾军令擅自领军进入了热河……
  军部的人也不是傻子,九一八事变所获得的成功在他们看来,那只不过是一次侥幸而已,如果不严肃军纪,使得那些少壮军官有样学样,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关东军对所属各级指挥官加强了管理监督措施,在吉野联队私自出动后,关东军司令部便马上获悉了这一情报。
  接到驻防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