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不知死 焉知生:名人死亡档案 >

第11部分

不知死 焉知生:名人死亡档案-第11部分

小说: 不知死 焉知生:名人死亡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笛卡儿的遗体在瑞典的泥土中安息了16年。1666年,法国驻瑞典大使请人挖掘出了他的遗骸,运回了巴黎。当时为了携带方便,大使把遗骸打成像一个衣物包裹的行李,并“顺便”从遗骸上取了一块手指骨。笛卡儿的遗骸先被安葬在圣保罗教堂,后迁往圣日内维耶夫教堂。1793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将笛卡儿的遗骸迁葬到先贤祠,但这项决议因故未被付诸实施。1812年,圣日内维耶夫教堂被拆除后,笛卡儿的遗骸先是迁至法国文物博物馆,最终于1819年安放在了圣日耳曼德普雷教堂。
  笛卡儿的头骨自1666年被盗后,几易其主,最后落入居维叶手中,他把它献给了自然博物馆。1903年,笛卡儿的头骨最终由人类博物馆收藏。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社会契约和返回自然:卢梭
身份: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死于:1778年7月2日(终年66岁)
  死因:中风
  地点:巴黎
  评价:卢梭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影响了世界整整一个时代。他在1749年撰写的《论科学和艺术》一文,是其成名之作。此后他又写出了大量哲学、政治、教育、文学和伦理道德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社会契约论》被资产阶级革命派奉为“革命圣经”。《新爱洛绮丝》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很大影响。《爱弥儿》被认为是现代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创始之作。晚年写有自传性的《忏悔录》等作品。
  卢梭由于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主张而名声大振,但同时也使自己遭到了一场又一场的迫害。当时的巴黎高等法院曾判决烧毁他的书籍,并下令逮捕他。为此他不得不抛下妻子,到欧洲各地去流浪。卢梭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这种颠沛流离中度过的。由于长期受迫害,精神上焦虑不安,使他患了严重的忧郁症。有时发作起来,竟然到了精神错乱的地步。
  每当病情发作时,他一点都控制不住自己,而发作过后,又常常为自己的失态而感到后悔。后来,卢梭回到法国,然而却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怀疑。一闻到玫瑰花的香味,他就感到那是有人企图用来杀害他的毒药。到他那里去的咖啡商人、理发师、旅馆老板,统统被他认为是对他不怀好意的人。甚至他想用皮鞋油的时候,也会突然之间认为鞋油的颜色变了,吓得扔掉鞋油,唯恐鞋油也会伤害他。卢梭有一条宠物狗,它可以说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但后来他对这条狗也不信任了,他说在抚摸狗的时候,会感到它对他的态度已改变。
  直到1770年,一直流浪的卢梭才在巴黎的波特利哀街定居下来,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8年。在那最后几年里,当局对执行逮捕他的命令有所缓和,卢梭享受到了少有的安宁,多疑症也有所好转。
  1778年7月2日,卢梭起床后心情很好,便出去散了一会儿步,直到用早餐时才回来。回到家里,他和妻子泰雷兹一起喝了杯牛奶咖啡。泰雷兹出去时,他叮嘱她别忘了把工钱付给锁匠,就在这时,他突然感到一阵不舒服,未几竟溘然而逝。
  因为卢俊死得相当突然,引起了一些谣传,有人说他是被谋杀而死,因为据说卢梭的妻子泰雷兹与一个马夫有奸情。后来,到了1897年,人们将卢梭墓打开,经过验尸,排除了他死于被谋杀的说法。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唯物主义战士:狄德罗
身份:法国哲学家、诗人
  死于:1784年7月30日(终年71岁)
  死因:心肌梗塞
  地点:巴黎
  评价:狄德罗初登文坛时还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但不久,走向了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为此曾被关进巴士底狱。出狱后,他和达朗贝一起合编了《百科全书》,这是一部反对封建意识和天主教蒙昧主义的巨著,用了20多年时间才完成,影响深远。狄德罗在哲学思想上最终达到了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时代高度,不过政治思想上仍主张开明君主制。狄德罗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三部哲理小说:《修女》《宿命论者雅克》《拉摩的侄女》,小说对封建教会和贵族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自从1774年从俄国彼得堡旅行回来,哲学家肌体中的某种东西好像无可挽回地松弛了。他秉赋的热忱消失了,而且身体再也没有从这次旅途劳顿中完全康复过来。1784年2月,也即彼得堡之行10年后,狄德罗开始出现咯血现象,而且咳嗽不止,腰疼折磨着他,双腿浮肿,最后的几颗牙齿也掉光了。他的家人开始惊慌不安。就在这时,他的朋友格里姆向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写了封信,说明了狄德罗所处的窘境。虽然过去10年了,但女皇对这个感情丰富而毫不拘束的法国人仍十分惦念,当时他的谈话曾给她留下令人着迷而眼花缭乱的印象,因此她让格里姆给他寻觅一处与他的荣誉和对人类的贡献相称的住所。格里姆选中了黎塞留街原贝松元帅的府邸。
  对于死亡,狄德罗看得很淡。他在给索菲的信中曾这样说:“生命只是漫长疲劳的日子,死亡却是长眠,棺材是安息之床,大地是枕头,最后把头放上去而不再抬起是甜蜜的。”没过多久,索菲·沃朗就去世了。两人有着30年极为亲密的感情,她的去世切断了狄德罗最后的一条生活的纽带,自此他毫无留恋了。不久,他在闲谈时突发中风,家人赶紧将他扶到床上。医生赶到后,在他背上和腿上敷上了发疱药,给他喝了些淡牛奶。用过发疱药后,又用了班蝥。夜里1点钟,他起了床,坐在了他的扶手椅里,一直坐到天亮。
  此后,狄德罗开始进入谵妄状态。他用拉丁语和希腊语说了几位古人的墓志铭,边说边解释,还背诵了贺拉斯和维吉尔的诗句。第四天,谵妄停止了,然而以前的事他却什么也记不起来了。情况似乎有些好转,但其实是回光返照。家人为他请来了一位神父。狄德罗礼貌地接待了他。神父隐晦的话语中要求狄德罗“小小否认一下”,那一定会在世上产生极为可喜的效果。而且神父还特别提醒说,他曾不得不拒绝给伏尔泰葬地。狄德罗立即打断了他,说:“我懂你的话,神父!你不愿让伏尔泰安葬,是因为他不相信圣子的神性。好吧,我死后,随便人们把我葬在哪里都行,但我要宣布我既不相信圣父,也不相信圣灵,也不相信圣族的其他任何人!”
  7月29日,预订的一张新床抬进了他的新家。他对抬床上楼的工人们说:“我的朋友,你们辛苦了,这张床我不会用上4天的。”傍晚,几位朋友来探望他,他们围在床前谈论人是通过哪些途径走向哲学的。狄德罗说:“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谁也没料到,这句话竟成了他作为思想家的临终遗言。
  次日早晨,他像往常一样起床。他的女婿和医生来看他。他们给他重敷了发疱药。午饭时,他吃了一点汤、羊肉糜和菊苣。端上水果后,他拿了一枚黄杏。狄德罗夫人不想让他吃,他却说:“你以为吃这么一枚黄杏就会死吗?”于是他就吃了黄杏,吃完他感觉还有胃口,便又用手肘支着桌子,去取糖煮樱桃。这时他轻声咳嗽了一声。狄德罗夫人问了他一句,他没有回话。夫人抬头一看,他已经死了。狄德罗死后,他的女儿和女婿设法把他安葬在了圣罗什圣母院。后来,他的遗骸神秘失踪。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人间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
身份:德国思想家
  死于:1883年3月14日(终年65岁)
  死因:肺脓肿
  地点:伦敦
  评价: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他与恩格斯把革命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共产主义同盟。两人一同起草了“同盟”纲领,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还亲自参加了1848年的欧洲革命,创立并领导了无产阶级第一个国际组织——第一国际。此后,他又写成了《资本论》,这是他毕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立。
  1881年,马克思的爱妻燕妮去世。两年后,女儿詹妮又死于癌症,留下了5个孩子。马克思与燕妮有着极深厚的感情,夫人与女儿的先后去世,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死亡对于死者并非是灾难,对于生者才是不幸。”这是马克思生前常说的话。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患有严重的胸膜炎,而悲伤更加重了他的病情。
  1883年3月14日下午2点多,恩格斯来到了马克思的住处。当他走近住所前半圆形的花坛时,提心吊胆地望了望马克思房间的窗帘是否挂了下来。自从马克思病了后,恩格斯天天都来看他的老战友。他把伦敦最有名的医生请来为马克思会诊和治疗,但马克思的病情一直未见好转。
  恩格斯进屋后,看见马克思全家人都在掉泪,心里忐忑不安。他询问了一下病况,知道马克思已经到了弥留阶段。女管家走上楼去,马上又下来,轻声对恩格斯说:“马克思先生现在似睡非睡,您跟我上楼去吧。”恩格斯到了楼上,推开房间,见马克思静静地躺在书桌前的安乐椅上。原来,这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已经长眠不醒了。在他的书桌上,还放着《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的一些手稿。
  3月17日,马克思被安葬在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内,墓碑上镌刻着那闪电般撕裂长空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恩格斯在墓前向他亡故的老战友行了最后一次敬礼,并且发表了简短的演说。他说:“这个人的逝世,对欧洲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来说,对历史科学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恩格斯在结束演说时高呼道:“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1999年9月,英国BBC广播公司通过互联网评出过去1000年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人物,马克思雄居榜首。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及社会制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背道而行的英国,人们如此看重他,说明在世界格局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已愈来愈认识到马克思永远是人类思想宝库的集大成者。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上帝死了”:尼采
身份:德国哲学家
  死于:1900年8月25日(终年56岁)
  死因:精神病
  地点:魏玛小城
  评价:尼采是19世纪末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等惊世之论就出自他的口,“超人的意志”是他为人类找到的新的生存价值。尼采全部的哲学关心的是人的问题。他意识到人失去了上帝的庇护后,出现了价值危机。尼采死后的几十年,两次大战证明了他的预见。
  尼采的一生是孤独的。他没有任何朋友,一生都在躲避世人,与他为伴的只有他的黑暗和那奇怪的哲学。在孤独中唯一给他安慰的就是瓦格纳的音乐。从1897年退职到1889年精神失常的10年间,尼采是在漂泊中度过的,他背井离乡,到处流浪,似乎在寻找一种从未找到的什么东西。在意大利的米兰,他曾邂逅并爱上一位可爱的姑娘,然而向她求婚时却遭到了拒绝。此前他也经历过几次恋爱,但均以失败告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