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阿生正传 >

第16部分

阿生正传-第16部分

小说: 阿生正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陆续地说出几个人的名字,但自己又一一否定,而后却故意地拖着长长的腔调摇头晃脑地模仿着春生的口吻,并接着有模有样地摆出了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一个经典造型,“常清指路”,右脚跟虚抬,右胳膊抬与肩平,左臂倾斜向上向前平伸,满脸欣喜状……

  “喂——,一身红色乞丐装打扮的准女战士吴清华同志,别楞着啊,注意!请配合一下,请你站在我——被背草帽,上身杏黄色外衣,下身蓝裤子,腰扎黑腰带的党代表洪常清的身后,对,对,对,摆出你那个独特的、应有的造——啊——型!看你的脚怎么站?对了,你后面好象还缺了个人呢!呵呵——”

  大唐扭头伸出了他的右手,向着自己的方向勾了勾曲起的食指并同时出言刺激、挑逗着宋春生。

  “哎呀!讨——哦——打!”

  春生嘻笑着挥拳扑了上去。

  “格老子的!徒弟打师傅,该罚!”

  大唐放弃造型,撸胳膊挽袖子,也冲将上来。

  两人嘻笑着打闹在一起……

  (注:《红色娘子军》中的那个经典造型大致是这样:“常清指路”,身背草帽,上身杏黄色外衣,下身蓝裤子,腰扎黑腰带的红色娘子军连连队中的党代表洪常清侧身而立,右脚跟虚抬,右胳膊抬与肩平,左臂倾斜向上向前平伸指向远方,而一身红色乞丐装打扮的准女战士吴清华同志则是把左胳膊架起来,洪常清的右手放在了吴清华的左胳膊上,吴清华的左脚的脚尖点地而立,全身的重心都在左腿,确切的说是在左脚的脚尖上,右腿斜向后并向上伸直,同时右臂向后伸直平伸。这个动作比较专业,并且最好穿有特制的跳芭蕾舞的舞鞋,方能完美地展现那堪称经典造型的风姿。另外;他们身后还有个穿便装的男子。)

  

战争迫在眉睫
○外景   白天   乡间大路上

  嘈杂的脚步声。

  全副武装的士兵们时而快跑,时而快走,时而慢走。

  部队在野营训练。

  “注意!前面发现敌情,趴下!”

  排长命令着。

  士兵们应声,就地迅速地趴在地上。

  大唐、春生也趴了下来。

  “哞——”

  不远处传来牛的叫声。

  一头牛栓在田边的杨树下,嘴里不时嚼动着,缓慢地转动着身子,晃动着尾巴,眨眨眼,好奇地望着趴在不远处地下的士兵们。

  大唐趴在那儿,提了提鼻子,压低了嗓音:

  “唔——,好大一砣新新鲜的地雷啊!”

  排长严厉的声音:

  “闭嘴!不许说话!”

  一堆新鲜的牛粪就在春生等人一步之外。

  宋春生的画外音:

  “我们就这样不停地集合、训练,训练、集合,直到有一天……”

  ○内景   晚上   军营小礼堂

  一排排的士兵整齐地坐着。

  银幕上放映的是一部纪录片。

  声音放得很大:

  “……大量驱逐我在越华侨……

  ……不断地在我国的西南边境武装挑衅,侵我领土,杀我边民,严重干扰我军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纪录片中出现中越边境的画面:

  ……大量被驱逐回国的越南华侨和华裔越南人……衣不蔽体……满脸憔悴……

  ……被剥夺财产并驱赶坐船出逃,投奔怒海到世界各地的南方越南华侨和华裔越南人……几度辛酸……几度生死……

  ……被损毁和挪动的中越边界界碑、界桩……

  ……被袭击炸毁的列车、桥梁、汽车……

  ……被纵火焚烧过的村寨……

  ……被越军炮火和枪弹打中倒地而毙的大牲畜……

  ……荒芜无人耕种的田地……

  ……被打死、打伤的军民……

  ……越南人在中国边境一方安置的竹尖桩,埋设的地雷……

  

拨开迷雾见晴天
○内景   晚上   一房间内

  一黑白电视机正在播放着新闻。

  播音员正在播音: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汪东兴出席了会议。”

  电视中出现了开会的场面:

  大会主席台上的画面……

  主席台上就坐的有,(左起)陈云、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

  华国锋主席居中而坐……

  邓小平坐在那里看文件的画面……

  邓小平和戴着扩音器耳塞的陈云坐在一起的画面……

  大会主席台下的画面……

  人们在举手表决……

  表决时前面的近景和从后面拍摄的画面……

  画外播音员的声音:

  “会议由华国锋同志主持,并作了重要讲话。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有几个人坐在那儿观看。

  ○内景   晚上   一房间内

  一黑白电视机正在播放着新闻。

  播音员正在播音:

  “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

  亲爱的台湾同胞:今天是1979年元旦。我们代表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向诸位同胞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贺。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欢度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思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

  …… …… …… ……

  黑白电视机继续播放新闻:

  “国防部长徐向前发布声明。声明说:‘台湾是我国的一部分,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为了方便台、澎、马的军民同胞来往大陆省亲会友、参观访问和在台湾海峡航行、生产等活动,我已命令福建前线部队,从今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

  几个人在看。

  

邓小平访问美国和日本
○内景   晚上   一房间内

  几个人在看一黑白电视。

  电视中的画面:

  美国。

  首都华盛顿。

  白宫。

  白宫前的旗杆上飘动着中国的五星红旗和美国的星条旗……

  画外播音员的声音: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会晤了美国总统卡特……”

  美国。

  华盛顿。

  白宫南草坪。

  画外播音员的声音: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出席了美国总统卡特夫妇在白宫南草坪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站在铺着红色地毯举行仪式的台子上,美国总统卡特与邓小平亲切握手……

  讲台四周站满了观礼的人群。

  人群前有拉起的警戒线。

  乐队演奏起中美两国国歌。

  隆隆的19声礼炮响……

  踏上红地毯检阅仪仗队……

  邓小平和卡特一同跨上竖立着两根麦克风话筒并铺着红色地毯的讲台……

  电视中的画面:

  美国总统卡特站在讲台上在念欢迎词……

  画外播音员的声音:

  “美国总统卡特首先致欢迎辞……”

  画外播音员的声音:

  “他说,我们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今天又迈进了一步。……”

  ○外景   白天   白宫南草坪

  邓小平和卡特一同跨上竖立着两根麦克风话筒的讲台。

  美国总统卡特站在铺着红色地毯的讲台上在念欢迎词:

  (注:以下卡特所讲为英语,中文大意是:)

  “邓副总理,卓琳女士,中国贵宾,美国同胞和朋友们,我代表我国人民欢迎邓副总理先生来到美利坚合众国……我们非常希望你们和你们国家的人民来我们国家参观访问,我们也非常希望我们国家的人民去你们国家参观访问。中国有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直不能见面。我们感到高兴的是,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警戒线外10多米处,拥挤在一起的记者们正紧张地录音、拍照……

  草坪外,许多人举着中国国旗和各色小彩旗隔着铁栅栏不停地挥舞着……

  人群中不时传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欢呼声中也偶尔夹杂着一两句特别的喊声:

  “卡特,我们要石油!”

  “卡特,我们要工作!”

  记者队伍前站着个高高个子戴墨镜、穿件棕色的皮猎装的壮汉,他背对着演讲台,神态漠然……

  卡特略转过头,向站在另一侧的邓小平含颌微笑着说道:

  “副总理先生,昨天是旧历新年,是你们的春节的开始,是中国人民开始新的历程的传统日子。我听说,白宫四周在这新年之际,你们向慈善的神灵打开了所有的门窗,这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这是人们走亲访友的时刻,也是团聚和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门窗重新打开的时刻!”

  他比喻生动的演讲赢来一片热烈的掌声……

  邓小平也会心地微笑着,并轻轻地拍着双手……

  就在卡特演讲接近尾声时,记者群中一个戴红色贝雷帽的女郎突然发出尖声叫喊:

  “叛徒!”

  “打倒美帝国主义!”

  “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万岁!”

  人群一阵骚动。

  几名美国特工忙冲过去将狂呼的女郎抱住……

  几乎所有人都注意地看着……

  那个高高个子戴墨镜、穿件棕色的皮猎装的壮汉却不为所动……

  就在同时,从记者群中又蹿出一个穿黑皮大衣的高个男子,他越过警戒线,一边朝讲台上的邓小平冲去,一边从衣袖中抽出一把短刀。

  危急时刻,那个高个子美国特工似猎豹般从斜刺里猛撞过去,两人摔倒在地上,穿黑皮大衣的男子正欲挣扎,脖颈已被条有力的臂肘死死夹住,随后又冲过来3名美国特工将他架走。

  那个高个子美国特工大约1.90,身穿一件棕色的皮猎装。

  他是美方安全特别执行小组组长哈里&;#8226;泰伯森先生。

  正在演讲的卡特只稍稍停顿了一下,便继续用他那热忱、轻松的语调念着欢迎词。

  “今天开始了有历史意义的我们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今天又迈进了一步。”

  “这种正常能带动我们一同走向一个多样化的和平世界。”……

  站定一旁的邓小平则默默地望着面前的人群,脸上始终洋溢着安逸的微笑。

  卡特致辞完毕。

  邓小平走到话筒前。

  他的声音低沉、缓慢,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不时博得听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邓小平在致答辞:

  “……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世界形势也正在经历全新的转折。中美两国是伟大的国家,中美两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两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必将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过两国的范围……这对于促进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无疑将是一个重要因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