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之燕回 >

第21部分

穿越之燕回-第21部分

小说: 穿越之燕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刚刚让娘多种点白绮……”
  小小眨了眨眼,道:“那就多种点吧,小小喜欢吃,团团圆圆也喜欢吃。”
  ……
  难道自己幻听?
  摇了摇头,江不予决定暂时不考虑这个问题。
  只是,心中为什么突然有种不安的感觉……
  

24、灾 。。。 
 
 
  那天和小小爬山回来,江不予心里一直有些不踏实。现在村里已经开始白绮育种,马上就要进行新一轮的种植,她却还在犹豫不决。
  看了看正在翻图书的小小,江不予暗想,白绮是开荒种植,不占良田。若大面积扩种导致将来积压了,她损失的也就是些种子和人工费,似乎还承受得起。况且白绮存放时间久,实在不行还能做成白绮干,吃到明年都没事。
  想通这一点,江不予便决定再扩种5、6亩地。事实上这年不少村民都扩大种植了,不过大多只是多种了1、2亩,这些全交给秋子熙也能消化得了,但江不予却想着要自己囤积一部分,以防万一。
  
  四月过后,降雨量开始减少,常常一个月也不见一滴雨水。无论是田里的庄稼,还是山野的树木,都呈现萎靡的势头。庆幸的是,苏田村地处南方,依山傍水,虽然水位降低,但起码没有干涸过。
  就在这年第一轮白绮即将成熟的时候,秋子熙派人送来了一封紧急信件。信中讲到北方出现了大规模的旱情,田地龟裂,农产绝收,田园荒芜,波及范围还在不断扩大。目前南下的难民开始增多,秋子熙叮嘱江不予多囤积些粮食,还有注意自身的安全。
  
  然而,灾情的严重远远超出人们的预计,在持续干旱的同时,一股蝗虫群突然出现,开始席卷北方大部分地区,并且逐步向南移动。它们所到之处,铺天盖地,寸叶不留。原本就要欠收的粮食经过它们的肆掠,更是颗粒无存。
  虽然没有达到“饿殍遍野人相食”的程度,但是绝对造成了“赤地千里无禾稼”的荒凉。
  
  待到秋收时节,苏田村也接连受到了几股蝗虫的侵袭,粮食大多数被啃食破坏,收成锐减。但是情况比起其他地区要好多了,不但蝗虫数量少了很多,而且白绮除了露在地表的花叶被毁坏之外,地下的果实基本都安然无恙。
  在经过村民们一个月来不断用烟熏驱赶、放牲口捕食之后,蝗虫灾害最终被减到最低。不过,损失的粮食是平常收成的三分之一,严重的达到了三分之二,也够大伙心痛了。
  
  在收拾心情之后,村民开始抢收各种作物,除去粮食的损失,白绮的收成却是格外可喜。可是在交易给秋子熙合约上的数量之后,村民自己留下的也不多了。不得已,江不予只好跟秋子熙商量,这次的交易量能否降低一点?
  这场天灾造成了大范围的饥荒,几种主要粮食肯定会有价无市,而白绮却正好可以当作主食,存储时间长,能够充饥,味道也不错,绝对会供不应求。秋子熙作为商人,本来是不愿意放过这次大赚的机会的。
  但是考虑到,即使把苏田村所有的白绮都收走,估计也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饥民,如此一来,还不如放宽要求,博个名声也好。
  另外一个原因是,受苏田村的影响,邻边几个村落,也有一些村民种植了白绮等作物,秋子熙可以派人去那边收。虽然种出来的品质没有苏田村的好,但饥荒时节,谁还在乎品相?
  
  受这场天灾的影响,边城的战争也发生的变化。离国固然受灾严重,但远远还不及敌国弘国的凄惨。弘国多处平原,旱情非常严重,波及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而且,蝗灾就是始于此国。可以说,这场天灾下来,弘国将陷入饿殍载途、人心涣散的大动乱中。
  在内忧之下,缺少粮草的弘国军队也无法再坚持与离国守军作战,同时他们所占的城池,无论守与不守,都是个负担。
  
  不过,离国守军显然不愿意再等,弘国侵占本国的土地,杀害本国的百姓,如今恰逢天灾,他们哪能不趁此之际迎头痛击,收复失地。虽然离国军队同样受到了灾情的影响,但至少还能饥一顿饱一顿,又有各地商人的支持。
  于是,一场艰难的反击战正式开始了。这场战争可以说数年来最为辛苦的一次,在粮草欠缺、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两国几乎都是破虎沉舟,拼死相搏了。
  最后,在第二年的开春,这场长达近7年之久的战争,终于以离国惨胜、两国签订十年停战协议而告终。
  一场人祸终结于一场天灾。
  
  战争虽然停了,可是饥荒仍在持续。不单离国,邻边数个国家都遇到了同样的难题:旱情严重,饥民流徙,人心动乱。
  
  “不予,那几人都安置好了吗?”苏何氏见江不予进来,问道。
  “嗯,已经安置好了。”江不予点头。
  “你确定那三人没什么问题?”
  江不予笑道:“放心吧,婆婆。我仔细问过了,她们都是同乡,那对母女看着就挺本分,做事也麻利。另外那个大婶,烧得一手好菜,性格爽朗,人不错。”
  “那还得注意一下,毕竟是雇到家里帮佣的,还要考虑到咱家的三个娃,可不能请些不三不四的人。”
  “我知道。”
  
  江不予和苏何氏刚才讲的人,一个叫春姨,一个是春姨的女儿芳喜,另一个是她们的同乡胡婶。她们都是从北边逃难而来的灾民,本来家里也有几亩地,可以勉强度日,但是天灾遽然而至,粮食欠收,有钱都没处买,更不用说她们根本没多少钱。不得已,只好相约往南迁移。事实上与她们同走的还有几个同乡,不过都在路上饿死或病死了,最后就剩下她们三个。
  不仅是她们,这段时间苏田村还陆续来了不少难民,好在这里比较偏僻,难民数量并不多。村长秉着为村里增加人口的想法,同意这些人留在村中,并允许他们租种田地。若是租满三年,就可以正式入籍本村,一人可分得俩亩地。
  当然,村里的田是不允许买卖的,如果户主离开或者死亡,田地将收回村里。
  不过这项规定只针对男人,女人是无权分田的。她们要想在苏田村生活,要么嫁给村里人,要么在村里找活做。
  所以,江不予就趁机选了这几个女子来家里帮佣。
  她家经过几次扩建整修,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不但面积扩大了,整个房屋的样式也有了改变,从原来的两院平房,改成了前后相连的大合院。除了两个开放式院落之外,中间还多出了一个合围式的庭院。
  房间也从原来的五间变成了十三间。
  
  这三人一来,江不予顿时轻松了不少。
  秦悦在去年考上了童生,并且说服了他的父亲,离开书院正式开始学习行商。在慢慢熟悉之后,江不予把与秋子熙的一些交易,都交给秦悦负责,不是很重大的决定,江不予基本不需要自己出面了。
  不过这段时间,白绮卖得自然不错,但是其他东西却大受影响。比如灯椒和花茶,不是卖不出去,而是原料供应不上,花田在遭受了一场蝗灾之后,可谓损失惨重,成品出货自然少了。
  只能希望灾荒尽快过去,不然即使她囤积再多白绮,也渡不过长达几年的饥荒。
  
  “小小,告诉娘,当初你为什么会突然叫娘多种些白绮呢?”某天晚上,江不予终于忍不住跑带小小的房间,慎重地问起这个问题。
  小小看着自己的娘亲,想了想说:“小小看到了。”
  “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很多东西,草原、森林、河流、小鸟、蝴蝶、阳光、冰雪、干枯、荒芜……”
  江不予疑惑,“都是在村里看到的吗?”这些东西很普通啊。
  小小低声说:“不是村子里的,小小也不知道是哪里。”
  ……
  换个问法:“也就是说,小小上次是看到了蝗虫,才让娘多种点白绮是吗?”
  “小小看到好多虫子,把植物们都吃光了。植物们很难受。”
  “呵呵,小小还能知道植物们会难受?”江不予笑着摸摸她的脑袋。
  小小淡淡道:“不单是植物们,还有动物们,还有娘、奶奶、团团、圆圆、花大婶、苏珉叔叔、村长爷爷……大家高不高兴、难不难受……小小都知道。”
  江不予心中有些震惊,不确定地问:“小小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小小摇头:“不知道,只是会有许多奇怪的感觉。”
  
  江不予抱着小小,担心地问:“那这些感觉,会让小小难受吗?”
  “有时候会。”小小整个人都窝在了江不予的怀里,轻轻说,“但是,大多数,小小都是开心的。”
  “是吗?那就好。”无论小小有什么样的能力都无所谓了,重要的是她好好的。
  小小突然笑了几声。
  “小家伙,笑什么?”
  小小用脑袋在江不予怀里蹭了蹭,愉快的道:“小小知道,娘很爱小小,所以小小什么都不怕。”
  江不予心里霎时盈满了感动。这就是自己的娃,多惹人疼啊!
  
  “好,今晚娘就陪小小睡了。”
  “嘻嘻,太好了!”
  母女两人幸福地睡到天亮,直到第二天被团团圆圆发现自己娘竟然私自地陪小小睡觉,大为不满,一时间又是声讨阵阵,热闹不休……
   

25、失踪 。。。 
 
 
  不管朝廷如何处理灾民的问题,起码在苏田村,还算安稳。
  更庆幸的是,滴雨不下的天气并没有延续到第二年。虽然仅仅一年多,各地饿死、病死的百姓数以千计,背井离乡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但是至少局面还能控制,在解除了外患之后,朝廷极力安抚百姓,各地官府开仓赈灾,各方商人富甲也慷慨解囊,离国大部分地方都开始安定下来。
  尽管粮食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但只要气候适宜,百姓重新开荒种植,情况就会转好。这一两年,将是最困苦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有一个人开始崭露头角,那就是秋子熙。他借助白绮的推广,获得了不少关注。连同都城秋家也因为他而扩种了白绮,后又献于君王,得到了君王的大加赞赏,并下旨普及全国。秋家家主得到了监察权,统筹各地的白绮种植情况,一时间风光无两。而作为提议人秋子熙,也因此受到了都城秋家的重视。
  
  江不予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没觉得不妥。这个功劳她可不想领,让秋子熙出头是最为理想的结果了。
  局势稳定了,杂事也处理完毕,江不予开始关注起三个孩子的教育问题。
  再过几个月,他们就满七岁,江不予觉得应该送他们去书院了。
  
  “是该去了。”苏何氏点头,“团团和圆圆很聪明,不能让他们就这么荒废了。”
  “那好,我过几天就带他们去青松书院看看。”
  苏何氏说:“叫上苏珉,他以前经常去书院看望苏蔺,应该比较熟悉书院的几个夫子。”
  “好。”江不予想了想,又说,“团团圆圆还小,如果去了书院,我想在漆斗城买个房子,方便照顾他们。”
  “这样也好,家里有春姐和芳喜他们,倒不用你太操心了。不过,家里的钱买得起城里的房子吗?”
  “我托秦悦打听过了,因为灾情影响,房价比往年低了不少。我们家这些年,除去开销,又没有什么大的用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