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

第94部分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第94部分

小说: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没办法,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木已成舟,这下不光要再管一顿晚饭,还得让赵兴洲去招待所住一晚上。都是多出来的开销,刘桂珍心里嘶啦嘶啦地疼。

    当然,更让她肉痛得还在后面。赵民生泡了一壶茶,给父亲斟上,又给妻子倒了一杯,然后才期期艾艾地道:

    “桂珍,爸说,咱们家喜事连连,得在村里加演一场高甲。”

    “什么?高甲?那得多少钱啊?”

    刘桂珍刚放到嘴边的茶杯立即“碰”地放了下来,里面的热茶水甚至喷到了赵兴洲的手上。

    赵兴洲不满地蹙起眉头,道:

    “桂珍啊,国强中了大奖,民生转正了,对了,国强还要订婚了,你说这么多好事,如果不请高甲好好演一场,村里人会怎么看你们?”

    赵菲现在逐渐明白了,农村出身的人,就算是离开村子几十年,根都无法从村子里连根拔起。因为你的祖宗牌位在村子里,你的姓名在族谱上,你的家人还留在村子里。

    虽然你可以跑到北上广,可以跑到五大洲四大洋,但是你的根永远都会在当初出去的那个乡村。

    或许,乡村生活在事业成功后,未尝不会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但是当乡村用它固执不变的礼俗来压迫试图反抗的游子时,有时候,看似美好无争的乡村生活也会蒙上一层阴云。

    赵民生还没跑到北上广呢,他只不过离老家几十公里,哪有力量以一已之力,对抗村里老少在赵兴洲阵述中“殷切”的目光?

    所以听到刘桂珍和父亲对抗上了,他头上的汗珠都冒出来了,赵菲不由得插了句:

    “爸,我看该买台电扇了。”

    “电扇一台一百多块,哪有钱买啊?”刘桂珍趁机杠上了,“国强去学车要花这么多钱,马上又要订婚了,还得添置些家俱什么的,到处都是钱,还想吹电扇,自已拿把扇子扇吧!”

    “哟,老大的,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赵兴洲常年在村里操办红白喜事,是个拢头的,什么样刁蛮的人没有见过?没有对付过?对自已家的儿媳妇,更不在话下,“是觉得我的提议让你们多花钱了?我那是不想让村里人戳你们的脊梁骨,说赵民生有钱还更小气了!”

    赵兴洲气呼呼的,手一抖一抖的,手里里拿的旱烟卷烟灰散了一地。

    看到这种情形,赵菲也没有办法置身事外,刚才不还喜气洋洋的吗?一说到钱的事情上,大家都翻脸了。

    “爷爷,你再喝杯水,消消气。我爸妈不是那个意思,按村里的规矩,该怎么办不是还得怎么办嘛!”

    刘桂珍见公公发火,也心虚了一下,毕竟放电影这事,按道理是得由公公来操办,自已父亲越疽代疱了,不合常理,公公要挑剔,这个理由便大过天,见女儿从中说和,便也换了副表情,陪着笑道:

    “是嘛,阿菲说的就是我的意思,请高甲得花不少钱,还得包那些演员吃喝什么的,一个剧团至少20个人,还得搭戏台,这功夫可就大了。”

    刘桂珍说得实在,赵兴洲也就冷静下来,他重新卷了个旱烟,道:

    “你说得也有道理,这样吧,不然就不要唱高甲,咱们请木偶剧团吧!”

    和唱高甲比起来,木偶剧团只要三五个人,也不用搭台子,只要架一个小门脸让木偶在上面表演就可以了。而论起趣味性,木偶的热闹和吸引力一点也不输高甲,花费却可以省了三分之二。

    刘桂珍和赵民生一听,也都点点头,双方各退一步,就此成交。

    当地的提线木偶十分出名,十几根线操纵着偶人,表演起来维妙维肖,很受大人孩子的欢迎,所以请木偶也是件挺有面子的事。

    “爸,那这请木偶的事就你发落了,到时候多少钱我这边拿给你。”

    赵民生这次做主了,把这事交给父亲去办。

    刘桂珍有了自家父亲操办放电影的事,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她没有表态,等于这件事就这么办了。赵民生见妻子没再闹将起来,一颗心放回肚子。

    “哎,阿菲啊,帮忙把这些鸭毛洗一洗,要捡大根的。”

    刘桂珍开始到拣茶厂去上班了,朝八晚六的,中午还能休息两个小时,挺有规律的,这倒让她觉得闲了下来。这时,看到客厅外面护墙上摊开晾的鸭毛,想起刚才赵菲说的买电扇的话,便有了主意。

    “妈,要干嘛呀?”

    赵菲见母亲突然打起鸭毛的主意,不由地莫名其妙。这些鸭毛是家养的白番鸭杀来吃时拔下的毛。鸭毛晒干了,卖出去按斤论的话,一斤能卖个七八块呢,是笔不小的收入。

    不过,一只鸭子也不过四两鸭毛的样子,要杀好几只鸭才有一斤左右的量。

    “不是嫌热吗?我看看能做几把鸭毛扇。”刘桂珍道。

    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赵菲笑了,说:

    “好,我帮你打下手。”她的脑子里浮出诸葛亮手握羽毛扇智慧翩翩的模样,不由念道,“羽扇绾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

    “姐,你说的是诸葛亮吧?这段话,我上次听收音机里的评书也有听到过。”

    赵国智做好了作业,跑过来凑热闹,帮着赵菲挑鸭毛。

    “去去,小心脏了手,一会不是要上学了吗?”

    刘桂珍赶着赵国智。

    赵菲听了心中一凉,细节之处,才会体会到刘桂珍仍是重男轻女的。叫她挑鸭毛就不怕脏了手,就不怕她会耽误了上学,她还要毕业考呢!

    上一世正是因为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所以才随便点头答应了母亲嫁给那个黄家仁,以为有了自已的家,丈夫年纪又大一些,会更体贴人,能享受到家庭生活的乐趣。

    不过,赵菲不会把气撒在弟弟身上,他也是无辜的,就象现在,刘桂珍赶他,他也不走,仍是笑咪咪地凑在赵菲身边道:

    “上学还有半个小时呢,我早就挑好了。”

    刘桂珍听他这么一说,也没办法,嘴里只是念叨着:

    “男孩子不要做太多家务事,以后长大了娶老婆,就会变成老婆奴了。”

    这还真是“我儿子有能力不用做家务,我媳妇懒不做家务”的愚昧型婆婆,估计谁家女儿嫁入赵家,日子也不会好过。赵菲不无腹诽地想。

    三个人一齐动手就快多了,一会儿,20多根最粗最长的鸭毛便被挑了出来,洗干净之后,刘桂珍便让赵国智找来两根细铁丝,一根十支羽毛串了起来。

    串好后,再把羽毛凑紧,两边铁丝都各打了个结,以防羽毛溜出来,羽毛下部,则找出一碎花小布,插入一条趁手的竹柄做扇柄,缝合起来,巧手修饰之下,一把漂亮的羽毛扇就做好了。

    赵国智一看双眼放光,拿起羽毛扇用力扇了扇,道:

    “风好大,不错,凉快,又轻便!”

    “妈,你这手艺,再做精致点,可以拿去店里卖了。对了,可以寄在二姨家的店里试试。”

    赵菲觉得母亲这一手的确可圈可点,而且取材方便,真要拿到县城去卖,没准是个好收入。

    “说是这么说,真的有人买吗?”刘桂珍心有疑虑,“如果真要做寄到店里去卖,咱家这点鸭毛肯定不够,还得去找别人收。卖不出去的话,这成本就亏了。”

    “试试呗,先做五六把试试,等爸有进城,让他拿到二姨那寄卖,现在这种天气,正是缺货的季节。”

    能让家里人多一种收入,赵菲也不遗余力。现在扇子的品种并不丰富,羽毛扇在市面上还没有,不知道母亲怎么想出来的。

    赵菲正想着,刘桂珍自行解说了:

    “我就是听了收音机里《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描写,才有了灵感。”

    没想到,母亲也有心灵手巧这方面,看来,自已身上到底流淌的是母亲的血,有一些遗传能力,始终沉沉浮浮、若明若暗地呈现。

  ☆、123。第123章 商人世家
  
  亲情和血缘就是这样奇妙,打断骨头连着筋。
  赵菲心中暗暗感概,不管上一世母亲如何对待自已,但是终归来说,这一世,再看到她,赵菲也没有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感觉。这就是亲情纽带联系所带来的吧!
  要是换成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害了自已一生的幸福,甚至最后还害了自已的性命,赵菲肯定不依不饶。可是面对自已的生身母亲,她却无论如何也下不去手。
  最多,只能用前世的教训不断提醒自已,不要再对母亲百依百顺,要警惕不要跳入“以爱为名的陷阱”。
  刘桂珍这么锱铢必较的人,前世那卖了自已换得的三万元,到底哪去了?想必去处十分隐秘,不便公开,否则,也不会上一世的婆婆一说,母亲就跳起来,竭力阻止。
  “妈,看来你也有灵光一现的时候啊!我觉得姐的这个主意不错,袁先生的《三国演义》评书真是百听不腻,平时下课大家都在说这部评书呢!
  大家可喜欢里面诸葛亮啦,都说他羽毛扇轻轻一摇,吓败曹操的主意就来了。咱们只要把这羽毛扇打上诸葛亮牌,没准还会引来大伙的抢购呢!”
  这主意竟然是赵国智出的,赵菲不禁对弟弟刮目相看了。没想到这小子还有一些商业天份,懂得借势而上。
  这种做法,就象后世明星效应一样,一旦哪个明星出了好作品,红了,就会有许多周边产品的厂商找上门要其代言一样。
  赵菲的提议刘桂珍可以忽略,但儿子的话她却听进去了,刘桂珍笑着道:“国智说得有理,如果贴个商标,写上诸葛亮牌,估计会有人冲着这个买。我这几天下班就空就试试看。不过鸭毛却不够了。”
  赵菲心里暗笑,反正母亲心动就好。赵兴洲听到有这么一门赚钱的生意,他的眼睛亮了亮,道:“鸭毛不够的话,我可以帮着收啊!咱们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白番鸭,哪家没有几斤鸭毛等卖呢!不过,光收粗鸭毛的话,恐怕比较难收。”
  是啊,鸭毛拔下了,不光细小鸭绒还是粗大的鸭毛,都混杂在一起晒干,大家收着卖鸭毛也是出于节俭的习惯,谁会有耐心去做细分呢?
  “爷爷,你把鸭毛收起来后,可以叫村里没有上学的孩子,趁着暑假来帮忙,分开一斤鸭毛和鸭绒给一毛八分的,价格你看怎么划算你来定。
  分开的粗鸭毛给妈做鸭毛扇,鸭绒你可以拿去卖给收旧货的贩子,又是一笔收入。”
  鸭毛被收起来就是去做鸭绒制品的,进了专业的厂里以后,还要再一次进行细分,细的鸭绒比粗鸭毛金贵多了。因此如果卖给旧货贩子,价格肯定比原来的要高。
  赵兴洲一想,有道理,便美滋滋地道:
  “这个主意不错,村里孩子放了暑假,除了几个被押去山上放牛的,剩下的就是满村乱跑,掏鸟蛋赶狗的,闹死了。去年还有一个下溪里游泳溺死的。
  如果能找个事给他们做,还能让他们父母亲放心呢!如果村里的还不够,我可以到附近十里八乡地收,比上山扛石头轻松多了。”
  赵兴洲全身充满了力量,有门路赚钱,这让他抖然精神了起来。
  赵菲觉得挺有趣的,没想到自已家族中的人,个个都脑域宽广,她只不过说了个卖羽毛扇的主意,结果家人把买卖一条龙的生意全补全了。
  “爷爷,没想到你也是个做生意的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