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绮楼重梦 >

第48部分

绮楼重梦-第48部分

小说: 绮楼重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年既尽,正是丙辰元旦,倭王也随众人入朝。皇上受过朝贺,便着内阁传旨:钦封林舜华为平海王元妃,封梅碧箫为次妃,薛蔼如为三妃,公主杨缬玖为四妃,周淑贞为五妃。一体颁给斗大金印,礼数以女先娣平叙。俟明岁春正,贾王年登十六,选定吉期,五妃同日合卺成婚。 
  贾政率领小钰同着倭王、梅玉田、林中秀、薛虬等谢了恩,才选个吉日,先行了问名纳采等五礼,俟明年续行亲迎大礼。 
  这仪文的繁华热闹,是不必说的了。倭王毕事之后,辞回本国,约定冬间再来,待明年好看花烛。那父女作别,新婿送行的闲话,也不必烦叙。   
  且说岫烟早早有意要把彤霞配给小钰,因门户不对,难以启口。如今皇上主婚,配了五个。谅来再没处插脚的了,只得托小钰做媒,要招个好女婿。小钰道:“有却有一头好亲,略有些不足之处。那北靖王单生一子,今年十九岁了。前年娶了个正妃,谁知有瘫痪病的,每日躺在炕上,连饮食大小便通在炕上。全仗丫头婆子喂他扶他,竟是个废人。北靖王怕不能生育,且将来儿子袭了封,没有个当家内助,因此要替他娶个次房,次要正经旧家闺女,不过‘妃’字上加个‘次’字,其实和正室一个样的。至于新郎的相貌文才,都是极好,我深知道的。不知先生愿不愿?”岫烟就和薛蝌商量,薛蝌道:“咱们薛家现在中落了,那能攀高?况且白云山算命,说女儿要做次房的,可见事有前定。这头亲事倒很合适。将来生了儿子,怕不袭封王爵么?”岫烟又问问女儿,也是愿意的。就烦小钰做媒,一说便成。不几日就行盘过帖,竟是聘媳妇的一般,礼又很丰盛体面,回盘礼物通是小钰代备的。北靖王原要月内就来迎娶,因本年是丙辰年,与新郎生庚戊戌犯冲,只得等待明年丁巳岁完姻。 
  李纹、李绮闻知这事,都为抱怨小钰说:“有这样好亲,为什么不替两个妹子说合?”小钰道:“郎君年纪大了,彤姐姐还小了三岁,两位妹妹差了五岁,不很相当。如今我意中还有一个好郎君,就是友红姐姐的兄弟,今年恰好同庚,十四岁。 
  相貌才学和他姐姐相仿,若是二位姨妈愿意,就写起两个年庚八字来,我送交何家,叫他自去合婚,合着那一位,就对那一位。”李纹姐妹各各欢喜,连忙写了庚帖,烦小钰送去。友红早已得知,悄悄通信回家,说:“二香才貌不差什么,都算得上品。但瑞香有红症的,不如妙香妥当。”何家就合了妙香的八字,拣个吉日就来行聘,议定待到十五岁迎娶完姻。 
  李绮见他女儿的八字退回,心中不快。又来要小钰另寻个好女婿。香菱也来央求,要和淡如访个豪富人家。小钰道:“我意中却没有合适的了,只得发个启帖,遍请在京王公大人子弟未曾联姻的,自十四岁以上,十八岁以下都来会文,就好挑选佳婿。”这个信息将传开去,人人知道是为选婿起见,又人人闻知贾王园里的姐妹通是才貌双全,又通是小钰的至亲,那个不愿高攀?到了三月初一日,齐到贾府。共有八十四个人,前几天都来报名投卷造册,册上注明三代籍贯年貌。小钰叫造了四本册子:自己用一本在东厅点名;李绮、淡如各一本;王夫人高兴,同了媳妇、孙媳也来玻璃屏后坐着,也摆了一本册子。就在册上见相貌好的,加三圈,次的两圈,再次一圈;貌丑的加一点。逐一点过名,小钰想道:“他们通要应试取科甲的,自然制艺为要,策论次之,诗赋又次之。”就出了五个题目:头题是南容三复白圭全章;二题是问十三经疑义的策;三题是三生万的论这日恰值潇潇下雨就出了个赋题,是泽下尺生上尺赋,以题为韵;五是赋得山者父母,得衡字,五言十二韵的诗题。众人各照卷面坐号坐定,构思落笔。小钰坐在上面监场,不许交头接耳说话。停不一会,贾兰也来了,同坐着监试。十分严肃,一字不能传递,直交三更才得收齐试卷。 
  当晚贾兰、小钰和李绮、香菱各拿一本册子,对那三圈的,共有十八本四册相同;那两圈相同的,共只六本;此外四个册上,也有那边两圈,那边一圈的,还有不圈的,便不能画一。 
  次日小钰便先把这十八本三圈的瞧了一遍,取了一卷,姓尤名克敏,是尤尚书的嫡孙尤翰林的长子。余外通平常,并多有舛错处。又瞧那六本二圈的,也只取得一卷,姓茹名经,是鸿胪正卿的次子,新科举人,年十六岁。以外便不论相貌,专取文才,共取了八卷,凑成十本,列为一等。其余通列做二等。发了案,各人齐来府中谢考,通有花红奖赏。 
  兰哥说:“实也难为他们,这几个题目我还不能全解,那论题虽不知出处,尚属明白。那赋题谅来是说雨,也不知出处。 
  这诗题更是茫然莫解。”小钰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在《老子》上的。赋题出在《管子》,谓泽从上降有一尺,则苗从下生上引一尺。泽下降,苗上引,犹君恩下流人心上,就须在起处或末段点明颂圣才好。诗题出王充《论衡》,所以我限个‘衡’字韵,谓天将雨,山先出云;云积为雨而流为水。然则山者父母,水者子弟也。这尤克敏的卷子通不做错。 
  十三经疑义虽不能照题条对,也还支吾得去。年才十四岁,却算难得的。”兰哥说:“和文鸳同庚,我招他做了女婿罢。” 
  尤家得了这信,喜出望外,忙忙央媒说合,赶紧下了聘。 
  李绮、香菱自然不便争夺,只抢着要对茹经。小钰叫依旧写两个年庚,叫茹家自去合婚问卜。茹鸿胪悄悄差人到王园后门送了管门婆重礼,打听二位姑娘那个妥当?恰好碰着了管二园门的张婆子,想起为了淡如受了太太的骂,只少捱鞭子,碰了许多头。如今正好报仇,便收了礼物,告知他两个才貌相似,但是瑞香稳重,淡如不免轻飘些。茹家得了实信,拣定吉日,聘了甄瑞香。那二香的回盒也是小钰代备的。 
  淡如竟没有配头,十分气忿。香菱道:“取中的虽还有八个,都相貌平常,须得再去央求小钰设法招亲才好。”淡如说:“这个没良心的狗王爷,全不记念往日恩情,偏去帮扶别人。 
  我和奶奶同去,须狠狠发作他些恶话。叫他受不住,自然会去设法了。”不知淡如怎样发话,毕竟对得好亲没有?且看下回。          
第四十四回 巧姐初返外家 淡如错招老婿    
  且慢说香菱母女去托小钰做媒, 
  且说王夫人,坐在上房,见个门上婆子来报道:“巧姑娘回家来了。”王夫人叫:“快请。”果见巧姐走将进来,见过礼。又见有个四十多岁的乡里女人上前拜见,王夫人问:“是谁?”巧姐回道:“这是刘姥姥的媳妇,刘大嫂子。”王夫人就亲手拉他起来。奶奶们一一通见了礼,坐下。王夫人向巧姐道:“你出嫁多年,我接过你几十次,总推有事不来。想是嫌遣嫁时太草率了,有些不舒服。 
  其实因彼时家道艰难,后来我也补送了许多奁田、衣饰、金银,怎么就一去不回?这样作难。”巧姐站起身打个足全,说道:“蒙太太赏赐极厚,感激不尽,怎敢不舒服?实因乡下人家不比官宦家里,略有些产业,就要天天当心经管,田里工作人又多,铺子里伙计又多,晚上开送来的动用帐薄,要算到三更过后。 
  若一日不算,积压下来,越发忙不开了。公婆通不在了,官人连算盘也不会,向来不管事的,因此走不脱身。其实时时刻刻惦记家里的。”王夫人点点头,便问:“刘姥姥清健么?”刘嫂子说:“老病多年,如今是房门也不能出,只在炕上过日的了。”各人又闲谈了一会,用过酒饭,巧姐同刘嫂子到园里来,见过平儿,又来见小钰。 
  小钰让他们坐下。说不几句话,只见香菱母女沉着脸,气忿忿的走进怡红院来。坐下了,香菱就开口道:“茹家的姻事又有人抢去了,往后二爷到底还管不管?”淡如接着道:“没良心的,忘恩负义,得新弃故,我也很不用沾你的光。”小钰笑着道:“姐姐,别说这些闲话,谁是新,谁是故?我一般把八字送去的,独你合不上,也是姻缘前定。我再慢慢替你设法访寻就是了。那里一时急得来的?”淡如道:“很好,待我活一百岁,好烦你慢慢的去访。”刘嫂子便问:“这位小姐高姓?” 
  香菱说:“姓薛,是我的亲生女儿,和贾王却是嫡表姐弟。因为家寒了,王爷瞧不起,情愿去奉承富贵的姐妹们哩。”刘嫂子道:“这样一个俊人才,怕没好亲对?我倒有个相当的人家。” 
  向着巧姐道:“姑娘该知道的,我们同村住的原大老爷,可是个大富不是?”巧姐道:“闻得前村刘家屯里,有个原百万,是做了官丁艰回来的,名叫士规。因他家有百万之富,才有这个称呼。”香菱听了,忙问:“你认得么?做的什么官?”巧姐说:“离我杏花村五里多路,不知确细,只听见众人说的。” 
  刘嫂子道:“我认得,他是个知府。”淡如问:“有多大年纪? 
  相貌怎样的?”刘嫂子道:“年纪约略在二十以内,相貌比美女还要俊些。若成了亲,真是天生一对儿呢。只要重重赏我媒金,包管一说便成。出月去就好完姻,同去上任做太太了。” 
  香菱母女满口央求,许他五百两谢仪。小钰道:“婚姻大事,那里这样草草;必得请薛二叔下乡去细细打听明白,还得相相郎君,才好合婚问卜。”香菱道:“很是,我明儿同了薛二爷去亲眼相一相。”淡如说:“我跟了奶奶同去。”刘嫂子道:“家业官职,只到刘家屯的村口一问,是人通知道的。要相郎君,我引他到门前旗杆底下,两个人站着,不叫别的人走过来,便不得认错了。”母女两个喜欢得心花都开了,忙去通知薛蝌。 
  巧姐就和刘嫂子同起身作别。进到上房,吃过二顿饭就要回去。 
  太太留他不住,也就由他。平儿送出宅门,仍回庵里去了。 
  第二天,淡如绝早起来,打扮得天仙似的,同香菱坐了一辆后档车。薛蝌骑了马,带了四个家人,先到刘家屯村口打听。 
  原家众人都说:“这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大财主乡绅,大墙门前两枝旗杆,好不体面哩。”薛蝌就吩咐车夫,到了门前须慢慢的走。果然见一个高大台门,两枝朱红漆旗杆,刘嫂子和一个后生儿在旗杆下站着说话。却是便衣便帽,真个十分俊秀。小小身材,雪白的脸,乌黑的发,一双桃花俏眼,笑嘻嘻的瞧着车里,约略年纪不过十六七岁。淡如故意把扇子撩在地下,叫家人下马来拾龋车便停了,拾得扇子起来,恰好骡子撒起溺来,又停了一会。男女二人,脸对脸儿瞧个尽兴。薛蝌就引着车子绕到刘姥姥家来,坐下等待刘嫂子。 
  刘嫂子问原士规道:“这位小姐生得何如?若不是我的妙计,别想娶他呢。”原士规道:“妙极,妙极。说成了亲,一千两媒礼,分毫不短。”刘嫂子洋洋得意,回转家来,香菱母女就写了年庚八字,央他明日去说亲。刘嫂子满口应承,留他们吃了点心。 
  回进城,亲自往上房见王夫人,王夫人问:“相得怎么样?” 
  香菱说:“媒婆的话,一些不假。”王夫人和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