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西湖二集明. 周楫 >

第56部分

西湖二集明. 周楫-第56部分

小说: 西湖二集明. 周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足信也。”言讫,塔即出五色光明,照耀堂剎。 赵诱肃然敬信,于寺东乃更立小塔焉。
    第四句“洪昉禅师见帝天。”那洪昉戒律精严,一毫不苟,是一尊活罗汉,地狱天堂都请去讲经。他于陕中建造一
个龙光寺,又建病坊,养病者数百人,自行乞以救诸人。远近道俗,归者如云。一日清晨,忽有一夜叉至其前,左肩头
上负五色毡而言曰:“释迦天王请师讲《大涅盘经》。洪昉默然。夜叉遂挈绳牀置于左臂膊曰:”请禅师闭目。“因举
其左手,而伸其右足,倏忽之间,便道:”请禅师开目。“视之,已到天上善法堂矣。禅师即到天堂,那天光眩目,开
之不得。天帝曰:”禅师可念弥勒佛。“禅师遂念之,于是目开不眩,然而人身卑小,仰视天形,不见其际。天帝又曰
:”禅师又念弥勒佛,身形便大。“禅师如言念之,三念而身三长,遂与天帝一样。天帝与诸天合掌作礼道:”弟子闻
师善讲《大涅盘经》为日久矣。今诸天钦仰,敬设道场,特请大师讲经听受。“禅师曰:”此事诚不为劳,但病坊之中,
病者数百人都倚老僧为命,常行乞以给诸人之食。今若流连讲经,人间动涉年月,恐病人饿死,不能如命。“天帝曰:”
道场已成,斯愿已久,固请大师,勿为辞也。“禅师不允,忽空中有大天人身,又长数倍,天帝敬起迎之。大天人言曰
:”大梵天王有敕!“天帝抚然曰:”本欲留师讲经,今梵天有敕不许。然师已至,岂不能暂开经卷,少讲经旨,令天
人信受。“昉许之。于是命左右进食,食器皆七宝,饮食香美异常。昉食毕,身上诸毛孔皆出异光,毛孔之中尽能观见
诸物,方悟天身腾妙也。既登高座,敷以天衣。那时善法堂中诸天数百千万,兼四天王各领徒众同会听法,阶下左右则
有龙王、夜叉诸鬼神非人等,皆合掌而听。禅师因开《涅盘经》,首讲一纸余,言词典畅,备宣宗旨。天帝大称赞功德,
开经已毕,又令前夜叉送至寺。那时在天上不上顷刻之间,寺中失禅师已二十七日矣。那佛经上道:”善法堂在欢喜园,
天帝都会,天王之正殿也。其堂七宝所作,四壁皆白银,阶下泉池交注,流渠映带,其果木皆与树行相直,宝树花果,
亦皆奇异。所有物类皆非世人所识。阶下宝树,行必相直,每相表里,必有一泉夤缘枝间,自叶流下,水如乳 色,味
如于乳,下注树根,洒入渠中。诸天人饮树本中泉,其溜下者众鸟同饮。以黄金为地,地生软草,其软如绵。天人足履
之没至足,足举后其地自平。其鸟数百千,色名无定相,入七宝林,即同其树色。其天中物皆自然化生,若念食时,七
宝器盛食即至。若念衣时,宝衣亦至。无日月光,一天人身上自有光明,逾于日月。要至远处,飞空而行,如念即到。
“洪昉禅师既睹其变,备言其见,乃请画图为屏风,凡二十四扇,观者惊骇。禅师初到寺,毛孔之中尽能见物,既而弟
子进食,食讫,毛孔皆闭如初。乃知人食天食,精粗之分如此。洪昉既尽出天中之相,人以为妖。时武则天在位,为人
告之。则天命取其屏,兼召洪昉。 洪昉即至,则天问之而不罪也,留昉宫中。则天手自造食,大申供养。留数月,则天
谓昉曰:”禅师遂无一言教弟子乎?“昉不得已言曰:”贫道唯愿陛下无多杀戮,大损果报。“则天敬信之。
    列位看官,世上有一种迂腐不通之儒,专好谤佛,只因终身读了这几句臭烂文字,不曾读三教古今浩渺之书,不曾
见孔子之言,所以敢于放肆如此。只是眼界不大,胸中不济,这也无怪其然。若说因果报应,尤为灵验。当时赫连勃勃,
画佛于背,迫僧礼拜,天雷震死;子昌灭佛教,身死国灭。魏太武除僧毁寺,见弒人手。周武帝除佛法,次年晏驾,子
夭国死。唐武宗去塔寺,亦以次年崩,无子。宋徽宗改佛为金仙,约僧留发,遂为金人所掳。报应昭然,岂可不信?如
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无不归心于释教,难道这几位聪明神武的帝王,不如你这些臭烂腐儒不成?至如我洪武爷、永
乐爷这二位圣人,尤与前代帝王不同,真是不世间出之帝,却也尊信三宝,异常虔敬。
    梁时宝志公禅师原是菩萨化身,他涅盘时作偈道:若问江南事,江南事有冯:乘鸡登宝位,跨犬出金陵;子建司南
位,安仁秉夜灯;东邻家道阙,随虎遇明兴。
    这八句偈是怎么说?“江南事有冯”,冯者,诸冯也。圣人生诸,即朱,寓其姓也。酉属鸡,“乘鸡”者,压鸡之
上为戊申,太祖登极之年也;戊属犬,即以其年幸汴梁,又明年为庚戌,是“跨犬”也。“司南位”,自南而北,抵于
子位也。“秉夜灯”,元主夜遁,开建德门以去,建下为安、德为仁也。“东邻”,指张士诚,阙者,灭也,灭士诚则
取中原也。“随虎”,金陵龙盘虎踞,神龙盘结而虎为之先,若随其后也。“遇明兴”,显然是建国大号也。这八句偈,
是我洪武爷之谶。宝志公族姓朱,塔于钟山下,洪武爷卜其地为孝陵,欲迁宝志冢,卜之不受,乃曰:“假地之半,迁
瘗微偏,当一日享尔一供。”乃得卜,发其坎,金棺银椁。因函其骨,创造灵谷守卫之,建浮图于函上,覆以无梁瓦殿,
工费巨万,仍易赐庄田三百六十所,日食其一,岁而周焉,以为永业,御制文树碑纪绩。一夕,霹雳震其碑,再树再击,
乃曰:“志不欲为吾功耳。”乃寝不树。有的说洪武爷就是那宝志公再世,了却江南一大事因缘,所以没示其兆,葬即
其地,因此笃信佛法,弘护三宝,都是宿世之事。
    那敬信三宝之事,宋景濂传中已曾说明。永乐爷原是真武临凡,笃信三宝,与洪武爷一样。五年二月,曾命西僧尚
师哈立麻,于灵谷寺中启建法坛,荐祀洪武爷、马皇后。尚师率天下僧伽举扬普度大斋科十有四日,庆云天花,甘雨甘
露、舍利祥光、青鸟白鹤,连日毕集。一夕,桧柏生金花,遍于城都,金仙罗汉化现云表,白象青狮,庄严妙相,天灯
导引,幡盖旋绕,种种不绝。又闻梵呗空乐自天而降,群臣上表称贺。学士胡广等献《圣孝瑞应歌颂》。又有腐儒不通
之人,说这是西僧的幻术;就有幻术,但可以幻他人,岂有永乐爷神武不杀之帝,可以术幻者乎?这等的说话,真是胡
说乱道而已。后于十七年七月御制佛曲成,并刊佛经以传。九月十二日,钦颁佛经至大报恩寺,当日夜本寺塔见舍利光
如宝珠。十三日,现五色毫光,卿云捧日,千佛、观音、菩萨、罗汉妙相毕集。续颁佛曲至淮安给散,又见五色圆光,
彩云满天,云中见菩萨、罗汉、天花、宝塔、龙凤狮象,又有红鸟、白鹤盘旋飞绕。续又命尚书吕震、都御史王彰赍捧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称歌曲,往陕西、河南颁给,神明协应,屡现卿云圆光宝塔之祥,文武群臣上表称贺。难道这
也是幻术不成?就是幻术,只好幻一处,难道合天下四方都为幻术不成?总之,迂腐之人一字不通,又何足与言乎?大
抵异人自有异事,圣帝自有圣征,真从古所无之事也。且不要说这二位圣人,就是二位圣母,都是佛菩萨临凡。那《观
音经》上道:“应以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马皇后诚心好善,专一好救人性命,不知保全了多少生灵,
难道不是现世救苦的大佛菩萨么?永乐爷的徐皇后,亲见观世音菩萨,授《第一希有大功德经》,圣母亲自作序,刊布
流传于世,我圣母岂有打诳语之理?
    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序:永乐元年正月初八。
    洪武三十一年春,正月朔旦,吾焚香静坐阁中,阅古经典,心神凝定。忽有紫金光聚,弥满四周,恍惚若睡,梦见
观世音菩萨,于光中现大悲像,足蹑千叶宝莲花,手持七宝数珠,在♂前行,吾不觉乘翠云軿,张五色宝盖,珠幡宝幢,
纷陈前迎,飘摇悠扬,莫知所底。少焉行至一门,高敞弘丽,非人间有,黄金题额,曰:“耆阇崛境”。入门,群山环
拥,翠色凝黛,苍崖丹壁,巉然峭削,嵌岩嵚崟,参差(山集)嶫。 一溪萦回,盘绕山麓,沿溪曲折,数十余里,溪流
澄湛,泓渟寒碧,洞见毫发。琼花瑶草,芝兰芙蕖,牡丹芍药,荼(上艹下縻)丽春,含滋发晖。路渐穷,转度一桥,
墄以青金玻璃,砗榘白玉,有屋数十楹,覆于桥上,沉香为柱,旃檀为梁,彩色绘画,极其华美,上榜曰:“般若之桥。”
黄金大书。桥长数十丈,其高称是。度桥,纡折数十里,遥见二峰靓秀,屹立相向,上摩云霄。树林蓊蔚,烟霞掩映。
楼殿隐隐,迥出林杪。
    更行数十里许,复见一门,其上题金字曰:“耆阇崛第一道场。”入门布路,皆琉璃黄金、珊瑚玛瑙,杂诸宝贝。
丛篁茂树,枝叶繁盛,婀娜敷荣,葳蕤蔽荫,异葩奇卉,秾艳绰约。芬芳条畅,嘉果美实,殷红青紫,的烁下垂。孔雀
鹦鹉,鹓鸾鸿鹄,飞舞锵鸣,复有异鸟,音作梵声,清韵相和。路旁有广池,涌出五色千叶莲花,大如车轮,香气浡浡。
其下有凫鹥雁鹜,鸳鸯鸥鹭,(交鸟)(青鸟)(溪鸟)(涑鸟),游泳翱翔。渐至山半,有群女衣杂彩缯衣,分列两
行,前秉幡幢,后列鼓吹,法乐具奏,韵钧铿鍧。青狮白象,跄跄率舞,香花童子,金盘彩篮,参献徘徊。上至山顶,
观世音导吾升七宝莲台,台上宫殿巍峨,廊庑深邃,层楼迭阁,万户千门,金碧辉煌,华彩鲜丽,雕甍绣闼,珠拱镂楹,
宝窗玲珑,宝网粒Ю父酥。月拗诒Γ种直W笆窝だ觯玑Υ保岽砺洌旎ㄇ嵊ё拐а铮煜
馥郁,熏蒸播溢,宝光凝聚,煌然炫烂,成百千色。远览太空,浩无端倪,俯陵倒景,群山在下,睹兹胜妙,叹未曾有。
“吾自念德本菲薄,积何善因,而得至此。”观世音微笑而言:“此佛说法菩提场。经恒河沙俱胝劫,无有能至者。惟
契如来道者,方得登此。后妃德禀至善,夙证菩提,妙登正觉,然今将遇大难,特-接引,以脱尘劳。如来常说第一希
有大功德经,为诸经之冠,可以消弭众灾,诵持一年,精意不懈,可得须陀洹果;二年,得斯陀含果;三年,得阿那含
果;四年,得阿罗汉果;五年,成菩萨道;六年,得成佛果。世人福德浅薄,历劫未闻,后妃为天下母,福器深厚,觉
性圆明,妙堪付嘱,以拔济生灵。”乃以净瓶甘露水,起灌吾顶。但觉身心清凉,万虑俱寂,忆念明了,∞所遗忘。遂
出经一卷,令吾随口诵之,即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也。吾诵一遍,大义粗通;诵二遍,了然开悟;三遍,记忆无遗。观世
音言:“后十年更相会。”对吾犹若有所言,吾耸耳而听。忽闻宫中人声,遽焉警寐,且喜且异。悚然叹曰:“此梦何
其神耶!”亟取笔札,书所受经咒,不遗一字。但觉口中有异香,阁中香气氤氲,七日不散,天雨空花,三日乃止。由
是日夜持诵是经不辍。三十二年秋,难果作。皇上提兵御侮于外,城中数受危困。吾持诵是经益力,恬无怖畏。皇上承
天地眷佑,神明协相,荷皇考太祖高皇帝、皇妣孝慈高皇后盛德大福之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