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文心雕龙千家诗 >

第26部分

文心雕龙千家诗-第26部分

小说: 文心雕龙千家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这是一首写山居寂寞无聊心境的诗。 

… 页面 235…

                                      秋日湖上 
                                         薛莹 

薛莹,晚唐人。著有诗作《洞庭集》,其生平事迹不详。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这是作者秋天游太湖 (一名五湖,又名震泽)怀古而作。 

… 页面 236…

                                      宫中题 
                                        李昂 

     李昂 (809—840年),即唐文宗,在位14年。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唐朝经“甘露之变”后,朝廷大权进一步落入宦官之手,皇帝也受制于权宦,作者忧心忡忡, 

触景生情,有感而作此诗。 

… 页面 237…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是作者访友不遇而作,描绘了隐士的生活。 

… 页面 238…

                                   汾上惊秋 
                                      苏■ 

     苏■ (670—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 (今陕西省武功县)人。武则 
天时进士,唐玄宗时为宰相,封许国公,素有文名,与当时燕国公张说并称 
于世,号称“燕许大手笔”。在唐代诗坛上也颇有盛名。后人辑有《苏廷硕 
集》。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苏■奉命出使塞外,渡汾河时,见秋风萧瑟,触景生情而作。 

… 页面 239…

                                    蜀道后期 
                                       张说 

     张说(667—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武则天时应诏对策, 
以第一名录取,授太子校书。在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任职。玄宗时 
升中书令,封燕国公,官终尚书左丞相。他善文辞,朝廷大述作多出于其手。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张说与友人相约自蜀同归洛阳,后因事失期,友人先归,故张说作此诗赠友人。 

… 页面 240…

                                          静夜思 (乐府题)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诗人客游在外,在寂静的夜晚望月思乡而作。 

… 页面 241…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是李白在秋浦写的《秋浦歌》17首中的第15首,作者用夸张手法来抒发其怀才不遇的愁绪。 

… 页面 242…

                                   赠乔侍御 
                                    陈子昂 

     陈子昂(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人。他一生很不得志,但敢 
于直言,有不少切中时弊的建议,最后被害死于狱中。他是唐代诗文革新的 
先驱者,反对齐梁以来柔糜浮艳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他的诗风骨 
凛凛,刚健豪放,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为唐代诗歌的转变和繁荣作出了重 
要贡献。著有《陈子昂集》。 

     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 
     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这是诗人赠乔姓朋友的一首诗,是一首以汉写唐、借古喻今的愤世之作。 

… 页面 243…

                                答武陵太守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王昌龄从武陵返回金陵,田太守设筵相送,诗人答赠此诗,表达他和主人分别时的心情。 

… 页面 244…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首诗写于至德元年。任右补阙的岑参随唐肃宗从灵武出巡,在行军中困度重阳节心有所感而 

写,抒发了作者的郁郁情怀。 

… 页面 245…

                                     婕妤怨 
                                     皇甫冉 

     皇甫冉(716—769年),字茂政,润州丹阳人。10岁即能诗文,天宝进 
士第一,后任无锡尉,官至右补阙。多咏物写景之诗。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娥几许长? 

     该诗仿古乐府描写班婕妤失宠和诗人怀才不遇的幽怨。 

… 页面 246…

                                        题竹林寺 
                                            朱放 

朱放,字长通,唐代襄州人。曾隐居剡溪多年。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这是作者游览庐山竹林寺的题壁诗,感叹人生短促,有归山退隐的思想。 

… 页面 247…

                                      三闾庙 
                                      戴叔伦 

     戴叔伦 (732—789年),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唐贞元十六年进士。曾 
任抚州刺史,继任客管经略史,晚年出家为道士。其诗多反映兵荒马乱时农 
村凋弊状况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后人辑有《戴叔伦集》。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这首诗是凭吊屈原时所作。诗人借流不尽的江水、萧萧秋风、落日夕阳、凄凄枫林等景物着意 

渲染,铺陈了一幅凄惨悲凉的吊古画面。 

… 页面 248…

                                   易水送别 
                                     骆宾王 

     骆宾王(640—约684年),婺州义乌人。“初唐四杰”之一,在诗歌创 
作的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超过了当时的官廷诗人。长篇《帝京篇》、五律 
 《在狱咏蝉》均为传世名作。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人送别朋友至易水边,抚今追昔作此诗。 

… 页面 249…

                                     别卢秦卿 
                                       司空曙 

     司空曙,字文明,广平人。中过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司 
空文明集》。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借“石尤风”(打头风,能阻行人之将发)这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刻意 

挽留、依依惜别的心情 

… 页面 250…

                                                    答人 
                                                 太上隐者 

太上隐者,唐隐士,姓名不详。隐居终南山。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这是一首作答诗,是隐者被问及姓名、年龄时所作。 

… 页面 251…

                                        五律 
                                   幸蜀西至剑门 

                                      李隆基 
     李隆基 (685—762年),即唐玄宗唐明皇。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天宝十四年 (755年),安禄山叛乱,次年攻陷潼关,京城长安危急。玄宗仓皇出逃至蜀郡,太 

子李亨即位于灵武。称为肃宗。至德二年(1757年),肃宗收复长安,迎接玄宗回京。当车驾到剑门 

时,他对左右侍臣说:“剑门天险若此,自古及今败亡相继,岂非在德不在险邪?”于是写了这首诗。 

… 页面 252…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年),字必简,祖籍襄阳,后迁巩县,唐高宗咸亨 
年间进士,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年轻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 
四友”。五言诗成就较高,是唐代五言律诗的奠基者之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是一首和诗。陆丞有《早春游望》一首,杜审言依意和之。 

… 页面 253…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 
                                                   杜审 

言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这是一首借咏终南山来为皇帝歌功颂德的应制诗。 

… 页面 254…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住四川,要到洛阳去,其友设宴饯别,两人依依不舍,诗人临别时写此诗以赠友。 

… 页面 255…

                               长宁公主东庄侍宴 
                                       李峤 

     李峤 (644—713年),字巨山,唐赵州赞皇 (今河北)人。唐高宗时进 
士,武则天和唐中宗时为宰相,封赵国公。诗多咏物写景之作,与同乡苏味 
道齐名,并称“李苏”。也是“文章四友”之一。后人辑有《李峤集》。 

     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 
     长筵鵷集,仙管凤凰调。 
     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 
     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 

     长宁公主是唐中宗的女儿,很得中宗宠爱,获赐东庄,中宗与韦后临驾东庄,李峤以宰相身份 

随驾赐宴,奉皇帝诏命而作此应制诗。 

… 页面 256…

                               恩赐丽正殿书院宴 
                                   应制得林字 
                                        张说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