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白宫突围 >

第32部分

白宫突围-第32部分

小说: 白宫突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浏览一下标题便扔到一旁。国内外所有的报纸登载的几乎全是邓小平的消息和照片,
有的还专门发了社论或特刊。他没想到这件事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矮小的邓小平
就像一团烈火,不仅把美国朝野烧得一片沸腾,就连整个世界也被他烤得热浪滚滚。

    从各种样式的标题上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国家的首脑和民众对邓小平的美国之
行都表示赞扬和欢迎,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和谴责。苏联的《真理报》在显要位
置刊登了一篇署名阿杜列夫的文章《邓小平到美国究竟想干什么》。这个“阿杜列
夫”

    谴责中国领导人“是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的伪君子”。尖刻的言词间充满了
愤怒和仇恨。最后,阿杜列夫还语重心长地告诫美国人和卡特不要上邓小平的当,
“别以为你们在利用他们,当心吧,中国人可比你们狡猾。如果你们今天给他们一
架飞机,明天他们就会有一座飞机厂”。

    泰伯森忍不住笑了。他觉得这个苏联人气急败坏的样子很滑稽。昨天晚上,肯
尼迪艺术中心的演出结束后,泰伯森和布热津斯基一同驱车护送邓小平返回下榻的
布莱尔大厦。途中,布热津斯基告诉他: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没有出席晚会。泰
伯森说他已注意到了。欢迎宴会结束后,多勃雷宁便离开白宫返回使馆。

    布热津斯基郑重地说:“如果真不理解,我建议你去看一下今天出版的《每日
新闻》。”

    泰伯森问:“谁写的文章?”

    布热津斯基意味深长地望了他一眼:“一个叫詹姆斯。维格哈特的记者。”

    泰伯森从床头的报纸堆中翻出《每日新闻》,果然在第二版找到了署名“詹姆
斯。维格哈特”的文章,标题就叫《邓小平的访问为什么使俄国人紧张》:中国副
总理邓小平要在美国进行为期九天的访问,在那些对他的访问最关心的旁观者中,
有苏联的官员,即在共产党国家和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中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主
要对手。

    尽管苏联人对于前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开始的华盛顿同北京关系正常化的趋势
非常了解,卡特总统上月突然宣布决定正常化以及邓小平访美的时机还是使他们目
瞪口呆。尽管卡特一再保证无意“打中国这张牌”同北京一起反对苏联人和华盛顿
要继续同莫斯科搞缓和,苏联人还是对正常化的公告作出了消极的反应。这里的官
员证实,苏联人因此拖延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性武器会谈达成最后协议的时间,这
个协议本来准备在本月卡特和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在华盛顿举行最高级会谈时签署
的。一位苏联官员对我说:勃列日涅夫决定等邓小平访问以后再决定是不是要来华
盛顿签署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什么时候来。这位苏联官员说:“我们首先
要看看你们是怎么接待邓的,我们要看看他(邓)得到什么,他到什么地方去,受
到怎样的接待。”……在邓访问期间,苏联人将密切注视卡特在贸易、贷款和提供
美国科学技术方面准备给邓何种优惠待遇。从这篇文章的口气和所透露的内容,泰
伯森断定这并非一般记者所为。这个“詹姆斯”很可能就是布热津斯基,至少是他
一手操纵的。他自然明白国家安全顾问这样做的目的,也明白他让自己看这篇文章
的用意:警惕俄国人,盯住俄国人。这使泰伯森不禁又想起在伊朗惨遭杀害的年轻
武官阿瑟。海因霍和他美丽的妻子多丽娅;也想起了那个被中央情报局抓获的代号
“卓娅”的西德杀手和缴获的“斯大林糖丸”,这一切显然都是冲着邓小平的,也
显然都是俄国人干的,“卓娅”这本身就是一个苏联人的名字。如果这真是“KGB ”

    精心策划的一起暗杀阴谋,结局绝不会这样简单,他们也绝不会就此罢手,愤
怒的北极熊会不顾一切地扑过来,将“不共戴天的敌人”撕成碎片,这才符合他们
的性格和习惯。对“KGB ”的能量和手段,泰伯森不仅做过长期研究,也有过多次
领教。

    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们绝不会派一个毛头小子来自投罗网。

    泰伯森想到此,那种不安的感觉又像一团浓厚的阴云压上心头。

    他扔掉报纸,翻身下床,猛烈的动作撕扯了左臂的伤口,疼得他咧着嘴直吸冷
气。

   


 
                      第十八章  北极熊发火了(二)

    泰伯森漱洗过,离开卧室径直来到隔壁的指挥中心,见丹尼尔正坐在电子显示
器前一面不停地敲打着键盘一面对着无线话机同各个值勤小组通话。由于睡眠不足,
他面容憔悴,两眼泛红,显得很疲惫。

    泰伯森走到近前,问道:“怎么样?”

    丹尼尔关掉话机,扭头答道:“一切正常。”停了一下,他似乎又想起什么,
打开面前的值班记录册:“哦,警察总署的比尔来电话通知:”自由中国委员会‘
和一个自称是’援台大同盟‘的组织,今天上午11时将在国会大厦前举行万人示威
游行。城市治安管理处已批准了他们的申请。他要我们严加防范。“

    泰伯森知道这些“示威”都是对着邓小平的。“自由中国委员会”是以参议员
周以德和戈德华特为首的一个“亲台组织”,在美国,特别是在华盛顿有相当大的
势力。“援台大同盟”过去没听说过,显然也是这伙人刚打出来的旗号,国会大厦
是邓小平今天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如果真有数万人在那里示威抗议,必然给安全
警卫带来极大的麻烦。想到此,泰伯森忍不住愤愤地骂道:“警察总署这群蠢猪是
不是在诚心和我们作对,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批准这伙狗娘养的家伙出来游行?”

    丹尼尔无可奈何地笑着劝解道:“不要忘了,‘自由中国委员会’的主席是周
以德,这可是连总统都得惧让三分的人物。再说,他们的申请符合美国的法律,谁
敢不批准?”

    6 点30分,泰伯森从电脑中收到白宫办公厅主任乔丹发来的绝密指令,上面详
细标明了邓小平一天的活动日程:上午9 时到白宫同卡特总统举行第三轮会谈;随
后一同会见记者;中午12时到参议院出席外交委员会主席弗兰克。丘奇举行的午宴
;下午2 时30分,参观宇航博物馆;4 时在布莱尔大厦会见尼克松;晚7 时出席全
美华人协会和美中友好协会在希尔顿饭店举行的招待会……

    泰伯森发现这个最新的日程比原定的安排减少了一项内容,而且是一项很重要
的内容。这使他颇为不解。他将指令输入电脑安全系统,宽大的屏幕上印刻显示出
他所需要和熟悉的图景:布莱尔大厦、白宫、国会山、宇航博物馆、希尔顿饭店…

    …

    泰伯森对日程表中标明的几处重要地段的警戒又做了一番仔细的检查,并和几
个主要执行小组的“头头”通了话,对个别地点的警卫力量作了稍许调整。刚忙完
这一切,他便接到布热津斯基从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询问这些地区的警戒情况。

    泰伯森简略作了汇报。随后便提出自己的那个疑惑:“有件事我不明白,在邓
小平的原定日程中今天要向议会的七个团体发表演讲,现在为什么取消了?”

    布热津斯基说:“没有取消,考虑到时间关系,邓小平将在午宴上发表讲话。”

    泰伯森问:“这是邓小平决定的吗?”

    布热津斯基语气平淡地回答:“不,是卡特总统提议的。中方表示理解和赞同。

    当然,总统这样做可能同昨天多勃雷宁大使的抗议有关。邓小平的来访已经在
美国掀起一股强大的反苏浪潮,这使克里姆林宫非常愤怒和不安。《每日新闻》的
那篇文章你看了吗?“

    “看过了。”

    “你觉得怎么样。”

    泰伯森稍一思忖,直言道:“我认为这个‘詹姆斯’太过于自信了,其实,这
件事真正的赢家不是美国,也不是卡特,而是中国,是邓小平。”

    布热津斯基竟然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你说得很对。看来我们是有些过于自
信了,同中国人打交道要比苏联人更难,更令人头疼。卡特总统不愿为这事同克里
姆林宫搞得太僵,他想给美国人刮起的这场‘邓小平热’降降温。”

    泰伯森揶揄地说:“总统是不是也给警察总署那帮老爷们降降温,别让他们再
干发昏的事了。”接着他便将“自由中国委员会”要在国会大厦前举行示威的事讲
了一遍。

    布热津斯基听后却笑着宽慰道:“放心,总统对此事已经做了‘降温’处理,
十分钟前,周以德参议员特意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宣布今天的示威游行取消了。”

    泰伯森颇感意外:“哦,这是为什么?”

    布热津斯基停顿片刻,压低音量说:“昨天夜里,卡特总统紧急召见了蒋经国
的特别代表杨西昆,交给他一份五角大楼制定的《第九号联合指示》副本。同时告
诉他,邓小平今天将在国会发表讲话,阐述中共对台的新政策。”国家安全顾问显
得很振奋,言语间流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邓小平已向卡特总统承诺并
将公开发表声明,中共今后将不再使用‘解放台湾’的提法,放弃对台湾的一切武
力威胁,保证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泰伯森这才明白“自由中国委员会”为何会放弃示威行动,这显然是卡特和邓
小平对蒋经国安抚的结果。他想向国家顾问探听一下那个《第九号联合指示》是些
什么内容,话到嘴边又觉不妥,便闭住了嘴巴。管他什么八号九号“指示”,只要
平安无事就感谢上帝了。



    可没想到数天后的一个早晨,泰伯森躺在家中的床上竟在《纽约时报》上看到
了这份被布热津斯基称为“绝密文件”的《第九号联合指示》。这是一位叫詹姆斯。

    西布利的记者撰写的一篇报道又是一个“詹姆斯”,这位神通广大的记者在文
章中引用五角大楼高级官员提供的消息说:“早在中、美建交公报达成协议之前,
根据卡特总统的指示,五角大楼就指定国防部副部长拉塞尔。默里组建了一个秘密
班子,并起草了一份称为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九号联合指
示》的绝密文件。文件长达六十多页,除呈报总统外,还成为国家部长布朗审查军
事预算和向各军种发出长期指示的依据。《第九号联合指示》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
就是”

    坚决主张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美国必须继续同台湾保持军事联系,以便
使那个岛屿上的军队不致分崩离析“。文件在对台湾的军事需要作了详尽的估计后,
明确提出美国继续向台湾供应防空装备,武器零件和其他物资;只要美国继续保持
武器出售关系和提供一定的空中支援,台湾就能够进行自卫,和北京当局分庭抗礼。

    这篇报道还列举了《第九号联合指示》经卡特总统批准向台湾提供的武器清单,
其中包括四十四架F ?5 型战斗机;五十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五十枚“小牛”
式地对空导弹;五十枚“鹰”式防空导弹;五百枚激光制导炸弹;五百枚深水热敏
制导炸弹;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