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像曹操一样活着 作者:李师江 >

第5部分

像曹操一样活着 作者:李师江-第5部分

小说: 像曹操一样活着 作者:李师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件更狠的举动,致使曹操自己也后怕起来。这个地方迷信风气很浓,很早就盛行祭祀西汉皇族刘章的淫祀,据统计达到600多座。以祭祀供奉的名义,官僚和神棍们会向平民百姓敛财,而老百姓根本不能负担。曹操一上任,就把所有的祀屋端掉,杜绝祭祀!
  可以看出,曹操把年少没什么事不敢干的劲儿用到正事上,取得了铁面无私的巨大声望。但他做这些事情,都是硬桥硬马,不是没有后果,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要不是他爷爷和老爹都在朝中做官,估计早被人废了。即便没有被废,他聪明的脑袋瓜也能时刻感受到宦官集团的威慑力。他现在干的每件事情,都是单挑宦官及其党羽的利益,所以自己和家庭的危险是潜在的,时刻都有爆发的可能。所以,公元185年,31岁的曹操接到朝廷命令,要升调他为东郡太守。但他感觉到这是宦官要陷害他的阴谋,对宦官报复的后怕、对家门的担忧、对时代的失望让他做出了一个选择:退场!
  他已健康不佳为理由,拒绝了这次调动,请长假回家养病。
  他在家乡谯县郊外建了个茅屋,凑合着当别墅吧,没有温泉也没有服务员,一个人自得其乐住在那里疗养,秋夏读书,冬春打猎,把小时侯飞鹰走狗的爱好重新捡起来。
  这期间也是生孩子的好机会,33岁那年他生下了曹丕。哦,不对,是他老婆生的,他只不过10个月前贡献了一颗质量不错的精子而已。
  当然,他并非真的像后来的陶渊明一样想隐居终生,他心里有小九九:在这里住上一二十年,等政局稳定进入清平世道,再出来做官。跟我同年举孝廉的不是还有50岁的老头吗,我歇他二十来年达到他那个年龄了再出来也不错。
  这个想法很单纯很可爱,看出曹操理想主义的一面。这么单纯是想法是现实逼出来的:当官难,当清官更难,让我干坏事我没那习惯,干好事都有人报复,哎,碰个适合干好事的世道再出来混吧!
  12 不想造反
  在当下的时局,以曹操拥有的威望,会让曹操在茅草别墅里呆上二十年吗?
  绝对不。
  曹操出道十来年,大家都看出是个能干敢干之人,胆识和能力是公认的,所以大家想干点大事,不论好事坏事,不论有没有三缺一,马上就想到他。你想闲着,没辙,就这样一件胆大包天的事就这样砸到隐居的曹操头上来了。
  有一伙人想造反啦。这些人是冀州刺史王芬、党锢之祸主角陈蕃的儿子陈逸、名道教法师襄楷、著名策划人谋士许攸、豪侠周旌等等,真是人才济济,什么职业都有。他们想阴谋政变,废掉那个搞娱乐很拿手的灵帝,拥立合肥侯,诛杀宦官,为陈蕃等报仇。他们想把曹操也拉进来,毕竟曹操是支持陈蕃的吧,于是就让策划人许攸来劝说曹操。
  此刻躲在草堂里享受摁脚的曹操脑袋清醒得很,他给许攸回了一封信,告诉他们,废立天子是天下最危险的事情,很不吉利的,虽然古代有成功的案例,但人家都是权衡利弊条件成熟才搞成的。你们现在只注意过别到成功的例子,没有看到自己的困难状况,只要跟人家对比一下,你们就会知道自己的行动很危险!
  曹操没有去告发他们,可见曹操不愚忠,你想造反搞掉朝廷,这个想法并不是不允许,只不过,第一,你们废立,名不正,没法得到道义上的拥护;以冀州之兵力,很难对付中央及其他地方的兵力,成功可能性比芝麻还小,第二,我不参与。
  曹操的拒绝并没有让王芬他们退却,政变依然按计划执行。刚好灵帝通知王芬,要到他的领地冀州巡查。王芬一听,奶奶的,这千载难缝的机会难道不是上天的安排吗!便上书欢迎皇帝到来呀,说目前黑山贼寇正在这里作乱闹事,你来了一定能鼓舞士气呀!一边以打击黑山贼的名义部署兵力,只等灵帝到了一举拿下。
  可好事多磨,这个兴奋的阴谋居然让朝廷给发觉了。史书上说,北方出现大片红云,大史官占卜表示:北方有阴谋,不宜行。说得神乎其神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是被察觉了。灵帝通知王芬,我不去你那边了,还是你过来述职一下,跟我汇报下打黑山贼的计划!
  王芬接到圣旨后大惊呀,偷鸡不成不是反蚀一把米了,是全家的性命都要搭进去了。大家知道,连坐一下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得,愿赌服输,不劳皇帝动手,全家自杀。
  13 禁军统帅
  隐居的曹操像一颗冷冻起来的精子,表面上只不过是一丁点蛋白质而已,一旦拿出来,就要派上大用场。
  急着用人的朝廷不可能把这颗精子射在墙上的。
  公元188年,皇帝下圣旨,把那个年富力强的离退休干部曹操叫出来当官。当什么?典军校尉。一个禁卫集团军的司令。
  这回34岁的曹操拒绝不了了,这是每一个男人的热血之梦!
  为什么皇帝跟抽筋似的又把他叫出来派这么大用场呢?原来这个时候天下更乱了,没饭吃的人跟着黄巾军到处搞起来,凉州叛乱、益州暴动、幽州乌桓之变、并州匈奴入侵,想杀皇帝搞政变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在这种混乱局面下,灵帝觉得很没有安全感呀,生怕一觉醒来发觉头已经被人砍了。怎样才有安全感,把枪杆子抓牢。于是朝廷设立西园八校尉,也就是新编五个禁卫军团,由八个将军统帅!名单如下:上军校尉:蹇硕(宦官)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方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在八大统帅里面,曹操率领第四大军团。这个蹇硕呢,就是他叔父犯法被刚出道的曹操乱棍打死的那个宦官,他虽然下根没了,可是很健壮,还有胆略,皇帝特信任他,他不仅是第一集团军的司令,而且是元帅,这几个校尉以及大将军何进都归他管。
  必须介绍一下中军校尉袁绍。前面已经说过,这个仪表堂堂的帅哥出身名们世家,祖上四代有五个人晋升到三公的位置,根据当时品评人物的标准,条件好得不得了,不用看就知道是国家栋梁。他自己也懂得做人,礼贤下士,结交名士,年纪轻轻威望就很高,这个时候做校尉也不奇怪。如果世道稳定,他就这么混下去,仕途会非常好,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问题。但是天下乱起来的时候,一切按照套路来都行不通的情况下,他就有点歇菜了。他那一套礼贤下士只不过是官僚家庭传授的处世手段而已,骨子里的门第骄傲暴露无疑;在真正要用脑子判断时局的时候,由于独立判断能力比较差,那一套家门传授的官场经验也都失效。这是后话,但要注意,从这里开始他跟曹操并驾齐驱,是两个人能力对比的开始!
  回过头来说这组建五个禁卫军团,目的是对外可以平叛,对内可以保护皇帝,应付随时的变局。曹操还想去凉州前线作战,当个“征西将军”呢,但是未遂。这批部队只有半年后才由鲍鸿率领下军去征讨葛阪附近的黄巾党人,其结果是黄巾党人没消灭,倒是鲍鸿私吞了几千万钱的军饷,后来被人检举,下军校尉就住到监狱里去了。
  所以这八个校尉,还没去出征干成什么事,突然一根导火索一拉,在宫廷内部火并起来了。
  这个导火索就是玩主灵帝死了。这事发生在曹操、袁绍当校尉的第二年。灵帝的继承人,有两个,何太后生的刘辩,和王美人(美人是次于皇后和贵人)生的刘协。灵帝觉得刘辩比较弱智,想让刘协继承。蹇硕明白,要让刘协继承,就必须除掉何氏,结果未遂。灵帝突然一死,皇子刘辩自然即位,何太后临朝,外戚、大将军何进掌权。这一场外戚和宦官的第一回合较量中,外戚占上风。袁绍原来当过何进的属官,关系铁得很,自然站在何进这边,而曹操,一直是反对宦官专政的,也站在袁绍的阵营中,与禁卫军最高首领蹇硕对立。
  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不可避免了。蹇硕与中常侍赵忠商量把何进搞死,结果走漏消息,哪知道何进杀人的效率更高,先下手杀了蹇硕。第二回合还是何进笑到最后。
  这是袁绍建议,索性把宦官全杀了,免得政权抢来抢去,跟丢沙包似的。这个主意不错,何进也同意,但是何太后心软,不同意。真是女人一插手,事情就变复杂了。
  那么怎么办呢,那么多宦官跟定时炸弹一样放在后宫里,总得想办法解决呀!这时袁绍出了个相当臭的主意:召集地方猛将来京城要挟太后,逼她同意清楚宦官。
  曹操一听,就知道是个馊主意。为什么呢,宦官是古今后宫都有,只要不让他得宠掌权,他就坏不到哪里去。现在要清算宦官之罪,应该把宦官头目清除掉即可,这只要一个刀斧手就可以了,何必叫外将来呢,天下混乱之际,把外方的兵马招到京城,这是危险得不得了的事。更何况你要全部清除宦官,这个事情肯定会败露,结果肯定弄糟!
  此刻曹操的逻辑非常之精准,见识与袁绍一比,马上就分出高低。可是这个时候袁绍有威望得多,他的意见不能起决定作用。主薄陈琳、尚书卢植等也劝何进不要这么干,这个何进不愧是屠夫出身的,杀猪很麻利,搞政治没脑袋,根本听不进去,召集并州刺史董卓等人进京。
  14 董卓来了
  袁绍的主意臭在哪里?看结果就知道了,第一臭,点燃定时炸弹。狗急了也会跳墙,张让、段珪等宦官头目,一听要彻底清楚宦官,看来只能鱼死网破,先杀何进吧。在后宫抬头不见低头见,打个埋伏杀个把人还是比较容易的,伪造太后命令让何进来宫里,小菜一碟就把冒失鬼何进杀了。这算第三回合,还是死在宦官手里。
  袁绍和何进的部下这时候只能当马后炮了,赶进宫里杀了宦官两千多了,为什么这么多?反正不长胡子的,都被当宦官杀了!偷懒呀,要是脱下裤子看看再杀,肯定不至于这么多。
  张让等挟持着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逃出洛阳,后来被尚书卢植和河南中部掾闵贡赶上,张让被迫跳河自杀了。
  第二臭,引狼入室,把董卓这条西北大肥狼引进来了。
  董卓是西北临洮人,一孔武有力的糙汉,但有心机,也有野心。以前朝廷几次想调动他,他都找借口拒绝,贼得很。他一直在壮大自己的力量,等待时机。何进召他进京,他一想,时机来了,走吧。他还没到呢,何进早被宦官杀死了,不过正赶上少帝他们在洛阳北面北邙山刚从宦官手里就出来呢,赶紧跑过去拜见,把他们接回宫里。这个少帝刘辩见了董卓呢,只是哭啼,抽抽噎噎半天也没说清楚究竟;倒是他弟弟陈留王刘协思维清晰,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这个为董卓的废立埋下伏笔。
  这个董卓又贼又坏。贼在哪里?他进京的时候,兵马只不过三千,他觉得太少,镇不住。到了深夜,就把这三千人开出去,早上的时候又开进城,一连几天,造成了自己的军队源源不断进入京城的假象!有这么多军队,这下子都所有人都镇住了,他把控了朝廷的政权!东汉结束了外戚和宦官轮盘赌的现状,但权力落在一匹豺狼手里,结果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那么坏在哪里呢?到了京城之后,他壮大自己的势力,把何进弟弟何苗的队伍收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