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像曹操一样活着 作者:李师江 >

第12部分

像曹操一样活着 作者:李师江-第12部分

小说: 像曹操一样活着 作者:李师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重要的决定要宣布。
  董卓接到这个消息,心里想,皇帝这孙子真乖,终于知道把位子主动让给我了。于是在公元192年四月丁巳日,步骑兵左右防卫,吕布贴身巡逻,盛装入朝,只等皇帝的帽子砸在自己头上。
  出发之前呢,王允已经把诛杀董卓的诏书交给吕布,藏怀里了;骑都尉李肃率领敢死队穿着警卫服装,藏身宫门内。董卓乘车一进宫门,等了好久的李肃冲上前,拿长戟准备把董胖子穿肉串。没想到董卓还很细心,官袍下穿有铠甲呢,根本刺不进去。董卓摔下车来,大叫:我儿吕布,快来救我!吕布回道,我来啦,奉皇帝诏,杀你这个狗贼!提枪直刺董卓,董卓大骂吕布反贼忘恩负义。敢死队冲出来,把董卓脑袋割了。
  文武百官和老百姓这回可高兴了,张灯结彩庆祝这个坏蛋被消灭。为了让老百姓亲眼目睹这个场面,董卓的尸体被暴露在街头,士兵们把肚脐剖开,插入灯芯,用董卓一肚子肥油点燃起来。大家都很高兴的时候,有一个人却跑出来大煞风景,跪在董卓尸体旁边大哭,这人还不是什么坏蛋,是当时的大家学者蔡邕。此人博学多识,是个艺术全才,通经史文学,喜好数术、天文,对音乐、绘画、书法更是门门精通,其中以文学和书法最为突出,创造的“飞白书”为后世书法家推崇。他是当时洛阳文艺界的领袖,附庸风雅的小曹操都经常出入他家去请教,也算是曹操的老师。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去哭董卓呀,不是找死吗?
  士兵们把他抓到王允那儿,说有个找死的,居然为董卓坏蛋悲伤流泪呢!王允说,蔡邕,你是不是昏头了,为这种罪大恶极的人吊孝是要杀头的。蔡邕哭道,我知道董卓不是个好东西,也知道这样做要杀头的,可以,一想起董卓对我的知遇之恩呀,我又不能不祭吊呀!
  原来蔡邕当年因弹劫宦官,遭诬陷,流放朔方。遇赦后,不敢回家,亡命江湖十几年。董卓专权的时候,笼络名士,把名满天下的蔡邕强行招回来,将他一日连升三级,拜左中郎将。迁都长安后,封高阳乡候,地位很高。按照圈子划分也算是董卓一党!
  王允说,你尽你的知遇之恩,那就要阎王爷那边去找董卓吧,处死!百官为他求情呀,马日碑更是说,这是万中无一的艺术天才、学术泰斗,连他都处死天下人恐怕要很失望的。蔡邕自己也要求,学习司马迁,黥首刖足留得性命来完成《汉史》!
  王允说,写个屁,杀了。
  呜呼,满腹才情血溅去,一腔幽怨后人凭!
  31 文姬的命运
  朋友们,请允许我将这个枝末细节信马由疆去,讲过瘾了再悬崖勒马回长安。
  要讲的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一代超级才女的命运。有这个一个天才老爸,蔡文姬从小就文学、艺术、音乐样样在行,迟早成为一名艺术女泰斗。可现在老爹被处死后,家中顶梁柱一下子垮了,蔡文姬顿时变作乱世浮萍,不知风要将自己吹向哪儿去!此后中原陷入混乱状态,胡人骑兵经常过来烧杀抢劫一翻,马边悬挂男人头,马后载着女人,凯旋而归。蔡文姬就成为被掳掠的妇女中的一员,饱受凌辱和虐待,更别提什么贞操道德了,一提就想死。飘来荡去,流落到南匈奴,这一年她是个23岁的姑娘。
  这一去就是12年。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水土不服和刻骨思乡的痛苦,但是很顽强地活着。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从一个文艺之家到番人世界,需要忍受很多很多,她没有忘记音乐,学会了吹奏“胡笳”去回味从前的岁月。
  12年后,曹操当上了宰相,志得意满的时候,得知自己的老师蔡邕的女儿流落在匈奴,哎呀,肯定是饱受苦楚生活得很不习惯,况且现在中原很强大了,不接回来没面子,派了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当年流落匈奴是命运无从选择,只求一线苟活的机会;而这十二年适应了了另一种羶肉酪浆的生活,有了一个感情很不错的家,现在却又要生离死别去,真不知道是喜是忧呀!一次次永不回头的离别,是不是要考验她坚强的神经呢。蔡文姬面对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踏上马车,回归故土与夫离子散的两种冰火九重天感觉一起涌上心头,留下了慷慨绝唱《胡笳十八拍》: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肥肥,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独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荒兮筋力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
  这是人生和命运的绝响,一个女人做出男人手笔的开阔激昂的乐章!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筝来弹奏非常盛行,据传中原的这种风尚还是从她最后一个丈夫董祀开始的。
  蔡文姬回到故乡陈留郡,但除了断壁残垣,故乡只留下回忆。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田校尉董祀。这个婚姻并不和谐,算是曹操强扭的西瓜。你想董祀风华正茂,一表人才,文化程度艺术修养都很高,是个自视甚高的人;蔡文姬三十五岁了,在被掳到匈奴之前已经结过一次婚,本来相当恩爱,后来丈夫咯血而死,还被说成克夫。如此女人,如残花败柳已不指望再有春天,要不是曹操的旨意董祀又怎会娶她?
  即便如此,坎坷的命运还是紧紧咬住她不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丈夫董祀又犯罪当死。当时她顾不得丈夫平时对他她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当时曹操正在大宴宾客,有头有脸的人物济济一堂,听到门外报告求见,便对在座的宾客说道,蔡伯偕的女儿在外边,我想各位应该听过她的才名,今天我跟大家一块儿接见她。
  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痛楚地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座宾客诧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派送去了,有什么办法呀!蔡文姬恳求道,明公你厩马万匹,虎士成林,难道会可惜一匹马,不去救一个垂死的性命吗?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肯定也活不成,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恕他的罪行。
  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回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是个文学青年,跟蔡文姬谈文学,谈读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想起原来在蔡邕家里见过的丰富藏书,煞是羡慕呀。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么图书泛滥,而是很珍贵的。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不过自己现在还能背出四百篇,曹操失望之余又非常惊喜,说,这样吧,我派几个抄书手到你家里,你背他们抄,怎么样!蔡文姬惶恐回答,男女有别,到我家里不方便,你就给我笔,我自己记下来就是。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见蔡文姬心智的超群。
  这件事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隐居去吧,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