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爱疯了 >

第16部分

爱疯了-第16部分

小说: 爱疯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望,嘴里还问:哪儿呢?哪儿呢?
  X君一看这情景,顿时撂下茶杯冲下楼去,也跟着张望回询问:哪儿开枪打死人了?追问了一圈,最后才抓住最先传播这消息的人,原来正是他刚才上楼碰见的那个邻居,于是众人一起追问:到底哪儿开枪打死人啦?谁知那邻居竟一脸无辜地指着X君叫道:我也没看见!就是刚才下楼听他说打死人了!
  于是这可好了,一群人又把X君围住使劲追问……
  而如今在我们身边,除了非典的威胁之外,是不是也有点相似这篇散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呢?这种对“非典”的谣传表现在爱情生活中,就是人们对所谓“桃色新闻”的热衷,一对男女只要走在一起,谁最先传出他俩拉手了,然后就会有更多的细节,比如,喝茶、跳舞、接吻、开房等等,越传越神,人言可畏,好端端的一对男女说不定就此各奔东西,甚至还闹出什么悲剧来。
  这样的例子,我们生活中难道还少吗?因此――
  第二辑  情感急诊搞好“非典”时代的爱情环保(2)
  爱情要搞好环保
  生活在繁华都市里的现代人,如今这年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紧张和忙碌了,生活的节律像钟表一样分秒必争的运行着,据说是最近几年来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是“忙”字,虽然有“瞎忙”、“穷忙”、“白忙”等说法,总之离不开一个“忙”字。忙其实是好事,无论是为“名”忙、为“利”忙,还是为“情”忙,都比无聊、空虚好,至少表明你还充实的活着。
  可是,在我们忙的焦头烂额、身心俱焚的当下,也让我们“丰收”了许多“副产品”——每天的菜肴花样频增,我们的健康却每况愈下;熟识的面孔越来越多,知心的朋友却寥寥无几;休闲的项目多得数不过来,我们的快乐却愈来愈少;手机的功能愈加先进,亲人的关系却日渐疏远……我们不得不正视眼前的这些极为反差的现象及现实,它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一首《今儿有点烦》的流行歌飘满大街小巷?更不明白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为啥让号称“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大老爷们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了?
  都市人到底怎么啦?我们找到了芳草地,却迷了回家的路;我们早熟得不能再熟了,却忘掉了“简单就是快乐”的生活哲学!
  21世纪是人类“新文艺复兴运动”在全球蓬勃兴起的时代,这场运动的宗旨是建设一个文明、自由、爱与健康的“地球村”社会,共同探索人类的心灵成长与潜能发展。迄今为止,环保意识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接受,而“自我发展”、“心理健康”、“心灵成长”等新的理念却不为人所熟知。而自我的成长是个人“全人发展”的心理基础,也是营造健康的人际、家庭、团队关系的必要前提。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爱情要搞好“环保”。
  第二辑  情感急诊搞好“非典”时代的爱情环保(3)
  爱情环保的要诀:三个“P”
  要诀一:允许(PERMISSION)
  在日常的生活里,我们会发生很多在人际之间、与环境之间,甚至是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冲突发生时,我们经常陷入悔恨、自责或是指责他人及环境的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这些思想、行为及言语酿成的结果是伤害性的,要么是伤及对方、毁坏一段关系,要么是伤到自己,造成自我的疏离,让自己愈来愈不喜欢自己。
  以上两种情形均会发展成对自己心理健康的“伤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受伤”的定义是,客体(他)未能满足主体(我)的需要而形成。未能满足“我”的需要有多种原因,可能是我没有表达需求或表达得不明确;或是对方没有能力满足;也可能是对方没有正确理解我的需要等等。
  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心理伤害,都需要我们以全然接纳、允许的心态来面对,具体方法是:㈠、了解自己(对方)行为背后的善良动机;㈡、理解自己(对方)生命成长的背景与历程。
  举例来讲,我的母亲特别爱唠叨,每年春节我回到家,从踏入家门那一步起到离开家门最后一刻止,始终对我唠叨不停,喋喋不休,从家务到街坊,从头到脚,从菜园到麦田,一个不落的如数家珍,真让我意乱心烦,却又莫衷一是,哭笑不得。
  在烦恼的片刻里,我知道母亲想要告诉我一些重要的信息,对我有帮助,避免我走弯路;同时,我看到母亲日渐苍老的容颜,斑白的鬓角,受伤的双手,又想到前年到郑州(当时我在郑州工作)看我,为了省车费,坐了一夜的硬座车,还用茶筒装了50个鸡蛋和一只活鸭,等到下车时脚肿得已走不成路……
  想到此刻,我已潸然泪下。继而,我联想到母亲在娘家排行老二,上有大姨读书,下有四个兄妹要她照顾,她很小就学会做饭、干活、带孩子,吃够了太多的苦与难,操够了太多的心!全世界有谁能像母亲一样,无论我年龄大小,位阶高低,是否贫富,都一样无条件的爱我!想到这,我胸口一阵阵暖意涌起。有母亲的孩子真好!此时,我已对母亲的唠叨不再烦恼了,因为我感受的唠叨都是爱!在我的心里,深刻的“允许”已经发生了。
  母爱如此,情人之间的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谈的“允许”是深刻的,“用心”的去接纳,而非指头脑、理性的理解和接受。假如是后者的话,用理性接受,而不能以你的“心”去理解对方的“心”,这样的“允许”只会有暂时的效果,却又在“允许”的同时压抑了一份不满和情绪,长期而言,即会造成对心理的负面影响。
  第二辑  情感急诊搞好“非典”时代的爱情环保(4)
  要诀二:保护(PROTECTION)
  在我们对自己进行了深层的“允许”之后,第二个对心灵健康的要决即是“保护”了。“保护”又有两层内涵:㈠是释放负面情绪;㈡寻求正面支持。这里首先须澄清一个概念,即负面情绪未必是不好的。其实,情绪本身是中立的,无好坏、是非、对错的分别。
  通常,会被我们认为是“负面的情绪”的缘由,是指因现有的身份、所处的环境或担任的工作角色不被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认为发生此类情绪的影响是负面的、不好的;或者在面对某些情绪时,我们无力去使之朝向更深入、更细微、更敏锐的方向发展,反之,却常常酿致破坏性、伤害性的结果,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
  譬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所以就拼命的避开它,敬而远之,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我要么立刻僵在那里,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的随波逐流,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儿。
  经过成长后,我才发觉,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甚至觉得愤怒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之类的等等。
  最后才知道,我这一些对于“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我的父母亲的婚姻生活,我父母亲由于各自成长的背景不同,性格与行为的差异很大,而两个人谁都不愿放弃自己的观点,就如同“中东两国”的局势一样,时常爆发战争,小时的我,自记事时起就经常“观战”,看到他们用彼此的“愤怒”来攻击对方,结果是往往没有一个赢家——他们都输得很惨!我就是在这样的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的知识。
  事实上,“愤怒”根本不是我所理解和感受的那个意思,“愤怒”是人用来保护自己界限和尊严的一种力量,没有它,我们的尊严将被践踏殆尽。而我们之所以对“愤怒”产生错误的认知,原因是缺少对“愤怒”的完整理解和正面的示范。“释放负面情绪”的一个前提是在情绪发生的当下,对所经验的四大情绪(喜、怒、哀、惧)及多种感觉,能有敏锐的觉知。而后,找一个安全的环境,将其宣泄出来,再强调一下环境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的环境如无人的旷野、海边、大草原、山顶、空旷的操场,或家里的浴池、卫生间等不影响到他人的地方。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疯狂地呐喊、狂舞、打假人、放飞镖等,在过程里保持心灵的觉察,并且方式不能伤及自己或误伤他人。
  另一种释放的方式是“独处”,每晚给自己一段安静的不被打扰的时间(可事先和家人约定,关闭电话),至少一个小时,敞开心门,让自己在一天里经历的所有情绪、感觉完全呈现出来。期间,头脑里放掉所有的分析、判断、推理,任情感肆意流淌,待情绪释放完毕,再试着将这些情绪、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当你愈能细腻的了解自己的感觉与感受,你便能知道那些感觉背后的需要是什么,而你也将逐渐学会和自己相处,温柔地对待自己,于是乎善待自己就不是一句空话了。在释放完所有的情绪之后,我们就可有意识地采取行动,为自己的需要负起责任。其实,人的心理上的需要大体上有被了解、被尊重、被关怀、被需要、被赞美、被帮助等,在每一种情绪和感觉的背后,都有一份需要未被满足而形成心理上的伤害与痛苦。如我们因被误解而伤心难过时,其实我们需要的是被了解和被接纳;当我们因被忽略而沮丧时,我们需要的是被重视和被关怀。
  在清晰了这份需要、这份感觉后,我们就有可能去满足这些需要。在生命里,能满足我们需要的人,也是不尽相同的。假如你很在乎你的爱人的认可,可能对方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对你来讲,都会超过一个外人的十句话。对于你所重视的人而言,他的一举手、一抬足、一眨眼、一微笑都显得是如此的举足重轻、不同凡响!经历了成长之后的你,愈加敏锐的知道自己内心的需求,事实上,懂得了解自己的需要和有能力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时,你去向身边的人表达你的需要,需要冒相当的危险,可能对方会满足你的需要,也可能还会带给你更大的挫败感,原因很简单,你成长了,改变了,不等于身边的人也进步了,也许他们还在原地踏步,而过去你们之间长期形成的互动模式与习惯,还依旧存在,这就需要你对身边的人给予更多的耐心、时间和空间。
  为了常保心灵健康,需要你去学会营建生活中的“支持网”。可通过参加课程或各种聚会,扩大交际圈,寻找一些“知音”,可以“谈心”的朋友,彼此相互分享、学习成长。爱人之间尤其需要这样健康的“精神土壤”。
  第二辑  情感急诊搞好“非典”时代的爱情环保(5)
  要诀三:建立亲密关系(POTENCEY)
  第三个心理健康的要决是培养足够的“能力”,这里的“能力”所指不是一般意义上做事的“技巧”,而是指一些生命的“品质”,是我们生命成长到一定阶段后水到渠成、自然而为之的“心灵状态”。
  具体来说,就是创造亲密关系的能力,提升心与心之间交会的能力。为了保持心理与心灵的健康、丰盈状态,我们需要学习并提升这种能力,因为惟有亲密关系是满足我们心理成长、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除了它别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