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2005年第15期 >

第2部分

2005年第15期-第2部分

小说: 2005年第15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砧上
■ 杨凤楼
  我喜欢看老锤底气十足的
  “嗨嗨”的喉音
  把大徒弟二徒弟抡起来
  呼呼生风  雷鸣电闪
  
  我喜欢看赤脊赤胸的徒弟
  把白发苍苍的师傅
  抡起来  活脱脱
  一条老龙  雨骤云奔
  
  我喜欢看师傅指挥若定的神气
  握住徒弟像握住一把小锤
  敲打铁砧像敲击琴键
  一支乐章  铁骑千乘
  
  我喜欢看师傅和徒弟都是
  红透的好钢  关键的几锤
  崩石摧山  打出的锄刃
  拒绝两层皮
  
  阳飏解读:这是一首男人“底气十足”的诗,像是秦腔中紧随开场锣亮嗓的“嗨嗨”之后,二话不说的武生便动作起来,弄得观众 (读者)肌肉紧绷。这首诗总计四小节,先且看前三小节的最后一句:“雷鸣电闪”、“雨骤云奔”、“铁骑千乘”——你说由不由得你肌肉紧不紧绷?其实,前三小节的形容都是铺垫,主旨在第四小节“我喜欢看师傅和徒弟都是/红透的好钢”——诗意有了,道理也出来了——讲道理完全用不着诗,但《铁砧上》讲了,听者由是也便要跟着掂量掂量“关键的几锤/崩石摧山打出的锄刃/拒绝两层皮”——这锤似乎有些重,因为打出的不就是锄刃吗?用得着使那么大力气吗?可一开场的“嗨嗨”劲儿就铆足了,抡起的锤半空中停得下吗?想起小时候拿一铁钉放到铁轨上,风驰电掣的火车瞬息碾过之后,那铁钉就成一把簿刃小刀了——既然有那种力量,就甩开膀子抡吧,火星四溅,是不是温度太高?好钢是要淬凉水的。这首诗如果能再做些冷处理,效果应该更好。
  
  杨凤楼,男,山西省高平人。务农之余,创作大量诗歌。在《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作品。曾获过各种奖励。
  
  栏目主持人:大 卫


祈愿(组诗)
■ 孙晓杰
  抗日战争
  
  一位八十八岁的中国人
  亮出她身上的刀疤。疤痕凹陷着
  仿佛保留着刀尖刺入时的惊怵
  
  一位七十八岁的中国人
  从已破败的厢房里
  操出一把沉重而黑亮的大刀
  
  一位六十八岁的中国人
  他放倒一棵树的语言,仍然适用
  但涵义会被凋零的叶子重说
  
  一位五十八岁的中国人
  在一片凄厉的枪声中降生
  襁褓里裹着:战火、鲜血和仇恨
  
  一位四十八岁的中国人
  还在为一场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举证
  她已懂得:正义只存于良知之中
   
  一位三十八岁的中国人
  站在卢沟桥上,桥栏上精美的石狮
  让他惊讶,并感到羞惭
  
  一位二十八岁的中国人
  走出丰田轿车,对我说,他九十八岁的祖父
  前天去世,但不知为何:死不暝目
  2005.2.13
  
  拜访一位红军老战士
  
  这个被贫苦和愤怒的风,从茅屋里
  吹出来的人,眼底和头发已布满了云
  嶙峋硬骨,沉重得越来越像一块石头
  两万五千里迢遥之路,在他的嘴边
  喃喃地断了。但在他皱黑和嵌着弹痕的臂膊上
  我看见那条路被收藏后的模样
  他突然迸出的一滴泪,比一片雪山之雪
  更冷,更凌厉。他生涩的微笑
  像草地上孤寂而萎的一朵花
  哦,昨天,他还离我很远;今天,这个快要
  离开我的人,仿佛刚刚走到我面前
  亲切,又充满疼痛……
  
  弹  坑
  
  第一个弹坑里的积雪已经融化
  第二个弹坑里爬满了野草和白花
  在第三个弹坑,我怀着内心的液体
  看到影潮暗暗涨落的景象
  第四个弹坑里有两只小羊,俯看下去
  更像战争之碗里的两块肥肉
  第五个弹坑,第六个,第七个……成为
  大地的脸庞上,一个个难以修复的麻窝
  第十个弹坑在老家的村头,已被当年的
  父亲,领着大伙儿填平。但我急切的脚
  刚一踏上去就崴了!二叔喊着我的小名
  我脚下是一阵阵钻心的疼痛
  
  聂  耳
  
  大路上站着苦楚的歌女和梅娘
  
  我在大路上已奔波得太久,黑暗如冷雨
  扬起的土尘像石块,击伤了黎明的脚踝
  
  年轻的煤啊,你发出黑天使的光芒
   
  我的灵魂有太多的耳朵,它像呼啸的隧道
  它把沉郁和激越的岩浆从我的心中喷出
  
  风云里的儿女,他们正把帆影送给星空
  
  在我点燃你们之前,我已热烈如火
  让我用通红的身体,点燃大海,和山峦的风
  
  冷雨如箭,在蔚蓝和沁凉的眠床上你是否安息
  
  看那些浪花吧,全都是我生命的音符
  在我沉没的痛苦里,它们曾经是眼泪
  
  你用号角的歌喉唤醒一个民族的日出
  
  是的,起来,并且前进,发出最后的吼声
  忠诚的鲜血,像旗帜在故乡的炊烟里翻飞
  
  将我们喷涌,你成为唯一的圣泉
  
  虽然骄傲在你们的忧伤中悸动
  “我依然在梦想与死亡之中为你们搏斗”
  
  祈  愿
  
  我要写下这样的诗篇:一页,又一页
  像镀着宁静月光和湖柳幽影的瓷片
  贴满,我们和平家园的墙
  当凶猛的炸弹飞射而来
  那些诗篇,母性的温情和爱意
  使它们突然停了下来,好似
  一群刚刚睡醒的孩子,站在那里
  抬着头,喃喃地,读着微风和花朵的梦想
  忘记了野性,像一圈乖巧的围栏


风停下来的日子(外三首)
■ 徐书遐
  每一块陆地都被风刮过
  尘土、草屑吹走
  干干净净的每一块陆地
  在阳光照亮时,现出街道
  一条条小路
  它们通过家门
  
  最后的风微弱
  停在三月末的阳台和篱笆外面
  树林飘回来,荠荠菜绿了
  微笑漾在人们的脸上
  中国北方的农民不会错过这个季节
  他们带着家小,种子
  荷锄来到又松又软的土地
  土蚯蚓缩小身子
  
  我想象阿拉伯的妇女蒙着面纱
  怀抱着眼睛很大的孩子
  去看她家的橄榄枝
  非洲的妇女和孩子头顶水罐
  迤逦从尼罗河岸走过
  船在河心
  
  我也想象世界各个国家的男人
  他们在汽车上,办公室里,在船上
  上班、经商、耕种和渔猎
  也有人在角落把枪擦得雪亮
  密谋着,策划着
  把战争从心中引向一个个国家
  把死亡放置在街头或车里……
  
  人们抬起头,看看天空多么蓝了
  大风呼啦呼啦刮了多少天
  世界才干净宁静一些
  燕子飞过另一片水
  杜鹃鸟叫着飞到葡萄园
  不要让硝烟烧着那些房子
  不要让找鸟儿的小男孩失望
  不要让那些沙子浸了血又晒干
  也不要让忙碌的人们在春天里惊慌
  那些流离,伤痛,失去亲人
  的撕肝裂肺,不要重复
  
  在风停下来的日子
  人们出门的时候
  戴上遮阳的帽子和伞
  把刀扔掉(那些持有刀枪的人)
   让妻子抱着眼睛很大的孩子
  神情安详地站在门前
  
  赵一曼
  
  一曼,多美的名字
  你可以纤美、娇羞,竹一样
  长大休憩在南方
  浴着温和的风,阳光
  望着你的孩子长大……
  
  你投身革命,到武汉、苏联
  又到烽火冰寒的东北
  把自己变成炽热的铁
  在哈尔滨是一名地下党员
  在抗联队伍是掷向敌人的刀子
  你是战士是政委
  更是群众的榜样和支撑
  
  一曼,你的脚何以能走在队伍的前面
  你的背何以能抵挡最冷酷的风
  你的胃何以能吞下草,皮带
  你乐观地领导着,战斗着
  打一个个胜仗,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国人
  
  当你身负三处伤
  落入日本鬼子手里
    他们野兽般地在你的伤处鞭打
  把竹签钉进你的指甲
  用火红的烙铁烧你的背
  把辣椒水灌进你的鼻孔嘴里
  
  和皮靴踢你的腹
  一曼,你是女儿
  你用一次次昏死抵挡疼痛
  你是战士,醒来后又挺直脊梁
  
  你是青竹林、岷江的一曼
  你是哈尔滨、珠河的一曼①
  你是党、抗联队伍、人民的一曼
  你是丈夫陈达邦,儿子宁儿的一曼
    你是祖国的一曼
  
  伤刚好些后
  你设法逃出去
  你的队伍正在青纱帐穿行
  正和鬼子拼杀
  出逃失败,你又被拷打
  送到珠河县城小北门外一片荒草中
  
  我记着给宁儿写遗书的一曼
  在囚车上昂头唱《告别歌》的一曼
  在刑前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一曼
  三十一岁倒在东北大地上的一曼
   
  在哈尔滨你出逃走过的一曼街上
  在你曾经战斗过泛着绿晕的山林
  抚摸你高耸的纪念碑
  泪水夺眶而出
  一曼!
  
  ①珠河是现在的尚志县。
  2005.3.12.
  
  七星峰抗联密营
  
  冻土就要化开
  绵延的群山要摇起小叶子
  抗日联军烈士的血
  在蓬松起来的土粒上
  在白桦树深深的根须
  
  当年这群山中有个密营
  造出枪炮,缝制出衣被
  藏着很少的米、萝卜
  它们都给打鬼子的战士们了
  给在零下40多度的雪地上
  露营的战士们了
  给负了伤没有医药
  在饥饿时吃皮带和鞋的战士们了
  
  雪白的野菊花摇着
    沿着进山的小路
  迎接疲惫的战士回来
  紫色的凤尾花走得更深
  去掩住牺牲战士的身体
  
  营地的厮杀声越来越远
  死于日本毒气的战士工人
  英魂在一棵棵树上
  随着春又绿
  又要和游人,花草,小河
  和田地、村庄交谈
  
  日本弃婴的故事
  
  慈爱的海洋淹没了苍老
  她是船,在这片海上渡来渡去
  她又是两边的陆地
  矮小瘦削母亲的陆地
  
  早晨炊烟斜向东方
  她听到栅栏外婴儿哭
  她的母性颤了一下
  听说许多日本人把孩子杀掉或扔掉
  仇恨使她只是抱起柴
  
  炊烟更斜了,哭声总在耳边
  母性被刺痛
  她试着抱起他,哭声立刻止了
  她回屋放婴儿在炕头
  告诉自己瞪大了眼睛的孩子:
  对谁也不准说他是日本人的孩子
  
  喂小米汤,包谷饭
  领他看牵牛花看贫穷的星星
  他长成了地道的北方农民
  有了妻儿家小
  
  他还是回日本了,为一个“根”字
  走前他抱住中国母亲流下泪水
  抱住每一个兄弟姐妹
  那片漂浮在海上的岛
  那么陌生和不真实
  
  他开始想念,没日没夜地想——
  中国的房子小园子
  每条小路和小路到达的地方
  中国的玉米  垂挂的豆角
  豆角架上静静的蜻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