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2004年第21期 >

第5部分

2004年第21期-第5部分

小说: 2004年第21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招很管用  这一招盖过了
  所有文字  尽管岁月流逝
  她的指纹因经久的磨损已不那么清晰
  
  2004.3.12.
  
  我看见……
  
  我看见“雨的刹车坏了……”
  这样油滑的句子
  插入阴郁的天空深处
  
  我看见峡谷里钓汉水
  扭曲  咆哮
  仅仅因为奔突的欲望
  
  我看见那么多梦想着富裕的人
  有着同样清醒的苦难
  和沉默的目光
  
  饭桌上有人唱陕西民歌
  谁将是谁的阿妹
  一份专业的伤感
  
  一颗年迈的心失陷了
  仅仅因为故里重游
  一段身世  一声娇弱的青春叹息
  
  我看见一个拘谨的人
  大声练习说话
  汉水从这里走向开阔
  
  2003.10.7.
  
  在一群陌生人中间……
  
  他们对我并不陌生
  吊着绷带的返乡民工和他
  白胡子拉碴的父亲
  像羔羊一样的乡间小儿女
  瘦弱的铺盖  温顺的脸……
  晚报的社会新闻栏里
  总有他们不幸的亲戚
  
  还有坐一天两夜去看女友的
  法学系学生  一心想逃票的
  童装店女店主……
  在西北拥挤的列车上
  我与他们挨得很近
  
  而我与他们是陌生的
  一个并不高明的写作者
  向更高明的人学习虚假的抒情
  一只带薪水的夜莺
  我真的赞美劳动和执迷的
  爱情  诅咒不幸
  由衷的语言却是虚胖的
  
  2003.10.7.
  
  梦的高度
  
  午睡刚醒的孩子哭泣不止
  “别走……我要……”
  他的手挥向虚空
  神情悲哀  一个被剥夺的君王
  
  每次总有不同的新奇
  让你的梦  像落入凡间的仙子
  你不知道梦与现实的距离
  被梦孵化的小恐龙
  现实的花园藏不住它轻轻一跃
  
  “但那是真的”或“我确实
  看见”  你总一再这样辩解
  “不信你去看看……”
  我进不去  我只能说
  孩子的梦总是很高
  没有一个大人能够够到
  
  “有多高?”去安康的路上
  我又一次想起你的哭泣
  其时火车正在穿越秦岭
  那么多隧道把黑暗串连起来
  我终于知道  黑暗有
  多长  你的梦就有多高
  
  2003.10.7.


我是你的文学
■  荣 荣
  你该记得我吧。十八岁时你梦我、想我,我是你全部的云彩和天空,按我的面貌索骥,你柔情蜜意的爱人有着诗的激情、散文的飘逸、小说的精深博大,让你渴望读一辈子。其实你是在读我,才高八斗的你描绘我,牵引我,人们都说你如何地与我般配……
  我就是你的文学呀。
  二十岁开始你闯荡世界,为稻粮谋,渐渐地你开门为七件事奔走,脸上便有七种颜色,心里有七般忧伤。爱人的手结茧了,心粗糙了,你慢慢地丢开了我。“曾经以为我会是你浪漫的爱情故事,唯一不变的永远”,可是,梦脆弱易碎像玻璃,一次次扎你的手。夜深人静时你躲进孤单的灯光里,“世界变得如此陌生”,你吟唱着。三十岁时你的手紧抓着物质,你的嘴正忙着既非真理又非爱的言辞,我弃妇般嗔你、怨你,负气而走,其实我尚在你心的一隅,等你重新回头。
  “谁的眼泪在飞”,现在你已分不清你整日奔走的意义了。你四十岁,对我的记忆早已模糊,偶尔记起,像面对一本深奥的巨著,惘然的你再也读不到语言背后的东西,心里便空荡荡的。但很快你就调整了自己,你已学会小心地避开我,像避开不堪回首的往事,羞于启齿的失败,有时甚至酸葡萄一下,认为追随我只是头脑发昏时的营生。现在你踌躇满志,你想要的都可以用钱买到。你剔着牙,心满意足地哼哼:文学是什么,有比金子更亮的东西么?你的左手搂着俗艳的风尘女子,右手握着金镰:“我要去收割!收割!一个世界将成为我的晒场。”
  如今你沉默寡言,你七十岁,夕阳西下,心情肃然如落叶扫尽后的秋原,你在公园的一隅怅望明天的太阳,一眼瞥见了少年怀里依然新鲜、美好,充满活力的我,忧伤在这一刻击中了你。你在心里说:“假如……,”又想说:“我走过的路没什么可悔的,我辉煌过,我曾经得到过世界……”可是,你知道那只是在掩饰你最终的失败,你丢开的其实不是我,而是一种精神,你得到的是华丽的衣衫,而不是美本身。你止不住老泪纵横。
  我是你的文学,我是你最初的爱人呵!在这个黄昏,两手空空的你,目睹我被一片青春拥走,你却怎么也喊不出声……
  1993.8.16.


荣荣诗歌心灵的诗意看守
■  姜字清
  追求词语的精美、到位,是诗发展的重要标志,诗毕竟是语言的艺术。但这追求如仅限于此,且日益成为“诗尚”,成为流风,又难免会使读者由诗的背后读出许多浮面和空洞。
  荣荣的诗歌写作对我的这种阅读期待有了一点补救。她的重要特点从整体上看,在于一种对人心的诗意看守。
  
  一是看守原生态
  
  荣荣的诗是精心打磨过的,但带了生活的枝枝叶叶,原汁原味,这使她的诗语常常带着一种“宽袍大袖”的状态和气息。有人称她有着“师姐的风采”,我觉得这评价是不过誉的。荣荣笔下的原生态不仅表现于诗中拥有着扑面而来的生活状态与气息,更在于诗中拥有着丰富复杂的当代人情感生活的状态与气息。荣荣在挖掘这种内心生活矿藏时,又能直接切人现代人的生存理性以及其中精神空间的窄迫、矛盾,甚至情感的杂陈与危机。如《焦虑》、《装修》、《最高意义的欢乐》、《蝙蝠》、《心情》、《内心的荒原》等篇,她的诗是极具现代性情隋感品质的一种。
  重要的是她多层次审视这情感世界的同时又决不把潜在的“危险的日常”夸饰,推向深渊。她的诗之触角越是深入内心的深处越是显示出一种“上升的蔚蓝”,一种“敞开的那种红”。诗中诸多发暗的事物被照明,诗的整体格调呈现出一种琐碎的完整、焦虑的安详、幽冷的温暖。
  在荣荣诗中看守原生态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诗中表现出的较为普遍的情境化抒写。  在她看来,情境之于诗似乎要比意境、境界等邻界词更容易把握,也更靠得住。她的诗由此出发又归结于此,生自情境吟唱情境开拓情境,她对人性的关注,对现象的穿越,对爱与美的诠释,对人心复杂层面的剖析与表述,就都有了一个容器,有了依凭。这使她的诗始终在普通生活与平凡世界中进行着。即使是她的一些奇异的超越常规逻辑的优秀作品,如《一个疯女人突然爱亡了—个死者》:“这是始料未及的/爱上—个死者是不是缘分?/昨天我撞上了他/出丧的队伍前他的相片/在走  脸容多么亲切/他冲我笑
  对我说着什么/别吵!别吵!/我听不清他说了什么了/人们却用石块回敬我/他们疯了  这样对待一个女人/他们是卑微的一群/而他多么高贵/直觉告诉我  他是/世间另一个孤独的过客/我多么爱他  而他也是/不管他多大  有没有娶妻/我的心已被他揪走了/就是他了  跟着队伍/我走了很远  谁也不能/将我从那里赶走/我叫道  我爱他/我爱上了一个死者/爱清醒了  我多么幸福啊/我的泪水流了又流”;
  诗仍在情境中,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情境中营构,诗的思辩性中含了新闻的爆炸性,形而上的资质却取了形而下的接受方式,这真是创造的奇妙。
  荣荣的情境化抒写,多运用三种手段。一是叙事,这有别于叙事性文体的叙事,作者只是将其转化为抒隋的基础,使意象由实步虚。荣荣诗中的内在的现实生活走向与富有浪漫韵致的情感融合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既不空茫又不质实,是可以触摸到的一种。叙事提供给抒隋诗中可以挤出情感汁液的某种心灵内核的东西,局部地穿插非但不影响整体的抒发,而且从诗美本质上压缩了这种抒发的浓度。如她的诗《一天》、《当我准备转身离去》、《想起》、媚外恋是怎样发生的》、《如何回答晚回家的丈夫》等篇,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为抒情诗叙事品质的强化提供了成功的尝试。
  二是诗行间间种着大量的戏剧性独白、对白、剖白,这赋予了诗歌情境以意趣的美和潜在的美。这在荣荣诗歌中是很普遍的,如:“我不年轻也还不老/刚走到生命最好的一段/幸福  安详  心满意足/仿佛站在最秀丽的山头/望天边的雨意渐深渐浓/但接下去或许会有/背叛谎言孤苦和衰老/连自己也看得厌倦/那么就这样了,我要试—试”(《当我准备转身离去》)
  一节当代版的经典台词,非“聊发少年狂”式的激荡,又非“当你老了”式的静穆,是—段恰好的人生,—个可以呼吸风雨的自己,坦然的有准备的自己,一处诗景点,许多操作从这里打开,“我要试—试”,自然在生活的深水处,显得柔婉而勇敢。
  补充说到她的剖白,常在情境中又独立于具体隋境之外,面对物,更多面对着季节、时空和寂静。如:“春天啊  我是你的肉和骨头/我是你流失的那点血/我已吐出了一朵花/我的孩子将吐出更多”(《想象的春天》)
  三是荣荣不少情境化写作中有意渗入了科学排列和规范情感的尝试。如她创作的组诗《九十年代的爱隋》,分别从语法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多个科学角度,展开对流行爱情的概括、展示,是—次隋感的模糊性与科学的精确性,数理逻辑与想象力的精妙的结合与统一。其审美的光鲜度与独具的格调是很诱人的。
  
  二是看守命题
  
  诗本质上是抽象的。诗的命题常取“言大”的方式。一些生命的基本元素、对象、范畴,如人生、生命、理想、爱情、土地、天空、大海等等母体性名词都成为诗的直接的命题。而且有着永远言说不尽、有着求新命名的可能和使命。这在诗沉湎于小说化倾向的无边际地琐碎“言小”的当下,强调“言大”的诗体审美本质,是必要的。荣荣诗歌体现出她的“言大”的意志,并有着新颖重要的层面和切入视角。如她的诗《焦虑》、《欲望》、《爱情》、《心情》、《时间》、《光线》、《危险》等。《焦虑》是现代人典型的情绪,荣荣掠过概念的表面,直接呈现这情绪的来源、体积,呈现它可以将什么看不见的重要的东西烧毁的能量;《爱情》,作者立于“过来”的高点,直接追逐到此种人类情感的魅力、意志和生命;《危险》,掠过的是词语本身的灾难性打击,直接呈现的是真正的危险在于危险降临的瞬间,人类竟以“帝王之尊”而视而不见的警示;《光线》,更非我们感受的习惯,直接呈现理性呈现内心,呈现处于背荫处的更具血肉更为真实可信的一种。作者说:“我所追寻的不是光芒/但一定在光芒的背面/沉静,平淡,从有趋于无/我感觉到了却看不见”(《从最高意义的欢乐》),这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一种重要诗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