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白话列子 >

第23部分

白话列子-第23部分

小说: 白话列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隅谷——张湛注:“隅谷,虞渊也,日所入。”
  ③浸——浸润。
  ④邓林——《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邓犹木也。”王叔岷:“《草堂诗笺补遗》十、《记纂渊海》九、《事文类聚·前集》二引并不疊‘邓林’二字,疑衍。”弥——远。
  【译文】
  夸父自不量力,要追赶太阳的影子。追到太阳隐没的隅谷的边上,口渴了想喝水,便跑到黄河与渭水边喝水,黄河、渭水不够喝,准备到北方大泽去喝。还没有走到,就渴死在半道上了。他扔掉的手杖,由于尸体中血肉的浸润,生长成了一片树林,叫邓林。邓林宽广,方圆达数千里。
  【原文】
  大禹曰:“六合之间①,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②。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夏革曰:“然则亦有不侍神灵而生,不待阴阳而形,不待日月而明,不待杀戳而夭,不待将迎而寿③,不待五谷而食,不待缯纩而衣④,不待舟车而行,其道自然,非圣人之所通也。”
  【注释】
  ①六合——天地和四方。
  ②要之以太岁——杨伯峻:“太岁即木星,木星公转周期为十一八六年,古人误以为十二年,于是分黄道带为十二次,每年经过一次,故云要之以太岁。要,约也。”可供参考。古代以太岁纪年,太岁则为一年的纲要,故也可释为纲要。
  ③将迎——犹言将养、保养。
  ④缯纩——音 zēng(增)kuàng(矿),丝绵织品。
  【译文】
  大禹说:“上下四方之间,四海之内,日月照耀着它,星辰围绕着它,四季使它有规则,太岁使它有纲要。由神灵所产生,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早夭,有的长寿,只有圣人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夏革说:“但是也有不需要神灵就能产生,不需要阴阳二气就有形体,不需要日月就有光明,不需要杀戳就会死亡,不需要保养就会长寿,不需要五谷就有饭吃,不需要丝绸就有衣穿,不需要车船就能行路,它的方法是自然而然,这就不是圣人所能明白的了。”
  【原文】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①,谬之一国②,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不知际畔之所齐限③。无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之类。四方悉平,周以乔陟④。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⑤,状若■■⑥。顶有口,状若员环⑦,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⑧,臭过兰椒⑨,味过醪醴⑩。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经营一国,亡不悉■。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济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倦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然自失■,不进酒肉,不召嫔御者,数月乃复。
  管仲勉齐桓公因游辽口■,俱之其国,几■举■。隰朋谏曰■:“君舍齐国之广,人民之众,山川之观,殖物之阜■,礼义之盛,章服之美,妖靡盈庭,忠良满朝,肆咤则徒卒百万■,视■则诸侯从命■,亦奚羡于彼而弃齐国之社稷,从戎夷之国乎?此仲父之耄■,奈何从之?”桓公乃止,以隰朋之言告管仲。仲曰:“此固非朋之所及也。臣恐彼国之不可知之也■,齐国之富奚恋?隰朋之言奚顾?”
  【注释】
  ①涂——通“途”,道路。
  ②之——到,前往。
  ③际畔——边界。齐限——定限。
  ④乔陟——陟,音 zh(至)。《释文》:“《尔雅》云:乔,高曲也。
  ì又云:山三袭,陟。郭璞云:重陇也。”
  ⑤山名壶领——王叔岷:“《御览》五八、《天中记》九引‘山’字并不疉,疑衍。”
  ⑥甔甀——音 dān(耽)zhu(坠)。甔,为坛子一类瓦器。甄为小口瓮。
  ì
  ⑦员——通“圆”。
  ⑧瀵——音 fèn(粪),由地底喷出的泉水。
  ⑨臭过兰椒——臭,音 xiù(秀),气味。兰,兰草,即泽兰,香草。椒,花椒。
  ⑩醪醴——音 láo(劳)lǐ(札),甜酒。
  ■埒——音 liè(劣),山上的水道。张湛注:“山上水流曰埒。”
  ■札厉——札,因遭瘟疫而早夭。厉,通“疠”,染疫病。《释文》:“札厉,疫死也。”
  ■侪——音 chái(柴),类,等。
  ■孳阜——孳,生长繁殖。阜,盛多。
  ■迭——轮流。
  ■■——音 chǎng(厂),同“■”,■然,失意貌。
  ■管仲——(?—前 645 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齐国的宰相,助齐桓公称霸,被称为“仲父”,
  ■尅举——尅同“克”,能够。举,行动,起行。
  ■隰朋——齐桓公时大夫,助管仲相桓公,成霸业。隰音 x(席)。
  í
  ■殖物之阜——殖,种植。阜,盛多。
  ■肆咤——肆,放纵。咤,叱咤,怒斥。张湛注:“肆疑作叱。”
  ■视■——视,通“指”。■,音 huī(挥),通“挥”。
  ■耄——音 mào(冒),昏乱。
  ■不可知——俞樾:“张注曰:‘此国自不可得往耳。’然则不可知之者,不可得往也。”此说可供参考。
  【译文】
  大禹治理洪水,迷失了道路,错到了一个国家,在北海北边的海滨,不知离中国有几千万里。那个国家名叫终北,不知它的边界到哪里为止。没有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这些东西。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很平坦,四周则有三重山脉围绕。国家的正当中有座山,山名叫做壶领,形状像个瓦瓮。山顶上有个口,形状像个圆环,名叫滋穴。有水从中涌出,名叫神瀵,香味胜过兰椒,甘美胜过甜酒。从这一个水源分出四条支流,流注到山脚下,
  经过全国,没有浸润不到的地方。土气中和,没有因疫养成疠而早夭的人。人性柔弱,顺其自然,不竞逐,不争夺;心地善良,筋骨软弱,不骄傲,不嫉妒;年长和年幼的都平等地居住在一起,没有国君,没有大臣;男女混杂游耍,没有媒的,没有聘嫁;靠着水居住,不种田,不收割;土气温和适宜,不织布帛,不穿衣服;活一百岁才死,不早夭,不生病。那里的人民繁衍无数,有喜有乐,没有衰老、悲哀和痛苦。那里的风俗喜欢音乐,手拉手轮流唱歌,歌声整天不停。饥饿疲倦了就喝神泉的水,力气和心志便又恢复中和与平静。喝多了便醉,十几天才能醒。用神泉的水洗澡,肤色柔滑而有光泽,香气十几天才消散。周穆王北游时曾经过那个国家,三年忘记回家。回到周国宫殿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觉得十分失意,不想吃酒肉,也不见嫔妃,好几个月以后才恢复正常。管仲听说后劝齐桓公游辽口,一同到那个国家去,几乎要动身了。隰朋劝阻说:“您丢弃齐国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民,可观的山川,丰富的物产,隆盛的礼义,华丽的穿戴,妖艳嫔妃充满后宫,文武忠良充满朝廷,叱咤一声就能聚集徒卒百万,号令一下就能使诸侯听命,又为什么要羡慕别的国家而抛弃齐国的祖宗和土地,去野蛮落后的国家呢?这是仲父的糊涂,为什么要听他的?”桓公于是停止了出游的准备,把隰朋的话告诉了管仲。管仲说:“这本来不是隰朋所能明白的。我只怕那个国家去不了,齐国的富饶有什么可留恋的?隰朋的话有什么可顾及的?”
  【原文】
  南国之人祝发而裸①,北国之人鞨中而裘②,中国之人冠冕而裳。九土所资③,或农或商,或田或渔,如冬裘夏葛④,水舟陆车,默而得之,性而成之。越之东有辄沐之国⑤,其长子生,则鲜而食之⑥,谓之宜弟。其大父死⑦,负其大母而弃之⑧,曰:‘鬼妻不可以同居处⑨。’楚之南有炎人之国⑩,其亲戚死■,■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积而焚之■,熏则烟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而未足为异也。
  【注释】
  ①祝发而裸——《释文》:“孔安国注《尚书》云:祝者,断截其发也。《汉书》云:越人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一本作‘被’,恐误。裸,谓不以衣蔽形也。”
  ②鞨巾——鞨,音 mò(末)。鞨巾,男子束发的头巾。
  ③九土所资——九土,指九州,古代就其所知的大陆划分的九个地理区域。《周礼·职方》作幽州、并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资,供给,资源。
  ④葛——丝织品。
  ⑤辄沐之国——沐,张湛注:“又休。”《释文》作“休”,云,“辄,《说文》作耴,耳垂也。休,美也。”
  ⑥鲜而食之——鲜,卢文弨:“鲜,当以解剥为义。”汪中:“鲜,析也,声之转。”王重民:“鲜,盖‘解’字之误。”
  ⑦大父——祖父。
  ⑧大母——祖母。
  ⑨以——与。北宋本、吉府本、《墨子·节葬篇》作“与”。
  ⑩炎人之国——《释文》“炎”作“啖”,云:“啖,本作炎。”《墨
  子·节葬篇》作“啖”。
  ■亲戚——古指父母兄弟等。《史记·五帝本纪》“事舜亲戚”,张守节正义:“亲戚,谓父瞽叟、后母、弟象、妹颗乎等。”本文下有“乃成为孝子”一句,则此处当指父母。
  ■■——音 xiǔ(朽),腐烂。《释文》:“■本作■,音寡,剔肉也。又音朽。”
  ■仪渠之国——即义渠国,在今甘肃省境内。
  ■■——《释文》:“■,音柴。《说文》:烧柴焚燎以祭灭神。或通作柴。”
  ■熏——火烟上出。
  ■登遐——又作“登假”、”登霞”、“升霞”、“升假”,犹言仙去。
  【译文】
  南方国家的人截断头发而裸露身体,北方国家的人头札布中而身穿皮裘,中州国家的人头戴礼帽而身穿衣裳。依据九州条件的不同,有的种地有的经商,有的打猎有的捕鱼,就像冬天穿皮袄、夏天穿丝绸,水行坐船、陆行乘车一样。不用说话自然明白,顺应本性自然成功。越国的东方有个辄沐国,第一个儿子生下来后,就解剥并吃掉他,说是对下面的弟弟有好处。他们的祖父去世了,要把祖母背出去扔掉,说:‘死鬼的妻子不能与我们住在一起。’楚国的南方有个炎人国,他们的父母去世了,要把身上的肉剔下来扔掉,然后把骨头埋到土里,才算是孝子。秦国的西方有个仪渠国,他们的父母去世了,要把柴火堆起来放在尸体下焚烧,烧的尸体的烟气直往上跑,叫:做升天,这样才算是孝子。在上面的人以此为政事,在下面的人以此为风俗,而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①,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②:“日初出大如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