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白话列子 >

第2部分

白话列子-第2部分

小说: 白话列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循——王重民《列子校释》:“循当读如揗”“揗,正字;循,假字。”《说文》:“揗,摩也。”
  ③易——简易。张湛注:“《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希。’而此曰易,易亦希简之别称也。”
  ④形埒——形状。埒,音 liè(劣)。《淮南子  本经训》:“合气化物,以成埒类。”高诱注:“埒,形也。”
  ⑤究——穷尽,终极。张湛注:“究,穷也。”
  ⑥冲和——中和。陶鸿庆《读列子札记》云:“冲读为中。《文子·九守篇》:‘故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巵,其冲即正,其盈即覆。’冲即中也。又《精诚筒》‘执冲含和’,《淮南子·泰族训》冲作中,皆冲、中通用之证。”
  【译文】
  列子说:“过去圣人凭借阴阳二气来统御天地万物。有形的事物是从无形的事物产生出来的,那么有形的天地万物是从哪里产生的呢?所以说:天地万物的产生过程有大易阶段,有太初阶段,有太始阶段,有太素阶段。所谓太易,是指没有出现元气时的状态;所谓太初,是指元气开始出现时的状态;所谓大始,是指形状开始出现时的状态;所谓太素,是指质量开始出现时的状态。元气、形状、质量具备但却没有分离开来,所以叫做浑沦。所谓浑沦,说的是万物浑然一片而没有分离开来的状态。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摸它摸不着,所以叫做简易。易没有形状,易变化而成为一,一变化而成为七,七变化而成为九。九是变化的终极,于是反过来又变化而成为一。一是形状变化的开始,清轻之气上浮成为天,浊重之气下沉成为地,中和之气便成为人,所以天地蕴含着精华,万物由此变化而生。”
  【原文】
  子列子曰:“天地无全功①,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②,物有所通。何则?生覆者不能形载,形载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出所位③。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刚;此皆随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故有生者,有生生者④;有形者,有形形者;有声者,有声声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终;形之所形者实矣,而形形者未尝有;声之所声者闻矣,而声声者未尝发;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皆无为之职也。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员能方⑤,能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能沈⑥,能宫能商⑦,能出能没,能玄能黄,能甘能苦。能羶能香。无知也,无能也,而无不知也,而无不能也。”
  【注释】
  ①全——完备。张湛注:“全犹备也。”
  ②否——堵塞,不通达,与下句“通”相对而言。
  ③不出所位——杨伯峻案:“‘不出所位’‘不’下疑脱‘能’字。‘不能出所位’与‘不能形载’等三句句法一律。下句‘不能出所位者也’,有‘能’字,可证。”
  ④生生者——第二个“生”字,指有生死的事物。第一个“生”字是动词,指产生。此下“形形者”、“声声音”、“色色者”、“味味者”句法相同。
  ⑤员——通“圆”。
  ⑥沈——音 chén(沉),与“沉”同。
  ⑦宫、商——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第二音级。五声音阶为:宫、商、角、徵(zhǐ纸)、羽,近似于简谱中的 1、2、3、4、5、6。
  【译文】
  列子说:“天地没有完备的功效,圣人没有完备的能力,万物没有完备的用途。所以天的职责在于生长覆盖,地的职责在于成形载物,圣人的职责在于教育感化,器物的职责在于适合人们使用。这样看来,天有短缺之功,地有擅长之事,圣人有淤塞之时,器物有通达之用。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生长覆盖的不能成形负载,成形负载的不能教育感化,教育感化的不能违背它的适当用途,事物适宜的功用已经确定了的,便不能再超出它所担负的职责。所以天地的运行,不是阴便是阳;圣人的教讹,不是仁便是义;万物的本质,不是柔便是刚;这些都是按照它所适宜的功用而不能超出它所担负的职责的。所以有有生死的事物,有使有生之物产生的事物;有有形状的事物,有使有形之物成形的事物;有有声音的事物,有使有声之物发出声音的事物;有有颜色的事物,有使有色之物表现出颜色的事物;有有滋昧的事物,有使有味之物呈现出滋味的事物。有生死的事物所呈现出的生命死亡了,但使有生之物产生的事物却没有终止;有形状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形状成就了,但使有形之物成形的事物却没有出现;有声音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声音已经被听到了,但使有声之物发声的事物却没有发声;有颜色的事物所呈现出的颜色显明了,但使有色之物出色的事物却没有显露;有滋味的事物所呈现出的滋味已经被尝到了,但使有味之物出味的事物却没有呈现:这些都是‘无’所做的事情。无使事物可以表现出阴的特性,也可以表现出阳的特性;可以表现出柔的特性,也可以表现出刚的特性;可以缩短,也可以延长;可以呈现圆的形状,也可以呈现方的形状;可以产生,也可以死亡;可以暑热,也可以凉爽;可以上浮,也可以下沉;可以发出宫声,也可以发出商声;可以呈现,也可以隐没;可以表现出黑的颜色,也可以表现出黄的颜色;可以呈现出甜的滋味,也可以呈现出苦的滋味;可以发出羶的气味,也可以发出香的气味。它没有知觉,没有能力,却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原文】
  子列子适卫,食于道,从者见百岁髑髅①,攓蓬而指②,顾谓弟子百丰曰:“唯予与彼知而未尝生未尝死也。此过养乎?此过欢乎③?种有儿④:若 为鹑⑤,得水为 ⑥。得水土之际,则为 之衣⑦。生于陵屯⑧,则为陵舃⑨。陵舃得郁栖⑩,则为乌足(11)。乌足之根为蛴螬(12),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13),生灶下,其状若脱(14),其名曰 掇(15)。掇千日化而为鸟,其名日乾余骨。乾余骨之沫为斯弥(16),斯弥为食醯颐辂(17)。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18),食醯黄軦生乎九猷(19),九猷生乎瞀芮(20),瞀芮生乎首腐蠸(21)。羊肝化为地皋(22),马血之为转邻也(23),人血之为野火也。鹞之为鹯(24),鹯之为布谷,布谷久复为鹞也。燕之为蛤也(25),田鼠之为鹑也(25),朽瓜之为鱼也,老韮之为苋也,老粒j也(26),鱼卵之为虫(27)。亶爰之兽自孕而生日类(28),河泽之鸟视而生曰 (29)。纯雌其名大腰(30),纯雄其名稚蜂(31)。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后稷生乎巨迹(32),伊尹生乎空桑(33)。厥昭生乎湿(34),醯鸡生乎酒(35)。羊奚比乎不箰(36),久竹生青宁(37),青宁生程(38),程生马,马生人,人久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注释】
  ①从者——陶鸿庆《读列子札记》:“列子因见髑髅,攓蓬而指,以示弟子百丰,不当言‘从者’。《庄子·秋水篇》作‘从见百岁髑髅’,无‘者’
  字,当从之。”杨伯峻案:“从,当依《释文》作‘徒’,字之误也。”“郭庆藩《庄子集释·至乐篇注》:‘《列子·天瑞篇》正作食于道徒’,是郭所见《列子》有作‘徒’者矣,当据改。‘者’字后人所加,陶说是。”司马彪:“徒,道旁也;一本或作从。”髑髅——死人的头骨。
  ②捷蓬——攓,音 qiān(牵),拔取。蓬,草名,又叫“飞蓬”。
  ③过养、过欢——洪颐煊《读书丛录》:“《庄子·至乐篇》两‘过’字皆作‘果’。《国语·晋语》‘知果’,《汉书·古今人表》作‘知过’。过即果,假借字。”俞樾《诸子平议》:“养当读为恙。《尔雅·释诂》“‘恙,忧也。’恙与欢对,犹优与乐对也。恙与养古字通。”
  ④种有几——种,物种,指万事万物。几,当读为“机”,即下文结语“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之“机”。机,机关,指万物出生与复归的机关。
  ⑤ ——同ㄍ埽p取衩起取
  ⑥ ——音 j(计),与“继”同。《说文》:“继,续也。继或作 。”
  ì
  ⑦   之衣—— ,音 bīn(宾),又音 pn(贫)等。
  í        之衣,青苔,又称蝦蟆衣、鱼衣、石衣。
  ⑧陵屯——张湛注:“陵屯,高洁处也。”
  ⑨陵舃——《庄子·至乐》疏:“陵舃,车前草也。既生于陵阜高陆,即变为车前也。”
  ⑩郁栖——《庄子·至乐》疏:“郁栖,粪壤也。”
  (11)乌足——草名。
  (12)蛴螬——俗称“地蚕”、“土蚕”,金龟子的幼虫。
  (13)胥——《释文》:“胥,少也,谓少去时也。”俞樾:“‘胡蝶胥也化而为虫’,与下文‘ 掇千日化而为鸟’两文相对。‘千日为鸟’,言其久也;‘胥也化而为虫’,言其速也。”
  (14)脱——蜕皮。《释文》:“郭注《尔雅》云:脱谓剥皮也。”
  (15) 掇——音 qú(渠)duō(多),虫名。
  (16)斯弥——虫名。
  (17)食醯颐辂——醯,音 xī(希),醋。颐辂,虫名,古人以为酒醋上的白霉所变。
  (18)黄軦——軦,音 kuàng(况)。黄軦,虫名,亦生于酒醋之上。
  (19)九猷——《释文》:“李云:九当作久。久,老也。猷,虫名。”
  (20)瞀芮——瞀,音 mào(茂)或 móu(谋)。瞀芮,《释文》:“小虫也,喜去乱飞。”
  (21)腐蠸——腐蠸,《释文》:“谓瓜中黄甲虫也。”《庄子·至乐》疏:“萤火虫也,亦言是粉鼠虫。”以上四句所云,皆为小虫,但越来越大,故文中“乎”字当为助词,非介词“于”意。
  (22)地皋——皋,《说文》:“皋,气皋白之进也,从白本。”段注:“气白之进者,谓进之见于白气滃然者也。”则地皋当附在地面上的白气,鬼火之属。
  (23)转邻——《释文》:“顾胤《汉书集解》云:如淤泥邻,《说文》作粦,又作燐,皆鬼火也。”则转邻当为能转动的磷火,鬼人之属。下句“野火”,为在野外乱窜的鬼火。
  (24)鹯——又名“晨风”,鸟名。
  (25)蛤——即蛤蜊,生活在浅海泥沙中的有壳软体动物。《释文》引《家语》:“冬则燕雀入海化为蛤。”又引《周书》:“雀入大水化为蛤。”
  (26)粒簟ú(于),母羊。《说文》:“夏羊牝曰粒!豹j,即猿。
  (27)鱼卵之为虫——王叔岷《列子补正》:“‘虫’下当有‘也’字。乃与上文句法一律。《御览》八八七引《庄子》正有‘也’字。”
  (28)亶爰──亶,音 chǎn(蝉)。亶爰,山名,《山海经》:“亶爰之山有兽,其状如狸而有发,其名曰类,自为牝牡相生也。”
  (29) ——音 y(亿),鸟名,即鹢。《庄子天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