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白话列子 >

第15部分

白话列子-第15部分

小说: 白话列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谴责我的罪过了吧!”穆王难道是神人吗?在一生中享尽了快乐,仍然活了一百岁才死,当时的人们还以为他升天了呢。
  【原文】
  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三年不告。老成子请其过而求退。尹文先生揖而进之于室,屏左右而与之言曰:“昔老聃之徂西也①,顾而告予曰: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
  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难穷难终。因形者其巧显,其功浅,故随起随灭。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②。吾与汝亦幻也,奚须学哉?”老成子归,用尹文先生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憣校四时③,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终身不著其术,故世莫传焉。子列子曰:“善为化者,其道密庸④,其功同人⑤。五帝之德⑥,三王之功⑦,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测之哉?”
  【注释】
  ①徂——音 cú,往,到。
  ②与——以。
  ③憣校——憣,音 fān(翻),变乱。校,音 jiǎo(绞),通“绞”。《释文》:“顾野王读作翻交四时。”
  ④密庸——隐秘而平常。
  ⑤同人——与一般人相同。张湛注:“取济世安物而已,故其功潜著而人莫知。”
  ⑥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其说不一。(1)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3)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
  ⑦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一说指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和武王。
  【译文】
  老成子向尹文先生学习幻化之术,尹文先生三年都没有告诉他。老成子请问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退学。尹文先生向他作揖,引他进入室内,叫左右的人离开房间后对他说:“过去老聃往西边去,回头告诉我说:一切有生命的气,一切有形状的物,都是虚幻的。创造万物的开始,阴阳之气的变化,叫做生,叫做死。懂得这个规律而顺应这种变化,根据具体情形而推移变易的,叫做化,叫做幻。创造万物的技巧微妙,功夫高深,本来就难以全部了解,难以完全把握。根据具体情形变易的技巧明显,功夫低浅,所以随时发生,又随时消灭。懂得了幻化与生死没有什么不同,才可以学习幻化之术。我和你也在幻化着,为什么一定要再学呢?”老成子回去后,根据尹先生的话深思了三个月,于是能自由自在地时隐时现,又能翻交四季,使冬天打雷,夏天结冰,使飞鸟在地上走,走兽在天上飞。但终生没有把这些法术写成书,因而后世没有传下来。列子先生说:“善于幻化的人,他的道术隐秘而平常,他的功绩与一般人相同。五帝的德行,三王的功绩,不一定都是由智慧和勇力而来,也许是由幻化来完成的,谁能推测到呢?”
  【原文】
  觉有八征①,梦有六候②。奚谓八征?一曰故③,二曰为④,三曰得,四曰丧⑤,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征,形所接也⑥。奚谓六候?一日正梦⑦,二曰蘁梦⑧,三曰思梦⑨,四曰寤梦⑩,五曰喜梦,六曰惧梦,此六者,神所交也(11)。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则无所怛(12)。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13);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焫(14);阴阳俱壮,则梦生杀(15)。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沈实为疾者,则梦溺。藉带而寝
  则梦蛇(16),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儛者哭。子列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17)?”
  【注释】
  ①征——征兆,某种迹象所显示的原因与未来。
  ②候——占验,依据某种迹象预测其原因与未来。
  ③故——指过去的事情。
  ④为——指现在的事情。
  ⑤丧——失,丧失,损失。
  ⑥此者八征,形所接也——俞樾:“当作‘此八者,形所接也’,与下文‘此六者,神所交也’相对。”王叔岷:“疑本作‘此八征者,形所接也’,与下文‘此六候者,神所交也’相对。今本下文‘六’下既捝‘候’字,此文亦错乱不可读矣。”
  ⑦正梦——张湛注:“平居自梦。”
  ⑧蘁梦——张湛注:“《周官》注云:“蘁当为惊愕之愕,谓惊愕而梦。”
  ⑨思梦——张湛注:“因思念而梦。”
  ⑩寤梦——张湛注:“觉时道之而梦。”
  (11)此六者,神所交也——王叔岷:“宋徽宗《义解》:“故曰,此六候者,神所交也。’是所见本‘六’下有‘候’字,与上文‘此八征者,形所接也’相对。当据补。”
  (12)怛——音 dá(达),畏惧。
  (13)阴气壮,梦涉大水而恐惧——古代阴阳理论认为水为阴,火为阳,故对梦的原因有此种解释。
  (14)燔焫——燔,焚烧。焫,音 ruò,烧。
  (15)阴阳俱壮,则梦生杀——张湛注:“阴阳,以和为用者也。抗则自相利害,故或生或杀也。”
  (16)藉——以物衬垫。
  (17)几——读为岂。《释文》:“几音岂。”
  【译文】
  醒有八种征兆,梦有六种原因。什么是八种征兆?一是在重复过去的事情,二是在做新的事情,三是有所收获,四是有所丧失,五是有所悲哀,六是有所喜悦,七是即将新生,八是即将死亡。这八种征兆,都是形体所接触的事情。什么是六种原因?一是平时自然而然的梦,二是因惊愕而致梦,三是因思虑而致梦,四是因醒悟而致梦,五是因高兴而致梦,六是因畏惧而致梦。这六种原因,都是精神所交接的事情。不懂得神感事变所引起的原因的人,事情发生了还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懂得神感事变所引起的原因的人,事情一发生便明白是怎么回事。明白是怎么回事,便无所畏惧。一个人体魄的充实、空虚、亏损、增强,都与天地相通,与外物相应。所以阴气过于旺盛,就会梦见过大河而恐惧;阳气过于旺盛,就会梦见过大火而被烧的;阴阳二气都过于旺盛,就会梦见生死残杀。吃是太饱会梦见给别人财物,没有吃饱会梦见夺取别人财物。所以以元气浮虚为病症的,就会梦见身体飞扬;以元气沉实力病症的就会梦见身体被淹埋。枕着带子睡觉会梦见蛇,飞鸟衔住头发会梦见飞升。天气将阴会梦见大火,身体将病会梦见吃饭。喝了酒以后会
  在梦中忧愁,唱歌跳舞以后会在梦中哭泣。列子说:“精神与事物相遇便成为梦,形体与事物接触便成为事。所以白天思虑与夜间做梦,都是精神与形体遇到某些事物的缘故。因此精神凝结在一点上的人,白天不会思虑,夜间也不会做梦。真正清醒的人不用语言,真在做梦的人并不通达,只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往来。古代的真人,醒着的时候连自己也忘记了,睡眠的时候不会做梦,难道是虚假的话吗?”
  【原文】
  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①;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 92 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②,跨河南北③,越岱东西④,万有余里。其阴阳之审度⑤,故一寒一暑;昏明之分察⑥,故一昼一夜。其民有智有愚。万物滋殖,才艺多方。有君臣相临,礼法相持,其所云为不可称计。一觉一寐,以为觉之所为者实,梦之所见者妄。东极之北隅有国日阜落之国。其土气常燠⑦,日月余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食草根木实,不知火食,性刚悍,强弱相藉⑧,贵胜而不尚义,多驰步,少休息,常觉而不眠。
  【注释】
  ①亡辨——亡,无。辨,分别。
  ②齐——按周克昌说,齐通脐,引申为中央、中心之义。
  ③河——黄河。
  ④岱——泰山的别名。
  ⑤审度——俞樾:“‘审度’二字传写误倒,本作‘阴阳之度审’。下句云‘其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度与分对,审与察对,以是明之。”度,程度,本文指阴阳二气的比例。审,明悉。
  ⑥分察——分,音 fèn(份),职分。察,明显。
  ⑦燠——音 yù(郁),暖。观下文“日月余光之照”,当指太阳光线很弱的寒冷地区,故“燠”字恐有误,当为“寒”字之误。
  ⑧藉——践踏。欺凌。
  【译文】
  最西方的南角有个国家,不知道与哪些国家接壤,名叫古莽之国。阴气和阳气不相交接,因而冬天与夏天没有分别;太阳与月亮的光芒照耀不到,因而白天与黑夜没有分别。那里的百姓不吃饭、不穿衣,睡眠很多。五十天一醒,以梦中的所作所 93 为为真实,以醒时的所见所闻力虚妄。四海的中央叫中国,横跨大河南北,超越岱岳东西,有一万余里见方。这里的阴阳二气的比例分明,因而一个时期寒冷,一个时期炎热;昏暗与明亮的职分明确,因而一段时间是白天,一段时间是黑夜。这里的百姓有的聪明,有的愚昧。万物滋养繁殖,才艺多种多样。有君主与臣民的互相抉助,用礼仪与法律来共同维持,他们的言论与作为不可以数字统计。一段时间醒着,一段时间睡着,认为醒时的所作所为为真实,以梦中的所见所闻为虚妄。最东方的北角有个国家叫阜落之国。那里的土地之气非常寒冷,只能照到一点太阳与月亮的余光。那里的土地不长庄稼,老百姓只能吃草根与树木的果实,并且不知道用火烧了以后再吃,性情刚强凶悍,强大的欺凌弱小的,崇尚胜利而不崇尚礼仪,跑步与走路的时间多,休息的时间少,经常醒着而不睡眠。
  【原文】
  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①。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梦为国君②,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游燕宫观③,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有慰喻其勤者,役夫曰:“人生百年,昼夜各分④。吾昼为仆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何所怨哉?”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⑤,心形俱疲,夜亦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眠中啽呓呻呼⑥,彻旦息焉。尹氏病之,以访其友。友曰:“昔位足荣身,资财有余,胜人远矣。夜梦 94 为仆,苦逸之复,数之常也。若欲觉梦兼之,岂可得邪?”尹氏闻其友言,宽其役夫之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⑦。
  【注释】
  ①趣——行动。趣役,服役。
  ②昔昔——昔,通“夕”。昔昔,夜夜。
  ③燕——通“宴”,宴饮。
  ④分——张湛注:“分,半也。”
  ⑤钟——专注。
  ⑥啽呓——音 ány,说梦话。
  ì
  ⑦少间——《释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