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艺术人生 作者: 王峥 >

第10部分

艺术人生 作者: 王峥-第10部分

小说: 艺术人生 作者: 王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具一—牙膏     
        陈凯歌离家去云南兵团时从家里带了10管牙膏。“多年后我认真地意识到10管牙膏就是10管预购的沉甸甸的时间,仿佛预示着我的命运——包括当兵在内,我一共在云南呆了七年,如果保持每天刷牙一次的习惯,我应该把最后一管牙膏带回北京。” 
          
        陈凯歌对于人生的很多感悟实际上是在那里形成的。《孩子王》中最后的情节 
      “烧山”,就来源于在兵团的劳动。牙膏虽小,但连带的时间岁月是陈凯歌无法忘怀的。     
        道具二——父亲的录像带     
        此道具是电视台在陈凯歌筹备《霸王别姬》时采访其父的片段。找到这个片段是在陈凯歌自家的片库中。因为可能是“N”制的,所以在当时的节目中陈凯歌并未看到。 
           
        陈凯歌的父亲是一位中国早期的电影导演,曾执导过《知音》、《大河奔流》、《青春之歌》等等。陈凯歌做导演可谓子承父业。作为一个严厉的同行,父亲从没在媒体上夸过他。在节目录制的时候看到父亲谈他,“打击力度”可想而知。 
         
        道具三—儿童书和面具     
        陈凯歌的儿子在美国出生;从小接受了西方的教育与文化。陈凯歌是否会把自己所受到的传统文化与教育传袭给自己的儿子呢?我们准备了《格林童话》、《唐诗三百首》、猴脸面具和蝙蝠侠面具,四样东西明显反映了东西文化的不同。 
          
        道具四—一张CD     
        这是一张很普通的CD,因为其中有一首歌叫《Killing Me Softly》而显得不同。陈凯歌在好莱坞刚刚完成一部同名影片《Killing  Me Softly》,用简单的CD只为引出好莱坞的陈凯歌。     
        此段主要讲述陈凯歌与其他内地导演不同的地方;就是他自认为可以在不同国家、不同地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下拍片。     
        道具五—一本书《电光幻影一百年》     
        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电影专刊《电影手册》献给电影诞生100周年的礼物。它记录了这100年中对电影事业产生过巨大影响的100个日子。在1978年,书中选取的是北京电影学院重新开张的那一天。 
          
        由这本书可以引出陈凯歌、张艺谋等这群第五代电影人;讲述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状态以及创作精神。     
        道具六—来自陕西延安的一捧黄土     
        这是这期节目的魂。这捧黄土是在寻人启事发出后一位观众用特快专递从陕西寄来的; 
      隐喻了陈凯歌的成功所植根的文化,并用以激励陈凯歌保持当年拍摄《黄土地》时的激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在节目策划阶段,策划们就设想在节目结尾掀起一个高潮,正好有这捧“黄土”,节目终于有了“句号”。     
        道具的意义     
        后来有论文专门论述了这次道具的运用。     
        “道具在现场的出现必须合情合理。于是,陈凯歌专访中准备使用的道具有了它们合理的出场方式——那就是装在电影胶片盒当中。一来,作为一个现场装饰物,与本期人物的身份十分吻合。第二,开启关闭的胶片盒,给谈话加入了一种偶然性,制造了节目的悬念——从第一个胶片盒打开起,观众的兴趣就调动上来了,由此对下一个胶片盒充满期待,直到所有的胶片盒全都打开为止。第三,胶片盒的形象不断重复,为发散开的话语构建了一个统一的外壳,使节目的结构趋于完整。这时,我们不仅看到了道具能够激发人物动作,而且还看到了道具具有结构篇章的功能。” 
           
        (本期导演 别航程)              
        
       他在重庆的江边长大,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可以到市里去看看。     
        中学便开始做打字员,在餐厅端盘子、唱歌,只是为了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好些。     
        进入东方歌舞团,每天苦练就是为了能在北京有个落脚的地方。     
        北京电影学院的四年,为了成为一名演员    
        今天的陈坤为了能真正成为一位好演员、好歌手,正努力前行。     
        激情现场     
        感谢小时候     
        朱军:你好,陈坤!首先感谢你来到《艺术人生》的演播现场。      
        陈坤:我很荣幸。     
        朱军:实话告诉我,现在紧张吗?(陈坤手不知道往哪里摆,略显紧张)     
        陈坤:嗯。     
        朱军:为什么?     
        陈坤: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后辈能够坐在这里,这个鼓励太重了,所以来之前一直在紧张。     
        朱军:我问了几个坤迷为什么喜欢你,他们的回答有特别集中的一点—你有一双非常忧郁的眼睛。你觉得是吗?     
        陈坤:我觉得是一个侧面。我散发出来的气息和个性都是从小到大所受的外部影响塑造出来的。     
        朱军:我很想请你回到你的童年。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童年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陈坤:我童年生活在重庆,在最繁华的市中心的对面。我在河边长大,经常到河里去游泳。吃得不是很好,但是我妈妈对我很好。我记忆里面的就是这样。     

        朱军:那个时候家里有什么人?     
        陈坤:我其实是在11岁的时候,才完完全全回到妈妈身边,在此之前我一直在我姥姥家。上初中以后,我跟妈妈还有继父、我的小弟弟——我同母异父的弟弟——生活在一起。 
        
        朱军:那个时候让你觉得最快乐的是什么?     
        陈坤:挺快乐的,因为对外面世界是无知的,12岁以前没怎么去过市中心。江边的泊船没有放货物的时候弦离水面特别高,我最高兴的就是可以从上面跳下来,可以跳得很漂亮,就这样直飞下去。 
          
        朱军:叫飞燕,要飞得很漂亮。     
        陈坤:不允许平趴着下去,一定要飞起来,还要吸腹,要有个角度。(做展翅动作)     
        朱军:在你童年的记忆当中,除了在泊船上做一个漂亮的飞燕入水之外,还有让你觉得快乐的事情吗?     
        陈坤:很多吧,老打我弟弟。那个时候我真是特别无知的。很奇怪,我特别心疼我弟弟,但我老打他,因为我觉得他没有按我认可的思维去做。有些时候我以教训他为乐。 
          
        朱军:为什么?你可以从中感受到……     
        陈坤:当大哥的感觉。     
        朱军: 当男人的感觉?     
        陈坤:是,我有一种责任感。记得有一次我妈妈生日的时候,我就攒下钱去菜市场买面包。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西餐,就把面包切开了放进一片西红柿,作为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我挺想照顾她的。我觉得小时候的快乐就是这样。 
          
        朱军:在你的童年记忆当中最让你感觉到不快乐的是什么?     
        陈坤:过去了我就不想提。     
        朱军:人生道路不过从一个驿站走向另外一个驿站,你在其中的时候很难说清楚、道明白。但是那一段过去对每一个人心理造成的影响应该是终生的。所以我想,我们每一个人从这个驿站走到下一个驿站的时候,不妨都回头看一眼。你能接受我这种观点吗? 
          
        陈坤:我接受。     
        朱军:既然接受了,是不是可以回答我们的问题?     
        陈坤:不快乐的记忆就是我小时候不能吃肉。同学不太愿意跟我在一起玩。     
        朱军:为什么?     
        陈坤:那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同学里面只有我妈妈是离婚的。去郊游的时候,他们就不带我。小时候其实挺希望群体活动的,但那之后,我就习惯个体行为了。长大以后,所有的行为逻辑都按个体行为,包括运动。他们也许不是因为我父母离婚,只觉得我有时候挺怪异的。在我们劳卫小学有一个田径队,老师挑了每个班身体比较好的去田径队,去跑步或者去踢足球。我小时候身体很弱,不能去。有一天上补习课,田径队的人可以不用上,直接去活动。当时是一个新来的老师来通知,他根本不知道谁是田径队的。于是我就伸手了,说:“我是。”我在那一刹那特别荣耀,觉得被一个团体接受了。我就去了,真的去了,那个田径队老师就觉得我很奇怪:“你怎么会来我们这儿?”让我跟着跑了一圈,完了以后他说:“你明天不要再来了。”但是我心里窃喜。(不好意思地笑) 
          
        朱军:最后还是把你驱逐出去了。     
        陈坤:其他同学也觉得我很奇怪。     
        朱军:性格上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你觉得那个时候最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     
        陈坤:我会幻想。     
        朱军:幻想?时常想什么?     
        陈坤:我小时候幻想我妈会经常跟我在一起,还老幻想我的老师是我妈妈。老师是我妈妈就好了,我可以每天见到她。我是老师的孩子的话,她就可以给我补课,我的成绩肯定就突飞猛进。 
          
        朱军:这一切告诉过你的妈妈吗?     
        陈坤:没有。     
        朱军:到现在也没有告诉?你一直在说你的妈妈,应该还有你的爸爸吧。     
        陈坤:嗯。     
        朱军: 为什么不提他?     
        陈坤:我爸爸也是蛮可怜的一个人。他应该是为我骄傲的,我没让他丢脸。我跟他交流不太多,不太经常见面。(表情开始不自然)     
        朱军:对不起,我试图化解你心中的某些东西。我觉得人间美好的情感值得我们去放大,并且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它传播出去。其实你演的每一部戏都是想让人们通过作品更多认识到人间的真、善、美。是不是这样?你的很多同学听说我们要请你做客的时候都很兴奋,有些同学好像有一些话要跟你说。 
        
        陈坤:小学的吗?     
        朱军: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好不好?     
        同学一:陈坤你好,记不记得我?陈坤在小学的时候不是很出众,因为他的性格比较平和,不爱和大家打成一片。     
        同学二:陈坤小时候有点黑有点瘦。     
        同学三:从小学的照片能够看出来,他当时穿得比较别具一格吧。     
        同学四:陈坤的坤,大家都知道,是“乾坤”的“坤”。但那段时间,他可能对自己的“坤”字不满意,就有意识在作业本上把“坤”字改成了昆仑山的“昆”,一直没有问过他为什么。不知道陈坤现在可不可以告诉我? 
          
        同学五:希望你在事业上有所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