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策反在子夜 作者:曹策前 >

第4部分

策反在子夜 作者:曹策前-第4部分

小说: 策反在子夜 作者:曹策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我喝!”李经世把夫人一推,站起来。要知道,李经世年轻时,也是个嗜酒如命之徒呵———他怎甘示弱!

  “你……你不能……再喝!”李夫人扑了过来。

  黎云波的脑子里刹时闪过在洗手间章旺用酒杯接自来水的一幕,觉得有必要救救李经世,于是抢前一步,把李夫人按在椅子上,然后拿起一只小酒杯,斟了一杯白酒,说:“章总队长,不愧是英雄!海量!不过,李局长,你今天可就显得太窝囊啦!今日是你的大喜日子,你不喝大杯,像话吗?”

  逼上悬崖的李经世,看着黎云波,又看了看宴会厅,见大家都看着他,终于一横心,道:“好……我……我喝!一醉……解……解千愁!”

  说完,李经世从桌上一把抓住章旺面前的那只高脚大酒杯,举起来……

  章旺傻了眼,要去夺杯子,被黎云波插上,拦在了章旺和李经世的当中:“怕么事,莫心疼他,让他喝!”

  昏头昏脑的李经世颤悠悠地端着一大杯白酒往嘴唇边上靠……

  漠视一切的晏勋甫,此刻也瞪大了眼,张大了嘴,连气也不透。

  李夫人惊叫了一声,用双手捂住脸,晕厥在靠椅上。

  大厅里倏地静极了。

  一双双眼睛都直愣愣地盯着李经世手上的那杯酒!

  李经世的脸抽搐了一下,他迟疑着先抿了一口,眼睛里突然闪出两道奇异的光!他望了望黎云波,又望了望章旺,随即爆发出一阵狂笑,然后,一仰脖子,“咕嘟”、“咕嘟”,一口气把一大杯酒喝了个精光!这时,他像个得胜的英雄,向来宾一一照杯。接着,用异常清醒的口吻对章旺说:“章总队长,现在看你的了!”

  “干!”

  “干!”

  “干!”

  众人都为章旺攒劲。

  现在,反过来,章旺被逼到了悬崖上。他的脸像泼了血!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那本已被酒刺激得受不住吐空了的肚子,怎耐得一杯烈酒的再刺激。只见他的脸由猪肝色陡地变得煞白,身子一歪,像滩稀泥似地滚倒在桌子下……

  人们哗然大乱,纷纷离席,各奔东西……

  也是,世上哪有不散的筵席! 


10、追查泄密者
 
  翌日。白崇禧起床后,拉着前来报告军情的参谋长徐祖诒共进早餐。白崇禧对吃喝一向不怎么讲究,早餐则更简便,一人一大碗鸡汤面。他用筷子挑了挑面条,有点烫,于是叫副官马永芳拿着一摞报纸进来。

  白崇禧放下筷子,望了副官一眼,把报纸接过来,摊在餐桌上,去看那被副官加了红杠杠的报纸标题。一份报纸头版头条的通栏标题赫然入目:《军警宪今晚联合行动谅地下党分子插翅难逃》。这标题,表面一看,似乎是为军警宪一壮声威,而其实,无异于给共产党地下党组织通风报信。而在另一份报纸的社会新闻栏目中,还报道了永安巷码头的一个秘密据点,被两个地下党分子捣毁,打死一名谍报员,然后,共党嫌疑分子逃之夭夭的消息……

  “混帐!都是些饭桶!饭桶!”白崇禧火冒三丈,把报纸一推,解开军呢制服的风纪扣,连面条也不吃了。

  徐祖诒一边加快进餐速度,一边浏览着被白崇禧推过来的报纸,嘴里叽哩咕哝道:“不象话!不象话!”

  “这些消息是怎么走漏出去的?”白崇禧问马副官,“你查过了吗?”

  “我刚才分别打电话到守备司令部和警察局,但是,鲁司令和李局长都还没来上班。”

  “直接打到他们家里去嘛。”

  “打了。”

  “怎么?”

  “两位都……都还没起床。所以,还没查出结果。”

  “岂有此理!”白办事认真,对属员要求严格。他勃然大怒道,“你叫我的警卫队长开车去把鲁道源和李经世从床上‘请’来!并命他们迅速查明泄密原因,从速报来。”

  “是!”副官转身出去了。

  “快吃吧,面都凉啦。”徐祖诒关切地说。

  白崇禧余怒未消,摆了摆手,没有吭声。

  徐祖诒用手帕揩了一下嘴巴,起身道:“那我先走啦。”

  “你走吧。”白崇禧也站了起来,在餐室间踱来踱去。他忽然看到那刚出门的副官又踯躅于门外,于是说,“什么事?进来吧。”

  “报告!”副官进门道,“李书城、李伯刚两先生来啦。”

  “唔。”白崇禧吩咐说,“请他们在客厅稍候,我就来了。”

  “是!”副官应答着,转身出门。

  白崇禧复又坐下,扒了两口面,果真冷冰冰的了。他把筷子往面中一插,扣上风纪扣,整了整衣冠,走出餐室,来到客厅。这时,他脸上的怒气已经消失,满面浮着笑容,大步上前,紧紧握着李书城、李伯刚的手说:“对不起,对不起,让二老久候了。”

  略事寒暄后,白崇禧开门见山地说:“今日请二老来此,有一紧迫事情相托。最近湖南程颂公(程潜)派人来说,他对武汉的‘和平运动’,表示赞赏,也准备起而响应。与此同时,他还顺便给我们提了一条建议,说倒蒋,须与共方取得默契,方有威力。这条意见很有见地。我暗自思之,想来想去,就想到二老的头上了。伯刚兄与共产党素有交往,自不待说;书城老在中共上层圈内,好像也有不少朋友吧?”

  “是的,是的。”李书城如实说道,“中共领导人中的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三先生,有的是同乡,有的是同盟会中的旧友,都可以坦诚示怀。只是不知白总司令有何见教?” 


11、白总司令打的“和平牌”
 
  “哈!那好,那好。今日请二位来,就是想劳大驾,以湖北和平促进会代表的名义,也代表我个人,到北方去走一遭,向中共阐述和平诚意。”

  白崇禧说完,李伯刚接着问道;“白总要我们去向中共领导人阐述和平诚意,这是顺乎民心,并符合和平促进会宗旨的。不过去讲些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呢?”

  白崇禧说:“二老这次北去,不作具体谈判。你们只讲我们主张停止内战,恢复和平谈判,用和谈解决问题。总之,先接上关系,彼此之间沟通联系就行啦。”

  “健公①,问题恐怕不会这么简单吧?相信你已读过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元月14日声明中所提的八条了。既然是代表你去讲和,人家不会不问及你对八条的看法。那我们怎样代健公你回答人家的提问呢?”李书城先生进一步道,“因此,我想,你白健公最好能有一封表明对中共所提八条的态度的信函,让我们带去。”

  “好吧。”白崇禧考虑了一下,说,“请二老稍候一会。”就起身进办公室写信去了。

  白崇禧请李书城、李伯刚两位曾与中国共产党上层人物有瓜葛的老先生北上,是经过反复考虑的。这原委要从湖北和平促进会的形成讲起。

  1948年秋,随着解放战争的神速进展,要求和平已在武汉地区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在这一背景下,武汉出现了一个叫“十人座谈会”的秘密组织。他们每星期六在武昌大成路周杰任校长的蘅青中学聚会。其目的是想利用这一组织,与湖北省参议会内争取和平的其他人士互相策应,与中共武汉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并呼吁和平,鼓舞各阶层爱国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同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以迎接武汉的解放。

  这样,到了1948年的冬天,首先由参加“十人座谈会”的几名参议员在湖北省参议会的全体会议上公开提出了和平运动的倡议。此举虽遭少数为反动派摇唇鼓舌的顽固分子反对,却受到多数地方耆宿和爱国有识之士的拥护。它有如一声霹雳,立刻在武汉、湖北乃至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很大反响。从而使蒋介石惶恐不安,特派亲信张群乘专机来武汉同各界人士见面,以图平息风波。但各界人士义正辞严,要他回去向蒋直言,请其早日辞职,减轻罪戾。

  白崇禧一开始对和平运动是执反对态度的,继而,他一反常态,成了积极支持和响应的一员。他公开向报界作了“决定尊重民意,努力以赴,与民更始”的表示。接着,在白的支持和干预下,和平运动声势浩大,波及中南五省。结果,于1949年元月17日正式成立了湖北省和平促进会。

  白崇禧一贯奉行“不与共军交往,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方针,何以对和平这么感兴趣呢?其原因则是:随着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蒋桂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于是,当白看到和平运动使蒋焦头烂额,狼狈不堪,便立刻转而推波助澜,兴风作浪,企图借民众掀起的这股和平浪潮来强迫蒋介石下野,好让桂系主帅李宗仁登台,与中共“划江而治,平分中国”!因此,始有白请出二李北上与中共讲和之举。

  不多时,白崇禧从办公室拿着两封亲笔信走进客厅里。一封信是写给河南省主席、第五绥靖区司令张轸的,要求他负责两位老先生从信阳前往解放区沿途的安全;另一封信是写给共军首长刘伯承和陈毅将军的,表明自己正在考虑接受中共所提八条的意向。接着,又命副官拿出300块现洋,送给二李,权作路费。

  白崇禧一直把两位老先生送到大门口,千叮咛,万嘱咐,才让二老上了车。他回到办公室里刚刚落座,副官来报说:“市警察局李经世局长求见。”

  白崇禧立刻沉下脸,道:“你去把李局长请进来。”

  李经世汗爬水流地进来报告道:“白总司令官,事情已经查明。”

  “消息到底是谁捅出去的?”

  “是保警总队队长章旺昨晚喝醉了酒,无意走漏的。”

  ①白崇禧,字健生。 


12、周捷心中的问号
 
  “噢?这就奇怪了。昨晚发生的事情,怎么一下子就上了各家的报纸呢?”白崇禧进一步问道。

  “昨晚的宴会,我们请了华中通讯社的社长黎云波。他听到章旺走漏的消息后,连夜向各报抢发了一条新闻。”

  “黎云波?”白崇禧听到这个名字,立刻想起最近守备司令部稽查所反映的情况,说此人办的华中通讯社常常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在“美联社”、“合众新闻社”或“路透社”的电头下,报道共军击溃国军的内容,以扰乱民心。他因此狠狠地说,“这个人值得注意,你们是否查过他的背景?”

  “嗨,这个人还用得着查?”李经世说,“他的父亲是前清遗老,其胞兄参加过辛亥首义。黎氏家族在国府军界、政界和商界供职的,少说也有一、二十人吧。”

  “哎———谁要你去翻他的家谱了?共产党宣称的什么阶级成份,靠不住。我白某人的出身,倒真可说是毛泽东所讲的‘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可是,他能把我视为他们的同仁吗?其实,连我们自己也未必按那些条条杠杠去办。他们军、政界中的首领,出身名门望族和富豪人家的,不也比比皆是?因此,你能保证黎云波不通共?不是共产党人?”

  “对黎云波这号危险分子要警惕。”白接着问,“你们对这次严重泄密事件是怎么处理的?”

  “已勒令黎云波的华中通讯社停止发稿一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