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1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

第6部分

01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第6部分

小说: 01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拢擞弥畡t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此章何意。要人守道。分理陰陽。何為知其雄守其雌。雄是陰中陽生。雌乃先天一氣。知而不採。謂之知其雄。守而自來。謂之守其雌。何為為天下谿。分理陰陽。則天下柔和。谿乃淳也。天下淳。陰陽自然分理天下。指一身而言。一身而言。一身無為。常德不離德者道也。人本清虛。清虛陰升。清虛陽降。陰升陽降。其德乃長。真常不離。反與嬰兒同體。嬰者氣未定。五臟未全。皆虛空也。人能無五臟者。方能知其白而守其黑也。以嬰兒為天下抱道之式。人能如嬰兒。樱锊恢R娋碂o情。為天下式者。真常之德。無差忒矣。道得淳化。反歸於無極而合太虛之無為。知其白。不若守黑。白能易染而黑無著。靜到白時。如月返晦。到晦時。收斂之象也。知其榮。榮則有害。不如常守其辱。辱心一存。萬事無不可作。無為存辱。為天下谷。谷者虛其中。一身常能虛中。為天下谷。此之謂也。常德乃足。中能常白。其道常存。道存。而反歸於樸。樸者。全完之器。樸散而成器。散者分其樸。而拢擞弥B}人能守中精一。則純一而不雜為天下管轄。統天下之民。歸於一國。聚萬成一淳化無為之國。分理陰陽。五行之造化歸於一統。則大之而不割也。一身純陽。分理陰陽。其煉而成體。豈能割乎。知雄守雌。以柔治剛之意也。太上教人無為化淳。聽生化之自然。不假勉強也。                    
將欲取天下章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呴或吹。或強或嬴。或載或隳。是以拢巳ド酢Hド荨Hヌ!  
 此章是教人無為。法天行事。絲毫不罣底意思。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天下者。一身也。取者。修也。為者。無為之道也。人若修身。必本於無為。諸事若不造作。則不能成。惟道不然。將欲修身。必本於清靜自然之道。如今世人。若不些小言一二著。長笑而逝矣。吾見其不得已也。天下神器。何嘗有為。以湛然常寂。聽其自然生化。隨機靜動。故不可為也。有為必敗於性。有著必失於命。不為不著。性命常存。凡先天炁生。聽其隨行。內應於呴。外應於吹。出入自由。不待勉強而嬴也。若有微意。非太上至玄之道。亦非不壞真空長生之道也。或載或隳。若修清靜隨其左沖右沖。上旋下繞。待其中千穴萬福А:鋈灰坏┴G然貫通。方得根深蒂固。載值於中宮。無隳無豫。是以拢诵奚怼1叵热ド醵鵁o妄心。去奢而無繁華之心。去泰而無勝心。心既無而一身無不自然。合太上傳道之本心。同太虛而歸真空。無為真空。安得不取天下乎。                    
以道佐人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此章清靜無為。不加造作。造作早已。以至道佐人主者。不言為道。道之渺矣。清靜即是至道。以清靜之道。治伏我心。我心治伏。人主安矣。不以兵用天下。兵者。雜氣咝小H缫粐鳌y行不道。不得已而用兵。用兵必有勝敗。其國必亡。如人修身。必先治心。心馳不一。咝须s氣。或長或短。見功速而成者少。其身早已。其事好還。還者是造作之顛倒。殊不知師之所處。禾麥盡盡。民豈生焉。如人之雜氣所止之處。血肉凝聚。病則生焉。就如荊棘者然。與至道毫無關係。故善者不敢用強。在上者。施無為之化。在下者。聽其自然歸伏。如善者。心心清靜。不待勉強。其氣自生。清靜果矣。而勿矜誇。無為果矣。荊棘不生而勿剪伐。自然果矣。而勿用強。果而不得己。乃清靜中一點真氣。至道本來。連一點都是多了底。勿強於道。是謂真道。用強於道。是為不道。不道者。安得不早已乎。此乃太上教人。無為修道。以有為之說戒之。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是以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乃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澹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將軍處左。正將軍處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此章用淳不用強。用和不用剛。用氣不用意。有意為強兵。故不祥。夫佳兵者。溫良柔和。佳兵者凶。善用者吉。善用者。靜後用之。不善用者。開首用之。物或惡之而不致。故有道者。不先動。故不處。是以修道君子。處其靜而貴左。不靜者處其動而貴右。先意故不祥。不祥亦有氣至。乃勉強採來穀氣。謂之不祥之器。非修道之君子。靜後動者氣不得已。而開導初進之人。故以下乘教人。取後天而得效也。只快於一時。久則必敗。能恬澹清靜。自然之功。謂之虛無至道。苟有微意而不美。而美之者。入一境。殺一境。得一理。忘一理。不殺不忘。謂之佳兵靜中動者。副將軍之謂也。居左而不凶。乃無意焉。動中動者。正將軍之謂也。居其右而不結。用意取也。惟精惟一。清虛而得天機。謂之性。厥終厥始。有動而得地機。謂之命。性定。命生從此而生泣。知命方知命難。因其有斷殺之志。故一戰得勝。言其心切意專也。苟有二念則不得。是以喪禮教之。不有殺人心。不可以入道。不有鐵石心。不可以求真。言其可教則教。不可則止。是以太上教人如此。用靜。不用動。用意。不用氣。用氣立性而後命。以佳兵譬之。柔和治之。虛無修之。靜動得之。空空成之。所以有兵而不   
 用。兵有勝敗。故不祥。教人體此而修者也。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也。   
 此章乃無人我。自得意思。道以混沌無名。常住真靜。與太虛同體。不言不動。謂之道常無名。樸者性也。大而通徹天地。細而入於微塵。雖小天下不敢臣。臣者氣也。性定。氣凝謂之不敢臣。侯王能自守。侯王者。心也。心空。神臁H艄苋绱耸卣摺Hf物將自賓服。萬物者。諸經茫j是也。能定而守臁=浗j再無不賓者也。總歸大福АR黄饷鳌L斓刈匀幌嗪稀O律辖怠L斓睾弦弧8事抖䴕舛;旌响吨小5酱斯饩啊H四睢H苏摺l‘中微意是也。到混沌時。有人不知其人。而自然定均。定均時始制有名。定而后能懀且病C扔兄2灰潯7蛞鄬⒅埂V埂t有定期而漸進者也。能知止。所以不殆。譬言道。天下莫不有之。無物不有道。凡天下萬物。以無為者亨。以有為者谷。至弱者水也。川流者水也。水之不息。猶天地萬物。不可須臾離道者也。謂之猶川谷之於江海也。                    
知人者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此章教人內自省意思。不馳於外而守真臁C摻鉄o用之埽Ec天地同久也。知人者智。明哲於外。非我之本分。自知者明。守自己之臁L撝猩坠庾铺斓亍W灾溆小D缘枚鵀橹C鲃偃苏哂辛Α2豢梢粤偃恕R蕴摕o至道勝人。力者內光也。勝己者。自勝之中和。充塞於天地。與太虛同體者也。強內光之充塞。含容於我。知足者。知瑩白之光芒。無處不周遍。虛虛於中。守有於內。而不妄求。謂之知足。富者滿其體一氣豁和含光於中。強行者有志堅其心。固其意。忘其形。存其虛。守其有。以待功成也。能當真靜。守其中。而不失其所。其道恆而天地交泰。陰陽合抱於中。恆常不二如此。豈不能久乎。道成而埽鼇G。光融而性存。雖死於世。而我實不死也。死則死矣。假形骸雖死。而不亡與天地同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陰陽合其道。與混沌同其體。道存而性融。形亡而光結。故壽而不死。無中下手。虛中能有。有中返空性命合一。臁猿4妗G骞馊谌凇V^之死而不亡。常存於天地之外。包羅於萬象之中。空空洞洞。其真常臁F涞莱4妗U娉V恋馈V^之不亡而壽。                    
大道汎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愛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於大。是以拢恕=K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此章是教人歸於大福А6恢滓馑肌4蟮馈J翘摕o至玄至妙之道。無物不有。無處不到。謂之汎兮。一靜之後。遍體皆空。無有障隔。此乃汎也。左之右之。無不通之。無不臁9澒澫嗤ǜ'福Ч饷鳌V^之其可左右。萬物。諸經絡也。心空。意無。萬物無不恃之以生。鎔成一片。內外光灼。雖無心於萬物。萬物自然生之而不辭。常無雜意可著可名者。雖道大而不見其大。入於微末。而於小焉。一氣鎔成。萬物無所不歸。若無主焉。諸氣自然合一。若無主宰。而主宰存焉。此乃性中命也。性中得命。若可名於大。大道至微。實無所大。而大存焉。是以拢诵薜馈D徽谩k'潛而不見。道雖大。而始終不為其大。故能虛無以合道。默默以合天地。耄撘院详庩枴3蓺鴼狻:掀渲恋乐蠖腱睹烀熘臁;秀贝嫱鲋g耳。故能成其大。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用之不可既。   
 此章是教人不著底意思。象字。是有著而歸實。大象是不著而歸空。象本於中。守中而小。大象本於形。無形而空。本於中者害。空於形者不害。執大象。忘形。合虛。空中。空形。四大皆為一福АJ刮抑瘛G逄摱现恋馈H瓮鶃矶缓ΑL煜抡呱硪病I頌樘煜隆J瞧仗熘隆o物不載。無處不有。任日月之照臨。空澗之乾坤。往往而不害。如人之身。空其形。絶其欲。清虛其神。默默於大福А;煦珈蛾庩枴2恢腥恕R嗖恢形摇9释缓Α2缓Α0察渡瘛2缓ΑF胶推錃狻2缓Α=惶╈缎悦0察渡瘛F胶推錃狻=惶╈缎悦=詺w於虛。虛中生有。樂與餌。是先天之真炁聚而成樂。凝而為餌。如過客之往來。無定止之地。任來則來。任往則往。天下任其周旋。待通身經絡臁ǘ弦弧H缡菫榈ぁP灾幸娒呤且病o可以言道。道之出言其無味。無味而自知其味。無可以耳聞。聽之不可聞。不聞之中。而自聞也。無可以目視。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